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绍兴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富饶的宁绍平原西部。东邻深水大港宁波,西靠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北与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隔湾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3 02-1211338,北纬291336-301617。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2001年底全市总人口433.2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8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79%。下辖上虞、诸暨、嵊州三市,绍兴、新昌二县和越城区。2、自然条件绍兴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47.4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地形特点南高北低,山多田少。有四明山、会稽山、
2、天台山等山脉,曹娥江、浦阳江两大水系,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有耕地167.37千公顷,以水田为主。 二、基础与优势 1、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态建设成绩突出 目前,绍兴市已跻身于全国经济总量30强城市行列。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居全省各地市第4位和第3位。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配置进一步趋向合理,轻纺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已经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较好的基础,呈现“一业特强,多业发展”的局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进生态市建设创造了条件。 2、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环境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绍兴十分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结合。为保持历史文化名
3、城特色,完成了一批人文景观扩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和街景改造。同时,运用市场化办法,着力进行了道路拓宽改造、水环境治理、旧城改造、城市绿化和广场建设,特别是环城河整治,集防洪、城建、环保、文化和旅游五大功能于一体,使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高。3、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 江南相对安定的环境和富足的物产为绍兴吴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为绍兴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做出了贡献。从而使得绍兴成为国务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当今国内外城市发展普遍重视城市文化品位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境背景下,进一步突
4、出绍兴历史文化特色,建设好文化名市,是绍兴进入世界知名城市行列的重要依托。 4、具有地处世界六大巨型城市群之一的区位优势 在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都市连绵带中,绍兴位于杭甬两极之间、本来就具有承西接东、左右逢源的良好中间机会,今后随着绍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新的区位因素,有利于绍兴以更强的实力起着推动城市带发育的重要节点(发展极)作用,这种作用与绍兴建成经济强市有直接关系。绍兴应以积极的态势,融入长江三角洲。 5、轻纺业的国际、国内地位突出,块状经济发展较富特色 目前,绍兴纺织业已是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辐射范围遍布全国乃至东南亚等国外
5、市场。今后随着轻纺产业向多品种、多层次发展,其产品逐步向纺织原料、装饰和生产用纺织品、高档衣着类纺织品延伸,将使绍兴成为国际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中心。 三、制约因素 1、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绍兴市人口密度在浙江属较高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但人均耕地资源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后备资源有限。绍兴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1394立方米,只有全省人均的69%,世界人均的15%,绍虞平原则更少,人均仅760立方米。传统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普遍且突出。 2、城市功能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 主
6、要表现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比较差距上。在主要经济指标上,绍兴与杭、甬、温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以绍兴为基数,杭、甬、温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系数分别为1.91、1.59、1.13,地方财政收入的比较系数分别为2.93、2.78、1.78,金融系统存款的比较系数分别为3.45、1.90、1.49,而人口比例系数为1.4、1.3、1.7。 3、工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规模档次偏低 企业存在三大不相称,因而集约化程度不高, “集”而不“束” 。一是产品雷同,导致同行业无序竞争;二是技术和产品质量没有形成梯次,以中低挡产品居多,对已转变成买方市场的经济时代还不能适应;三是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缺乏具有经济支柱作用、核心作用和领头羊作用的特大型企业。 4、城市体制文化、企业文化及市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的绍兴郊县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如何降低成本,但对于如何提高资源与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减少污染贡献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或通过 ISO14000认证,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考虑得不足。人民生活富裕之后消费心理也在变化,呈现节约型向享受型过渡。5、可持续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地方配套性政策法规还不健全,一些地方执法不够有力,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