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一节 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 补给研究包括补给来源、补给条件与补给量。 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天然与人工补给。天然补给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和来自其他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下水补给有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利用钻孔)。 一、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大气降水入渗机制 松散沉积物中的降水入渗存在活塞式与捷径式两种(见图 71): 活塞式下渗是入渗水的湿锋面整体向下推进,犹如活塞的运移如图71(a)。 图 71 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 (a)活塞式下渗; (b)捷径式与活塞式下渗的结合 图 72
2、 降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 残留含水量; 饱和含水量 活塞式下渗过程: a)雨季之前( )时,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如图 72(a) 所示,近地表面水分出现亏缺。 b)雨季初期 时,入渗的降水首先补充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的亏缺部分,如图 72(a) 和 所示。 c)随着降雨的继续,多余的入渗水分开始下渗,近地表面出现高含水量带,水分分布特征如图 72(b) 时的状况;如果连续降雨高含水量带将向下推进,如果此时停止降雨,高含水量带的水分向下缓慢消散(如图 72(b)所示)。 d)停止降雨后,理想情况下,包气带水分向下运移最终趋于稳定,不下渗也无蒸发、蒸腾时,含水层获得补给,地下水水位抬升,此时
3、均质土包气带水分分布如图 72(c) 所示。 活塞式下渗是在理想的均质土中室内试验得出的。实际上,从微观的角度看,并不存在均质土。尤其是粘性土,捷径式入渗往往十分普遍。 捷径式入渗:当降雨强度较大,细小孔隙来不及吸收全部水量时,一部分雨水将沿着渗透性良好的大孔隙通道优先快速下渗,并沿下渗通道水分向细小孔隙扩散。存在比较连续的较强降雨时,下渗水通过大孔道的捷径优先到达地下水面。如图 71(b)所示。 捷径式下渗与活塞式下渗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 (a)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先到达含水层; (b)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
4、不必全部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即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通常情况下,砂砾质土中主要为活塞式下渗,而在粘性土中则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同时发生。 (2)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落到地面的降水,归根结底有三个去向:转化为地表径流,蒸发返回大气圈,下渗补给含水层,如图(74)。 由下渗过程可知,渗入到地面以下的水不等于全部补给含水层的水。其中,相当一部分水滞留在包气带中构成土壤水,通过土面蒸发与叶面蒸腾的方式从包气带水直接转化为大气水。 以平原地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水量表达式: 式中: 降雨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mm; X年总降水量,mm; D地表径流量,mm; 包气带水分滞留量, mm; 令 则, 称为
5、降雨入渗系数,即每年总降雨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常以小数表示。 图 74 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框图 由降雨入渗表达式,我们可以分析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气候(气象)、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与植被覆盖等。 气候(气象)包括: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与历时、降水频率,以及温度和蒸发强度。 包气带特征包括:包气带岩性的渗透性和厚度 其他因素主要有:地形坡度、地表覆盖程度以及覆盖物的储水-透水特征等。 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整体,不能孤立的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二、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沿着河流纵断面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具有分段性的特点(图
6、 75)。 山区河谷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其排泄地下水的作用(图 75a)。山前由于河流的堆积作用,河床处于高位,河水常年补给地下水(图75b)。 冲积平原与盆地的某些部位,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随季节而变(图75c);在某些特殊的冲积平原中,河床因强烈的堆积作用而形成所谓的“地上河”,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图 75d)。 (2)河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河流与河床:透水河床的长度与侵水湿周的乘积(相当于过水断面),河床透水性(渗透系数) 河流与地下水: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影响水力梯度),河床至地下水位间的岩性的透水性。 河床过水时间:根据河床的过水时间,河流分为常年性和间歇性。 图
7、 75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基岩;2松散沉积物;3地表水位(纵剖面);4地下水位;5地表水位(横剖面) 间歇性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 汛期开始,河水浸湿包气带并发生垂直下渗,使河下潜水面形成水丘(图76a)。 汛期河水不断下渗,水丘逐渐抬高与扩大,与河水联成一体(图 76b)。 汛期结束,河水撤走,水丘逐渐趋平,使一定范围内潜水位普遍抬高(图76c)。 图 76 河水补给地下水 1原地下水位;2抬高后地下水位;3地下水位抬高部分;4河水位;5补给方向 (3)河流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的确定 简单的确定方法,可以在有渗漏的河段上下游,分别测定断面流量 Q1 及Q2,则河流渗漏量等于 ,其
8、中 t 为河床过水时间。 三、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 (1)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在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通常可用下式确定: (72) 式中: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m3/a); 年降水量; 入渗系数; 补给区面积( )。 确定入渗系数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利用地中渗透仪测定 地中渗透仪的基本结构如图 78 所示。 在若干个入渗皿中放入本区代表性原状土柱,以水位调节管控制不同的地下水位埋深,经过若干年观测,可以得到不同包气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及不同年降水量条件下降水入渗系数 。 利用天然潜水位变幅确定 在研究区地下水水平径流及垂向越流与蒸发都很微弱、不受开采影响
9、的地段里,观测不同包气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由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抬升值 ,同时观测降水量,结合测定地下水位变动带的给水度 则: (73) 注意:一个地区的植被不同,蒸腾量很不相同, 值就不相同。因此,应当选用植被情况不同的地段求取 值。 (2) 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 山区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 由于山区地形切割,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地下水的蒸发排泄量可以忽略,大体上可认为山区地下水的补给量等于其排泄量,故可通过测定地下水排泄量反求其补给量。 山区地下水全部以大泉形式集中排泄时,可通过定期测定泉流量求得全年排泄量。 图 78 地中渗透仪结构图 据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观测总站 1入渗(蒸发
10、)皿;2导水管;3地下观测室;4室边排水沟;5原状土样;6皿内水位;7过滤层;8过滤管;9检查管;10防沉底座;11支架;12测压管;13马里奥特瓶;14水位调整管;15接渗瓶;16加水管;17出水管;18通气管;19接渗管;20截门;21防水墙 如果地下水为分散泄流排泄,可通过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年排泄量。 如果山区地下水有一部分以地下径流形式排入相邻的平原或盆地,则必须另行计算这一部分水量加入排泄量中。 山区的入渗系数 是全年降水与河水补给地下水的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7 4) 式中: 年地下水排泄量,以前述方式求得; 汇水区面积(km2);年降水量(mm)。 四、凝结水的补给 在某些地
11、方,水汽的凝结对地下水的补给有一定意义。 凝结作用:饱和湿度随温度降低,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等。温度继续下降,超过饱和湿度的那一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水。这种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作凝结作用。 一般情况下,凝结形成的水相当有限。 五、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1)两个含水层相邻:两个含水层之间存在水头差且有联系的通路,则水头较高的含水层便补给水头较低者(图 710、711)。 图 710 承压水补给潜水 1含水层;2隔水层;3潜水位;4承压水测压水位;5下降泉;6地下水流向 图 711 潜水补给承压水 1含水层;2隔水层;3潜水位;4承压水测压水位;5上升泉;6地下水流向
12、 图 712 松散沉积物中含水层通过“天窗”及越流发生水力联系 1基岩;2含水层;3弱透水层;4降水补给;5地下水流向 (2)两个含水层间隔水层分布不稳定:在其缺失部位的相邻的含水层便通过“天窗”发生水力联系(图 712)。 (3)两个含水层间为弱透水层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越流经常发生于松散沉积物中,粘性土层构成弱透水层。 越流补给量的大小,也可用达西定律进行分析。 根据 ,在一维流动条件下,单位水平面积弱透水层的越流量 为: (76) 式中: 弱透水层垂向渗透系数; 驱动越流的水力梯度; 含水层 A 的水头; 含水层 B 的水头; 弱透水层厚度(等于渗透途径)。
13、 尽管弱透水层的垂向渗透系数相当小,但是,由于驱动越流的水力梯度往往比水平流动的大上 23 个数量级,产生越流的面积(全部弱透水层分布范围)更比含水层的过水断面大得多,对于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含水系统,越流补给量往往会大于含水层侧向流入量。 (4)两个含水层间有导水断层:切穿隔水层的导水断层往往成为基岩含水层之间的联系通路(图 713)。同理,穿越数个含水层的钻孔或止水不良的分层钻孔,都将人为地构成水由高水头含水层流入低水头含水层的通道。 图 713 含水层通过导水断层发生水力联系 1隔水层;2含水层;3导水断层;4地下水流向;5泉 六、地下水的其它补给来源 建造水库、进行灌溉以及工业与生活废水的
14、排放都使地下水获得新的补给。 灌溉渠道的渗漏以及田面灌水入渗常使浅层地下水获得额外的补给。 采用有计划的人为措施补充含水层的水量称之为人工补给地下水。 第二节 地下水的排泄排泄定义: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排泄方式:天然排泄有泉、向河流泄流、蒸发和蒸腾等,以及一个含水层(含水系统)向另一个含水层(含水系统)的排泄。人工排泄有用井孔抽汲地下水,或用渠道、坑道等排除地下水等。 一、泉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地形面与含水层或含水通道相交点地下水出露成泉。 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分类:上升泉和下降泉两大类。 上升泉由承压含水层补给,下降泉由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 根据出露原因下降泉可分为:侵蚀泉、接触泉与溢流泉。 沟谷切割潜水含水层时,形成侵蚀(下降)泉(图 717a、b)。 地形切割达到含水层隔水底板时,地下水被迫从两层接触处出露成泉,这便是接触泉(图 717c)。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