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个常见腹泻症状及相应方剂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脾胃是“ 后天之本”。脾胃虚弱的人常面色萎黄、容易疲劳、胃口差、食欲不好,由于营养吸收较差,这类人身体通常比较消瘦。脾虚导致饮食不易消化,还会“生湿 ”,表现为 腹泻。主要选用健脾益气 类的中药治疗。 附子理中丸: 治疗脾胃虚寒,主要表现在腹泻次数多,大便清稀少异味,称为水样便,伴有腹痛、腹部怕凉喜暖,手脚冰凉。治疗时偏重温中健脾。 四神丸 这种腹泻与年老体虚、阳气不足及房事过度有较大关系。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就会导致运化失常,而黎明之前人体阳气较弱,阴寒较盛,容易腹痛肠鸣,有便意,泻后阴寒之气随之而去,腹部不适感就会缓解,所以本型腹泻又称
2、为“五更泻 ”,也叫 “鸡鸣泻”。 丁桂儿脐贴 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 2 岁内的婴幼儿多见。一种是消化不良或者着凉引起的腹泻,这种粪便多数呈绿色。第二种是脾胃虚寒型的儿童,此种腹泻常会伴有手脚冰凉。 痛泻要方 其泄泻属肝郁脾虚型。中医认为,肝对调节人体气机有重要作用,脾胃消化功能的正常也有赖于肝的调节。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均可使肝脏气机不畅,干扰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保和丸 这属于食 积化热导致的泄泻。主要是因为长时间饮食不节制,损伤了脾胃的功能,饮食得不到正常消化,下趋肠道而成泄泻。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功能异常则腹部胀闷不适,饮食
3、减少。由于消化不良,本型病人还常出现食积内热的表现。 希望以上的几个药房能对你有帮助! 黄柏 知母 麦冬 玉竹 酸枣仁 柏子仁 会拉肚子的 补阴的药有些腻,难消化,就会拉肚子。里面直接就有通便作用的是酸枣仁、柏子仁。商陆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泻下功效,使用剂量为510g。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有商陆碱,引起中毒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呼吸运动障碍等。牵牛子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泻下去积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所含的牵牛子甙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能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强烈的泻下。牵牛子对人体有毒性作用,但不大,大量服用除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与粘液血便
4、外,还可刺激肾脏引起血尿。大戟性味苦辛寒,有毒,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大戟根的乙醚和热水抽出液均有剧泻作用。甘遂性味苦甘寒,有毒,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三萜类,其中所含大戟酮、大戟二烯醇、-大戟醇及巨大戟二烯醇的醇浸膏对小鼠有明显泻下作用,能强烈刺激肠粘膜,引起炎症性充血和蠕动增加,造成峻泻。郁李仁性味辛苦甘平,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挥发性有机酸及油酸等,具有润滑性缓泻作用。火麻仁性味甘平,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脂肪油约30%,又含挥发油、维生素 B1等,有降压作用和滑润缓泻作用。芦荟性
5、味苦寒,具有泻热通便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芦荟蒽醌衍生物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多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充血。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具有泻热通便功效。其所含蒽醌类衍生物有泻下作用,服后常伴有腹痛,一般服后3 小时即可泻下数次。大黄本品苦寒沉降,善荡涤胃肠,峻下实热,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隘之功,主入阳明大肠经,攻积导滞,泻热通便。现代研究认为,大黄所含结合蒽醌为泻下主要成分,能刺激大肠,增加蠕动而排便,其作用缓和,服后6小时左右排下稀便或软便。由于鞣质所致,泻后有便秘现象。巴豆性味辛热,有大毒,峻下寒积,荡涤胃肠沉寒痼冷、宿食积滞,药力刚烈,有斩关夺隘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品含巴豆油34%57% 。巴豆油
6、是剧烈的泻下药,口服半滴至1 滴对口腔、胃肠等粘膜及皮肤均有强烈刺激作用,产生严重的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在半小时到3 小时内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其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巴豆油在肠内遇碱性肠液,析出巴豆酸,刺激肠道,使分泌和蠕动加强所致。芒硝本品咸能软坚,苦寒清热,有泻热通便、润下燥结、荡涤肠胃及善除燥屎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芒硝含有硫酸钠,尚杂有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硫酸根离子不易被吸收,在肠内引起高渗状态,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排下稀便,一般服后4 6小时排便,无肠绞痛等副作用。但如果剂量服用或长期服用某些中草药,则会引起中毒性腹泻,常见者如下: (1)
7、解表 药苍耳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具有发汗散风、除湿升阳、通窍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常用剂量 310g ,如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腹泻、腹痛、呕吐等症(2)清热 解毒药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及湿热黄疸,常用剂量为 1030g,如用量过大,可致缓泻。(3)清热 解毒药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常用剂量为310g,如过量服用,易引起腹泻、呕吐、胸闷及心悸等症。(4)驱虫 药使君子,性味甘温,有 杀 虫消积、健脾疗疳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虫积腹痛、小儿
8、疳积,常用剂量为,成人煎剂310g,小儿每岁 1 粒半,总量不超过 20 粒,空腹连服23 天,去壳取仁炒香嚼服,如大量服用可致腹泻、呕吐、呃逆及眩晕等症。(5)温化寒痰 药皂 荚,性味辛温有小毒,具有温肺祛痰、通窍开闭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顽痰阻塞、胸闷咳喘、中风口噤、癫痫神昏、喉痹痰阻及大便不通。常用量为 1.55g,焙焦研粉吞服,0.61.5 克/次,如服用量过大,易致腹泻、呕吐等症。此外,本品辛散走窜,性极锐利,非痰结实证者不可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亦不宜服用。 腹泻时忌用的常见中草药有以下几 : (1)辛凉解表药:牛蒡子 性寒,润肠通便,故气虚便溏者忌用(2)清热类药物:药
9、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 胃气虚,食少便溏者忌用。清热泻 火药:栀子苦寒伤胃,知母性寒质润,有滑肠之弊,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决明子性味甘苦咸微寒,可润肠通便,气虚便溏者不宜应用。清热凉血药:生 地黄、玄参二者性寒而滞,脾虚食少、腹满便溏者忌用;紫草性寒而滑,有轻泻作用,脾虚便溏者忌服。清热解毒 药:败酱草,性味苦微寒,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马齿苋,性味酸寒,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白头翁,性味苦寒,虚寒泄痢者忌服;绿豆,性味甘寒,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忌服。清虚热 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等药,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均不宜服用。(3)祛风湿药:秦艽,性寒,凡虚寒 腹痛、尿清便溏者忌用;
10、络石藤,性味苦微寒,脾胃虚寒、肠滑易泄者忌用。(4)消食药:山楂消食化滞 ,有耗气之弊,症见气虚便溏、脾虚不食者忌用。(5)驱虫药:槟榔,有行气 消积导滞之功效,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6)凉血止血药:羊蹄,俗名土 黄、牛西西,性味苦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用。(7)化痰止咳平喘药 清热化 痰药:瓜蒌、竹沥均甘寒性滑,脾虚便溏者忌用;胖大海,甘寒,具有清肠通便之功,脾虚便溏者忌用。止咳平喘药 :杏仁、苏子均具有通便润肠之功,马兜铃,性味苦寒,具有清肠消痔之功,脾虚便溏者忌服。(8)安神药:柏子仁具有润肠通便之功,便溏者忌用。(9)补虚药补气药: 蜂蜜,味甘,质润滑利,润肠通便,且能助湿,令人中
11、满,故胸闷不宽及便溏或泄泻者忌用。补阳药: 肉苁蓉、蛤蟆油及胡桃仁均有润肠通便之功,故便溏泄泻者忌用。补血药:如 熟地黄、阿胶、何首乌及当归滋腻碍脾,影响消化,凡湿浊中阻、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不宜应用。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脾开胃消食药同用。补阴药:如 黄精、麦门冬、天门冬、百合、枸杞子、桑椹、黑芝麻及女贞子等 甘寒滋腻,如遇脾胃虚弱、痰湿内阻,症见脘闷食少、腹胀便溏者不宜使用。中药也有副作用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
12、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13、,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 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