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问是记者的天职高端访问案例分析任一农2009 年 6 月信息对媒体而言,是最有价值的资源,甚或可以视之为立命之本。通过新闻采访获得信息,主要有提问、观察、阅读和体验(实验)四种方法,也就是说,一些信息要从书籍材料中搜集,一些来自观察体验,但更为有效的却多是来自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卫星等器械)的交流。从被访者口中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提问(询问) 。提出问题,寻求答应,是获达信息进而做出真实、全面和有智慧的新闻作品(内容产品)的前提;也是媒体向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与服务的保证。即或是在不久的将来,因特网和现有媒体结合成为“信息媒体” ,它所展示的内容,依然是记者收集到的各种问题
2、的解读(答案) 。任何提问都可以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问尤其需要精心设计,以获取充分的背景及有效的事实。1. 中国学者(杜骏飞、胡翼青等)将采访中提问的问题分为五级,分别是:A. 一级提问:寒暄类的问题(调节气氛的问题) ;B. 二级提问:导入类的问题(步入采访正题的问题) ;C. 三级提问:基础类的问题(涉及主题的基本问题) ;D. 四级提问:要点类问题(产生新闻价值点的问题) ;E. 五级提问:独家类的问题(发掘重大新闻价值的问题) 。2. 美国新闻学者(拉鲁吉尔兰德)推出的“设计提问辅助公式 GOSS”。他们的设计理念是:凡制造新闻事件的个人和组织总具有某种目的或目标(Goal) ,并且总是
3、面临或即将面临实现其目标的障碍(Obstacle) ,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正在寻找某种避开障碍的解决方法(Solution) ,然后再返回目标,追问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开始的(Start ) 。GOSS 公式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下列问题:2A 目标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贵组织的目的是什么?B 障碍你们遇到过的什么难题?目前的阻力是什么?C 解决你们是怎么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方案?D 开始这种方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下面,围绕“提问” (询问) ,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一、 有备而问成功的提问(采访) ,往往取决于你在提第一个问题前所做的准备工
4、作。需要完成的案头工作(功课)主要有:1. 确定谁是最佳的信息来源。继而收集整理目标对象(个人或单位)的详尽资料(即背景资料:各种数据、成就、问题,人物的性格、经历、隐私等文字与图片资料) 。尽可能地熟悉、了解他(他们) , “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 。2. 具备与人交流的相应知识,营造好交流的平台(环境、服饰、工具的选择与运用)3. 听取同行或专家、学者的建议、指导、确认媒体的要求(问题) 。4. 适宜时空环境(仰望天空国际、国内的大局、大势,脚接地气本地、本报(台、刊)利益设问,游刃于传统与现代,对政治、经济、地缘、政策、观念、文化等方面多角度思考) 。5. 同被访者打好招呼(谈你的期望,
5、谈他愿意谈又有能力谈的话题,让他有所准备,双方形成约定(时间、地点及工具等) ) 。6. 重要的采访、关键的问题,在所必得,不达目的不罢手、不收口。有了以上的准备,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单(把自己想到的、同行与专家们建议的、媒体指令的问题、替受众想到的(他们应该知道的、有兴趣的)问题都列上) 。之后确定重点,排出顺序。关键要点在:一是“第一次提的或别人没有这样提过的” ,二是不把对话者神圣(密)化,而视为世俗化的人。使自己处在“临界点”:兴奋、自信而又冷静。二、 为写而问新闻报道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来自交谈或倾听,而不是书面材料。 (没有3人能垄断新闻(提问) 。问你最需要、有能力、最适宜自己问出的又
6、是第一次问的问题;问只有此处才能获得权威答案的问题) 。1. 最先提出而且是必须先问及到问题:询问当事人、见证人、叙述者: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亦称谁、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即五个 W 与 H) 。2. 围绕报道的类型及主题(消息类新闻、通讯或特写、深度报道等) ,选好切入点,抓大放小,突出对重要的人、事、数字、情节发问。问“问题”而不是陈述、评价。3. 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性问题不那么私人化,具有探索性和伸缩性,让回答者有一定的灵活、回旋余地。封闭式问题是指问题涉及范围小,指向明确,能够引出具体的、明确的答案,甚至带来故事性的内容) 。4. 允许采访对象思
7、考、争论、质疑以及停顿(要引导好、不跑题,从对方的反应与解释、辨疑中获得更多细节) 。5. 注意交谈现场的变化(态度、肢体语言、情绪、访题等) ,随机变换提问、交谈方式或提出新的问题,直到采访对象给出充分地或适宜地回答。6. 及时地或在采访结束前,再次核对答问中提及的人、事、数字、引语、情节等重要内容。三、 “融洽”中问戴尔.卡内基说:“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他人的快速办法,也是必然条件。如果你对自己的谈话不感兴趣,又怎能期望他人感动?” 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指出:要成功地说服他人,可用三个战术:精神气质(可靠、可信、人格魅力) ,同情(唤起对己有利的呼应,向你靠拢) ,理性(理由、
8、论据) 。交流、对话需要一种“气场” (适宜的小环境) 。人是分层次、分境界的,交流不能总是一种模式。1. 由一个轻松的小话题开始,逐渐地进入主题(目的) 。可以聊聊屋4内的陈设、天气、花草树木、爱好、家庭,或向采访对象展示你们的共同点。从而营造一个宽松、互信的氛围,从“排斥” 、 “警觉” 、 “防范”过渡到“接近” 、 “信任” 、 “乐于交流” 。2. 尊重被采访者(投入真情、认真倾听,替对方考虑) ,不在音调、语气或姿态上带有居高、甚至是胁迫的味道,不要勉为其难。 “与被采访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关心被采访者” ;“一点点的感情投入,便可以消除人们对媒体普遍的惧怕和敌意” 。 (要尽量少说
9、“我”多说“你” ;不轻易打断、抢人话题;不触怒或得罪人;提问聆听用脑用心追问) 。3. 激活对话、讨论的兴趣,寻求双方的共识(善意地刺激、 “将军” ,广泛而又易谈的话题,扬己所长、保持风格,适当妥协) 。4. 遵守事前的约定,不涉及第三者,注意禁忌、不搞自我封杀(注意:问题的底线,容忍的程度,风俗习惯,尊重隐私,警惕偏见,留有余地) ,见好就收(但不轻易关门) 。四、 问有标准1. 提问时交流过程中最能显示智慧、能力、人品和知识。问是答的前提,问得好才能引出好的答案。“语言是人的第二副面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提问又是获取信息(事实与意见) ,制作新闻成品的
10、重要工序。是人与人、人与事的交流,通过五官加第六感(灵感)来实现。是理智的、有品位的、通情达理的沟通方式,要让被访者留有印象,双方能碰击出思想火花,引出联想及更多需要破解的问题。3. 提问要做到“坦诚交流,深刻对话” ,需要应对以下要求: 有政策、法规的观念,并受其制约; 做智者、仁者,自觉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坚守职业人的价值理念及行事原则,不轻信,追求事实的准确、客观、真实; 保持“逆水行舟”的态度,充实自己,坚持对“新”与“深”的追求;5 提升汉语及外语两种语言交流的能力。最后请记住:提问(采访)是媒体从业者,经授权所进行的,由文化品位、知识含量,人脉关系支持的、体现道德水准、诚信原则,是透明和谐的沟通与交流,绝不做秀。推荐大家读几本书,加深对新闻采访(提问)的认识:1. 深度报道原理 杜骏飞、胡翼青著,新华出版社 20022. 新闻采写教程 美. 谢丽尔.吉布斯、汤姆 .瓦霍沃著,新华出版社 20043. 新闻与正义I、II、III 展江主译评,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 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 周海燕著,新华出版社 20035.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多人译/李彬校,新华出版社 20016. 报道如何深入 张志安著,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7. 新闻采访方法论 艾丰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8. 对外传播学概要 沈苏儒著,今日中国出版社 20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