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4 ,大小:1.20MB ,
资源ID:32070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07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DOC

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教育部 2015 年 1 月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1 目 录 前 言 .3 1 引言 .4 2 总体 要求 .5 2.1 意义与作用 . 5 2.2 目标与原则 . 6 2.3 内容与组成 . 7 2.4 组织结构与体系 . 8 2.5 实施过程 . 13 3 师生发展 .16 3.1 数字校园与师生发展 . 16 3.2 学生发展 . 16 3.3 教师发展 . 17 4 数字资源 .20 4.1 数字资源的分类 . 20 4.2 数字资源的来源 . 20 4.3 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原则与要求 . 20 4.4 通用性基础资源 . 21 4.5 仿真

2、实训资源 . 21 4.6 数字化场馆资源 . 23 4.7 数字图书馆资源 . 24 5 应用 服务 .26 5.1 应用服务的类型 . 26 5.2 应用服务的提供方式 . 26 5.3 应用服务的总体要求 . 26 5.4 应用服务的集成 . 27 5.5 决策 支持应用服务 . 28 5.6 网络教学服务 . 28 5.7 实习实训教学服务 . 29 5.8 产教融合服务 . 29 5.9 工场实时教学服务 . 30 5.10 校企共享信息服务 . 30 5.11 远程职业培训服务 . 31 5.12 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 . 31 5.13 教学管理服务 . 33 5.14 学生管

3、理服务 . 33 5.15 教科研管理服务 . 34 5.16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 34 5.17 办公自动化服务 . 35 5.18 财务管理服务 . 35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2 5.19 设备资产管理服务 . 35 5.20 学校后勤服务 . 36 5.21 校 园一卡通服务 . 36 6 基础设施 .38 6.1 基础设施的组成 . 38 6.2 校园网络 . 38 6.3 数据中心 . 39 6.4 网络信息服务 . 40 6.5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40 6.6 多媒体教室 . 43 6.7 仿真实训系统环境 . 45 6.8 数字广播与网络电视系统 . 47 6.

4、9 数字安防系统 . 48 7 附录 .51 7.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1 7.2 术语与缩略语 . 52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3 前 言 为了 顺应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的要求,规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特制订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分为七个部分:引言、总体要求、师生发展、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和附录。 第 1 部分:引言。该部分 规定了

5、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适用范围、数字校园的内涵以及实施的指导思想。 第 2 部分:总体要求。该部分规定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意义与作用、目标与原则、内容与组成、组织结构与体系和实施过程。 第 3 部分:师生发展。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及数字校园实施过程中对教师能力提出的要求。 第 4 部分:数字资源。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馆资源。 第 5 部分:应用服务。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七类主要应 用服务的建设要求,包含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文化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社

6、会服务和 数字化 决策支持,以及各类应用服务的集成要求 。 第 6 部分:基础设施。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八类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多媒体教室建设、仿真实训系统环境、 数字广播与网络电视系统 和数字安防系统。 第 7 部分:附录。 该部分列出了本规范引用到的其 他 规范文件 ,标注了本规范使用但并非本规范规定的术语、符号和缩略语等,以便在本规范直接引用,不再重复定义。 本规范撰写的格式遵循国家标准 GB/T1.1-2009 中规定的层次划分及其编号规则,采用“章”、“条”、“子条”和“子条下的条目”,以及段或列项的结构。“章”用 1、

7、 2 等编号;“条”用1.1、 1.2 等编号;“子条”用 1.1.1、 1.1.2 等编号;“子条下的条目”用 1.1.1.1、 1.1.1.2 等编号。在“章”、“条”、“子条”和“子条下的条目”下有具体的内容,呈现方式有“段”或 /和“列项”。“段”即一个自然段,无编号;“列项”包含多个同属性含义的项目,用字母 a)、 b)等编号。本规范的每个部分根据内容的繁简程度 ,“段”或 /和“列项”可能会出现在“章”、“条”、“子条”或“子条下的条目”下。 本规范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由中央电教馆组织起草,参与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辽宁省职教信息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程建钢、刘雍潜、葛连升、陈丽、宋继华、韩锡斌、于双和、肖波、张剑平、郭文革、魏民、詹青龙、王巍、郭玉清、张生、刘英群、周潜。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 设规范 1 引言 本规范适用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职业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 数字校园的实施应按照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部署、管理与维护、应用与推广、评价与改进的步骤进行,是一个持续优化和完善的循环过程。 数字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

9、资源数字化,并实现网络化的信息产生、管理、传播和使用方式,从而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其内涵为: 良好的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是建设数字校园环境的基础;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信息与知识的产生、管理、传播和使用方式 是 数字校园的基 本特征; 数字化与网络化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学校文化生活以及对外服务等各个方面; 根本目标在于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管理、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模式 ,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从而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应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

10、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突出机制创新,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与 体系的构建。组织结构与体系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七个方面。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根据自身情况突出专业特色 、校企合作特色 ,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 兼顾社会服务、 优先引入、慎重自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

11、。应用服务的建设需要各院校 对照部、省、市三级信息化管理要求,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 积极 借助社会力量,协同构建院校中心机房、服务器、网络、仿真实训系统环境等基础设施,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5 2 总体要求 2.1 意义与 作用 2.1.1 数字校园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学习方式, 并 赋予职业和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一方面,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而且 一些新兴

12、职业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方式”本身就依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 技术 ; 另一方面 , 由于信息化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深入使用,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变革。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适应了社会和职业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也延伸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除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传统教学环境和校园外的工厂、车间、宾馆、医院等职业活动场所中,也发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中。依托数字校园,构建基于网络的跨越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2.1.2 数字校园对职业

13、院校的作用 2.1.2.1 有利于 人才培养质量 的提高 构建人人互通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 a) 支持教师面向校内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面向校外提供在线教学,服务企业培训和终身学习; b)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c) 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既可以使学生达到实际操作训练教学导训的目的,又可以大幅度减少昂贵设备的投入,减少实操耗材,提升实操实训安全系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 d) 引导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提高数字时代所需的信息化思维能力,养 成信息化行为方式,了解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

14、信息化职业能力。 2.1.2.2 有利于教师教研科研和双师素质提升 搭建在线协同工作平台,提升教研科研与双师素质和能力,体现在: a) 支持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在线培训,支持教师足不出校即可远程进修,开展终身学习,保证专业能力与双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b) 支持在线教研科研,提高研究效率,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职业院校自主创新的能力; c) 构建在线协同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政府和其它院校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2.1.2.3 有利于 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的提高 提供信息和数据的集成和分析服务,有利于 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提高,体现在: a) 促进校务实现全流程管理,面向师生

15、员工提供一站式校务管理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b) 整合各种分散应用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建成学校公共数据库,打破因不同管理软件而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各类基础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c) 支持网上协同办公,促进决策信息和反馈信息快速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流动,实现扁平化管理,促进校务公开。 2.1.2.4 有利于 校园 公共服务和 文化生活品质 的提升 搭建虚拟校园社区,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在: a) 支持学生组成网上社区,鼓励学生反思并分享不同的观点 ,倡导师生平等,创设开放、民主的文化;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6 b) 提供网络公共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

16、营造诚信和自律的文化氛围; c) 汇聚互联网上的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发展师生人文素养; d) 引入数字化生活、医疗、娱乐、保安等服务,提升校园公共服务水平。 2.1.2.5 有利于 推动职业 院校教学服务对社会 开放 建设职业院校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对社会开放,体现在: a) 支持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或者职业院校开办特色专业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于一体; b) 支持职业院校优质 特色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服务更大范围的职业群体,促进本行业本地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c) 获取产

17、业行业需求,推介毕业生源,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的顺畅对接; d) 支持职业院校向社会开放,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优秀文化的社会传承。 2.2 目标 与 原则 2.2.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施的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院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再造管理流程,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增 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2.2.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原则 2.2.2.1 职业素养养成与职业技能

18、提升原则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强调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着力于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努力探求和构建适合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模式。 2.2.2.2 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协调发展 原则 数字校园的建设要依据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进行技术系统的顶层设计,规划并改造组织结构与体系,包括组织机构、政策规范 、管理机制和人员发展,使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相互匹配、协同推进。 2.2.2.3 以应用为导向 原则 数字校园的建设 要 始终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体现在: a) 规划设计应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软件系统的要求,根

19、据软件系统的要求确定硬件系统的配置; b) 面向业务应用,构建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推动数字校园的有效应用; c) 以应用效果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评价目标。 2.2.2.4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原则 统一规划不仅要考虑构建哪些技术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顶层设计,寻求系统整合的方案。要确定有限目标,分步骤实施,考虑不同建设项目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特点,制定 合理的分步实施计划。 2.2.2.5 校内 机构 职责明确与协同工作相结合 的原则 应用服务的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应由主管业务部门主导,同时要考虑校内不同机构之间及其与外部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7 2.

20、2.2.6 承前 与 启后相结合 原则 既要着眼于新系统的建设,也要关注已有系统的利用和整合,更要重视技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2.2.7 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并重 原则 数字校园的建设应考虑技术系统的持久性、扩展性和兼容性,选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2.2.2.8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原则 既要遵循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共性规律,也要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差异,以及具体院校的个性 化特点。 2.3 内容与 组成 2.3.1 数字校园 的建设内容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体系的技术系统。为了保障技术系统的顺利建设和有效应用,还需构建相应的 组织

21、结构与体系 。数字校园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校外人员等提供集成的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文化生活、数字化社会服务和数字化决策支持服务 , 同时 , 促进学生和教师信息化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上述建设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图 2-1 所示。 2.3.2 数字校园 的技术系统 2.3.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处于数字校园的最底层,包括校园网络、数据 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多媒体教室、仿真实训系统环境、数字安防、校园数字广播与网络电视等。 2.3.2.2 应用服务 在基础设施之上是应用服务及其支撑系统,包括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服务、公共服务、文

22、化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等。 2.3.2.3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通过应用服务的支持被用户使用,包括通用性基础教学资源、数字化仿真实训资源、数字化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资源等。 2.3.3 数字校园的组织结构与体系 数字校园的组织结构与体系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 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是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也称之为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2.3.4 数字校园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 的关系 数字校园的实施应围绕技术系统和组织结构与体系同时展开,重视彼此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匹配,既要不断完善组织结构与

23、体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系统,也要尊重现有组织结构与体系的客观存在,理性分析学校自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量力而行的技术方案,避免因赶时髦而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完备性带来的浪费。 职业 院校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8 图 2-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组成及其支撑的数字化服务 2.4 组织结构与 体系 2.4.1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2.4.1.1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指校级领导的信息化相关能力与素养。 校级领导通过对信息化工作施加影响力,让信息化 建设 满足本校的需要,促进信息化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支持学校的教学创新和管理改革。 2.4.1.2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的作用

24、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一 所学校 数字校园建设 的 进程和水平。 2.4.1.3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的组成 a) 信息化价值的认知能力:了解数字校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明了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意义,理解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的价值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本校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和规划; b) 信息化工作的调控能力:在数字校园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据建设目标和规划,综合协调学校各个部门、统筹规划、统一步调,有条不紊地掌控技术系统、组织保障体系和师生员工信息化能力的均衡发展; c) 信息化绩效的评估能力:能够在数字校园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审定效果评估意见,做出下一 步工作方向的决策。 职业 院校

25、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9 2.4.2 信息化组织机构 2.4.2.1 信息化组织机构的作用 应当组建 高效的 信息化组织机构,以适应信息化引发的学校教学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等带来的变革 需要 ,保障数字校园的实施。 2.4.2.2 信息化组织机构的构成与职责 信息化组织机构由 学 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首席信息官 ( CIO) 、信息化办公室、数字校园技术部门 、学校业务部门 以及 监理与评价小组组成 ,其主要职责如下: a) 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信息化及数字校园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划,研究决定学校信息化及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实施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全校信息化及数字校园工作; b)

26、学校首席信息官( CIO):是负责信息化工作的专职校级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领导制订数字校园规划和标准,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体制改革,提升全体师生员工以信息化为新动力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共识 ,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c) 信息化办公室 : 是信息化常设工作机构 ,负责 制订数字校园规划和标准,监控规划的执行,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评价实施效果,协调校内部门与校外机构之间的关系; d) 数字校园技术部门:是建设与运行的主要承担者,负责数字校园规划的实施,包括数字校园建设、运行维护、用户服务与培训, 以及 数字资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等, 针对

27、外购系统还需负责与外部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e) 学校业务部门:负责提出业务系统的需求、制订信息化政策、推进业务系统的应用,在业务部门应该设有信息化主管领导和专职信息化人员; f) 监理与评价小组:负责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的监控和评价,协调与校外聘请的专业化机构和相关专家的关系,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个阶段提供持续跟踪服务,并将获取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相关部门。 2.4.3 信息化政策与规范 2.4.3.1 信息化战略规划 信息化战略规划是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结果,是学校各方面对数字校园目标、内涵、功能和建设计划达成的共识,是数字校园建设的行动指南。 2.4.3.2 信息化管理与激励政策 应 当 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激励政策,鼓励 教职员工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 教育 教学模式。 2.4.3.3 基础设施建设准则 a) 满足数字校园整体建设的需要; b) 满足数 字校园不断扩展的需要; c) 满足数字校园稳定运行的需要; d) 以应用为驱动、以需求为导向; e) 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内标准,采用主流系统或与其兼容的系统。 2.4.3.4 应用服务建设准则 a) 系统的功能设计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符合本校数字校园规划的要求; b) 系统的技术路线符合本校数字校园整体技术架构要求; c) 系统的数据结构符合本校数字校园规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