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5.50KB ,
资源ID:3239652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396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发展 新跨越 新篇章.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发展 新跨越 新篇章.doc

1、新发展 新跨越 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

2、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 年增长12.7%, 2007 年加速到 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 1984 年。2008 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 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 年经济增长 9.2%,与世界经济下降 0.6%形成鲜明对照。2010 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 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 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

3、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 1.4 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7983 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2005 年增长 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 58791 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 2008 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人均国内

4、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创造价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1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9748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2005 年增长 65.7%,年均实际增长 10.6%,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 1.5 个百分点。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 2007 年超过 5 万亿,达到 51322 亿元;2008 年超过 6 万亿,达到 61330 亿元;2010 年超过 8 万亿,达到 83080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6 倍,年均增长 21.3%。“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

5、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 2006 年突破 1 万亿美元,达到10663 亿美元;2009 年突破 2 万亿美元,达到 23992 亿美元。2010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 28473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2.5 倍,年均增长 28.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 2006 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

6、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06-2010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83.9%、81.9%、91.0%、138.9%和92.1%。 2009 年,在外需对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138.9%。与 2005 年相比,2010 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 15.2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 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 11.9%,比“十五”时期加快 1.4 个百分点。2010 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43.0%,比 2005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 2005 年的 47.4%下降到 2010 年的 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 12.1%下降到 10.2%。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2009 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46.6%,比 2005 年提高 3.6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0.9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

8、趋势。2010 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 53.0%,比 2005 年下降 2.5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19.7%、18.7%,分别比 2005 年提高 0.9和 1.6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 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 41.7%,比 2005 年下降 9.7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22.6%、22.2%和 11.0%,分别比 2005 年提高 4.4、2.3 和 2.4 个百分点。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明显加强“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

9、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的五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十一五”时期,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 22.1 万亿元,年均增长 21.8%。其中,铁路运输业累计投资 22688 亿元,年均增长 46.0%;城市公共交通业累计投资 7543 亿元,年均增长 37.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投资 6.9 万亿元,年均增长 28.7%。农业和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农林牧渔业累计投资 12151 亿元,年均增长 37.7%;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投资 12490 亿元,年均增长 26.7%。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十一五”时期政府高度重视农

10、业,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2006-2010 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 49804 万吨、50160 万吨、52871 万吨、53082 万吨、54641 万吨,年均增长 2.5%,实现连续七年增产,连续四年稳定在 5 亿吨以上。2010 年,油料产量 3239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5.2%;肉类产量 7925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 14.2%;水产品产量 5366 万吨,比2005 年增长 21.4%。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 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 29.9 亿吨标准煤,比 2005 年增长 38.3%,年均增长 6.7%。在主要能源中,2010 年原煤产量 32.4亿吨

11、,比 2005 年增长 37.9%,年均增长 6.6%;原油产量 2.03 亿吨,比 2005 年增长 11.9%,年均增长 2.3%;天然气产量 967.6 亿立方米,比 2005 年增长 96.2%,年均增长 14.4%;发电量 42065 亿千瓦小时,比 2005 年增长 68.2%,年均增长11.0%。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 2005 年的7.5 万公里增加至 2010 年的 9.1 万公里,年均增加 0.31 万公里;公路里程由2005 年的 335 万公里增加至 2010 年的 398 万公里,年均增加 12.8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 20

12、05 年的 4.1 万公里增加到 2010 年的 7.4 万公里,年均增加 0.66 万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旅客周转量由 2005年的 17467 亿人公里增加到 2010 年的 27779 亿人公里,年均增长 9.7%;货物周转量由 2005 年的 80258 亿吨公里增加到 2010 年的 137329 亿吨公里,年均增长 11.3%;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由 2005 年的 29.3 亿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54.3 亿吨,年均增长 13.1%。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 2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年均增长 16.9%

13、,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 22.0%。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 2005 年的 48242 万户增加到 2010 年的 150518 万户,年均增长 25.6%;光缆线路长度由 2005 年的 407 万公里增加到 2010 年的 995 万公里,年均增长 19.6%。2010 年,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115339 万户,比 2005 年增长 55.1%;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 85900 万户,比 2005 年增长 1.18倍,其中 3G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4705 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 4.57 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 4.50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34.3%。四、对外经济与对外

14、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29728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1.09 倍,年均增长 15.9%。其中,出口总额 15779 亿美元,比2005 年增长了 1.07 倍,年均增长 15.7%;进口总额 13948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1.11 倍,年均增长 16.1%。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 2009 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

15、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家电、信息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分别为 9334 和 4924 亿美元,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1.2 和 1.3 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59.2%和 31.2%,比2005 年分别提高 3.2 个和 2.6 个百分点。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0 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达到 6603 和 4127 亿美元,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0.9 倍和

16、1.1 倍;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进口量分别为 61863 万吨、23931 万吨,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1.2 倍和 0.9 倍。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2010 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26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1.9%,是“十五”时期的 1.6 倍。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连续 18 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0 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 590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3.8 倍,年均增长 36.9%。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

17、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 2005 年末的75825 万人增加到 2009 年末的 77995 万人,增加了 2170 万人,年均增加 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 27331 万人增加到 31120 万人,增加了 3789 万人,年均增加 947 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 48494 万人减少到 46875 万人,减少了1619 万人,年均减少 405 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 年末

18、的 36.0%增加到 2009 年末的 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 1100 万人以上。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 24223 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比 2005 年增长 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比 2005 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8.9%。其中,2010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 3.1 个百

19、分点,是1985 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 1998 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3471 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69.6%,年均增长 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382 元,比 2005 年增长 71.5%,年均增长 11.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 35.7%和 41.1%,分别比 2005 年降低了 1.0 和

20、4.4 个百分点。二是交通通讯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 1984 元,比 2005 年增长 99.0%,年均增长 14.8%;农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 461 元,比 2005 年增长88.2%,年均增长 13.5%。三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2010 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13.1 辆,比 2005 年底增长 2.9 倍;拥有移动电话 188.9 部,增长 37.9%;拥有家用电脑 71.2 台,增长 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 45.2 台,增长 1.1 倍;拥有移动电话 136.5 部,增长 1.3

21、倍;拥有家用计算机 10.4 台,增长 3.2 倍。2010 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 86.5 部/百人,比 2005 年提高 51.2%。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5673 万人,比 2005 年末增加 8185 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 43206 万人,增加29423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13376 万人,增加 2728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 16173 万人,增加 7695 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

22、数 12306 万人,增加6898 万人。2010 年,2678 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 10277 万人;2311.1 万城市居民和 5228.4 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8.5 年增加到 9 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0 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

23、生 868.1 万人,在校生 2231.8 万人,毕业生 659.2 万人,比 2005 年分别增加 212.4、631.8 和 241 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 661.8 万人,在校生 2231.8 万人,毕业生 575.4 万人,比 2005 年分别增加 157.3、670.0 和268.6 万人。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6980 亿元,比2005 年增长 1.85 倍

2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5%,比 2005 年提高 0.43 个百分点。2010 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 122.2 万件,受理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 39.1 万件,授予专利权 81.5 万件,授予发明专利权 13.5 万件,分别比 2005 年增加了74.6、21.8、60.1 和 8.2 万件。2010 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3906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52 倍。“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丰硕。公共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5、2010 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 93.9 万个,比 2005 年底增加 5.7万个。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584 万人,比 2005 年底增加了 127.6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237 万人,注册护士 205 万人,分别增加 32.8 万人和70.0 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 437 万张,增加 100 万张。2009 年 4 月,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从 2009 年开始,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

26、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2010 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2860 个,比 2005 年底增加 98 个;文化馆 3258 个,增加 479 个;有线电视用户 18730 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8798 万户,增加 5858 和 8401 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6.8%,提高 2.3 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7.6%,提高 1.8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0 年共生产电视剧 436 部 14685 集,动画电视 221456 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26 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 95 部;出版各类报纸 448 亿份,各类期刊

27、 32 亿册,图书 74 亿册(张)。“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空前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 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类水质断面比例占 59.6%,比 2005 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 82.7%,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2010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 102

28、62 万立方米,比 2005年末增长 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76.9%,提高 24.9 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 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 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 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 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 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 12.

29、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 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 11.5%。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 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 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 11172 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 6683 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 10538 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 663 万吨。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0、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出口比例失调,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众对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和住房难意见较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尽管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但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科学发展,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