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焦炉的发展阶段及现代焦炉的基本要求焦炉结构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成堆干馏(土法炼焦) ,倒焰式焦炉,废热式焦炉和现代的蓄热室焦炉。1) 成堆干馏(土法炼焦):早在明代出现,缺点:成焦率低,焦碳灰分高,结交时间长,化学产品不能回收还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差。2) 倒焰式焦炉:早在 19 世纪中叶出现 特点:炭化室与燃烧室分开,炭化室内煤干馏时产生的煤气经隔墙上面通道流入燃烧室内,同来自炉顶的通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由上而下边流动边燃烧,故称为倒焰式焦炉。3) 废热室焦炉:1881 年德国建成第一座回收化学产品的焦炉,特点:燃烧室与炭化室完全隔开,炭化室按一定的顺序装煤、出焦,保持发生煤气量接近
2、不变,以实现稳定连续生产,同时炭化室内生产的荒煤气送到回收车间分离化学产品后,净煤气再送回燃烧室内燃烧或民用。4) 现代蓄热式焦炉二焦炉发展趋势应满足下列条件1) 生产优质产品2) 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3) 加热系统阻力小,热工效率高,能耗低4) 炉体紧固,严密 衰老慢,炉龄长5) 劳动条件好:调节控制方便,环境污染少三现代焦炉体结构现代焦炉炉体最上部是炉体,炉顶之下为相间配置的燃烧室和炭化室,下部有蓄热室与燃烧室的斜道区,每个蓄热室下部的小烟道通过交换开闭器与烟道相连,烟道设在焦炉基础内或基础两侧,烟道末端通向烟囱。1) 燃烧室和炭化室炭化室是装煤和炼焦地方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
3、地方,我车间每一个燃烧室由 28 个立火道组成2) 蓄热室蓄热室在焦炉炉体的下部,作用(单热式焦炉)蓄热外部进来的冷空气,减少废气向外散热量,也是废气 空气热交换地方,我车间蓄热室为横蓄热室(其中心线与燃烧室中心线平行)3) 斜道区位于燃烧室和蓄热室之间的通道4) 炉顶位于焦炉炉体的最上部,设有看火孔,装煤孔和上升管孔四焦炉炉体各部位概述现代焦炉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斜道,蓄热室及炉顶等部位1) 炭化室a) 炭化室有效长度:炭化室全长减去两门伸入炭化室的长度b) 炭化室的锥度:为了顺利推焦,一般焦侧宽度大于机侧,这种差值就是锥度2) 燃烧室a) 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两侧,煤气和空气在这里混合燃烧加
4、热炭化室,它是焦炉温度最2高区域,并在推焦时受机械撞击,故一般荷重软点高,导热性好的硅砖砌筑。b) 加热水平:燃烧室与炭化室顶面标高差称为加热水平,其目的为了在上部与下部焦炭同时成熟的条件下,保持适当的炭化室炉顶空间温度。c) 燃烧室由若干火道组成,以便于控制从机侧到焦侧的温度分布,同时,相邻火道隔也起着增加焦炉结构强度的作用,对于双联火道带废气循环的焦炉,每个火道的隔墙上部有跨越孔,下部有废气循环孔,废气循环是改善焦炉高向加热的主要措施之一。d) 在每个火道内煤气与空气斜道口都装有调节砖,下喷式焦炉有垂直砖煤气道口e) 燃烧室砌体的炉头,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容易产生裂缝,剥落和变形,故炉头适宜
5、用耐急冷急热性好的高铝砖。3) 斜道区a) 斜道区位于炭化室及燃烧室下面,蓄热室上面,是焦炉加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结构复杂,温度也较高。b) 斜道区内燃烧室相连通的通道称为斜道,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及排出的废气均通过斜道。下喷式焦炉的垂直砖煤气道通过斜道区把加热用的焦炉煤气导入立火道内进行燃烧。4) 蓄热室蓄热室位于斜道区下部,通过斜道区与燃烧室相通,是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部位,在蓄热室里装有格子砖,当立火道下降的帜热废气经过蓄热室时,其热量大部分被格子砖吸收,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交换进入冷空气,格子砖又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在焦炉整个生产周期内,蓄热室就是这样不断交替进行着蓄热和放热交换 气经过蓄热室
6、降低,上升的气体被预热, ,这样提高焦炉热效率。蓄热室主要由小烟道 篦子砖 格子砖 隔墙 封墙等组成。a)小烟道 小烟道位于蓄热室的底部,是蓄热室连接废气盘的通道,小烟道内温度变化剧烈,波动幅度达 300400,因此在硅砖小烟道内衬以粘土砖,以保护硅砖砌体。b)篦子砖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篦子砖孔径的改变,使气流沿蓄热室长度方向,根据加热要求合理分配,篦子砖有圆孔型与方孔型两种。c)格子砖 它是热交换发介质,由于气流冷热变化频繁而剧烈,因此均采用耐急冷急热性能交好的黏土耐火材料制成,格子砖的砖型有条形和异型两种,异型砖具有阻力小,蓄热面积大,热工效率高,清扫方便,更换容易等优点,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
7、成本高,目前大中型焦炉基本上均采用异型砖。异型砖有厚壁六孔格子砖和薄壁九孔砖两种,前者壁厚 21mm,孔宽 19mm,后者壁厚 15mm,孔宽 15mm。d)隔墙 中心隔墙处于蓄热室长向中间位置,将蓄热室按机焦侧隔开,单墙是相邻蓄热室同向气流的隔墙,主墙是不同气流蓄热室的隔墙。主墙一般为异型砖砌筑,下喷式焦炉的砖煤气道在主墙内通过。e)封墙 它是封闭机焦侧两端蓄热室的墙,因蓄热室内处于负压,封墙应当严密而隔热,如果不严密,外部冷空气就会吸入蓄热室,使端部格子砖温度降低,当用高炉煤气加热时,有使高炉煤气燃烧而降低炉头温度,如果隔热不好,蓄热室的热量又会通过封墙往外散失,从而降低热工效率并恶化蓄热
8、室走廊操作环境。5炉顶1炼焦炉炭化室盖顶硅砖以上的部位称为炉顶区。在该区有装煤孔、上升管孔、看火3孔、烘炉孔及烘炉道,拉条沟等。 烘炉孔只是在烘炉时使用,在焦炉即将投产以前,用涂有泥浆的塞子砖堵严。3炼焦煤一般由装煤孔装入炭化室。捣固式焦炉是将预先捣制成的煤饼由机侧推进炭化室。4双集气管焦炉每个炭化室有两个上升管孔,单集气管只有一个上升管孔。炼焦炉顶一般都用粘土砖砌成,为了减少散热和改善炉顶操作条件,在炉顶区设有孔洞或不承受压力的部位,用绝热砖砌筑。炉顶表面应采用耐磨性能好的缸砖砌筑。6:焦炉基础平台,烟道与烟囱焦炉炉顶平台位于焦炉地基之上。在焦炉炉幅方向的两端部设有钢筋土的抵抗墙,抵抗墙上留
9、有纵拉条孔。焦炉砌筑在顶板基础平台之上,依靠抵抗墙及纵拉条紧固炉体。烟道与烟囱虽不属于焦炉砌体的组成部分,炉体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道由烟囱排出。五:焦炉分类1:按炭化室高度分1 大型焦炉高度5m2 中型焦炉高度 5mh3m3 小型焦炉3m2:按焦炉结构分类1 按装煤方式:有顶装焦炉和侧装焦炉(又称捣固焦炉)我厂为顶装焦炉2 按加热煤气方式:有复热式焦炉和单热式焦炉。复热式焦炉可用贫煤气又可用富煤气。我车间为单热式焦炉3 按空气和加热用煤气的供入方式分类:有侧入式和下喷式(我车间为下喷式)4 按气流调节方式分类:上部调节式焦炉和下部调节式焦炉(我车间为上调式)5 按火道结构型式分类:有水平火道和
10、直立火道两大类。水平火道已不采用。直立火道又可分为两分式、四分式、跨顶式和双联式(我车间为双联式)6 按拉长火焰方式进行分类:多段加热式焦炉、高低炉头式焦炉、废气循环式焦炉我车间为废气循环式焦炉总结为:我车间为双联、下喷、单热式焦炉。横蓄热室,捣固装煤。六:本车间由哪几个岗位组成运行:四大车(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装煤车) ,上升管,电子称,炉前工,炉盖工,哨工,测温工,交换机工,氨水泵工,余煤单斗工,地面除尘站,废气分析工。热调:调火班,铁件班,热修班,炉门修理班。4二炼焦生产需清楚的几个常识1本车间炉组为 250 孔焦炉,设计规定结焦时间 205 小时2周转时间:一个炭化室两次推焦相距的
11、时间周转时间=结焦时间+操作时间=操作时间炉孔数+检修时间3推焦串序的表示方法:a) m_n: m 代表连续作业两炭化室的隔墙,n 表示相邻两笺号炭化室的隔墙。推焦串序有 5-2 2-1 9-2b)9-2 串序优点:推焦炉号相邻炭化室都处于结焦中期,集气管压力分布较均匀缺点:空行车距离较长c)5-2 串序优点:空距离短,集气管内压力分布也比较均匀,可实现推焦机,拦焦机 拦焦机一对位操作。缺点:相邻炉号结焦时间分布不好。4推焦操作情况的考核K1=M-A1/M M 班计划推焦炉数 A 计划与规程结焦时间相差 5 分钟以上的炉数K1 考核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循环图表中规定结焦时间的偏离情况K2=N
12、-A2/N N 班实际推焦数A2 超过计划推焦时间5 分钟以上的炉数K2 是推焦执行系数,用以评定班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系数K3=K1K2K3 是用评价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反映焦炉操作总情况5工艺指标规定1 焦饼中心温度应保持在 9501050之间2 代表火道温度即标准温度,最高不超过 1410,任何立火道在换向后 20 秒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 14503 焦炉在有计划缩短结焦时间时,昼夜火道升温不得超过60,接近极限操作温时,不得超过 204 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宜控制在 80030,不应超过 8505 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 4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 3506 边火道温度不得低
13、于 1100,原则上与标准温度相差701507 火道取样废气分析要求,烧焦炉煤气 121258 焦炉煤气预热后温度 40509 集气管荒煤气温度应保持 8010010 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 500Pa11 在所有操作条件下,炭化室区域压力应高于任一点相邻加6热系统的压力12 看火孔压力保持 05P13 代表火道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不大于7温压测量周期安排1 每周组织进行蓄热室顶吸力测调一次2 每周安排一氧化碳分析一次3 每月测量全炉横墙温度一次4 每月测量蓄热室温度一次5 每月测量焦饼中心一次,变更时周转时间增加测次6 每月测量边火道温度一次7 每月测量炭化室底部压力一次8 每月标准火道废气分析一次9 每季测量炉顶空间温度一次10 每季测量看火孔压力一次11 每季测量小烟道一次12 每年测量冷却下降值一次,变更周7转时间增加测13 每年测量蓄热室阻力一次14 每年测量燃烧室五点压力一次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