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6.50KB ,
资源ID:322199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219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人口的拐点.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人口的拐点.doc

1、中国人口的拐点专访易富贤2010 年春节过后不久,“用工荒”再度上演,与 2004 年起每年出现的“用工荒”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是全线告急:珠三角、长三角缺工数激增至数百万,除前些年出现的技术工人短缺,普工也开始招不到人。“用工荒”的关注度渐次下退,富士康多起工人自杀又轩然而起,接踵而至的新闻是罢工,本田、丰田、尼康、平纺?各类所有制成本均有涉及。在人口学家易富贤看来,这些是“2012 年中国人口危机拐点的征兆”。“人口结构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需要系统全面的反思。”他说,劳动力对于国家而言是“精气”所在,要衡量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劳动力供应也是不可或缺的自变量。因此,他和不少人口学家呼吁,中

2、国应尽早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从“人口控制”转向“人口发展”。易富贤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念完药理学博士后,1999-2002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做博士后,出国之后发现中国的人口问题,对“中国人很能生孩子”、“中国人口太多了”这些几近“天然正确”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零星地写了一些人口方面的文章。2002 年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做妇产科研究工作,由此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看电视、不做家务、没有“会”参加的易富贤,将几乎所有业余时间放在人口学研究,2007 年出版了广受关注的大国空巢一书。“我这次回国就是为了普及一个观念,人口是最重要的产业单位,有了人才有消费、生产、就业这些循环,减

3、少人口不但不能缓解就业压力,而是恰恰相反。”7 月 1 日,在北京东城区一家咖啡馆,操着湖南普通话的易富贤对商务周刊说,人口是战略性大课题,视野必须超越一两代人,“得尽快鼓励生育,否则中国面临的是老龄化社会里的老无所养”。商务周刊:中国已经连续几年出现民工荒,一些企业也因为工人对工资水平不满而遭遇罢工,这与前几年的低廉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逆转?易富贤:值得大家严重关注的是,今年的民工荒,其实与前几年的民工荒有着本质的不同。2004 年的民工荒,是因为中国 20-39 岁劳动力在 2002 年开始减少,但由于 15-64岁总劳动力以及 19

4、-22 岁最年轻的劳动力都还在增加,因此当时的民工荒并不严重。而 2010 的用工荒是因为各个年龄段的劳动力都在或即将减少。中国 1922 岁人口在 2009 年达到了顶峰(1 亿人),之后开始急剧减少。这也是为什么 2009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约40 万人的重要原因。教育部的另一组统计也证明了适龄人口总量的减少趋势:2008 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为 849 万,2009 年为 834 万,2010 年再减至 803 万。据最客观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和 2005 年抽样调查的数据计算,1922 岁人口到 2018 年只剩下 0.53 亿,9 年下降一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的同类数

5、据,这个年龄段人口数也是从 2009 年后快速下降,到 2023 年只剩下 0.62 亿,14 年下降差不多 40%。两组数据有些差别,但快速减少的大趋势以及 2009 年这个节点都是一致的。这还只是逆转的开始。从人口学的预测看,由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有 73 岁了,即便人口政策不调整,劳动人口总量变化比较缓慢,但是年轻人数量的变化却很大。比如以2010 年为基点,1564 岁人口到 2020 年将只减少 3.4%,但 2030 岁劳动人口却要下降 27%,1922 岁人口更是下降 45%。劳动力市场对 19-22 岁人口数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最具有活力的新增劳动力严重不足,

6、各地将掀起抢劳动力的风潮,并且将越演越烈,也意味着大量企业可能将撤离中国;对于大学来说,意味着生源不足,今后高校将掀起生源争夺战;对于国防来说,意味着兵源数量下降,男孩中服兵役的比例将从目前的 10%提高到今后的 19%。并且也意味着房地产的好日子快要走到尽头了。商务周刊:那么,现在中国社会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而社会负担较轻的状况将不复存在,人口结构会脱离人口红利的状态?易富贤:我一直不太赞同“人口红利”的说法。需要养的小孩少了,社会负担低,但谈不上红利。这种靠降低生育率来降低抚养比的做法,其实是一个很粗略的想法,因为抚养比又分为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混淆了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来谈人口

7、红利,这是不对的。抚养,是工作的人养不工作的人,所谓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 1564 周岁人口,014 岁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儿童抚养比,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老年抚养比。显然,儿童与老人都需要抚养,但总抚养比的这两个组成部分哪个更多哪个更少,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是不同的。儿童抚养比是人口投资,老年抚养比是人口还债。降低儿童抚养比,也就降低了人口投资,是一种人口高利贷。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总抚养比应为 50%60%,消费与就业关系最为和谐,社会也就比较和谐。发达国家在 1950-1980 年的总抚养比是 50%60%。

8、中国 1980 年代初期社会比较和谐,一个重要的人口学原因是当时的总抚养比介入 50%和 60%之间。印度在 2003 年之后经济增长率保持在 8%以上,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总抚养比在 50%60%,印度经济将步入快车道。这是统计学上的经验总结,从人口学来解释,人口和消费是比例关系。我研究了所有国家劳动力与消费者的关系,所有国家都是 50%左右,也就是说两个消费者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总劳动力(实际就业人口段)与总消费人口的比例是 63.5%。中国的 13 亿消费市场只能提供 6.5 亿就业机会,而劳动力是 8 亿,有 1.5 亿过剩劳动力。劳动力与消费者比例过高也意味着总抚养比极

9、低,目前中国的总抚养比低于 40%,就业压力大。为了保证就业,产品就必须大量廉价外销,靠国际市场来提供就业机会,等于是全世界都在享受中国的人口红利。中国目前虽然抚养比低,但是由于高就业压力,社会和谐度还不如 1980 年代初期。因此,总抚养比过低其实并不是好事。而未来则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 30 年的计划生育,人口结构中的儿童比例持续下滑,老年人比例越来越大,未富先老的问题正在迫近。201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和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只有 1.66 亿、1.11 亿,老年抚养比还只有 11%就是 9 个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但是养老金短缺问题

10、已经很严重。而现在年轻劳动力又开始了持续减少的走势,老年抚养比将从目前的 11%不断增加,到 2030 年老年抚养比增加到 27%,到 2050 年增加到 50%也就是两个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儿童越来越少,年轻劳动人口也开始出现不足,老年抚养比不断增加,导致总抚养比逐渐加大,这对于综合国力十分不利。比如日本的总抚养比在 1990 年代开始不断攀升,到2050 年将达到 100%左右,也就是 1 个劳动人口抚养 1 个非劳动人口,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总抚养比是以老年抚养比为主,中位年龄将超过 55 岁。日本成为一个老气横秋的国家,在沉重的老龄化压力下,无力进行

11、人口投资,更加养不起孩子,国力将难以恢复。我们的问题则是强制生育率带来短暂的“红利”后,反弹到另一个高点:中国已经未富先老,这样下去还将老无所养。商务周刊:但从直观感觉上说,人口太多一直是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至少从就业上来说,年轻人减少会让上学和就业竞争不那么激烈了。易富贤:1980 年一胎化政策实施后,少生了 1.3 亿人口,看上去少抚养了 1.3 亿人,但也少了 1.3 亿消费群体,减少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且由于家庭孩子少,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达 86%,世界罕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将人口再生产看作是产业的话,生产婴儿是人类社会投资拉动率最高的产业。孩子出生,要到 20 岁之前一

12、直是单纯的消费者,而且这种拉动作用是可持续的。婴童经济的产业链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人的几乎所有方面。二战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婴儿潮拉动了消费,提供了年轻劳动力,而迎来了几十年高消费、高增长的“黄金时代”。所以降低儿童抚养比意味着人口投资的减少,而年轻人口占比迅速下降又让我们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时间远低于婴童,资本回报率低,一旦老龄化程度加大,相应制度建设不健全,银发市场能有多大?就业难成因极为复杂。目前中国的农民工能就业,靠的是人多劳动力便宜这样的比较优势从国外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失业则恐怕是因为产业升级至少 20 年未有起色,第三产业发展迟缓。而产业升级迟缓的原因之一

13、就是刚才讲的,人口控制政策所造成的“额外过剩”的 1 亿多劳动力无法找到国内对应的消费者,从而强化了不涨工资的比较优势。商务周刊:这真是与众不同的逻辑。我们换一个问题,现在依靠涨工资倒逼产业升级的可能性又有些苗头了,您刚才也说总劳动力供应量 2012 年开始减少,是不是刘易斯拐点来了?易富贤:刘易斯拐点更多的是理论价值,从劳动力总量来看,全球都不存在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比如国内经常举例的日本。日本经济起步比中国早 40 多年,日本在 1949 年开始普及家庭生育计划,提倡少生,结果生育率从 1947 年的 4.5 急剧下降到 1950 年的 3.7、1956 年的 2.2,这就导致了日本在其后的

14、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但是并不表明劳动力短缺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事实恰恰相反。日本 2039 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在 1975 年前是不断增加的,为日本经济腾飞奠定了人口学基础。这个年龄段的人口 1975 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减少,1990 年代又出现过一个高峰,然后到 2000 年之后才不可逆转的快速减少。日本 15-64 岁总劳动力在 1995 年才开始减少。也就是说日本 1960 年代经过所谓刘易斯拐点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不但 15-64 岁总劳动力在不断增加,而且 20-39 岁黄金年龄劳动力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当初没有出台控制人口的政策,日本经济发展会更好,比较平滑。换句话说,

15、日本劳动力短缺是控制人口政策的“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商务周刊:所以您一直是人口学界的激进派,主张尽快放开计划生育政策,补充年轻人口。易富贤:我的观点并不激进,只是希望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要持续发展,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要维持人口相当于上一代不增长也不减少(世代更替),中国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需要在 2.3 以上。但中国 1990 年之后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1990年代中期之后只有 1.3 左右了,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证实生育率只有 1.22,2005 年 1%抽样调查再次证实生育率只有 1.33 了。由于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危机即将在 2012 年之后爆发。

16、其实即便没有计划生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也会自然下降,不需要强制调控。中国大陆目前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于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 1980 年代后期的水平,当年这些地区的生育率只有 1.6 左右。现在泰国、伊朗、巴西的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国非常接近,但生育率分别只有 1.64、1.4、1.9 了。国家计生委2006 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也显示全国生育意愿低下,平均只有 1.73。今年是 1980 年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三十周年,当年公开信里说的明白:“到 30 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30 年已经到了,我们应该积极调整人口政策,恢复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