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题缘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亮点,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建议) 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民生问题内容多、涉及面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去解决,但这一切工作及其成果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才能真正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就成为我们的迫切任务。改善民生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问题入手涉及广泛的民生难题常常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密
2、切的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注意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汪一洋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的发展方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民生即民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就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迈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些社会矛盾也在聚集,民生问题日渐突出,有些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形成新的社会矛盾,有的还有所激化。如何让人
3、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心问题,民心向背决定政权得失,因此,可以说民生就是民心,民生问题关乎执政基础。在当前,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目光从过分重视“物”转到重视“人”上,从过分注重经济数字转到重视人民实际生活上,实践以人为本。经济发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是目的。发展经济只是改善民生的手段,把手段当作目的,是舍本逐末。逐步化解涉及面广泛的民生难题首先,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跟上 GDP 增长的
4、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借鉴日本等国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做法,制定和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以实现“民富国强” 。同时要鼓励创业、增加就业,创造更多增加居民收入来源的社会渠道。其次,要搞好分配。做大蛋糕不易,分好蛋糕更难。蛋糕越大,分配的难度就越大,社会关注度就越大。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再次分配中,公共财政资金更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要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抑高补低,减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再次,要逐步化解涉及面广泛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入托难、上学难问题。城市幼儿入托难近几年来逐渐突出,应将幼儿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教育范畴,增加教育资源,同时要解决上学路远、优
5、质学位少的问题,增加教学点或补助寄宿,实施均衡教育。逐步解决住房难、房价高问题。大力建设公共保障住房,建设大批量的城市公共租屋,为城市居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解决居住问题。从事权与财权相适应入手,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进而理顺省级地方政府与市县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稳定的财源,从而让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的圈子里跳出来,不再成为高房价的推力之一。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今后还需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广泛的民生难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靠增加资金投入
6、和数量增长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常常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密切的联系,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部门利益有密切的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动力,也是 30 年来取得成功的法宝,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社会领域的改革,扩大社会领域的开放。二是转变观念。在明确政府责任的同时,要克服政府包办的思想,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与规则,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三是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自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调动两个积极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
7、中心副主任五方面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民生问题,涉及到全体民众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和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与发展权。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谢建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及时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民生问题,涉及到全体民众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和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与发展权。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建构公平就业、合理分配的联动机制就
8、业是民生之本。为全体民众提供公平就业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民生性服务”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府角度来看,就是要把促进公平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的突出位置,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保证就业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实现充分就业、公平就业、规范就业、稳定就业新的局面。收入分配,民心所系。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强调把居民的收入增长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业质量是分配的第一切入点,目前就业还不充分,使得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
9、配领域,因此,需要在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与再分配多重环节上切实解决秩序失范、分配不公的现实问题,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构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教育均衡发展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实现问题。教育具有平等化的功能,它能够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们向上层流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因此,建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必须解决教育资源失衡、机会欠公与质量欠优等三大问题,确立公平公正的大教育观和大教育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0、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实现,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受教育者享有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和人的全面发展机会的相对均衡。建构科学合理的医疗住房保障机制如果说教育是民生事业的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医疗和住房又是民生事业的两大关键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有赖于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公共事业性服务”以及公益性住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 ,逐步实现人人共享、体现公平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就是促进全体公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会均等,重点体现在建构医疗住房保障机制。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乡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
11、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要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最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住房市场的重要“平衡器” ,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建构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社会保障是民生的根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社会保障。建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就是要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是社会保障内容的人性化、保障体系的法制化、保障服务的社会化,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普照每位公民,实现“失
12、业有保障、遇困有救助、退休有薪领、生病有钱治、人老有依靠”的宏伟蓝图。建构民生保障的法律机制法律是民众寻求公正的最后屏障,法律同时也是人类追求正义、公平理想的通途。完善的法律机制能够在实现司法公正的同时,保障人权,保障民生。因此,建构民生保障的法律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和完善劳动、工资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通过建立健全税收、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制度,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民众的各种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