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不该那么早就定格,放弃奋斗去小城市过安逸的生活,这不符合年轻人的性格。在大城市,哪怕是做“蚁族” ,也是值得一搏的,首先是就业机会多,即使你不喜欢现在这个工作,要跳槽也是很容易的事,人才市场天天有招聘的。可是在小城市,工作机会大多都是凭人情关系得来的,对于没有任何后台背景的人来说,只会受到更多不公平的待遇。其次,待在大城市能提高个人见识,尽管很多东西不属于你,但最起码你接触了先进技术、世界潮流,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开阔很多。再者,后代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小城市的教育还是不能跟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媲美的,即使为了孩子,我们也应该在年轻时努力奋斗。专家认为,白领移居二三线城市是一种进步。这
2、种所谓的“进步” ,如果仅仅是基于个体暂时的理性选择,或许还能说得过去。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现象绝不是进步,恰恰相反,这种无奈选择其实包含着一种巨大的社会发展困境。因为绝不是白领不爱一线城市,而是一线城市抛弃了白领。更不要简单地认为那些移居二线城市的白领就能拥有笃定的幸福感。事实上,二线城市很多时候囿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会让一些外来的高层次人才感到强烈的“水土不服” ,不但不能给他们提供人尽其才的空间,还会让他们陷于精神文化的边缘困境。是好是坏,要看自己的心态,如有事业心,有点子,不甘安逸,选择大城市的生活是正确的,哪怕是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但你如果尽最大努力了,那就足够了,人生需
3、要经历,而不是一味最求结果。大城市纵有千般不是,也比小地方强,起码不会动辄受制于机会稀缺和关系至上的氛围。在我们的整个社会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生活压力损害年轻人身心健康的状况其实无处不在。大城市有大的难处,小城市也有小的烦恼,终究无处可逃。人生能有几回搏,不到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去拼搏,难道年纪轻轻就跑到小地方或者乡镇去享受安逸吗?况且,二线城市囿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但不能给外来高层次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空间,更会让他们陷于精神文化的边缘困境。文化方面,国际性的演出、文化交流活动往往都集中在在大型城市;医疗方面,二线城市可能不会有太好的医疗条件,有了疑难杂症很可能还是得到大城市去治;教育方面,
4、重点中学、知名高校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女考虑啊。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国内,很多人心目中所向往的“高处”无疑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原因无他,这些一线大城市不仅是全国性的经济、文化中心,还能提供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因此,那些有志于追求精彩人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年轻人,纷纷绞尽脑汁要在这些大城市里扎下根来,希望通过奋力打拼获取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是,面对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一些白领们却选择了逃离,为什么?有专家认为,白领移居二三线城市是一种进步。这种所谓的“进步” ,如果仅仅是基于个体暂时的理性选择,或许还能说得过去。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现象
5、绝不是进步,恰恰相反,这种无奈选择其实包含着一种巨大的社会发展困境。因为绝不是白领不爱一线城市,而是一线城市抛弃了白领。更不要简单地认为那些移居二线城市的白领就能拥有笃定的幸福感。事实上,二线城市很多时候囿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会让一些外来的高层次人才感到强烈的“水土不服” ,不但不能给他们提供人尽其才的空间,还会让他们陷于精神文化的边缘困境。也就是说,这样并非诗意化生存的选择,尽管包含着特定的经济理性,但还只是一种限于生存层面的选择,它离真正的个人发展与文化认同,有着很远的距离。久而久之,移居的白领也同样会沉入对回不去的都市深深的眷恋,对现实尴尬的生活充满抱怨。这样的白领移居二三线城市,其
6、实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双重失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培育发展中产阶层队伍,来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现在,白领阶层被迫移居二三线城市,其实体现的只是悲情的“生活经济学” 。这样的白领,自然担当不起民主政治与经济自由的重大使命。他们向下流动的姿态,也是这个社会一种不能承受之重。问:1、为什么马云他是在杭州开创阿里巴巴,为什么俞敏洪在北京开放了新东方,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不到小城镇去起步,到底是哪些人,他们比较适合在小城镇获取他们明天的成功?2、2009 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是杭州,成都和宁波。那说我们压力越大我们就越幸福了吗。我还想请教你方,你方说我们现在小城镇起步,那么
7、具有哪些特点的人,才能够比较适合在小城镇起步呢?3、对方辩友那我就不明白了,数字统计表明,武汉这个大城市在 2010 年,其人才供需总量较上一年均增长 30%之多,这样人才供需的情况是小城镇能够提供的了吗?(大城市的人才供需比小城市大)4、答:1、那些在大城市他只拥有一张床的人,他只能选择这样一个收入微薄的职业,是不是说明他的相对竞争力在大城市已经处于劣势。而他从事的又是低端行业,这是不是会造成它竞争力的持续贬值呢?答:其实对方辩友,今天是不是混淆了一个概念,今天我们说一张床比一间房,讲的是一个居住环境。难道我现在睡的只有一张床就说明我的竞争力一定低下吗。那么每一个人从行步的时候开始,是不是告
8、诉你说你应该现在只睡一张床,你永远都不可能变成一个能力超众的人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的。2、而对方辩友您刚刚举的那样的特例,好像这样的例子似乎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针对特例) 。3、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更可取(几个破敌论点)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更可取(立论)大城市和小城镇只有在同一区域才有可比性大城市:工商业发达,以非农业为主的居住地,它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一般在 50100 万左右小城镇:在同一区域就大城市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等各方面都相对较落后的地方,他并不是农村,常住人口在 2000 人以上,10 万人以下观念: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原
9、因有三:第一:从文字背后的内涵来看,我方观点是指在一个发展空间发展机会多,但是竞争更加激烈,压力更大,对人才要求更高的环境中谋求自己的发展,但是虽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还是选择了他,坚持留下来了,所以这个观念本身就是志存高远,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反方的观点是指在相对大城市而言发展空间较小,提升平台较少,信息比较落后,但是比较稳定,竞争也相对较小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是一种追求轻松自在,压力更小的生活态度的体现。当然我方不否认这种观念可取但相对来说“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更可取。第二:从观念对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 体现的是我们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挑
10、战,对希望的执著,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有这样一种不放弃丝毫希望,锐意进取的精神观念才打败了国民党八百万大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取得了胜利,所以国家更加需要“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第三:从这个观念对自身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大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很大。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会使个人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对自身的要求更高,更好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他要成功,就必须要敢于挑战,吃苦耐劳,莎士比亚曾经在马厩里养过马,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才使他最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大师,李嘉诚也正是有这样一种精神才从一个餐厅服务员成为今天的亿万富翁。所谓态度觉得一切,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当我们开始运用积极的心态并把自己看成成功时,我们就踏上成功之路了”所以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背后的内涵还是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促进来看,都比“宁要小城镇一间房的观念”更可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