1、一、新闻两则1、导入: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壮美若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2、课题3、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
2、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 1976 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 100 人之一。4、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5、背景介绍: 1949 年 4 月 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 4 月21 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
3、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 500 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 月 23 日,解放了国民党 22 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6、课题7、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8、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9、关于新闻的知识:新闻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真、快、简) 10、标
4、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 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结语新闻结尾11、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12、课文结构:标题、导语(开头 1、2 句)、主体(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13、14、词语识记15、人民解
5、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 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16、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17、问:从文章中找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短语概括文章的中
6、心内容例: 一代白衣名将终退役 从此莫伦特斯变传说18、问: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的两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简要、概括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19、问题探讨1.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渡江概况:渡江区域 战役全局20、主题部分: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21、渡江地图22、主 体 部 分解放军渡江情况: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3、汤恩伯认
7、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23、具体描述渡江战况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锐不可当 东路军:英勇突破24、问: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来安排?、“20 日夜起”“21 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在内容和写法上,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 4 月 22 日 2 时,新华社播发的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已作过报道),另外两路军队写得详细;中路军、西
8、路军所遇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在叙述这一情况时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文中叙述了我军在“整天激战”中“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见这三个层次在内容和写法上也是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重复雷同,力求相互配合。25、3.找出敌溃我胜原因的句子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军:英勇善战,士气高涨敌军:不得民心,毫无斗志26、思考课文中插入了几句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分析: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时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经形成共识,
9、可以一笔带过;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作为一篇正面报道我军渡江战役战况的消息,先分析我方士气后分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27、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28、课文总结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
10、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 (英勇善战) ,嘲笑了敌军的 (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29、探究质疑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真实性)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及时性)3.为什么把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写,后写东路?(时间顺序 、事件本身的特点)30、小知识:电头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在报道的开头 、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时间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线日时电这电头所含的信息量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中”新华社
11、“是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子的来源;”长江前线“交代了发稿的地点,说明稿子的真实性;”22 日 22时“交代了发稿的时间,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电“说明了发稿所采用的形式。31、35、图片36、 1948 年底到 1949 年初.随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在 1949 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企图依靠长江天险来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
12、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37、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于同日晨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逃往广州.南京的解放标志著国民党 22 年反动统治的覆灭.在北平的毛泽东喜闻南京解放.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欣然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8、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13、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导语_,在文中的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2“(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冲破敌阵)和_(横渡长江)。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不是,因为三路军加起来一百万)。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
14、何表达作用?“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指“全”,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39、思考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0、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 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
15、战役41、听读课文:对照地图,复述三路 大军的渡江情况。 42、渡江地图43、各路军渡江情况:起止地点 渡江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渡过地区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 日夜到 21 日夜30 万 30 万 繁昌等地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35 万 三分之二 贵池等地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 日 17 时到 22 日 22时35 万 大部分 扬中等地44、质疑析疑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
16、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45、小结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46、泰坦尼克号遇难合众国际社伦敦 1912 年 4 月 20 日电北大西
17、洋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一千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船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在以 21 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上消失了。五天前,当这艘船驶离英格兰的南安普敦开始它开往纽约的处女航时,船上大约有 2340 名乘客和船员。在事故中大约有 1595 人遇难。只有 745 人得救,其中很多是妇女和儿童。如果船上的救生船不是只够一半的人使用的话,得救的人会更多。有两只满载从泰坦尼克号逃
18、下来的人的救生船被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形成的漩涡卷进海底。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船只是稍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们对此并没在意,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47、阿奇博尔德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幸存下来的惟一的人。“我费劲地抓到铜栏杆,”他说道,“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时,我在水中旋转起来,好像转个没完。后来我露出水面,看见海面上一大片乱七八糟的残骸。”约翰雅各布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运了。一位幸存者看见他勇敢地帮助他的新婚妻子上了救生船,点支烟后,他又帮助其他妇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却随船沉没了。船长也沉没了。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
19、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援救,她们在船上与丈夫手拉着手,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48、语言品味:1、认真思考讨论“研讨与练习三”中 1、2 题,然后在全文中举例说明:2、 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49、中原我军解放南阳50、相关链接和背景51、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 112 万人,从 1947 年 6 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 月 10 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 152 万
20、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 1949 年 1 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 1948 年 11 月 5 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5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物 中原我军时间 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 南阳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和结果自去年 7 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
21、,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53、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54、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背景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
22、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55、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时间: 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时间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56、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57、把握全文内容,划分全文层次 第一层:概述
2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58、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 的错误59、及时性:1948 年 11 月 5
24、 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60、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61、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一小题: 句好。因为:“ 突破” 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
25、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 “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62、第二小题: 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第三小题: 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63、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6、。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二、芦花荡1、有一个地方, 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争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皆取材于此。大家知道是哪儿吗?2、了解,欣赏白洋淀白洋淀位于安新县,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淀内沟渠纵横,共有 146 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白洋淀是众多淀泊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故以此命名 .3、白洋淀中有自然形成的千亩荷花淀,每年的农历 58 月份粉、白两种荷花盛开,淀内香气四溢。 4、淀区内共有 36 个村庄,8000 公顷芦苇,146 个淀泊。河淀相连、沟壑纵横,苇田星罗棋布. 5、8、图片欣赏9、古往今来,白洋淀
27、不仅以她的美丽环境、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人广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史!10、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的军民,利用有利地形,驾小舟出入芦苇荡中,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抗日救国的凯歌 。11、课题12、作者简介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国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
28、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部作品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13、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即“白洋淀纪事之一”。 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14、背景: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 抗战、“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 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
29、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 年 8 月)。15、1、给红色字体的字注音、并掌握它的字形。16、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7、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18、听读课文,思考:1.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2.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抗日时期 白洋淀19、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0、理清小说情节21、情节结构一、(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 ; 为下文作铺垫二、(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2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序幕 故事(1-8) (9-63)开端:护送 (9-24)发展:受伤 (25-34)高潮:愧疚 (35-5
30、4)结局:复仇 (55-63)23、本文具体写了两件事: 头一天夜里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 第二天中午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24、试用几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25、 分析人物26、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老头子”的身份是 交通员27、次要人物是 大菱和二菱她们的身份是投奔抗日前线的青年 28、思考讨论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29、主
31、要人物:老头子对其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如 P.11 第 3、4 段)行动描写(如 P.1718 第 55、57、61 段等)语言描写(如 P.14 第 21 段等)心理描写(如 P.16 第 47 段)侧面描写:如第 8 段和第 1 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30、人物描写手法: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
32、.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31、外貌描写和肖像描写的区别 外貌描写更广,外貌描写包括了肖像描写 。 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32、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1. “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确实有一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这使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2. 另一方面,有“过头”的意思。大菱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有一
33、定关系。“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33、过于自信体现:如 P.11 第 5 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P.12 第 10 段“安心睡一觉吧”P.14 第 21 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P.15 第 31 段“他打不着我们。”P.11 第 6 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34、过于自尊体现: 如 P.15 第 38、39 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P.16 第 47 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P.16 第 5154 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具体性格特征: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35、 爱憎分明如: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36、 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如: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37、 智勇双全如: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38、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