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09 年 10 月为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细化 20092012 年实施意见的要求,编制江苏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及江苏省“十一五” 环 境保护和生 态建设规划。一、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一)环境现状1、水环境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2008 年江苏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78168.5 万吨,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5.4%。从
2、污水构成看,生活污水排放量所占比重较高,占规划区域废水排放总量的 64.2%,工业废水排放量占 35.8%。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总量分别为 189502 吨、19100 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占总量的 80.4%、84.7%。从区域分布来看,南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较大,分别占规划区域的 45.3%和 44.8%。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现状。2008 年江苏沿海地区农业面源排2放化学需氧量 97901 吨、氨氮 13483 吨。从污染构成看,种植业所占比重较高,其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 62.5%和 90.8%。从区域分布看,盐城农业面源污染
3、相对较重,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规划区域的 46.5%和 47.8%。水环境质量现状。江苏沿海地区共设置水质监测断面 174 个,2008 年类以上水质断面共计 91 个,占所有监测断面的 52.3%;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断面共计 128 个,断面达标率为73.6%,其中, 盐城断面水质达标率较高,其次为连云港和南通,断面达标率分别为 79.0%、73.1%和 66.7%。区域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江苏沿海地区县级以上集中供水除灌南县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外,其余均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源,取水水源有 14 处,供水水厂有 20 座。2008 年,连云港
4、和南通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均为 100%,盐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99.6%,饮用水源地水质整体良好。水资源承载力。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淮沭泗沂和长江流域的下游,过境水量充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84.7 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存在南多北少、丰枯差异现象。目前江水北调(北调)、江水东引(东引)和自流引江(沿江)三大骨干供水体系已基本形成,供水保证率总体上已接近 75%。水环境容量。 江苏沿海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江苏近岸海域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其中化学需氧量 192019 吨/年,氨氮 12255 吨/年;近海海域还有较大剩余环境容量,其中化学需氧量 280310 吨
5、/年,氨氮 25930 吨/ 年。32、空气环境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2008 年江苏沿海地区共排放工业废气 2344.6 亿立方米,占全省排放总量的 9.9%。从废气构成看,燃烧废气排放量较大,占排放总量的 75.0%。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主导地位,其次是烟尘和工业粉尘。沿海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135003.1 吨,仅占全省排放总量的 11.8%。从区域分布来看,南通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较大,分别占规划区域的 53.4%和60.4%,盐 城工业粉尘排放量较大,占规划区域的 7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2008 年江苏沿海城市主要污染物中,除盐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超过二级
6、标准限值外,连云港和南通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连云港空气质量级别属于优秀或良好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比例为 91.5%,其次为南通和盐城,分别为 89.1%和 81.1%。区域主要污染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发生情况。2008 年江苏沿海地区降水年均 pH 值范围在3.807.84 之间。南通酸雨发生率最高,达 49.1%,降雨的 pH 最小值为 3.80;连云港次之,酸雨发生率为 27.7%,pH 最小值为 4.72;盐城市未监测到酸雨。与 2007 年相比,江苏沿海地区酸雨发生率有所降低。大气环境容量。 江苏省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对策研究、 基于环境容量的排放总量控制研
7、究报告计算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地区大气环境扩散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其中二氧化硫环境容量为 60.6 万吨/ 年,烟粉尘为 61.5 万吨/年。3、海洋环境4主要入海河口环境质量现状。2008 年江苏沿海地区 26 条主要入海河流河口水域水质介于类劣类,水质类别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的断面 12 个,占总数的 46.2%,水质类别处于类、类、劣类的断面分别占总数的 26.9%、7.7%和19.2%。主要 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溶解氧和氨氮。与2007 年相比,入海河口水域水质总体有所改善,26 个入海河流河口中有 6 个河口水质有所好转,提高一个类别。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
8、江苏沿海地区近岸海域分布有 24 个海水水质测点位,2008 年海水水质介于一类四类之间,有 14 个测点海水水质符合或优于海水水质标准的二类标准,一、二类海水比例分别达到了 21.4%和 50.0%。12 个主要近岸海域功能区,有 9个达标,达标率 75.0%,主要污染因子为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与 2007 年相比,江苏省一类、二类海水总比例上升了21.6 个百分点,总体水质有所提高;功能区达标率提高了 8.3 个百分点,功能区水质有所好转。4、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现有 6 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 31.9 万公顷,其中盐
9、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89.9%,在滩涂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物种数量约占全国海岸带生物物种总数的 1/10。海洋生物资源。江苏近海海域已建和拟建海州湾、灌河口滨海湿地、海门蛎岈山牡蛎礁、蒋家沙、竹根沙泥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8 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8 个增殖区。有 190 种近海浮5游植物、98 种近海浮游动物、150 种鱼类。在北部海域、中部辐射沙洲和长江口北支海域分布有重要的渔业水域,其中,连云港海州湾渔场和南通吕四渔场为我国主要渔场,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生态防护林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
10、防护林体系,沿海岸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纵深防护林带建设正稳步推进,城镇环境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江苏沿海地区林木覆盖率达 15.5%。(二)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受其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影响,江苏沿海地区承接的小化工、小印染等重污染项目较多,现有产业层次低,结构和布局趋同现象严重,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化工园区及化工集中区数量多、布局散,且入区项目规模小、污染重、治理难度大,60%左右为染料、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项目,存在严重的环境风险。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欠发达,环保投入不足,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不到位
1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 45%,大部分县城尚未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 57%。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直接入河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农村环境质量。6上游客水加重区域污染负荷。连云港和盐城地处淮沂沭泗流域下游,承纳了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西部近 200 万平方公里的上游来水,不仅区域水环境质量受上游客水制约,饮用水源安全也存在隐患,同时承接上游大量污染物入海进一步加重了江苏近岸海域的污染负荷。(三)制约因素发展与
12、保护矛盾突出。江苏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产卵场、索饵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密集。规划 270 万亩滩涂围垦、1000 万千瓦风电的规模、布局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一定矛盾,航道、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的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等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将成为首要问题。经济快速增长加重污染物减排压力。江苏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足,现有污染物总量基数较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7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环保优先、协调发展”的理念,充分 认识江苏沿海
13、地区的资源环境禀赋,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根本,以开展空间管制、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为重点,为江苏沿海开发构筑生态屏障和环保支撑,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江苏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绿色化、生态化转型,构建两型社会。坚持环保优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强化生态保护措施,科学、依法、有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区域生态安
14、全。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项目引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环 境 换取增 长” 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 。坚持海陆联动,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统筹考虑陆域海域资源状况,全面推进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利用陆海环境容量,切实保护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二)发展目标8在保障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安全。到 2012 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水平有较大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近海海域等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有所提高,小康社会环境质
15、量综合指数达到 80,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单位 GDP 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省控制要求,有效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三)目标指标根据江苏沿海开发的要求,结合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污染防治四大类 19 项主要监测指标。9表 1 主要目标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现状 2012 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99.9 100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73.6 7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 % 85 85空气质量好于级标准天数的比重 % 87.4 89环境质量指标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
16、65 8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9.4 11林木覆盖率 % 15.5 21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地下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 13.6 10单位 GDP 能耗 吨标煤/万元 0.77 0.64单位 GDP 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388 320循环经济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5 88单位 GDP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千克/万元 3.9 3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 千克/万元 3.13 2.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 45 85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 % 35 65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 kg/hm2 525 400农药施用强度(折百) kg/hm2 4.3 3.4秸秆综合利用率 %
17、 72 85污染防治指标环保投资占 GDP 的比重 2.5 3.010三、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一)生态保护1、主要任务严格生态空间管制,建立 12 类 105 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确保区域生态安全。2、重点措施(1)严格保障生态用地严格保护林地、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用地。新匡围的土地资源,其生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 20%。(2)切实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特别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实施禁止开发,对较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实施限制性开发。组织实施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建设工程,力争到 2012 年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和较强示范作用的保护区。科学优化调整海洋功能区划,保障沿海开发重要节点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制定并实施海州湾渔场、吕四渔场等重点海域实施生态修复计划,加大渔业资源人工放流、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实验示范区建设力度。(3)加强珍稀物种保护和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建设珍禽物种保护场所,有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到 2012 年,所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制度,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