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季羡林谈人生后感季羡林谈人生,未翻开书,封面上的那一张布满了岁月沧桑的脸,尤其是那双凝望着远方的眼,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想听一听季老的人生经历,想看一看季老眼中的人生以及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季老,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文学大师。在看这本书前,我对他的了解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这是从杂志上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中得知的。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位北大新生,背着大包小包行李,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带着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同时也带着一脸的迷惘,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什么都得靠自己。首先就是报到缴费,但是缴费地点还有好一段路呢,背着大包小包坐了好几小时火车,又转了好几趟汽车,“长途跋涉”的他已经是“筋疲力
2、尽”,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大爷,大学生灵机一动,就向大爷说明了情况并请大爷照看一下他的行李,老先生欣然同意,等那大学生报完到缴完费,时间也已过去了大半个小时,过去一看,老先生还站在原地耐心地帮他看着他的那些个“家当”,大学生甚是感激,老先生却不以为意,默默地走了。在第二天的新生欢迎仪式上,大学生惊奇地发现致辞讲话的副校长就是昨天帮自己耐心看包的大爷,心想:让工作繁忙的季老帮自己看了大半小时的包,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一股崇敬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是的,季老的修为不仅感动了那个年轻人,也同样感动了看故事的我,以季老那样繁忙的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完全可以以有事为由拒绝年轻人的请求,完全不必傻傻地在原地呆站大半
3、个小时,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以自己无声的行动给予了年轻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亲切的关心,给年轻人留下了北大人是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好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教导了将作为北大一份子的年轻人以后对待新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虽然我对季老的了解不深,但我想一个望九老人、一个有着这样一则故事的老人是值得我去亲近他的思想境界的,他对人生的经历、看法、感悟是值得我去学习、领悟的。书中首先记录了季老 3 次谈人生的篇章,写于 1996 年 11 月 9 日的第一篇中季老初谈人生,他先以一个望九凡人的姿态,谈到人生问题,他论述到人的生与死基本上是被动的,但是他又强调在这些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应该要有所作为,他提
4、出要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我虽然年纪小,但却非常赞同季老的说法。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一样,终点一样均是死,谁也逃不掉,唯一不同的是过程的长短与内容的不一。”也许这样讲,有些悲观,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既然知道了现实的残酷,我们就不应该抱怨、恐惧死亡,而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主动去拼搏,迎难而上,有所作为。死是被动的,其实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是被动的,比尔盖茨曾说:“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它。”是的,面对已成事实的被动、不公平,我们只有认识它
5、、接受它,跌倒了,没关系,只是别放慢甚至停下了主动前行的脚步,积极一些,自省一些。季老认为人生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用千把字来谈,是谈不清楚的,于是在 3天后便有了“再谈”,这一次季老集中谈人性的问题,自古以来,性善、性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孟子主性善,而荀子主性恶。争论了几千年,也没争论出一个名堂来。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精神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经这样一解释,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李安导演执导的影片饮食男女,以前一直看不太懂,经书中这样一点
6、拨,我还真有点恍然大悟了,饮食即食,男女即色。季老还阐述到食色不仅仅是人的本性,而且是一切动植物的本性,不光有生存、温饱和发展,此外冥冥中似乎应该有这样一类东西,是他或它巧妙计算,不让动植物的本性光合得逞。趁热打铁,上一篇再论的戛然而止,就诞生了一天后的三论人生。这次,季老讲到造化小儿对禽兽和人类似乎有点区别对待,在给予生存的本能,同时又遏制这种本能;而对于人类,它先赋予人类思想,又赋予人类良知良能。季老讲他自己不大相信什么良知,但又无从反驳所以他认为猛兽决没有什么恻隐之心,而人类则有所不同,有的人确实能够遏制自己的求生本能,表现出一定的良知和一定的恻隐之心。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
7、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的。我想:如果能做到利人利己,那自然是最好的双赢局面,但事情往往做不到这么尽善尽美,这时,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利己不损人,也应该在某些时候能够适当做一些利人不损己甚至损害一些自己利益的事,最起码我们不能做一些损人利己或者糊里糊涂地损人又损己的事。季老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是的,我们如果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链子许多环中的一环。我以为这是需要理解其中的两层含义:其一,自己只是众多环中的小小一环,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不能放大自己,缩小旁人,世界之大,人外有
8、人,不能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且应懂得团结互助、与人为善的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要说旁人什么莫大的帮助,就是一句不经意的点拔、提醒往往能使自己茅塞顿开;一句轻轻的安慰、问候,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其二,便要认识到此环虽小,却是十分重要,没有这环,链子就组不成。因此,我们不能光夸自己的重要性,而要在这基础上好好地把握这环,发挥此环最大限度的作用。此外,脊梁之士不仅让此环发挥着其统一连接的物理功能,还会让这环光芒四射、美丽夺目以至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流芳百世的效应。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
9、,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季老坦言,对于人类的前途,他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也觉得应该这样,不管前路多曲折艰难,人类总会越变越好,记得一个主持人问女嘉宾,一个女孩子只身一人去世界各地旅游,做所谓的“背包客”遇到危险怎么办?嘉宾一脸坦然地回答了四个字:“化险为夷。”危险,她知不知道,当然知道,从网上搜索资料、电视媒体、他人的经验忠告中,她都有所耳闻;危险,她之前也亲身遇到过,曾经吉卜赛人一家来以卖东西为借口抢她的东西,她也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好,很好地度过危险,而后不会说耳闻、经历过危险就因惧怕小危险而放弃欣赏美景 、接触各地文化的大好机会,而是运用泰然处之,化险为夷这种灵活应对的积极处世方法。是的
10、,在面对人生的时候,我想:我们也应该如此,前路的漫长、艰难是一定的,我们不能胆怯地逃避、退缩,也不能悲观地杞人忧天,总想着扫完明天的落叶,解决好明天的麻烦,这样最终会自己被自己压得喘不过气,一个头两个大的。不惧怕、担心未到的难题;当难题真正来到时,沉着冷静地全力应对,我想这就是嘉宾那句“化险为夷”的真谛。一种乐观的、泰然处之、灵活自如的应对方式,才是人生之路的处世金针。像他这么一个望九老人,我倒很希望听听季老是如何谈论“老年”的。确实,让我看到季老普通人的一面,还带些许可爱。过了还历之年,有人喊自己“季老”,他会觉得很刺耳很不舒服,还不承认自己老。只是在到了耄耋之年,对这个称呼,可品出来了一点
11、滋味,觉得有点舒服,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作为大学新生刚到学校食堂买饭的那次,连喊几声阿姨,那服务员愣是装着没看到我,只顾和别人说话,后来同学笑我说:“应该称小姐。”转念一想,是啊,自己已是一个大学生了,那服务生看模样也年长不了我几岁,我这么阿姨阿姨地叫,实在是不好意思,看来普通人都是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叫老的,即使岁数摆在那里,还是年轻点儿的称呼中听,能让人接受。在此,我首先声明,对季老的称呼,我不能改,因为我觉得这一尊敬的成分大大超越了年龄的因素关系,是必须这么称呼的,不然,显得吾之小辈无道理,无礼貌了。季老写道,他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无论怎样都只能说是老了。但是,除了眼有点不明,耳有点不聪,走
12、路有点晃悠之外,没有什么老相。每天至少还能工作七八个小时。没有什么老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有点沾沾自喜,我想:季老的心态、头脑还十分年轻、活络。而且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与资料的长期积累,季老还十分有干劲,学海无涯,何妨再跳进去游泳一番,再扎上两个猛子,不也会身心两健吗?季老尚且如此,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抓紧时间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积累文化底蕴才是。季老又道,即使自己没有老的感觉,但是老毕竟是一个事实,他对老年的态度是听其自然,对死无所谓;但活下去,他是高兴的,不过有一个条件,他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常说,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对于一个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望九
13、老人,他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是不足为奇的,但要真做到那样,我又以为不是那么容易的。陶渊明诗神释中“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此举?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夏独多虑。”他反对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对常想到死,顺其自然,泰然处之。“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有时候假期中一天下来,还真就是等着吃了三餐饭,不好意思的是,连这饭也不是自己烧出来的,真是无地自容。所以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这一代,更应当自省、反思季老的话,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除了吃饭,有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是需要去做的、必须去做的,吃饭时多想一想自己身上的责任,虽然听上
14、去有点严肃,但是确有必要为之的。季老的老年十忌,我觉得谈的真是切中肯綮、恰到好处。其中的一些对我们年轻人也有些教育意义,比如:二忌,“倚老卖老”中讲到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决定了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在这里,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是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喜爱、受不受欢迎,也是这个道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怪别人,生闷气,都是枉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做好它,才是正确的对待方法。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我倒是很想了解一下季老眼中对爱情的看法,作为一个望九老人,同时又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学大师,他的见解是值得去聆听一下的。季老讲到他的看法是,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
15、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真是何苦来!季老并不提倡二人“一见倾心”,立即办理结婚手续。他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余出来的时间应当用到刀刃上,搞点事业,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世界。季老还写道,他写人生漫谈已经写了三十多篇还没有碰爱情这个题目,不是爱情不重要,只是它太重要,太普遍,但却又太神秘,太玄乎,他因而不敢去碰它。那么我想我更是无权发言的,我只能说“真爱难得,相信缘份。”季老在千禧感言中讲到:“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看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欣赏、非常佩服季老这一点。是的,读罢此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季老的“真”,这一份真实、真诚、朴实、毫不矫揉造作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原则,真是难能可贵啊!更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习。还有许许多多篇章中的精辟之谈都让晚辈“我”受益匪浅,读罢此书,真是如同接受了一场洗礼,面对“人生”这个话题,让我觉得不是那么远而不及,大而宽泛的了,“人生”是真真切切的,是丰富多彩的,更是需要我用“心”去经营的,真的感谢季老用他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人生的感悟教会了我那么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