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节 口 蹄 疫(1 学时)(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重点:1、 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为什么难以消灭的原因2、 口蹄疫与猪水疱病的鉴别诊断3、 口蹄疫的防制要点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点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故民间有“口疮”、“蹄癀”之称。1-6 号病:猪水泡病、马瘟、马传贫、鸭瘟、口蹄疫、牛瘟口蹄疫的危害性1、FMD 易感动物多,33 种动物可被感染,偶蹄兽多见(1)多数国家牛和水牛是主要感染动物,症状比较明显。(2)山羊、绵羊易感性差,常常成为传染源,症状较轻。(3)猪主要是直接接触或饲喂污染的
2、饲料而感染,近来研究发现存在猪适应的 FMDV 毒株,感染猪通过呼吸道排出大量病毒,感染其他动物。2、毒力强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 100 万头牛,1 克病猪蹄部水疱皮可使 10 万头猪感染发病。3、传播迅速,流行面广,生产性能下降,防治费用高发病率 100%,成年畜死亡率一般 1-2%,但幼畜高达 50%,甚至 100%。往往几个省,几大洲甚至全球同时发生。(1)成年畜:主要是生产性能下降(掉膘、奶量下降)。(2)对疫区采取封锁措施,阻碍交通,关闭交易市场和屠宰加工场,扑杀病畜,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3)一旦发生 FMD,将会引起社会不安。(4)痊愈病牛将成为带毒者,因此清除疫源地比扑
3、灭 FMD 更为困难。(5)不论什么国家遭遇 FMD,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和贸易都要受到损失和限制。4、病原的类型比较多,主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亚型之间交叉保护差。有 7 个主型:A、O、C 欧洲型(我国以 O 型为主)SAT-1、SAT-2、SAT-3 非洲型Asia-1 亚洲型1、 病毒的易变性,常有新的亚型出现。病 原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病毒属 ,单股 RNA,为最小的动物 RNA 病毒。4 种多肽:VP1、VP2、VP3、VP4病毒的类型 主要多肽 免疫原性 抗原特异性完整病毒 VP1、VP2、VP3、VP4 + 型特异不含核酸的空壳体 VP0、VP1、VP2、VP3、V
4、P4、+ 型特异衣壳裂解的壳粒 VP1、VP2、VP3 - 交叉病毒感染相关抗原(VIA)/ - 群特异1、FMD 株变异的研究:变异顺序:VP1VP2VP3VP4 RNA 的同源性:欧洲 O、A、C 3 个型和亚洲 1 型之间的同源值为 60%-70%;与非洲 1、2、3 型的同源值为 25%-40%。2、VIA 抗原在实践中的应用:检查 FMD 灭活疫苗是否灭活。无型特异性,对动物尤其是进口动物,进行各种 FMD 感染过的动物进行琼扩检疫。BHK21 细胞培养: 实验动物:乳鼠(4-6 或 7-10 日龄),呼吸急促、麻痹死亡;猫、狗、鸡、鸭、鹅、兔均可。 存在部位: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水泡
5、皮及其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水泡发展过程中,病毒进入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在发热期血液内病毒含量最高,退热后,在奶、尿、口涎、泪、粪便等都会有一定量的病毒。抵抗力: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对酸敏感,pH5.3-5.7,短时间灭活,胴体无害化处理可使用酸灭活,8:24-42h,12 : 24h,13 :16h。高温、阳光(紫外线)对病毒有杀灭作用,酸和碱对口蹄疫病毒的灭活作用很强。12%氢氧化钠、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4%的碳酸钠溶液 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偶蹄兽(黄牛、水牛、绵羊、山
6、羊);从猪体内分离的毒株对猪有高度致病力,而牛则不易感;人也感染。2、传染源: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体、精液),污染的肉品、内脏、血、皮毛和废水3、传播途径:消化道、伤口甚至完整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精液。可发生远距离跳跃式传播。病愈动物可长期带毒。4、本病的流行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同一时间内,往往牛、羊、猪一起发病。但有时牛、羊发病,猪少发或不发;有时只猪发病,牛羊少发或不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寒冷时易发,夏天少。 症状1、潜伏期一般 2-4 天,长达一周左右。2、牛:体温为 40-41,乳牛产乳量下降。3、口温高,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
7、,初为淡黄色透明液,后变浑浊,破溃后留下鲜红烂斑。流涎,粘膜水疱破裂后,体温恢复正常。4、蹄部趾间、蹄冠等部出现水疱,病牛不愿站立或行走,跛行。水疱破溃出现糜烂、化脓和坏死,严重时可使蹄匣脱落。俗称“脱靴”5、乳头皮肤亦可发生水疱和糜烂。乳房上口蹄疫病变见于纯种牛,黄牛较少发生。 乳房炎,泌乳大大减少,有时损失高达 75%。甚至泌乳停止。6、成年牛死亡率很低,不超过 1%3%。犊牛发病时,大多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在体温升高时发生腹泻,死亡率可达 20%50%表现全身虚弱,肌肉发抖,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因心肌麻痹倒地而死。7、绵羊:感染率低
8、,主要侵害蹄部,出现跛行;山羊多见于口腔,水疱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8、猪:主要症状表现在蹄部。蹄冠、蹄叉和蹄踵皮肤出现局部红、热、敏感,形成水疱破溃蹄壳脱落;病猪鼻盘、齿龈、舌、颚部等也可出现水疱,少数病例,母猪的乳房、乳头皮肤发生水疱。仔猪发病重,主要发生急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而死。仔猪病死率 60%以上。 病变1、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2、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见烂斑3、心肌切面上有黄白条纹相间于红色心肌纤维间,称为“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熟样。 诊断根据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和一般取良性转归以及特征的临诊症状可进行诊断。
9、如要对流行的病毒的血清型进行鉴定,可采取病牛舌面水疱或猪蹄部水疱皮或水疱液,置 50%甘油生理盐水中迅速送有关单位鉴定。小白鼠接种试验:病料经双抗处理后接种 2 日龄和 7-9 日龄,两者均死,则为口蹄疫,前者死而后者不死,则为猪水泡病。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抗体致敏 RBC+抗原(水泡液或水泡皮悬液离心且上清) 凝集高免血清稀释+抗原+致敏 RBC 不凝集 注意猪口蹄疫与猪传染性水疱病(猪)、猪水疱性疹(猪)和水疱性口炎(单蹄动物为多)的区别。 口蹄疫 猪传染性水疱病易感动物 偶蹄兽 猪酸抵抗力 半小时灭活 不被灭活流行特点 传播迅速、流行广 传播慢,多见商品猪场吻突水泡 1/3
10、有水泡 1%,很少对仔猪的致病力 90%以上 很少对小鼠的致病力 全部死亡 致死 2 日龄小鼠免疫学方法检查 反向间接血凝 反向间接血凝防制防、检、消、杀1、平时的预防措施不从有病地区(或国家)购进动物或产品,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口蹄疫常发地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2、发生口蹄疫时的扑灭措施(1)上报疫情,确定诊断疫区内所有畜群作严密监视,禁止动物、畜产品及饲料运出疫区。(2)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注意疫区要封严、疫点要封死。(3)捕灭措施,捕杀病畜及同群畜,及时清除传染源。(4)疫点内最后一头病畜消灭之后,3 个月内不出现新病例时可解除封锁。 (5)消毒,疫点严格消毒,粪便
11、堆积发酵处理;畜舍、场地和用具以 12%烧碱液、10%石灰乳或 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毛、皮张用环氧乙烷、溴化甲烷或甲醛气体消毒;肉品以 2%乳酸或自然熟化产酸处理。(6)治疗:消炎药、收敛药及防腐软膏;恶性口蹄疫病畜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补剂。(7)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预防接种,发生口蹄疫时,立即用与当地流行毒株血清型相同的弱毒或灭活苗注射。首次免疫用二次,2 周至 2 个月内,以后每隔 6 个月注射一次。 疫苗1、 20-40 年代:病损组织灭活苗2、 40-60 年代:实验动物病损组织灭活苗(乳鼠、鸡胚、雏鸡),弱毒疫苗对本种动物的致病力减弱,但对其分他动物为强毒。3、 60-70
12、年代:细胞灭活苗,原代犊牛肾细胞(带病毒性腹泻或牛腺病毒、细胞加工困难、单层细胞密度低)和 BHK 传代细胞。4、 70 年代后:1975,亚单位疫苗,VP1+Freund 氏佐剂1982,人工合成的合成肽苗。5、 我国现用疫苗:O 型 FMDV 油佐剂常规疫苗和浓缩疫苗,免疫二次。 猪口蹄疫a、是中国特色,不感染或很少感染牛,由疫苗引发和维持。b、疫苗预防决不是万全之策,疫苗保护率不是 100,可以持续感染。c、综合防治生物安全新概念。 公共卫生人可通过饮用病牛牛奶、挤奶或处理病畜而接触感染,创伤也可感染。人感染后,可在口腔、手掌、指尖、脚趾和面部等部位产生水疱,破裂后形成薄痂,逐渐愈合,有时形成溃疡。小孩可发生胃肠卡他,严重者可因心肌麻痹而死亡。因此,在口蹄疫流行地区,必须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非工作人员不许与病畜接触,防止感染和散毒。 口蹄疫扑灭再发的原因1、 寄生宿主广,发病动物已痊愈,但野生动物带毒。2、 消毒不彻底,污染物中仍保持着有传染性的病毒。3、 治愈后可能长期带毒。4、 由于空气传播,发生跳跃式感染。5、 除了可能从外地传入新型外,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