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 分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B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 客观性 B 辩证性C 实践性 D 系统性【 】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 涨潮和退潮 B 日蚀和月蚀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 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 】4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A 投身社会实践 B 认识客观规律C 加强主观努力 D 制订周密计划【 】 5 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 因地制宜,因时
2、制宜 B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6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7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 8 私人购车的增多,带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修车业、洗车业等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 一果多因 B 一因多果C 同因异果 D 同果异因【 】9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
3、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10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C 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 12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
4、表现本质 C 真象是相对稳定的,假象是活跃易变的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 13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A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 14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 具有客观性 B 具有能动性C 具有历史局限性 D 具有社会性【 】15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 仓储设备 B 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的容器 D 能源和信息系统【 】1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 17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具有思维能力 B 具有语言文字C 制造使用工具 D 具有情感意志【 】 18 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政治关系 B 思想关系C 生产关系 D 家庭关系【 】 19“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2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
6、能力的人 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2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一知觉一表象 B意识物质一意识 C实践认识一实践 D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 【 】22 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 】2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D 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
7、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 24 从起源上看,阶级是A 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 分配关系极端不平等的产物 D 政治暴力和军事征服的产物【 】 25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 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B 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 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26“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观点属于A 历史宿命论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 机械决定论观点 D 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 】 27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 科学家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 B 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C 在实
8、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 D 继承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 2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自然属性C 人的道德品质 D 人的心理素质【 】 29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社会的政治制度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 】 30 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的产物 D不同民族进行掠夺战争的结果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5分) 31简述实践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6 分) 3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 分)33简述经济基
9、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6 分) 3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7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35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5 分) 36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 1 D 2 D A B 6D 7A 8B B 10 A 11D 12D 13A 14C 15 B 16D 17 18C 19D 20 D21C 22D 23B 24A 25 D 26B 27C 28A 29 3
10、0 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5分) 31简述实践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6 分) (1)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 分)(2)实践的结构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过程。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实践手段是实践主体用以改造和探索实践客体时所用的各种工具。 (3 分)(3)实践的功能包括: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也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 (2分)3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 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
11、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和混淆。 (2 分)(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2 分)(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2 分)3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6 分)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2 分)(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就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2 分)(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 分)3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7 分)(1)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内容:
12、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 分)(2)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35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5 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凝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深刻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3 分)(1)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3 分)(2)它充分
1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践性。 (3 分)(3)它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 (3 分)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和生动体现。(3 分)3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5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 分)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也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要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3 分)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 (3 分)(2)所谓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无条件性。从现实的角度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发展的角度讲,实践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 (4 分)(3)所谓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和有条件性。从现实角度讲,任何实践都要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或影响。从发展的角度看,认识、实践是发展的,因此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需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4 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