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诗词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唐宋诗词研究唐宋文学的拓展课程,主要从诗词各自的发展线索看这一时段的诗词发展脉络,在内容安排上与文学史不尽相同,更侧重于诗词本体的发展而较少参杂复杂的社会因素。二、教学目的通过唐诗宋词研究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诗词本体发展的线索来看待相关作家的成就与贡献。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唐诗宋词研究是对唐宋文学的延伸和拓展,可以说它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角度更真更纯地反映了当时代人的文学创作成就,抛开了复杂的旁线,更单一、更清晰地考察作家、分析作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唐宋时期诗词作品的魅力。本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古代文学第一、二段的基础上开设的,有了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
2、论知识,与唐宋文学同时开设,使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时期的作品,更容易形成。本课程教学时数为 36 学时,一般在第五学期开设。四、教学内容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教学要求:了解初唐 诗歌形式的发展、 “文章四友”、 “吴中四杰”;理解王绩的诗歌创作;掌握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及其创作重点难点:初唐四杰的成就;陈子昂的文学理论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古人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从唐高祖武德到唐睿宗景云大约一百年,是为初唐。二、初唐的诗歌革新:南北诗风合流;初唐四杰重振“ 气骨”;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风骨,指出了唐 诗发展的正确方向。三、初唐诗歌形式
3、的发展:长篇歌行的扩展;律诗和绝句的规范化;古体诗歌的渐变。四、王绩的诗歌在题材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使南北朝分道而行的山水适合田园式初步合流,在唐代的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中起了先导的作用。五、 “初唐四杰”使诗歌“ 由宫 廷走到市井” ,“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在强烈的爱国热忱中贯注了人生的远大理想,抒发抑郁不平的苦闷,以及对边塞形式的密切关注和重义轻生的豪侠意气,表现了社会上一般人的生活思想和正常健康的感情。六、 “文章四友”指李峤、 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七、沈佺期和宋之问对律师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八、 “吴中四士”,指 贺知章、 张旭、张若虚、包融。他们的诗歌大多描绘吴越清丽的山水,抒
4、写亲切动人的人生感触,在应制体充斥一 时的诗坛上,以 纯净优美的意境和悠扬宛转的旋律使人耳目一新。九、从武后到玄宗开元前期,陈子昂和张悦等诗人以刚健清新的风格,振起初唐诗歌的骨力,在艺术上 为盛唐开出古雅一源。第二讲 盛唐气象教学要求:了解盛唐的诗歌革新;理解山水田园诗派及其代表人物、边塞诗派及其代表人物;掌握盛唐诗的精神内涵、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高岑的边塞诗、王昌龄的七绝重点难点:盛唐诗的内涵;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内容:一、盛唐的诗歌革新: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二、盛唐诗歌的风骨的内涵:站在宇宙和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追求建功立业
5、的热情中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和铮铮的傲骨;赞美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质,在出处行藏的选择中大力标举“ 直道”和“高洁” 。三、盛唐诗歌声律的完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歌行和绝句的兴盛。四、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征召辟举是取士的路径之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游学之风盛行。五、孟浩然的诗歌重视清新而浑然一体的感受,善于把握微妙的情绪,并 统一于清旷的境界。六、王维的诗歌:善于以疏放的线条和劲健的笔力勾勒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善于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精致地描绘山林优美晴空的境界以及生活在这静美环境中的闲情逸致;许多描写乡村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名篇更多地体现了清新纯朴的风格以及善写平远景色的特长。七、盛唐
6、边塞诗继承建安诗歌“志深笔长”、 “梗概多气 ”的风骨,又吸取了六朝诗歌善写离愁别怨的长处,形成了悲壮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开阔的意境,为盛唐诗增添了无限新鲜壮丽的光彩。八、高适诗歌“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边塞诗以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了塞外行军、征战、送别等各种生活情境,富有浪漫的奇情色彩。九、 “七绝圣手”王昌龄第三讲 李白教学要求: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理解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重点难点: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内容:、 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济苍生” 、“安社稷” 的人生理想;多渠道的入仕方式;对现实的认识与批判。二、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以庄
7、子、 楚辞为源,广泛吸取了阮籍的渊放、郭璞的超拔、鲍照的俊逸、 谢眺的清秀,并融合盛唐清新豪放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壮浪纵恣的独特 风格和高远宏阔的艺术境界。三、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把自我形象和艺术视野放大到极限;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清水出芙蓉 ”的 语言风格。第四讲 杜甫教学要求:了解杜甫的生平, “忧国忧民”的情结;理解杜甫对律诗的改造;掌握杜甫“沉郁 顿挫” 的艺术风 格重点难点:“ 诗圣” 、“沉郁顿 挫”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处于唐王朝极盛而衰的突变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兴衰对比具有特别强烈痛切的感受,盛世所赋予的远大理想和时代责任感在乱世中得到深化,对
8、现实的批判产生震撼人心的激情和力量。二、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寓记载之实”的诗史;对律 诗和绝句的改造;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三、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用新题歌行反映时事;艺术技巧刻意求变;对七律尤有新创;卓越的语言大师。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教学要求:了解讽喻诗的兴起;理解刘长卿的感伤乱离之作;掌握李益的诗歌创作。重点难点: “讽喻诗” ;“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元结、 顾况标举诗教说,开始将初盛唐以来偏重以颂美王政为主的观念转向讽喻,提出诗歌应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达到规讽时政的目的。二、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刘长卿诗含情悱恻,吐词委
9、婉,境界清空,可代表诗歌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最高成就。三、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歌行古诗渐趋繁富,更注重词采;五七言律诗渐趋省净、 渐近收敛、追求清雅;刻意炼句,讲求风味。四、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除以上三种倾向外李益、刘方平、 张继等人也均以名篇传世。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教学要求:了解张王乐府、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理解韩孟诗歌;掌握新乐府运动的意义、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元白“ 新乐府”、 “长吉体”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张王乐府:张籍和王建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以反映社会现实,是元白创作新乐府的先导。二、元白的新乐府:元和四年,李绅、元稹、白居易出于进谏的需要和教化的目的,写作
10、了大量的讽喻诗 ,并提出了相 应的理论, 对当时政治和其后诗歌的发生产生了显著影响。三、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变旧法为简易之习;接受中唐以来市人小说、传奇、变文的影响,在长诗中铺排敷衍故事。四、韩孟诗派:诗歌当中有一部分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但更多的是为自己穷愁潦倒的遭遇大声疾呼,鸣其不平, 愤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追求新奇的表现手法,崇尚奇峭险怪、生涩奥衍的审美趣味,善于驰骋想象,在构思、命意上痛下功夫,在遣词造句上好难争险,是他 们在艺术上的共同特征。五、李贺与“ 长吉体”:李贺的诗歌主要抒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极端愤激之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 对理想的追求。他的 诗歌能深入捕捉景物给人在
11、心理上带来的无形的感觉,用浓 重的辞采表现鲜明强烈的印象和气氛,刻意追求精致美丽的意境。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教学要求:理解姚贾诗派及其艺术风格;掌握刘禹锡的怀古诗、柳宗元的山水诗重点难点:柳宗元的山水诗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 “诗豪”刘禹锡:政治生涯中遭受的挫折,使刘禹锡心怀激愤不平,写下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他的怀古诗往往就历史地陈迹相像出优美而怅惘的意境,寄寓兴亡盛衰之感,语言浅显 而含蕴深厚;刘禹锡还很善于向当代民歌学习,创作了许多声情并茂便于歌唱得七言绝句。二、柳宗元与山水诗:柳宗元的大多数诗歌是反复吟叹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抒写寂寞愤郁的 贬谪之感和思乡之情,以及重新
12、振作、大展宏 图的希望。艺术 上较有特色的主要有两类:一是述怀感旧的长篇五排;一是即景即物兴寄寓意之作。柳宗元的山水诗继承了王孟德精神旨趣和审美观照方式,成就很高,描写岭南风光的诗篇,构思奇特,富有浓郁的南国情 调。三、姚贾诗派:姚合和贾岛是两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以苦吟来表现隐逸闲居的生活和日常所见的自然风物,有追求清冽平淡的共同特色,他们的五律在唐末五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八讲 盛唐诗坛的余晖教学要求:了解晚唐诗的总体特征;理解杜牧的清新、温庭筠的秾艳;掌握李商隐无题诗的成就重点难点:李商隐的七律、杜牧的七绝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杜牧:杜牧的诗风华流美、雄姿英发,在萎
13、靡的晚唐诗坛上以俊迈雄健的气概“独持拗峭 ”,形成这种风格主要是由于他对时事的独特看法以及“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 卫”的创作方法。二、李商隐:李商隐的政治讽刺诗议论透辟尖刻, 态度消极悲观;七绝咏史诗构思奇特,含蓄曲折,以针见血;无题诗细腻绮靡,主旨遥深。仕途的失意,时代的没落感,多愁善感的性格,难言的爱情悲剧,构成了李诗当中浓厚的伤感情调,用典深僻,想象奇丽,风格纤浓,语言精工是他在表 现上刻意求新的特点。三、温庭筠:温诗的主要特色是典丽精工,婉曲含蓄。 乐府七古极为秾艳绚丽,寄意深隐,在艺术上明显受到李贺的影响。第九讲 词的起源和敦煌曲子词教学要求:了解燕乐、词的起源;理解词
14、的概念;掌握敦煌曲子词的特点重点难点:敦煌曲子词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词原指配合对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 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在唐代称 为曲子词,后来 简称词 。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琴趣等。二、词的起源跟唐代经济发展、五七言 诗繁荣、燕 乐 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酒令著词有关。三、词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大多为民间词作品。其拙朴的风格,保存了早期词的原貌,同时还具有民 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特征。第十讲 花间词教学要求:了解花间词派的产生背景和代表人物;理解温庭筠和韦庄的创作成就;掌握花间词派的概念重点难点:花间词派教学时数:2
15、课时。教学内容:一、花间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辑于广政三年(940)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 500 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并称“温韦 ”),其中温又有“花间鼻祖” 之称。二、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人,其词题材比较狭窄,多以妇女生活为题材,大多是写 宫女的宫怨、少 妇的闺 丑、思 妇的青丝、歌伎的生活等等。常常运用比兴、象征、暗示、烘托等手法,使艺术表现更加曲婉含蓄。三、韦庄的词在题材内容上除描写女性生活和男欢女爱外,尚有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多是抒写离愁别绪 、沦落失意、漂泊之苦等。韦词常常运用清朗疏淡的白
16、描笔法写景、抒情和刻画人物的心理,因而形成了比较清丽自然的主体风格。第十一讲 南唐词教学要求:了解南唐词的特点;理解南唐的代表词人及其成就;掌握李煜词的特色重点难点:李煜词的特色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一、南唐词的特点:词人文化修养高; 词多从唐代抒情七 绝来,格调高,是士大夫词的先驱;南唐词人多是全力作词。二、冯延己: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 人,有 阳春集,留 词一百多首。其中鹊踏枝十几首最能代表他的成就。这些词着力抒写人物内心无可排遣的哀愁,语言清新流转,不象花间词 人的雕琢、堆砌,把从温庭筠以来的婉 约词风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三、李璟:存词四首,蕴含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后主李煜的词境较接近。代表作为摊破浣溪沙,其文字与形象极为优美。四、李煜:字重光,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今存词约 35 首左右,他的 词以亡国( 39 岁)被俘为界,分 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 宫廷享乐生活, 风格近花 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实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节制,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 丽质 天成。第十二讲 宋初词风的转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