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2 ,大小:698KB ,
资源ID:326880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68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明光路站施工监测方案.doc)为本站会员(ng****60)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明光路站施工监测方案.doc

1、合肥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二期工程明光路站施工安全监测方案编写: 审核: 批准: 合肥轨道交通 1 号线中铁四局二标段项目经理部二 0 一三年八月1目录第一部分 工作大纲与监测实施方案 .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评价 .11.1 工程概况 .11.1.1 明光路车站 .11.2 岩土分层及其特性 .21.2.1 明光路车站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3.1 明光路车站 .22、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控重点及难点分析 .32.1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32.2 监控重点 .42.3 监控难点分析 .62.3.1 重点风险分析 .62.3.2 现场安全监测重点 .63、 编制依据

2、和标准 .74、 现场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及监测精度 .74.1 现场监测范围 .74.1.1 周边环境监测范围 .74.1.2 围护结构体系监测范围和内容 .74.2 明挖法地铁车站监测项目 .85、 监测实施方法及精度要求 .95.1 水平位移监测 .95.1.1 监测目的 .95.1.2 测点布置和埋设 .95.1.3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初始值的观测 .105.1.4 监测方法 .105.1.5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技术要求 .115.1.6 数据计算 .115.1.7 注意事项 .115.2 测斜监测(深层位移) .125.2.1 概述 .125.2.2 监测目的 .125.2.3 测斜管的

3、布置和埋设 .135.2.4 测斜的方法、步骤 .145.2.5 记录与计算 .145.3 沉降监测 .145.3.1 沉降监测目的 .145.3.2 沉降监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145.3.3 沉降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165.3.4 沉降监测作业、计算 .165.3.5 注意事项 .175.4 支撑轴力监测 .175.4.1 监测目的 .175.4.2 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测试 .1725.4.3 钢支撑轴力测试 .185.4.4 安全判断条件 .195.4.5 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整理 .195.5 水位监测 .195.5.1 监测目的 .195.5.2 监测方法 .205.5.3 精度要求 .2

4、05.5.4 水位监测技术要点 .205.6 裂缝观测 .205.6.1 监测目的 .205.6.2 监测方法、精度 .205.7 构筑物倾斜监测 .205.7.1 监测目的 .205.7.2 监测方法 .215.7.4 判断 .225.8 管线变形监测 .225.8.1 监测目的 .225.8.2 监测方法与原理 .235.8.3 判断 .246、 监测点布设 .246.1 基坑监测点布置断面图与平面图如下: .246.2 监测点布置数量表如下: .257、 监测周期与频率 .257.1 总的监测周期 .257.2 监测频率 .258、 监测警戒值 .268.1 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268.

5、2 监测报警值确定 .268.3 报警说明 .279、 预警处理 .289.1 预警处理流程 .289.2 预警项目跟踪 .299.3 消警 .3010、现场巡视 .3010.1 现场巡视内容 .3010.2 现场巡视频率 .3110.3 现场安全巡视表及参考表 .31第二部分 信息化监测与成果反馈 .321、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1.1 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22、监控信息反馈 .332.1 监控信息内容 .332.2 监控信息报送内容 .332.3 监测报告报送时间与方式: .33监测信息分级处理与反馈流程 .34第三部分 管理体系 .351、参加本项目的人员组成 .352、 监测仪器

6、设备 .363、监测的管理流程 .364、监测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374.1 监测工作服务的目标 .3734.2 进度计划及保证进度的措施 .374.3 质量与服务保证措施,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措施 .374.4 监测点保护措施和修复措施 .384.5 监测就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381第一部分 工作大纲与监测实施方案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评价1.1 工程概况1.1.1 明光路车站本工程为合肥地铁 1 号线明光路站围护结构,为连续墙+内支撑体系,局部为人工挖孔桩。此段明挖基坑设计起终点里程为 K6+179.787K6+448.697, 本站位于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口处,明光路站结构底板

7、埋深约为 2123.7m。沿胜利路南北向位置。胜利路现状主路为双向六车道,辅路为一条机动车道。在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叉口拟建一条胜利方向的下穿道路。明光路站于胜利路下穿道路结合设置,车站东南角为正在施工的金色梧桐二期,金色梧桐一期 30 层商住楼,合肥旅馆, (车站基坑净距约 15M) 。东北角为低,多层商铺和住宅,西北角的低,多层建筑已查出,车站北侧为废除的淮南铁路。明光路站地下管线较多。车站附属共设 4 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1 号出入口设置在东段明光路的北侧,现状为低、多层商铺和住宅;2 号出入口设置在胜利路东侧,与金色梧桐的地下室结合建设;3 号出入口设置在胜利路西侧,位于现有富临名家酒店北

8、侧,距其约 15 米;4 号出入口设置在西段明光路的北侧,采用单层单跨结构。1 号风亭位于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口的西北侧,2 号风亭位于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口的东南侧与金色梧桐结合建设。周边建筑调查分析表建筑物名称 相对位置 与基坑距离(m)结构类型 最大裂缝 监测等级福林名家 西南角 2021 框架 8cm 重点监测金山银海 东南角 1214 框架 4cm 重点监测21.2 岩土分层及其特性1.2.1 明光路车站明光路站结构底板埋深约为 2123.7m,基坑侧壁土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1 层、粘土层、粉土2 层、粉细砂3 层、粉细砂3 层,强风化泥质砂岩3 层。其中杂填土1 层属于人工填土层(Qml

9、) ,岩土工程特征主要杂色,松散稍密,湿,以建筑垃圾为主,含大量灰渣、砖块、碎石,该层连续分布;粘土层层属于第四纪沉积岩,岩土工程特征主要为黄褐色灰褐色,坚硬硬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少量铁锰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断面粗糙,干强度高。粉质粘土1 层:灰黄色灰绿色,硬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夹粉土、粉砂薄层,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粉土2 层:夹粉质粘土,棕黄色褐黄色,很湿,密实,中压缩性,含铁锰结核,局部夹粉细砂薄层,含氧化铁,少量有机质,该层连续分布;粉细砂3 层:夹粉土,灰黄色黄褐色,密实,局部夹粘性土薄层,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该大层连续分布,层底标

10、高-7.30.9m。粉细砂3 层:夹粉土,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密实,局部夹粘性土薄层,该层连续分布,层底标高-10.69-5.8m;强风化泥质砂岩1 层:棕红色,湿,密实,结构大部分已破坏,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土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软化。结构底板位于粉细砂3 层。1.3 水文地质条件1.3.1 明光路车站1)地下水类型分别上层滞水(一)和承压水(三),详细如下:潜水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 0.32.1m,水位标高 11.113.2m,含水层主要为杂填土1 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管沟渗漏、绿化灌溉补给,主要以蒸发的方式排泄,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地面环境变化的

11、影响。在城区由于地面硬化,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量迅速减小,上层滞水水位呈下降趋势。3承压水(三)水头埋深 2.035.38m,水头标高 9.0512.00m,含水层主要为粉土2,粉细砂3,粉细砂3,主要接受越流,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蒸发的方式排泄,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水的变化而变化,并接受地面影响,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等的影响小。2、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控重点及难点分析2.1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施工条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性,岩土工程和隧道工程迄今为止还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技术,很难单纯从理论上计算出和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2、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应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小有计划的进行现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监测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用相对精确之数值解释表达的一种定量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对工程设计经验安全系数的动态诠释,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必需条件,在预先周密安排好的计划下,在适当的位置和时刻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监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使施工处于最佳状态,在实行“信息化”施工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合同签订范围内建筑物、管线的安全,城市地铁开挖均须对工程区域地表、周边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以及工程本身,进行监控量

13、测。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a当施工影响区内发生环境破坏的投诉事件时,可提供详尽的施工监测数据。b及时发现施工时的不稳定因素c验证设计,指导施工通过监测可以了解支护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来调整设计和施工,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为甲方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同时综合各方信息进行预警和报警,提出合理可行的施工建议,使有关各方有充4足时间作出及时有效反应,保障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d保障甲方及相关社会利益地下工程施工将会对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稍一疏忽或出现问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4、、人身安全和社会影响。跟踪掌握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现象,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采取后期处理急措施等提供技术依据,对保障甲方声誉及相关社会利益不受损害具有重大意义。e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通过对基坑、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解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区域性岩土变形特征及支护方式,为以后合肥地铁的长远发展积累宝贵经验。2.2 监控重点监测项目按类别分为周边环境监测与结构本身监测两个部分;按监测对象可分为地下车站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周边环境监测。根据本站实际地址条件及具体的施工环境,重点监测以下项目:明

15、光路车站维护墙顶水平及竖向位移墙体变形支撑轴力土体侧向变形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管线沉降临近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开展宽度监测5建筑物沉降测点示意图对于基坑施工本身,如下情况尤其需要重点对待:基坑挖深超过 10m 以上时:基坑施工过程遇暴风雨雪等不利天气条件时。地铁施工常见的破坏形式与原因:基坑失稳。常见的原因有设计缺陷,如支护桩桩长不够或嵌固在软弱土层中;有施工隐患,如支撑不及时;超挖;止水帷幕严重渗漏;管涌;基坑暴漏时间过长;混凝土结构未到一定强度即开始施工;坑外大量堆载,不对称开挖造成支撑体系失稳等。建(构)筑物开裂、倾斜,一般由于震动或不均匀沉降造成,不均匀沉降一般由于地下结构施工造成土体过

16、大变形或地下水土流失所产生。管线开裂,较为严重的有上水管爆裂后水冲至基坑,造成支护体破坏和基坑淹水,有燃气管爆裂后发生火灾等。2.3 监控难点分析2.3.1 重点风险分析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工程设计情况,进一步对本工点重点风险因素分析汇总如表:见下一页6明光路重点因素分析表2.3.2 现场安全监测重点明光路安全监测重点表措施序号 重点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频率 布点动态调整1 明挖基坑主体阳角部位,拆撑部位、开挖面稳定、基坑分块施工中的交替部位2 周边道路、地表 地表沉降3 民房及大厦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发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及临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适当加密测点4 钢支撑及混凝土支

17、撑 支撑轴力 无5 地下水位 水位 无6 地下管线 管线沉降施工关键期或异常情况时监测频率适当加密适当加密测点3、 编制依据和标准1、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8、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序号 类别 风险因素 不良影响1 地质及地下水条件基坑开挖范围含有人工填土、膨胀土,风化岩施工不当易发生透水现象,可能导致基坑失稳 地下管线 变形过大引起破裂,产生水囊,进而影响围护结构安全基坑堆土 地面堆土不稳,造成滑坡或塌方,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2 环境条件周边建筑物 基坑开挖引起建筑物变形,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甚至对结构及人员安全造成威胁3设计(受力)位置条件基坑主体结构基坑开挖与支撑体系不同步或施工不当,自由变形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基坑失稳坍塌;靠近基坑道路由于长期重载,基坑向重载一侧塌陷、坍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