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钢 1750 热轧带钢头尾拉窄的原因分析及宽度控制张志伟摘要:针对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1750mm 热轧薄板产线,在生产冷轧料SPHC、薄规格及品种钢等的生产过程中出现头尾拉窄的现象,通过借助粗轧测宽仪、板形仪以及终轧宽度查询等手段,分别对粗轧区域、精轧区域、卷取区域带钢头尾拉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粗轧头尾短行程功能、E1 立辊磨损情况、精轧活套控制、张力控制、卷取张力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最终使带钢宽度控制精度控制在 015mm 的公差范围内,降低宽度封锁率。 关键词:热轧带钢,速度控制,宽度控制,头尾局部拉窄1 前言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热轧薄板厂 1750mm 热
2、轧带钢生产线采用带有热卷箱的半连续式生产工艺,粗轧机组由 E1 立辊轧机和 R 四辊可逆轧机组成。粗轧机带立辊,可逆轧制 5 或 7 道次,立辊只在奇道次进行侧压,中间坯采用热卷箱卷取或直通两种方式,精轧区由飞剪,精除鳞和 F1F6 六架四辊轧机组成,采用微张力、恒张力控制,卷取机 2 台。生产线工艺布置见图1。 该生产线自投产以来,随着设备潜能的发挥和工艺技术改造的实施,产能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轧冷轧 SPHC、3.0mm以下薄规格普碳钢 Q235B、Q215,及品种钢X60、L360、L245 、B510 、SAPH370 、SAPH440 等生产过程中,常出
3、现带钢头尾拉窄的现象,用户带钢切损量增加成材率降低,头尾对焊不整齐,后续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卡阻或断带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力的提高,给冷轧工序及下游客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和质量异议。薄规格带钢头尾拉窄长度一般在距头尾部 40m 左右,个别达到 7 0 多米,拉窄宽度一般为010mm,个别达到 20 mm 左右,头尾局部宽度超出标准下限;品种钢则只是头尾 24m 容易拉窄,拉窄宽度一般为 05mm。因此,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2 原因分析借助粗测宽仪、精轧板形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判断产生头尾拉窄的工序部位、根据生产统计和操作经验,分析拉窄产生的
4、机理及产生原因。2 .1 粗轧区域 粗轧测宽仪显示带钢尾部宽度超宽的现象定义为粗轧轧宽。如下图 2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2 种 :图 2(1)通条轧宽,由于粗轧 L2 级宽度参数设定错误或板坯超宽,造成中间坯宽度大于目标宽度。(2)尾巴侧翻,主要是因为 E1 立辊辊型呈倒立锥形,在轧制宽度小于1250mm 以下时,由于立辊减宽量大、板坯头尾侧弯和 E1 立辊与 R 平辊之间的张力变化,使得轧件尾部在经过立辊时两侧压力不相等发生侧翻,中间坯尾巴轧宽,经热卷箱卷取后交换头尾,因精轧前没有小立辊减宽将导致精轧头部5070m 轧宽,处理不当还会导致堆钢。粗轧测宽仪显示带钢头尾宽度拉窄的现象定义为粗轧区域
5、轧窄。如下图3,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3 种:图 3( 1 ) 粗轧过程中,因板坯头、尾端与板坯中间部分变形时的金属流动规律不同,经立辊侧压后产生了狗骨形及金属流动差,造成头尾失宽及缩颈现象,经轧制后在成品上表现为头部拉窄。 ( 2 ) 粗轧 E1 立辊辊型呈倒立锥形,立辊辊缝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当 E1 立辊磨损严重时,轧件头尾部在轧槽中不稳定,易跳出轧槽而在立辊上部较小辊缝处承受侧压,宽度变窄。末道次减宽量过大也易使轧件头部咬入 E1 立辊后,轧件出槽或产生瓢曲,最终使宽度变窄。 ( 3 ) 实行减宽轧制时, E1 立辊与 R 平辊之间应保持微拉关系,以保证秒流量匹配、轧制稳定。生产较薄规格时,
6、中间坯厚度也较薄,刚性差、易瓢曲。若 E 1 立辊与 R 平辊之间不能形成正确的微拉关系,则易引起轧件头部在 E1 立辊上跳出轧槽,宽度变窄。 2.2 精轧区域拉窄粗轧测宽仪显示正常、精轧测宽仪显示头尾拉窄的现象定义为精轧区域拉窄,有三种情况如下图 4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4 种 : 图 4( 1 ) 精轧二级模型设定不合理,机架间秒流量不匹配,若下游机架秒流量大于上游机架秒流量,则出现拉窄现象。操作工通过干预速度、活套能够改变各机架的秒流量,但有一定滞后性 。 ( 2 ) 活套张力设定过大或者上游机架速度响应灵敏系数过大,造成咬钢瞬间速度超调、活套起套过高,张力过大,造成拉钢。 ( 3 ) 头
7、部钢温过低或温度不均匀,AGC 调整量过大,穿带时起大套,为了消除套高手动速度干预过大造成带钢拉窄。(4)带钢尾部钢温低或到尾部因为活套落套幅度太大,造成带钢瞬间张力过大导致尾部拉窄。2.3 卷取区域拉窄 轧与精轧测宽仪显示均正常、但实测成品头尾发现拉窄的现象定义为卷取区域拉窄。在距离带钢头部约 80m 附近出现宽度拉窄,钢种主要集中在SPHC、 SPHD 等薄规格低强度钢上。追溯在线宽度检测结果和工艺参数历史记录,粗轧、精轧在线宽度检测、轧机运行参数均无异常。分析其原因发现,为提高卷形质量,卷取张力设定选用了上限值。在卷取低强度薄规格品种时,大张力会引发层冷高温段局部拉窄,引起宽度波动。该生
8、产线层冷入口处距离卷取机约 80m 左右,处于层冷高温段,且该处已经离开精轧板形仪检测区域,所以板形仪无法检测到拉窄现象 。 3 控制措施 3 .1 粗轧区域宽度控制 针对上述造成粗轧区域带钢宽度变化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入炉板坯进行严格的宽度控制,超过规定范围的一例吊销,操作工精心操作,提前对宽度预进行计算,以防止宽度轧宽或轧窄;观察尾巴侧翻方向,根据尾巴侧翻情况相应的抬、压调整轧机倾斜来进行控制。(2) 粗轧投入头尾短行程功能(SSC),即对测宽仪的实测宽度值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按钢种、规格、宽展量 (根据展宽量不同,分为减宽、等宽、展宽) 划分出不同层别,找出带钢头尾部近似形
9、状曲线,然后求出其反函,即短行程控制曲线,通过放大立辊开度对带钢缩颈部分进行补偿,消除头尾轮毂印。(3) 减宽轧制时适当减小各道次 E1、R 之间的速度匹配系数,确定安全合理的修正范围,减小人工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 (4) 调整 E1 立辊负荷分配,适当增大第 1、第 3 道次侧压量,减少末道次侧压量,以减轻轧件瓢曲程度,避免轧件咬入立辊时跳出轧槽。 (5) 检查 E1 立辊磨损情况,制订合理的点检维护标准及更换周期,对磨损严重的立辊及时更换 。 3.2 精轧区域宽度控制 针对上述造成精轧区域带钢头部超宽和宽度拉窄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 (1) 针对粗轧尾巴侧翻轧宽,一般出现在 3.0mm
10、 以下规格,钢种TDC51D、SPHC、Q215 等,中间坯宽度在 1100mm 以下,厚度为 32mm 时出现尾巴侧翻。因为精轧机前没有小立辊,可以增加飞剪头部剪切量一般设为400mm,或者打开侧导板轧过去。(2) 加强精轧二级模型维护 ,根据由带钢钢种、宽度和厚度构成的不同层别调整自适应学习系数,提高二级模型设定精度,减少人工干预。 (3)加强设备点检维护,重点监控系统油压、活套运行状况,出现活套张力过大、灵敏性过强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4) 在轧制 3.0mm 以下薄规格时,带钢尾部活套高度控制在 F3-60mm、F4-40mm、F5-20mm,可以有效的控制尾部拉窄和轧烂。(5)
11、规范加热制度,提高钢坯温度均匀性,减少头尾温差及炉间温差。在轧制 3.0mm 以下薄规格时,适当增加头尾剪切量,以消除头尾温度过低。3.3 卷取区域头部拉窄控制 针对上述造成卷取区域头部拉窄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 (1)通过控制轧制节奏、降低中间坯温度、增加机架间冷却水 、降低轧制速度等手段适当降低终轧温度,降低层流冷却入口温度,提高带钢强度 。 (2) 保证卷形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卷取张力, 根据不同钢种、厚度、 宽度优化二级卷取设定张力,尤其对于低强度薄规格品种,卷取张力普遍下调 2 0 3 0 k N,并将人工修正量由1 5 k N 修改为5 k N , 提高模型设定精度,避免人工干预
12、量过大,造成头部拉窄。 (3) 建议卷取前增加简易测宽仪,以便及时监控卷取拉钢状况。 4.结语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结合历史趋势查询和实物质量的抽查检验,实现快速排除、准确定位,有效缩小目标范围, 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高问题的排查和解决速度,使得带钢头尾拉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带钢通条宽度均匀性提高,宽度控制公差减小。020mm 宽度精度平均指标由原来的 80%提高 98.5%;015mm 宽度精度平均指标由原来的 70%提高 81.5%;宽度超差封锁率由原来的 2.5%降低到 1.1%左右。参考文献:1 李子文,李 斌 八钢 1 7 5 0 mm 热连轧生产线的工艺设备 J 轧钢,2 0 0 7 ,2 4 ( 3 ) :3 7 3 9 2 钟海容1 7 5 0mm 热轧带钢宽度拉窄分析与控制措施 J 轧钢,2 0 0 8,2 5 ( 5 ):1 92 1 3 吕长宝.唐钢 1 8 1 0 mm 热带生产线宽度控制分析 J 轧 钢,2007.24( 6):151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