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褒禅山记欧晨露【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 “尽吾志”的观点。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
2、三段。【教学难点】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文言句。【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步骤】一、 导入我们常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游玩的过程中,给心灵放个假,品味山间的清风,感悟人生的跌宕。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游历探险,写下这篇游记,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及课文介绍1、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
3、之一。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呢?好,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这篇课文。三、整体感知学生朗读,教师点拨,正音。1、正音 庐冢zhn 今言“华 hu” 如“华 hu 实”之“华hu”者 盖音谬 mi 也 有穴窈 yo 然 则或咎 ji 其欲出者 无物以相 xin 之 何可胜shn 道也哉 王回深父 f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点拨:(12):记叙游
4、山经过。(34):议论游山心得。(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 “者”前是主语, “者”后是谓语。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 “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2) 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5、问其深 形名,深度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 ,表修饰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3) 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夷以近险以远 而且,表并列,连词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
6、问语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4) 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5)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中的字词句,还有没有虽有注释却还是不明白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翻译的?请各小组提出来。 (结合练习)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先作准
7、备,以便补充解释。“其”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7.其下平旷 8.问其深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教师总结点拨“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那个” “那些”(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3
8、)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我们” “自己”(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1)而卒葬之 古:终于;今:士兵,完毕。(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ll。(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 “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 ;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
9、: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5)长乐王回深父 这是一个通假字, “父”通“甫”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 “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 “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说出,说明,动词。(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
10、”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四、问题探究1、 导入:通过我们对课文重点文言词和重点句子的解释,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概意思都弄懂了,这是一篇游记,同学们对游览的地方也有了印象,我们来看下相关的图片和方位示意图,对比下是否和你想象中的一样?用 ppt 展示华阳洞的相关图片和展示方位图。相关的记叙出现在第一段,交代了山名的来历,位置,命名的缘由。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 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
11、”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 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 前洞就是华山洞 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 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 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2、 第二段写了华阳洞的什么情况,它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手法? (1)提示 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 ;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 ,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2)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
12、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 、 “其至又加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3、我们都知道,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借游记来说理,作者在第三段写游记的心得,那么作者要说的是什么心得?请在文章中画出意蕴深刻的句子来说明。提示:作者要说的理,最主要的是“。 ”其次是,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学生可能会将第三段“志、力、物”的相关句子,以及“而”之类的句子提出来,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也要耐性的教学生分辨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指导:?如何找中心主旨句我们重
13、点来看看第三段的议论部分,这是全文的重点。回应第二段的“悔” ,作者从一句“于是予有叹焉。 ”承上启下,开始转入议论,提出了古人之“有得”在于求思之深,也就是要广泛的思考和探求,在以游洞的经历推而广之,说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所以要具备三个条件 “志、力、物”三个条件,方能到达。文章逐层论述三者的重要性和关系(板书) ,最后提出“尽吾志” 。4、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要说的理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是由什么 “事”生发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提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是从第二段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经历生发出来的, “学
14、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是从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生发出来的,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胜道” ,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逻辑十分严密。这样前面的记述是后面议论的依据,后面的议论是前面记叙的升华,叙议前后照应,交映生辉。小结:全段由事及人,借事明理,以古人“有得”开始到自己的“所得” ,前后呼应。由游山心得推广到治学处事,人当立志,人当健力,人当以物相助才能成就事业的深刻哲理,所以我们做事情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才可以无悔。写作手法的小结:(师生共同进行)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 第三段第一句“于是
15、余有叹焉”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使文章前后衔接 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 意思贯通 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好游者不能穷” 、“来而记之者已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 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 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 可讥”和“人咎”“ 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 仆碑”和“有碑仆道”“ 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 谬其传”和“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 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 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
16、比作游山 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须具有“志、力、物”三个条件和深思慎取的态度。五、讨论交流1、你是如何理解评价作者对“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 ”的理解六、全课总结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课时作者把记游和说理融于一炉,使得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契合无间,阐发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以及只有“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成为千古名篇。我们要汲取前人的深刻教诲,还要学习这种叙议结合、即事明理、前后紧扣的写作方法,提高我们的说理能力。七、作业1、 熟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 完成导学案的练习。3、 从“志、力、物”或“深思慎取”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课后练笔。板书尽吾去无悔矣余之所得 古义 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志力物不能 不能有志无力 有志有力而无物志、力、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