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水环评资料2008-03-132内容目录 页码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3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4.案例 11附录 1.GB/T14848-1993 21附录 2.HJ/T164-2004 25附录 3.DZ02252004 253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地下水按透水层中水的饱和与否以及积聚贮存条件分为饱气带水、潜水和层间水等三个基本类型。1.饱气带水:地表以下不深的地带,岩石的空隙未被水充满,呈不饱和带地下水,称作饱气带水。饱气带水主要呈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细管水状态,重力水较少且富含 O2、CO2 等。重力水流经此带时,只有在水量充足时才能在
2、有隔水层的地段局部形成上层滞水。此带一般和潜水相连通,其下限往往就是潜水面。2.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它是由大气降水和地面流水等经过饱气带往下渗透,遇到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后逐渐积聚,将岩石空隙充满呈饱和带的重力水。潜水顶部连续的自由表面,叫潜水面,它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 潜水面示意图 3、层间水:层间水: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层间水。层间水的主要来源是渗透的重力水。其存在条件是倾斜岩层中透水层夹在不透水层之中,同时其高起部分4露出地表接受渗透水或潜水补给,如构造盆地、向斜或单斜构造等。层间水有传递静压力的性质,水量充足时其深处的水
3、体受到上部水柱的压力而具有承压性,叫承压水。5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监测因子 pH 值、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氟化物、亚硝酸盐氮、氨氮等;另需根据产业发展方向,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 2-3 项。2.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将监测数据和(GB/T14848-1993)中三类标准对比,得出每个监测因子超标情况.此法称单项指数法.6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概述地下水:重要供水源全国2/3城市和部分农田以此为水源。1. 地下水评价特点l 水质、水量均需评价l 影响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因素复杂众多l 地下水所处的环境和介质多样l 地下水
4、运动及其污染是一个缓慢过程2. 地下水环评的基本任务l 分析、确定污染物排放特征l 估算污染物浓度增量的时空分布l 评估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影响时段及影响程度l 判断水质的优劣和水量的多少,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措施及建议3. 地下水环评的原则l 根据排污和水文地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并突出重点l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l 坚持评价与防治并重、短期与长期影响兼顾l 充分利用现有有效资料4. 地下水环评的主要内容(1) 环境状况调查:l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和构造、地层分布及岩性、土壤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情况、气象特征l 社会环境:人口分布、经
5、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交通以及区域发展规划(2) 工程分析(3)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7(4) 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5) 水资源调查(6) 环境影响评价(7) 防治对策及建议5. 地下水环评的程序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三个工作等级。划分依据:1. 工程特点2. 环境特征3. 法规、标准4. 所处地理位置三、现状调查1. 调查目的l 收集与评价有关的某些数据l 查明污染途径l 查明污染水化学条件l 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水文地质条件l 查明地下水及有关环境要素的环境容量2. 调查原则l 以收集现有有效资料为主l 围绕评价大纲规定内容l 突出重点l 实施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调查结果
6、的有效性和可靠性。3. 调查内容l 环境状况调查l 污染源调查l 污染现状调查l 水资源量调查4. 调查范围和时间l 范围:拟建项目所处的地质单元,上百年可能影响到的区域l 时间:一般一次3 5天5. 调查方法8l 收集现有有效资料:近3 年资料l 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动态观测、遥感技术判读等。l 试验测量:水文地质试验、弥散试验、实验室模拟试验、参数测量试验l 类比调查(1) 水文地质试验l 抽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地下水埋深较浅)l 注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地下水埋深较大)l 渗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非饱和带松散岩层)l 土壤水特征曲线测量:渗透系
7、数随含水量的变化l 地下水流速流向测量:等水位线法、仪器法、跟踪法(2) 地下水动态观测:水位、水质、水温(3) 弥散系数测量l 现场测量:示踪剂、水槽模拟试验、土柱试验l 分配系数测量四、地下水水量估算模式1. 水均衡法 所有公式见网络u盘研究某一地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内(均衡期)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与消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来评价该区内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的一种方法。式中,Q1地下水补给量Q2地下水消耗量平均给水度F含水系统面积t均衡期Ht时段水位平均变幅允许开采量Q采为:Q采Q1- Q2式中,Q1供水期地下水补给的总增量Q2供水期内地下水排泄的总减量。2解析法(1) 裘布依稳定井流公式:预
8、测矿坑总涌水量或水源地总开采量。承压井 9无压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Q抽井水流量;M承压含水层的厚度;H含水层抽水前的原始水位;h0抽水井的水位;R井轴至补给边界的距离,称补给半径;r抽水井的半径(2) 泰斯非稳定井流公式承压井 无压井 式中,S水位降深;Rn非稳定井流阻力系数。3. 数值法五、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浓度增量的计算1. 地下水污染途径分析l 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灌溉水l 连续入渗型:污水l 越流型:天窗、钻孔l 径流型:地下径流2. 污染物迁移机制(1) 对流和弥散l 对流通量: l 弥散通量: (2) 机械过滤或 (3) 吸附和解吸l Henry线性吸附模式: , l Fr
9、enndlich指数型吸附模式: , l Langmuir渐近线型吸附模式: , , (4) 化学反应(5) 溶解与沉淀(6) 降解与转化10(7) 放射性衰变3.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浓度增量的估算模式(1) 基本方程污染物在饱和和非饱和空隙介质中迁移的基本方程为:式中,C污染物在液相中的浓度;体积含水率;qiXi方向的达西流速;ViXi方向的平均孔隙流速;Dij弥散系数张量;C源或汇的污染物浓度;W单位体积的源或汇的体积流率;RkN个不同反应中第k个反应的溶解污染物的产率;Xi笛卡尔坐标。(2) 参数讨论A. 弥散系数式中,DT、DL横向和纵向弥散系数;Dml、DmT纵向和横向分子扩散系数。B. 反应项 l 无反应: l 吸附解吸为主: l 指数衰减反应: (3) 求解方程和选择程序l 解析解l 半解析解l 数值解: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