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9.50KB ,
资源ID:326383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638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不”与“没(有)”的区别.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不”与“没(有)”的区别.doc

1、1浅释“不”与“没(有) ”的区别吴琅琅人文学院中本 071 班 07010127摘要:“不”与“没(有) ”均可做否定副词,其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区别。笔者通过对若干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将二者用法上的区别做一归纳,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主客观方面与时间性方面。并对此做一简要综述。关键词:不;没(有) ;区别“不”和“没(有) ”作为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受到了人们相当大的关注。虽然二者都可作否定副词,但在使用上仍存有一定的区别。而对于“不”和“没(有) ”区别的研究,学界已经做的比较深入,不少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此,笔者阅读了若干文献资料,并对

2、这一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二者在作否定副词时的区别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主客观方面大部分学者都将此区别放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学者白荃更是认为主客观方面的不同是“不”和“没(有) ”最主要的区别。 “一些语法论著或工具书已经各有侧重地作出了解答,概括起来,那就是不否定主观意愿, 没否定客观事实。所谓主观意愿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通常是句中的主语)做某事的意愿,也包括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和认识。所谓客观事实指的是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 ”例如:我今天不上学。我今天没上学。句带有一种主观色彩,暗含由我自己决定,我说了算,我就是不去上学了。句则只是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是学校放假,或者家里有

3、事等等客观原因决定了我不去上学了,没有体现我的想法。又如:水不凉。水没凉。在句中, “不”用以否定事物的性质状态,表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定,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对水的冷热感知程度也就不同,带有一定的主观意愿。而“没”否定事物的一种性质状态时,隐含有这一事物的性质状态是逐渐变化形成的意思,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没”指事物的性质状态尚未发展到某一阶段,如句就隐含了水有一个由热变冷的过程,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学界对此区别在大体方向上意见较一致,但仍存有一些差异,尤其是针对“不”是否也对客观规律和现象作出了否定这一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2学者白荃在其文中就提出:“有些动词表示的并非人的动作

4、行为,而是某种自然现象,这些动词表示的是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客观性行为、事物,但它们却可以由不否定,另外,像在 、 姓 、 是等非动作动词,前边加不时,同样既不是对主观意愿的否定,也不是对说话者主观评价的否定。 ”例如:从昨天开始就不下大雪了。我不姓王,我姓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者李瑛在其“不”的否定意义一文中指出的观点。在李瑛的文章中提说:“不表示说话者的主观否定;不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除此之外,不没有别的意义。 ”李铁根教授也将这类句子归入认定性否定句(指“带有人的主观认识成分的否定性判断” ) ,即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支持李瑛的看法。究竟何种观点更有道理,学界仍在讨论中。笔者更支持

5、李瑛、李铁根学者的见解,句中“不下大雪” “不姓王”这些都是根据某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实际得出的结论,一些表象进入人的脑中,由大脑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而得出结论,则就带上了一种主观的判断。同时,句与句也有类似之处,在不同的人眼中怎样的状况才算下大雪,多大才算大,这都是个人依据自身观念的标准进行判断。(此处又将涉及到语义的模糊性,在此不加赘述)而对由主观意愿引出的心理动词是否可以与“不”和“没(有) ”搭配的问题上也曾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争论。由于心理动词多表达人的主观意愿,使得心理动词与“不”的搭配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认可,而争论主要就集中于心理动词是否只能由“不”来搭配。在佟慧君编的外国人学汉语病句

6、分析中提到“否定非动作动词时,用不 ,不用没(有) 。 ”而该书接着举出的例子就包括心理动词“爱”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她支持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只能由“不”来否定。许建章学者也指出心理动词和动词构成的主观愿望句,一般不用“没”否定,但在蕴含情况与愿望相反的前时句和反驳性前时愿望句中可以使用“没”否定。例如:我本来没计划去旅行的。 (事 实上还是去旅行了,与愿望相反)你是不是很想我给你这个机会升职?没有,我从来没有这样想。 (反驳别人)但,同时,白荃也对佟慧君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她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 99 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进行了考察,发现一般由“没”否定的有 9 个,既能被“不”否定,又能被

7、“没”否定的有 57 个,既不能被“不”直接否定,又不能被“没”直接否定的有 5 个,以此来证明她的观点。由于有较具体的例子被发现并提出,使得学界较认可在某种条件下“没”可以与心理动词搭配。二、时间性方面黄伯荣教材中对“不”和“没(有) ”有如下阐述:“例如去不?不去。 的不 ,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将来发生(未然) ,表明说话人不愿意或不能去;没有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已经3发生(已然)例如去了没有?没(有)去。 是对去了的否定,表明这种行为没有成为事实。 ”但,这只是“不”和“没(有) ”在时间性方面的一种观点。在学界,虽然研究者普遍认同“不” 、 “没(有) ”在时态使用上存在差异,但具体来看却存在

8、不少分歧。许建章先生虽也将否定已然还是否定未然作为“不”和“没”的首要区别,但还做了一定的补充:当句末有语气词“了”时,只能用“不”不能用“没” ;当动词含有结果义或者动词带有结果或时间补语时,应用“没”否定,一般不用“不” ,如:没看见,没遇见,没听见,没想到等,其中的“没”都不能换成“不” 。而吕叔湘先生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 “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对外汉语教材普遍支持的观点,却也遭到了很多的质疑,比如聂仁发先生在其文中指出“不”和“没有”的时间意义体现在“体”上而不是“时”上,即“不”和“没有”不受“时”的制约

9、,可以用于任何时态。学者白荃也指出“没”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假设句和表示估计的句子中)可以用于将来。并且在其“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一文中表达了她个人的观点。她认为使用时间上的区别只是一个表象。“不”和“没”分别否定动作或行为发生的时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然而这种差别正是来源于两者在主客观方面的区别:“不”否定的是做某事的主观意愿,而要表示作某事的主观意愿,常常是这事还没有做,是现在或今后要做的,所以否定“主观意愿”的“不”自然也就常常跟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或事件联系在一起;“没”否定的是客观事实,而“客观事实”通常指在过去或现

10、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情况,因而否定“客观事实”的“没”就常常跟过去的行为或事件联系在一起。 但李铁根教授却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没”受“时”的制约,或说时11间性是“不”和“没(有) ”区别的主要特征。并且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不的否定用法可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间制约;而叙述否定不具有泛时性, 不的使用严格受到时间的制约,与没形成互补分布。没的否定用法也可分为两种:绝对时用法和相对时用法。在相对时间句中, 没有可以用来否定已然前时句和未然前时句。 不和没都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 ” 同时12他还在文章中针对聂仁发和白荃学者提出的例子,用他的新观点进行

11、了论证反驳,如下:明天八点我还没起床呢。明天这时候我还没到上海呢。李铁根教授认为这种句子为未然前时否定句,句首的时间词语“明天八点” “明天这时候”标明了全句的未然性质,但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是提供时间参照点,而不是标明谓语所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对于参照时间而言, “起床” “到上海”这两个事件已经发生。 则这种句子13的存在并不能推翻“没有”受“时”的制约的特性。从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中,笔者较倾向与李铁根教授的观点。他的讲解上较详细,且较全4面,同时也较易理解。当然,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术语(或者是笔者见识较窄所引起) ,需要读者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并识记运用。在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中

12、,有大部分学者是从一个对外教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论证。由于我们自身所处的语言环境,对“不”和“没(有) ”这一问题的解决较容易,多数时候凭借语感就可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对于留学生则不然。在对外教学中,如何去教授,如何去更好地解决,使留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李铁根教授是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客座教授,提出的观点应有一定的实践性。但到底哪种观点更合理,更符合教学习惯,更易传承,就只能待时间来检验。注释:白荃.“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22 页参考王环宇.谈

13、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年增刊第 34 页白荃.“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24 页李铁根.“不” 、 “没(有) ”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 年 4 月第 2 期第 2-3 页许建章.副词“不”和“没(有) ”同谓词组合所受的条件制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6 月第 22 卷第 2 期第 73 页白荃.“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14、”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24 页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第 18 页许建章.副词“不”和“没(有) ”同谓词组合所受的条件制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6 月第 22 卷第 2 期第 72 页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 年 2 月第 1 期第 26 页白荃.“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25 页白荃.“不” 、 “没(有)

15、”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11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20 页李铁根.“不” 、 “没(有) ”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 年 4 月第 2 期第 1 页12李铁根.“不” 、 “没(有) ”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 年 4 月第 2 期第 6 页13参考文献: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2白荃.“不” 、 “没(有) ”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 、 “没(有) ”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3 期3李铁根.

16、“不” 、 “没(有) ”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 年 4 月第 2 期4彭平亦谈“不”和“没有” J.成都师专学报 2002 年 3 月第 21 卷第 1 期 5史锡尧“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 、副词“没”的语用区别J.汉语学习 1995年第 1 期(总第 85 期) 6李迎 “不”和“没(有) ”的比较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年第 4 期(总第10 卷第 40 期) 7王环宇.谈谈“不”和“没”的语用区别及“不”和“没”的位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年增刊8许建章.副词“不”和“没(有) ”同谓词组合所受的条

17、件制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6 月第 22 卷第 2 期9靳炎 倪兰.浅谈否定标记“不”和“没(有)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 7月第 23 卷第 3 期10 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 年 2 月第 1 期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邢福义.论“不”字独说J.华中师院学报1982 年第 3 期13吴洁敏.否定副词“不”和“没有”试析J.杭州大学学报1982 年增刊14 梁文勤.现代汉语中的“不”和“没” J.新余高专学报2001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5 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