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 1 第十课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设计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姚轶洁一、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明确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并认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了解我国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自觉投身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中。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必修 1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第二框题,讲全面
2、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及战略作指导。这一框分为两目,第一目“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发展观。第二目“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目的是使学生对我国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及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有明确认识。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目“同绘小康蓝图”,涉及以下内容:一是认识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及其深远意义;二是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内容与第十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大体相同。三、学情分析1学生在九年级思想品德
3、课中已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了解。2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了解不多,在理解相关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全面小康贡献力量。五、重点
4、难点重点: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难点: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协调发展。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从学生亲身感受引出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并针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结合海南省林昌村的成果经验,探究如何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通过在课堂探究,掌握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运用知识。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建设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设计问卷、搜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新课程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本课的设计首先从学生切身的
5、生活感受作为起始。时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国上下为之振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成为老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小康社会实现的程度,不仅能自然的引出课题,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个环节,首先给出调查问卷,我国正在进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以下方面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请结合自身感受进行判断,并用表示出满意度。满意度饮 食 居 住 生 态 教 育 消 费 平 安 小康综合水平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党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
6、著改善,社会各界备受鼓舞。2、目前我们的小康依然处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距离全面小康还有一定差距。【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近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此环节关键词是“鼓舞”。】资料一: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资料二:2006 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效益较好接上述结论 2,引出第二个环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 10 月 15 日在京胜利召开,大会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跟上:你知道此次大会对实现全面小康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吗?【向学生展示资料,共同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此环节关键词是“
7、关注”。】资料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十大“亮点”资料二: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了解了新的要求以后,引导学生思考,进入第三环节。思考的问题是:对照新的要求,谈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还有哪些突出的问题?给出两个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资料三:2006 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资料四:2005 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归纳学生发言,形成基本结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等。【展示资料
8、五:前进中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说明。此环节关键词是“发现”。】经过关注新要求、发现问题环节,进入到探究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第四个环节)。播放资料六:视频:绿色小康路。请学生思考: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林昌村,一个算不上富裕的村庄,在仅仅二年的时间里,村容村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经过讨论得出结论:林昌村在发展中树立和认真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借鉴林场村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的问题,谈谈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及战略作为指导?怎样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经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
9、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引导学生结合第三环节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本环节关键词为“探究”。】教学内容完成后,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题目围绕广东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题目及答案内容省略。最后是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课后作业有两项,为开放式作业。【引导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持续关注】请学生再次阅读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关注全国、广东省、广州市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新举措,课
10、后进行交流。本课内容涉及到不少名词概念,如果课堂教学需要,可以点击课件中“解疑释惑”栏目了解。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略十、作业设计1.再次阅读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2.关注全国、广东省、广州市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新举措,课后交流。十一、时间安排时间大致安排如下:鼓舞篇:2 分钟;关注篇:3 分钟;发现篇:5 分钟;探究篇:20 分钟。课堂练习:7 分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分钟。课堂答疑。根据课堂实际进程而定。十二、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有比较多的名词、理论性较强,但考虑到学生已经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学习过相关内容,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放在解析有关理论上,而是让学生能结合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对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有更新的认识。并结合课堂练习使学生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有更多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知识、能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人希望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一步坚定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全面小康贡献力量。本课的理论性比较强,要想让学生更深入得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学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