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67.50KB ,
资源ID:3192902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92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质名词.doc)为本站会员(j****9)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质名词.doc

1、K2 标志层:是长 7 与长 6 的分界。出现 3-4 个厚度小于 1m,岩性为棕灰色、微带黄色的斑脱岩。具有水平层理,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K3 标志层:位于长 62 的底部。是控制长 6 油层组重要标志,其厚度约为 1m,岩性为棕灰色、微带黄色的斑脱岩。具有水平层理,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K4 标志层:是长 6 和长 4+5 的分界。距 K5 标志层还有 40-50m,厚度小于 1m,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K4 标志层:是长 6 和长 4+5 的分界, 该标志厚度

2、1m 左右,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马、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上部紧挨的是长 4+5 约 40-50m 的“细脖子段”。 细脖子段:延长组第三段上部为一套深灰、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与灰色粉、细砂岩互层,夹煤线,区域上分布较稳定。电性特征为 :自然电位曲线为指状高值 ,俗称“ 细脖子”(高阻泥岩)段,为延长组对比的区域性辅助标志层。 K5 标志层:位于长 4+5 的中部,绝大多数井电测曲线显示明显,出现 5-6 层单层厚度为小于 1m 的尖峰状或尖刀状声波时差、电阻的曲线,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K6 标志层:为长 4+5 和长 3 的分界。浅

3、灰色、灰褐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K9 标志层:是长 2 和长 1 的分界,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岩夹粉细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 辅助标志层:该标志在区内普遍发育,位于长 61 油层段的中部 ,厚度 1m 左右,电性特征为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马、高自然电位、低电阻和大井径的特征。 孔隙: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填充的空间。 有效孔隙度: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渗透性:在一定压差下,岩石使流体通过的能力。 渗透性岩石:砂

4、岩、砾岩、多孔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储集层。 非渗透性岩石:泥岩、石膏、硬石膏、泥灰岩等储盖层。 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通过岩石的能力。 单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液体流量与压力差和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以及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孔隙类型 超毛管孔隙 毛细管孔隙 微毛细管 管形孔隙直径 0.5 0.50.0002 0.0002 裂缝宽度 0.25 0.250.0001 0.0001 特点 自然条件下,流体可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不能自由流动,外力大于毛细管力,可流动。 不能自由流动,可扩散。 压力 P 增加,粘度 加大;温度、饱和烃、溶解气增加,粘度 减小;石油

5、是粘度越大,颜色越暗密度越大。 地质储量:在油藏未动用前,地层内部所蕴含的总的油气储量,是进行勘探测量的最终目标。(地质储量又称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 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从地下储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不仅跟天然因素(油藏面积、地层厚度、驱动类型、流体性质)有关还与人为因素(开采方式、人为管理水平、时率)有关,是一变量。 控制储量:在详探阶段完成后,现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储量,是油田进行开发和建设的主要依据。 转注:

6、 三叠系(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系。它位于二叠系(Permian)和侏罗系(Jurassic)之间。 始于距今 2.5 亿年至 2.03 亿年,延续了约 5000 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系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系初期继承了二叠系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三角洲总体概

7、述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由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带下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

8、,底边向东逐渐扩大,一直伸展到海边。在距今大约两 3千万年前,长江口地区还是一个三角形的港湾,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像一只向东张口的大喇叭,水面辽阔,潮汐很强。长江每年带下的四五亿吨泥沙要向大海倾泻,由于入海口的流速减小,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区逐渐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复杂多样。除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尖头形三角洲外,还有像扇面状和鸟足状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三角洲在入海口处呈扇面状展开,面积达 2.4 万平方千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东西宽 300 千米,南端在平面上呈鸟爪形,每两趾之

9、间为一条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积大量冲积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 75 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三角洲沉积 河流携带的泥沙等沉积物在河流入海或湖泊口沉积形成三角洲的大型沉积体。大多数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汇合处都有发育。由陆上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和前三角洲沉积三部分组成。三角洲沉积分为短期形成的和长期形成的两种。短期形成的是在新生代的古新统或始新统期间形成,也有个别地区是在古新统至始新统期间形成。长期形成的则是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形成的沉积。在三角洲沉积上可看

10、到从海洋沉积变为陆源沉积的变化过程,即岩性从泥质岩类及含煤层变为砂泥质岩及含少量煤层的渐变过程,在剖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岩相的交替。表现沉积变化的特征参数是泥质岩石与砂质岩石的厚度的比例,在海退时期该比值为 1/10,而在三角洲海进时期该比值可从 1/2 增至。在大型三角洲沉积中常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产。 沉积体系(depositional system)是与某些现象的或推测的环境和沉积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三度空间岩相组合。沉积体系概念和方法主要是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研究墨西哥湾沿岸沉积时,根据瓦尔特相定律和相模式发展完善起来的。相邻的不同沉积体系(如三角洲体系与碳酸盐台地体

11、系等)之间通常以不整合或相变面为界。沉积体系一般是根据相模式来确立的。 采油地质基本知识 1 达西定律:流体流经岩石时,流量与渗透率,横截面积,压差成正比,与粘度和距离成反比。 2 行列井网:按直线成排成行分布的井叫行列井网。 3 面积井网:按一定几何形状,如(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均匀的分布在油田上的井。 4 开发层系:把整套含油层中性质相似的油层组合在一起,单独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化分开发层系的目的,是减少好油层和差油层的干扰,可根据油层性质,采用不同的注水方式和布井方式,有利于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5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要有一定的储量;一各开发层系的上下,要

12、有良好的隔层;同一开发层系的油层性质要接近;同一开发层系的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要接近。 6 油田开发:利用一套开采工艺枝术促使原油从油层流向井底并开采到地面上来的过程。 7 开发方式:指油田开发过程中,利用什么能量来进行开发的。开发方式有利于天然能量的油田,如:溶解汽、边水能量等。 8 油田动态监测:油层压力监测, 流量监测, 流体性质监测,油层水淹监测, 采收率监测, 井下枝术状况监测。 9 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地下油层中油水运动规律的方法。 10 “六分四清 “:六分是:分层注水; 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和分层管理。四清

13、是:分层压力清;分层注水量清;分层产量清和分层产水量清。 11 动态分析内容: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动态分析;井筒内升举条件分析;油层动态分析。 12 油层动态分析:各类油层中油水分布及运动状况;压力分布及升降状况;渗流阻力变化情况;吸水采油及储量动用状况;生产能力变化情况;油层结构和流体性质变化情况等。 13 目前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力:对于依靠天然能量开发的油田,是能量消耗的过程,所以目前地层压力总是低于原始地层压力。 14 总压差在开发中的作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是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总压差是正值时,是注入量大于采出量,使目前地层压力超过原始地层压力,当总压差是负值时,是注入量

14、小于采出量,产生地下亏空,使目前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地层压力。 15 生产压差在开发中的作用:因为在相同地质条件下,生产压差越大,油井产量越高,但在地层压力一定时当生产压差大到一定程度时,流压低于饱合压力时,会造成油层脱汽,出砂,油汽比上升,油井产能会降低,因此制定合理生产压差很重要。 16 流饱压差在开发中的作用:流饱压差是衡量油井生产状况合理的条件,当流压高于饱合压力时,原油中的溶解汽不能在井底分离,反之原油中的溶解汽会在井底过早分离,使原油粘度增高,流动阻力增大,影响产量,因此规定合理流饱压差界线很重要。 17 地饱压差在开发中作用:地饱压差是衡量油层生产状况合理的条件,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合压

15、力时,油层里的原油就会脱汽,原油粘度增高,从而降低采收率,因此要定期调整注采比使地层能量保持合理。 18 采收率影响条件:采收率的高低主要受地质条件,油层好坏,原油性质,油田开发方式和工艺水平的影响。 19 自喷开发中原油的流动过程:要经过三个过程:地层渗流;垂直管流 ;嘴流。 20 主力油层:指厚度大,渗透率高的好油层称主力油层。 21 接替油层:当主力油层采出一定程度时,为了弥补主力油层减产,开发中;低差油层的潜力,以达到稳产的目地。 22 见水层位:指注入水沿着联通层向油井推进,使油井中某一层含水的过程。 23 来水方向:由于一口井受几口注水井的影响,由于渗透率的差异,使注入水不能均匀向

16、油井推进,其中必有一口井的注入水突进到油井,这个方向的注水效果叫来水方向。 24 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开发,由于层与层之间渗透率不同,存在差异,注水开发以后,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 ,地层压力。采油速度 ,水淹状况等方面,层与层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叫层间矛盾。 25 平面矛盾: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不同,连通性不同,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也不同,注水后,水线在一个方向上的推进速度不一样,使同一油层井之间含水, 产量,压力均不同,这就够成同一油层各井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叫平面矛盾。 26 层内矛盾:在一个油层内部,由于组成油砂体的颗粒不同,因此渗透性不同,注水后 ,注入水延阻力小的

17、高渗透带突进,加之油水粘度;表面张力,岩石表面性质的差异等,便形成层内矛盾。 27 面积注水:注水井与采油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分布并进行注水和采油的方式。 28 分层注水:根据层段性质的特点,把相近的合为一个注水层段,用分隔器将各层分开,根据不同的吸水能力配置相应水嘴控制注水量来达到分层配水的目地。 29 笼统注水:在同一注水压力下,不分层段,采用光油管注水的方式。 30 来水方向影响条件:由于一口井受几口注水井的影响,由于渗透率的差异,使注入水不能均匀向油井推进,其中必有一口井的注入水突进到油井,因此主要来水方向是受地质条件影响的。 31 生产压差的消耗:可分为三种消耗:井壁阻力消耗, 近井

18、地带压力消耗 , 油层中的压力消耗。 32 偏心配水器:偏心配水器是一种活动式配水工具,主要由工作筒和堵塞器组成。 33 封隔器:是实施六分四清 采油工艺枝术的一种主要井下工具。它的作用是将油层分隔开,达到分层采油和注水的目地。 34 喇叭口的作用:喇叭口是装在自喷或笼统注水井油管下部,距油层顶部 5 米以上,是仪器上提通畅的主要通道。 35 封堵:是将具有选择性的封堵剂挤入油井中的出水层,使与出水层中的水发生作用,产生一种固态或胶态的阻碍物。是用两个封隔器卡住选压层的上下部位,然后对选压层进行压裂。 36 非选择性堵水: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水层串槽或注入水突进,使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为了必

19、免上述情况发生而采取的井下工艺措施。 37 封隔器堵水:利用封隔器将出水层与油层分开达到堵水的目地。 38 含水突然上升的原因:配堵层封隔器失效, 化堵层冲开, 套管损坏,水层串入 单层突进造成水淹。 39 注水量突然下降的原因:注水压力下降或水表出问题, 注水管线堵塞,脏物堵塞油层孔道, 井下水嘴堵塞。 40 注水量突然上升的原因:注水压力上升或水表出问题, 水嘴刺大或脱落,底球不严或掉,油管脱落或丝扣漏, 管外串槽、套管破裂或错断等。 41 机械采油:用各种机械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机械采油用于地层压力低不能自喷的井,目前采用的机械有抽油泵,潜油电泵。 42 抽油泵主要组成部件:主要由工

20、作筒,固定凡尔和带有游动凡尔的空心活塞组成。 43 简述抽油泵工作原理:活塞上行时,游动凡尔关闭,固定凡尔打开,泵内进入液体。活塞下行时,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泵内液体进入油管。 44 潜油电泵井井下工具:电机、旋转分离器、电泵(级数不等)、凡尔、测压阀等组成。 45 抽油机井产量突降原因:凡尔卡。 抽油杆断脱 , 汽锁 , 油层供液能力不足。 46 电泵井下测压伐的作用:起测压时通过井下压力计和连接器坐入测压伐伐杆上,测取油套环空压力的作用。 47 电泵井下凡尔的作用:油井正常生产时,由井底与油管内压差将凡尔顶起,使原油顺利通过,当油井关井测压,由于井筒压力高于泵前压力,使凡尔关闭,使

21、油不能倒灌,达到不损坏电机的作用。 48 流压对油水井产能影响:流入井底的油是依靠流动压力将其举升到地面的,一般流压的高低,可反应出油水井生产能力的大小,流压高油水井生产能力就旺盛。 鄂尔多斯:南油北气新蓝图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部,跨陕、甘、宁、蒙、晋等 5 省区,面积 25 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目前,华北分公司在塔巴庙探区建成年产能超过 20 亿立方米的大牛地气田;在南部镇原泾川、麻黄山探区分别建成滚动开发的镇泾和宁东油田。特别是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查区块整合后,10 个探区、2.5 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主要分布在盆地南北两端,将为中国

22、石化打造上游长板发挥重要作用。 大牛地气田:从跨越式快速上产转变为持续稳定上产,让边际气田转变成高效气田 大牛地气田位于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地腹部。该气田属于低压、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且具有非均质性强、砂体平面展布变化大等特点,储层丰度低,单井产量低,长期徘徊在“井井有气不出气”的尴尬局面中,成为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难题。 华北分公司在近 50 年的勘探历程中,相继在盆地北部展开了三轮以天然气为目标的勘探工作。2001 年,华北分公司在塔巴庙探区大牛地圈闭提交探明储量 164.26 亿立方米、控制储量 170.32 亿立方米,被中国石化列入五大天然气基地之一。 天然气勘探随着进程的加快,逐步形成了“

23、主源定型、相控储层、高压封闭、近源成藏”的近源箱型成藏理论,掌握了大型岩性圈闭和致密储集岩综合评价等关键技术。由此,迎来了高潮迭起的勘探局面。截至 2007 年,大牛地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 3293.04 亿立方米,三级储量 7035 亿立方米。 天然气开发从开发先导试验起步,逐步形成了适合该区开发特点的储层识别、优快钻井、储层保护、储层改造等一系列特色技术,为快速高效上产奠定了基础。截至 2007 年,该气田动用面积 385 平方千米,动用储量 1018 亿立方米,建成天然气产能 20.36 亿立方米。现承担向北京、山东、河南等地 6 个城市居民供气和向燕山石化、中原乙烯工业用气的任务,日供气

24、能力达到 550 万立方米,成为中国石化重要的气源地。 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开发效益日益显现。从 2004 年 9000 万立方米开始,以平均年递增近 5 亿立方米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前 7 个月,实际销售利润比年度预算增加了 16,盈利能力比开发方案预期增长接近一倍。原建产能的气井采气稳产期由开发方案的 3 年延长至 4.4 年,大牛地气田已经由低压低渗的边际气田成为经济开发的效益气田。 近日,股份公司调整鄂尔多斯的部署思路,大牛地气田面临储量要进一步动用、效益要进一步提高的课题。2/3 的未动用储量多是属于低品位和难动用储量,并且还要在有效开发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开发,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工艺技术

25、的突破。 水平井是提高单井产量、解放低品位储量的最佳途径之一。早在 2006 年华北分公司就着手进行首口 DF1 水平分支井试验。2007 年又选择有利层位继续进行试验,部署了水平分支井 DF2 井和水平井 DP3 井,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获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2008年,又部署 8 口水平井进行工艺技术攻关试验。 从已完成的水平井生产情况看,初步证明主力气层通过保护实施能够自然建产,非主力层位通过全程保护、负压欠平衡揭开储层有望实现自然建产;钻井成本从工艺技术方案到材料的使用正在不断优化,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已从 2007 年的 150 多天下降到 110 多天,并提出 100 天、80

26、天的时间表。显然,水平井技术已经面临突破的前夜。 多层合采技术是动用低品位储量的又一手段。在大牛地气田 2000 多亿立方米的动用储量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多个薄层交错叠合的储层,被有关专家形象地称之为“破棉被” 。通过采用连续油管压裂工艺技术和不压井起下钻工艺技术,实现分层压裂,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对多个储层压裂改造,达到多层合采提高单井产量,达到解放低品位储量的目的。2007 年,华北分公司在国内乃至亚太地区首次应用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技术,共实施了两井六层压裂作业,并达到了设计要求。目前,多层合采技术准备正在进行,系列装备即将到位。 按照“箭头朝上”的开发思路,华北分公司对大牛地气田持续稳

27、定上产、实现高效开发目标充满信心。 镇泾油田:油田框架初步成型,上亿吨资源已经确定,正着手培育百万吨开发场面 “南油北气”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特点。其中,盆地西南部的镇原 泾川区块,面积达 2500 多平方千米,行政区划属甘肃省东部的镇原、泾川、崇信三县,镇泾油田就位于甘肃省镇原县境内。 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地质、石油系统先后发现了代家坪、川口、何家坪等含油气构造。1996 年开始,华北石油局开展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评价工作,陆续投入一批勘探工作量。 由于探区多为典型的黄土塬地貌,纵横的沟壑把数百米厚的黄土切割得七零八落。再加上低压低渗储层条件,使物探作业实施难,效果差。200320

28、07 年,华北分公司在该区以探索延长组三角洲分流河道为主要思路,在延长组和延安组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多口井在多个层位试获工业油流,提交石油探明储量 503.7 万吨,累计提交三级石油地质储量 2538.23 万吨,并形成了滚动开发中的镇泾油田。 特别是 2007 年在探区东部的南北方向部署并实施的红河 21 井与镇泾 5 井,钻遇新的优质油层,经与邻区西峰油田对比研究,推测二者属同一个河道砂体发育带,主砂体叠置展布宽度为 5 千至 10 千米,估算地质储量 4000 万吨以上。探区西部油层发育,已有 5 口探井获油流,提交控制储量 152 万吨,根据油层丰度和控制面积估算,石油地质储量接近1 亿

29、吨,并初步得出油田含油分布规律为“ 平面复合连片,纵向上多油层叠置”的认识,使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呈现出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今年 4 月,华北分公司按照股份公司“ 从现在开始就着力培育镇泾油田 100 万吨勘探开发的大场面”的要求,采取勘探评价和产能建设一体化的推进方式,将原来的镇泾项目部职能分离,成立镇泾采油厂专门负责采油,勘探开发和产能建设,由分公司直接运作。在勘探方面,以甩开勘探和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圈定主河道砂体的展布规律与轮廓,并提交预测储量;在开发方面,加快开发评价和压裂技术攻关、井网注水试验进程。最近,部署施工的镇泾 25 井及红河 26 井,经大规模压裂改造,首次出现了自喷高产井,这

30、对该区培育大场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按照目前的情况,镇泾油田虽然具有了油田的基本框架,出现了高产自喷井,平均单井产量基本达到有效开发的条件。但是,开发井的命中率还有待提高,不同井的单井产量差别还很大,应该说从有效到高效开发的潜力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华北分公司根据中国石化对鄂尔多斯部署的调整思路,在确保今年油气目标任务的同时,从建立年 100 万吨产能目标出发,把工作的重心调整到工程工艺技术攻关上。一是对油田地质情况的储层情况研究要逐步深入和深化,进一步精确描述出油田沉积体系、含油层位、含油的砂体展布规律,找出高效开发的富集带。二是加强以压裂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攻关,找到适合各种地层特点的储层改造方法

31、。三是根据低品位和难动用储量的开发特点,不断完善井网助采技术和开采工艺。随着技术攻关的进展,开发效益将会有新的提高。 资源接替:区块整合后勘探面积增超一倍,先易后难形成序列,勘探开发前景可观 在股份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块整合后,华北分公司目前拥有勘探开发执行区块 21 个,总面积 4.3 万平方千米。其中,鄂尔多斯盆地有油气勘查区块 10 个,开采区块 3 个,累计面积 2.5 万平方千米,整体形成了 “南油北气”格局。 根据中国石化油气发展战略,华北分公司在北部大牛地气田天然气生产能力将达到 30亿立方米,南部镇泾油田培育 100 万吨原油生产基地。对拥有的总体区块面积而言,从目前的情况看,取

32、得勘探发现和扩大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 2008 年是华北分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实现“南油北气”勘探开发局面的关键一年,油气资源的接替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天然气勘探在塔巴庙探区东南部钻遇山 1 段和太原组气层,新发现山 2 段气层,其中一口井测试期间稳定日产量达到 1.1 万立方米,为今年储量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区块南部 D66-38 井于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获得工业气流,试气期间稳定日产气量 3.5 万立方米,这是目前区块内奥陶系风化壳产能最高的井;杭锦旗探区经过多年的勘探,已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地质储量 1180.4 亿立方米。今年加强了探区南部勘探,完成二维地震 750平方千米,探井 2 口,

33、可提交 200 亿立方米控制储量,可望形成塔巴庙区块的有效接替。按照预期目标,天然气探明储量将以每 5 年计划 1000 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到“十三五” 末,累计探明储量达到 6000 亿立方米。 石油勘探按照突出重点、分层部署、稳步加快的勘探思路,除了镇泾油田外,还提出了扩大麻黄山西、推进富县、开拓渭北的工作方针。 麻黄山西探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面积 848 平方千米,资源探明率 1.96%。已建成滚动开发的宁东油田,发现延 5、6 油藏高产富集带,单井产量高,为新建产能找到了新的储量接替层区。特别是长 6 油层组砂体厚度大,揭示了该区延长组的巨大勘探潜力。 富县探区 1995 年以

34、来累计探明储量 261.9 万吨,控制储量 7514.01 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8665.02 万吨。现正在滚动评价中生界,扩大储量规模,寻找新的油气增长点。 长武彬县探区到 2007 年底,已具有石油控制储量 349.64 万吨,预测储量 1901.53万吨。现正在加强基础研究,重点深化储层、沉积相和构造的认识。 按照华北分公司的部署,鄂尔多斯南部石油要在“十一五” 累计探明储量 3000 万吨,“十二五”新增探明储量 7000 万吨,累计探明储量达到 1 亿吨,为持续上产提供储量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简表 地层单元 地层 厚度 (m) 岩性

35、特征 标志层及位置 系 组 段 油层组 侏罗系 富县组 0150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相变关系 三叠系 延长组 T3y5 长 1 0240 暗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夹碳质泥岩及煤线 K9 T3y4 长 2 长 21 4050 灰绿色块状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长 22 4050 浅灰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K8 长 23 4050 灰、浅灰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K7 长 3 100120 浅灰、灰褐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K6 T3y3 长 4+5 8110 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暗色泥质岩互层 K5 长 6 长 61-1 1825 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互层,砂岩主要产于中部

36、,局部夹碳质页岩和煤线 K4 长 61-2 1030 粉砂岩、中-细砂岩互层,中- 厚层状为主 辅助标志 长 62-1 1525 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互层,砂岩主要产于中下部,以中厚层状为主 长 62-2 1020 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互层,砂岩主要产于中部,以中-厚层状为主 K3 长 63-1 20.527.3 黑色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中、上部夹较多的薄 -中层状细砂岩 长 63-2 14.523.9 黑色泥岩、碳质页岩夹粉砂岩,局部夹中 -厚层细砂岩 K2 T3y2 长 7 80100 暗色泥岩、碳质泥岩、油页岩夹薄层粉细砂岩 K1 长 8 7085 暗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色

37、粉细砂岩 长 9 7095 暗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色粉细砂岩 K0 T3y1 长 10 280310 灰色厚层块状中细砂岩,底部粗砂岩 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 T3y1、T3y2、T3y3 、T3y4、T3y5 ,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 10 个油层组(长 1长 10)。延长组基本以北纬 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 100600m 之间不等,南部厚 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 3200m。其沉积特征如下: 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

38、流沉积。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 )。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含长 10 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 T3y1 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本段长 9 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在长 9 的

39、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 ,厚约 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 8 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 7、长 6、长 45 油层组。长 7 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 7 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

40、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由于泥岩中夹带多层凝灰岩,在井下表现为特征明显的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特点。长 6 主要为一套中细粒灰绿色砂岩沉积,在盆地北部、东北部发育五个大型三角洲沉积,而在盆地西部及南部主要发育水下扇及扇三角洲沉积,是延长组重要的储油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从下向上表现为倒三角形偏负特征。本段上部长 45 油层组总的来说由泥岩、砂岩组成,俗称“细脖子” 段,相对来说下部为砂泥岩互层,局部砂岩含油,而上部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是延长组的第三套生油岩,为次要生油层。 延长组四段(T3y4):本段地层在南部及西南部部分

41、遭受剥蚀,保存不完整。从岩石类型看,全盆地基本一致,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质泥岩,砂岩呈巨厚块状,具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为主,厚 200 250m,沉积厚度仍表现为北薄南厚,粒度北粗南细,庆阳、华池一带沉积最细,夹层增多。根据砂岩发育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长 3、长 2 油层组,相对来说长 3 砂岩中泥岩夹层多且厚,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而长 2 则主要以厚层状、块状大套砂岩组成,泥岩夹层小且薄。自然电位曲线以箱状为主,视电阻率呈稀锯齿状。 延长组五段(T3y5):由于第五段沉积后盆地抬升并遭受侵蚀,因此 T3y5 北、西、南均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尤以盆地西

42、南部最甚,在马坊姬原庆阳正宁一线以西全部侵蚀,庆阳华池仅在“残丘 ”上保存。T3y5 在井下相当于长 1 地层,主要以含煤砂泥韵律层组成,富含植物化石,著名的“瓦窑堡” 煤层就产自这个层位。本段自然电位曲线呈梳状,视电阻率曲线呈幅度不大的齿状。是长 2 油层的区域性盖层。 显然,延长组储盖组合及自生自储的石油地质条件决定了长 6、长 8、长 7、长 2 油层组的主力油层地位以及其余油层组的辅助油层地位。 测井专业术语概念 1.测井 well loging 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把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到井筒测量中,研究井下底层的岩性和物理特征 ,寻找尤其及其他矿产资源 . 2.测井

43、响应 log response 指在测井环境条件下 ,井下地层的岩性和物理特性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反应. 3.测井系统 log Unit (device)指包括地下设备和井下仪器的全套测井设备. 4.模拟测井系统 analog logging unit 将底层的物理量,如电阻率, 孔隙度等用电压,电流或者脉冲等模拟信号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地面的刻度或工程换算得到要测的物理量的测井系统. 例如,JD581 测井系统,检流计光点在图上的偏转 1cm 代表 5 欧姆米的电阻率值. 5.数字测井系统 digital logging uni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井下测量到的模拟信号,通过井下仪器

44、中的微处理器或者地面 CPU 处理机处理, 转换成物理数字量,并直接记录下来. 这种直接显示,记录地层物理数字量的测井系统称为数字测井系统. 6.马克西斯 500 测井系统 MAXIS 500 logging unit 马克西斯公司 500 测井系统是斯伦贝谢测井公司 90 年代推出的多功能采集和成像系统. 该系统包括新的井下成像测井仪,高数据率遥测设备(高达 500 万位/秒)及人机联作双系统成像工作站地面测井装置. 该系统新的测井服务项目有:阵列感应成像仪, 偶极子横波声波成像仪,全井眼的曾微成像仪,模块式底层动力学测试仪 ,可组合地震城乡仪,阵列地震成像仪超声波成像仪,核孔隙度岩性仪.

45、7. 5700 测井系统 ECLIPS logging unit 阿特拉斯测井公司 90 年代推出的曾强型计算机控制成像测井和解释处理系统.地面系统由三台 RISC 中央处理机组成, 每台工作速率为 76MIPS(兆指令每秒),具有高清晰度色彩显示器的用户和工程师终端,通过应用 x-windows,TM-MotifTM 图形用户界面进行测井观察和数据处理解释. 8. EXCELL 2000 测井系统 EXCELL 2000 Logging unit 这是哈里伯顿 90 年代推出的成像测井系统.地面设备采用独立的双显示屏工作站系统 ,在 unix 系统下工作具有多任务,多用户功能,图形用户界面使

46、用 Motif1.2/X11R 9.主要测井项目有:双侧向- 微球 ,高分辨率感应,补偿自然伽马能谱,低频偶极声波,双源距种子,微电阻率扫描,D 型井下电视及地层测试等 . 10.成像测井系统 image logging Unit 一种高分辨率测井技术 .它将井下采集到的高分辨率,高密度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得到地层产状或套管的可视图像或图形, 如:裂缝.地层层理或套管腐蚀变形的. 11. 电阻率测井 resistivity log 又称电法测井或视电阻率测井. 它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主要有电极系列测井,侧向测井,微电阻率测井等方法.视电阻率是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主要参数. 12. 电导率测井 co

47、nductivity log 测量地层视电导率的测井方法. 主要又感应测井,双感应测井的方法.同视电阻率一样 ,视电导率也是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主要参数 . 13. 放射性测井 radioactivity log 测量地层天然或者次生的放射性射线的一种测井方法。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中子,中子寿命,密度测井等都属于放射性测井。 14. 孔隙度测井 porosity log 测量地秤孔隙度的一类测井方法。在所谓的孔隙度测井中,没有一个是直接测量地层孔隙度的,都是利用的到的一些其他参数。例如密度,声波时差,然后推导储孔隙度。常用的孔隙度测井方法又声波,中子和密度测井。 15 裸眼井测井 open

48、hole log 指未在下套管的井中进行测井作业。 16 套管井测井 cased hole log 指在已经下套管的井中进行测井作业。由于套管对电场,磁场的屏蔽作用,一些测井项目,如电阻率,电导率,磁测井等是不能在套管井中进行的。 17 生产测井 production log 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对储层产能,井身结构( 腐蚀,变形,串槽)变化及注水或注蒸汽开采进行动态检测的测井作业。 18 测井系列 logging system 指测井内容或项目。通常说的测井系列是指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微电极及井径等测井项目。 19 单孔隙度测井系列 single porosity logging system 只有一条声波时差的曲线可用于计算孔隙度,故称之为单孔隙度测井系列。 20 测井内容包括: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微电极和井径。 21 三孔隙度测井系列 tri-porosity logging s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