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难忘那青春燃烧的岁月虽然,我的祖籍在安徽,但是,我从来没有去寻过根,没有什么眷恋;虽然,我出生在昆明,但是,我从来没有去寻过访,没有什么牵挂;然而,40年前,我曾经插队过的地方东辛农场,却使我终身念念不忘,那云台山的树、那烧香河的水,那石头堆砌的房屋、那带有浓浓乡音的农民让我魂牵梦绕。 1969 年 3 月,南京近万名在校的学生,告别母校、告别亲人、告别家乡,来到了苏北灌云县东辛农场。那时的我们天真、幼稚,单纯、无邪,怀揣着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上山下乡。在“插队”的过程中,我们吃尽了在城里、在家里、在学校从来没有听说过、从来没有遇见过的孤、苦、脏、累,手磨出
2、了老茧,肩膀晒脱几层皮,裸露的皮肤晒得坳黑,最要命的是没有了电灯、没有了棚子床、没有了自来水,没有了大米饭、没有了青菜、萝卜,没有了马路、没有了电影、没有了书籍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知青虽然不是正规部队的战士,但却是像模像样的民兵建设兵团的战士;我们虽然不是正规学校的教师,但是扫盲班的“教书匠”扫盲教员,我们成了不是农民但是上河工、在麦场,插秧、种棉,种菜样样精通的兵团战士、农场农工,知识青年渐渐地成了建设兵团、农场的顶梁柱,挑起了大梁! 40 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段特殊的经历,一段不了的情结,2造就了一代知青群体。我们用青春书写了知青的成长史,我们用青春挥就了历史篇章! 难忘 19
3、69 记得 1969 年的 3 月 27 日的那一天,南京的天阴沉沉的,一大早,南京十中(现金陵中学)的操场上停着好几辆大客车,操场上聚集着数百名“老三届”知青和为他们送行的家长、以及学校的老师们,当汽车的发动机启动时,车上车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离别的哭泣声,这也难怪,当时年龄最小的“知青”只有 15 岁,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到穷乡僻壤的苏北连老天也拉下了阴沉的脸。我一个“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怀揣着前天才办妥的户口迁移证(老师们也是听了农场带队在会上宣传时说的,东辛农场那儿用的是电灯电话;住的是楼上楼下;吃的是大米馒头。这才松口批准给我这个胃切除五分之三的“残疾人”开了通行证)和
4、十中、宁海中学及部分社会青年一起踏上了下乡上山的征程。当车子开到灌云车站,让大家下车休息方便时,我们的感觉就是这儿的风好大风带哨子刺骨钻心,这儿的天好冷浑身上下手脚冰凉,这里好荒凉车站广场空空荡荡!我们一路小跑冲进了厕所当我们的车子到达东辛农场途径冯庄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只见车下跟着十几个知青边跑边喊“上当了!受骗了!”他们一直跟车跑到马庄。车终于停了下来,我们就这样,来到了江苏省建设兵团一师三团五营三十五连(东辛农场马庄)。 天阴又暗,在山头下站着几个披麻戴孝的人,他们头上披挂着的白布3显得特别刺眼,这里既没有什么电灯,也没有什么楼上楼下,看到的是黄色的土路、泥巴墙的房子。知青们三下五
5、除二地很快就被你家两个、他家三个的分散带到了农民家,黑乎乎的房子,黑漆漆的煤油灯,我们吃着黑乎乎的龚(音)麦粥、山芋干;饭后,知青们三三两两就地安顿在农民家,住的是泥土房,睡的是稻草铺的地铺,点的是煤油灯。就这样我们知青心里充满着对未来憧憬和迷茫,开始渡过下乡上山的第一个夜晚,开始了建设兵团“兵”的生活。第二天,我们遇见了几个常州老知青,问他们来几年了,当得知他们已经来了 5 年时,真让我们吓了一跳,舌头伸的老长,5 年是多么的漫长,怎么过呀?可是我在那儿一晃,不知不觉地渡过了 11 个春秋。如果问我是哪年返城,我还要算算、想想;如果问我是哪月哪日回城,那我已经根本遗忘!可是,1969 年的
6、3 月 27 日,那天我上山下乡,抹不掉的记忆,铭刻在心上,让我终身难忘! 难忘“兵团” 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那就是我们“部队”的番号,当时,为了防修反修、安置知识青年的需要,全国从黑龙江到内蒙都建立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虽然是新编制,但也很正规,从兵团司令到师长,从团长到营长全都是军队干部;而从副营级开始就有了水分,副营长、副教导员到连队的连长,配备的是地方官(包括知青)。所以建设兵团既有穿军装的,也有穿便装的。我最佩服的是我们建设兵团的营长们,如六营的庞营长(孤胆英雄)、五营的郭营长每年的冬天,部队的营长们就会带着4我们去上河工,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吹哨子喊早起床,打着红旗到工地,晚
7、上天黑才回到宿舍。天天累得爬不起来,直到现在每年、每次的知青聚会,总要提起“最恨我每天清晨那讨厌而刺耳的哨子声” 。河工的工地,一个连队一段,一个人一个“猴子” 。长长的铁锹,一锹下去一尺多深,几十斤重的泥土端起来,放在小车上,一车泥少说也有 2、300 斤重,小车袢往颈子上一勒,头伸的死长,就好像,头伸长了就能减轻点分量,才能推得动;45的斜坡上铺着一块块柳笆铺成的小道,工地上到处都是烂泥,不一会儿的时间,柳笆上就粘满了淤泥,车轱辘在柳笆上打滑,脚下沾满了烂泥也是一步一滑;这时的女知青最“吃香”,她们不管到哪,一个钩子一根绳,往小车上一挂,在前面拖着,助一把力艰难地把一车车泥土推到河堤上。不
8、知道是什么缘故,那时的冬天特别特别的冷,当天挖过的地方淤泥还是软软的,可是第二天一早,工地上又成了一块坚冰,“洋镐” 、铁锹,砸上去,只有一个个白点,用大火烤才化掉一点点冰冻;而知青的脸上、身上已经开始冒汗;几镐下去,镐头已经蹩断几个,坚实的冰块才被翘开。上大河工要住在工地,窝棚就用几张芦席,几根柳条编成;床是用柳笆编的,铺上稻草,一个大通铺,一人一床被;吃的是知青食堂送来的大馒头和菜汤,一个馒头有八两,一顿要吃两个(干重活、没油水,胃撑大了,难怪 40 年过去了,知青比城里人饭量要大)。河工誓师大会会场悬挂着的标语都是“活着干,死了算” 。河工工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
9、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等标语。当时 10 多岁、20 多岁的知识青年,无论男女都经过上河工的锻炼和考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知青回到城里后,成为各行各业骨干,他们遇见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根本原因! 5记得在 1972 年,全团东大滩的大会战抢割芦苇,半夜赶路步行近百里,天亮才到东大滩,千人挥刀完成割芦苇任务。回想起来都不可思议,因此也常常成为我们自豪的资本,教育下一代的教材。 我们一师三团的高政委、尹团长、郭参谋长他们就是这样带领知识青年,兵团战士“战天斗地”,改良土壤:在河道上“上河工”,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建设兵团在部队首长的带领下,让知识青年和农民们,从此口粮由玉米、山芋干,改为面粉、大米,最
10、主要的是让农场终身受益。建设兵团内,宣传队、放映队走“营”串“连”,兵团处处欢声笑语,生机勃勃,知识青年的楷模、共青团员标兵层出不穷。那年头,知青每月只有 15 元钱,一拿就是 4 年;涨一级工资也就是增加 35 元,整整经过 10 年的时间,知青返城时的工资绝大多数也只有 33 元。即使是这样,到建设兵团是我经过三番五次的主动要求才批准的,我无怨也无悔,我不觉得上当,我为我的正确选择感到自豪!我也因为有了这个“知青”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建设兵团,让我终身难忘! 难忘“农场” 东辛农场,地处灌云县,是江苏省最大的一个国营农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销后,东辛农场隶属农垦系统领导。令我最难忘的是
11、1974 年的“三夏”,正在麦收季节,老天像漏了个大洞,雨下个不停,真恨不得“女娲补天”再现。麦子收下来,在库房里发芽,麦子不收割,站在地里也发芽,发芽的麦子牵动着数万农民和知青的心!不让发芽的麦子进城,不让发芽的6麦子进国库。成千上万斤麦子分到连队农民家里、知青食堂。那时的食堂里到处飘逸着麦芽的味道,发过芽的麦子磨成面做成馒头,上笼蒸熟,就成黑乎乎的像压缩饼干一样。馒头散发出甜甜的麦芽味,这种僵硬的馒头,吃一顿还勉强,吃两顿、三顿,天天如此则让人难以吞咽。原来,知青食堂每天要供应三大笼屉白馒头,自从吃发芽馒头以来,馒头供应从每天三笼变两笼,又从两笼变一笼,到后来,连一笼也推销不掉。记得有一年
12、参加抗洪排涝,整天打着赤脚,拿着铁锹,双脚泡在水里。有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的右脚戳进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渣(当时不知道),虽然很疼,但是,我仍然坚持到任务结束,回到卫生所,赤脚医生拿镊子拨拉了一下伤口,没发现什么,于是乎用紫药水把伤口涂了涂,我一颠一跛回到宿舍。就这样,我的脚带着这块碎玻璃渣整整走了一个月,直到有一次,我赤脚在灌溉渠里帮连队的一个知青蒋洗毛毯,因为时间比较长,双脚被泡得发白,我垫着脚又到医务室,医生用镊子拨拉伤口时听见咔咔声,这时才把埋在脚里一个多月的酒瓶底碎玻璃片清除出来。我那切除 3?u5 的残胃,经常发作(回城后才知道伴有胆囊炎、胆结石),一年要有近
13、 300 天在疼痛中煎熬,夜晚发作时,人不能躺,冬天通宵坐在那里,夏天抱着热水袋度过;白天收麦时,我不时用镰刀顶住胃部,以减轻疼痛。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陪伴着我度过了十余年的农场生涯,更伴随着我经历过 30 多年的回城工作之中。还记得 1975 年一个寒冬的傍晚,知青王卫从团部走在回营部的路上,途径群英闸时,隐隐约约听见路旁有婴儿的啼哭声,她循声而去,只见地上有个破棉胎包裹着女婴,哇哇啼哭,嘴上有个小豁口,不知是被谁遗弃。她赶紧抱起送到离此较近的四营营部,交给当时在此担任教导7员的宋晓桦(原 35 连知青),她才一个人摸黑经过防风林回到 35 连。宋晓桦当晚把这个弃婴送到机耕连,让那些已当父亲的
14、爷们照料,又是糖水、又是奶粉折腾了一夜,第二天送到兵团保卫科,几经协调,把这个不幸的女婴交给一个想收养的妇女,这个女婴也得到农场领导的特殊照顾。这次知青重返故乡时,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她已嫁到南京并在宁居住的消息。宋晓桦和王卫又专程寻找到这个姓王叫“党花”的昔日弃婴,在其家中知道,她为了记住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感谢知青的救命之恩,特地起了个名字叫“党花” 。她们相见时,相拥而泣。 农场的经历,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一件件、一行行,让我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哲理。东辛农场,让我终身难忘! 难忘 2009 2009 年,我们到建设兵团、东辛农场已有 40 个年头,回宁后
15、,虽然我们知青时有接触,与农民我们也有来往,我们一家三口也先后回过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但是,我仍然念念不忘,想那里的兵团首长、想那里的连队,想那里的人,想那里的事。2009 年 3 月 14 日,在南京中山陵植物园一场梦东辛,东辛梦活动,招来了近 4000 余知青大聚会。那天那里,知青们像昔日战友、似兄弟姐妹阔别重逢,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岁月。虽然,岁月无痕,有的鬓发斑白,有的步履惆怅,但仍然抵挡不住激情的焕发,真情的流动,忘情的拥抱,禁不住的泪水随意流淌;讲不完的话语滔滔不绝。欢8笑声、交谈声、喊叫声到处都有;展板前,标语旁,看着一幅幅老照片,看见一条条怀旧的标语,叙旧合影,随处可见;就是记者
16、大聚会,也没见过有这么多的相机、摄像机,只听见相机咔咔地响,只看见摄像机不停地摄;会场里数千双手在挥动,数千人在齐声欢唱。舞台上,省农垦局、东辛农场过去的、现任的领导,知青的楷模董加耕、方玉、任毅,知青的代表范敬中个个发言精彩,话语动人;文艺节目充满活力,勾起了知青的情结,打动了知青的思乡情,台上台下互动着,掌声、笑声、欢唱声不断。不由得让我想起 1971 年,那年我随建设兵团的一班人来到了连云港市海州区,到那里去带新知青。我们到那里:走家串户,像知青和家长们宣传的是兵团严格的纪律,紧张的生活,艰苦的条件;建设兵团的宣传队搭台唱戏,节目,引人入胜、令人震撼;演出,让那些知识青年们热血沸腾,气宇
17、昂扬,他们无怨无悔的选择了到兵团去。在梦东辛,东辛梦的活动现场,知青们争先恐后报名要去看看我们的第二故乡。 3 月 28 日,我们 35 连的 10 几个知青相约,由 39 连的知青吴凤泽亲自开车回农场,回故乡。烟花三月,重返故里,一路上,大家笑语欢声,滔滔不绝,不时还引起大家畅怀大笑,四个多小时转眼而过。大家开始忙碌着,把一面写有“回望青春岁月,再吻这片热土东辛知青探亲团五分团 35 连”的大红旗子披挂在车头,集体、个人,三五成群纷纷留影,记住这难忘的时刻。太阳雨集团还及时在电子屏幕上打出欢迎知青老师重返故乡的标语,更加渲染、烘托回家的热烈氛围。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农场。 “主
18、人”的款待,“客人”的回访,东大滩、敬老院,农小、万头猪场,知青纪念馆、纪念林,知青宿舍、大礼堂虽然,时过境迁,但到处9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 3 月 29 日上午,我们终于归心似箭地前往马庄,骆公权、孙长霞、孙学仁当年和知青朝夕相处的战友,自告奋勇地与我们一同前往。回家了,到家了,我们四处观望,这里是营部,那里是食堂,这是我们当年的吃水塘。一声“周排长” 、 “夏四爷”,是那么的亲切,是那么的响亮,一家人都围上来,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辰光,在红旗下合个影,大家没有忘记把根留住的退伍军人周龙玉;柱着根拐杖,知青走哪跟到哪的是侍凤琴,和单滨拥抱的是夏排长,当年第一个在知青食堂帮
19、厨的是王步伍的母亲小姑奶奶和陈光美,已经 90 多岁的那是夏三娘,技术员王同举、付彩霞,还有他、她每当知青们张口结舌喊不出对方的名字时,我们的指导员骆兰林和农民们却把知青张三李四一个个名字叫上,这不是宋晓桦?那不是“陈大炮”?你叫柳世华,他叫“张大米”,“了不成那,这不是阿肥嘛!”大名外号一锅端上,一人不漏,一字不差,这就是农民和知青的情结。我深深的记得“三夏”大忙,那才叫真正的“双抢”,我曾经几天几夜没睡过觉,在食堂排队打饭时站在那里眼就闭上,饭盆都掉在地上。那时我才弄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还记得“东南角子来雨喽”一声吼,男女老少齐上大场,只见“风吼伴雷鸣,乌云没了顶”,全场只看到
20、刮子、笆斗在飞舞,肩扛笆斗在狂奔,这才是通过上山下乡才能够体会到“若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小长霞,从我们这次刚到场部时,就一直跟我们说那讲那说不完的故事,她就是我们到建设兵团后开办姊妹团扫盲班的第一批学员。那时的小长霞年龄不大,可是学习却最认真,是扫盲班的标兵。她的爱人告诉我们“多亏你们知青,当初你们教会了她识字,现在,电视上10面的字她都认识。 ”我也永远忘不了 1973 年的 3 月,我们的张正禄连长、骆兰林指导员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与农场有着不解的情结,我与农场有着无尽的牵挂。我们这次回到故乡,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家看看,到处走走,这是我们当年挑水的水塘,那是我们知青的宿
21、舍、食堂;这是当年的篮球场,那是营长、教导员的住房。一件件、一桩桩,像电影在倒放,像故事在重讲,惠宁宁想起当年的房东无微不至的照顾,至今念念不忘,激动之时,抱头痛哭,难舍难分。我也想起每逢节日的早晨,当我打开门窗,一碗碗热气腾腾煮熟的水饺、元宵已放在门口或者窗台上,40 年过去了,我至今也不知道,到底是谁送来的?连谢谢一声都无法表达!这次当农民们知道知青要回来,我们的骆指导员,前几天就张罗开了,约了几个人 29 号来帮厨,还把几十斤面粉分摊到各家,让他们负责烙好饼给知青带上。中午时分,骆指导员把我们十几个知青全部邀上,一桌坐不下,大家就围着铺满大桌的丰盛菜肴,站着、转着吃顿“团圆饭”,大家举起
22、手中的纸杯,叫着、喊着,笑着,无比开心、无比高兴地吃了顿终身难忘的“转转饭”!没有不散的宴席,该是返回的时候了,大家依依不舍地从指导员的手里,人手一份专门为知青准备的知青最喜欢的“炕饼”!在上山下乡 40 周年之时,2009年的 3 月 29 日,我们回到故乡,让我们终身难忘!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青春、留住友情。上山下乡,接受教育,农场的塘,农场的房,农场的事,农场的人让我实实难忘。兵团、农场,东辛、马庄,一幕幕、一桩桩,我们大家一起下条田,一起去插秧,一起上河工,一起上大场;一同收麦子,一同去挑水,一同吃食堂,一同把歌唱。四十年风雨路,四十年农场情,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一个说不完的故事,刻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