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292KB ,
资源ID:3277176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2771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doc

1、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全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

2、舒张性心衰;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施救和治疗。近 10 余年,尽管对于慢性心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急性心衰的临床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1)临床研究,尤其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很少,临床证据匮乏,使得目前各国指南中关于治疗的推荐多数基于经验或专家意见,缺少充分的证据支持; (2)我国自己的研究严重滞后,缺少临床资料,甚至基本的流行病学材料也不够齐全;急性心衰的处理各地缺少规范,急性心衰的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是心原性死亡的重要原因,成为我国心血管病急症治疗的一个薄弱环

3、节。鉴于上述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编撰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以提高对这一心脏病急重症临床处理的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专业组组建了这一工作的撰写组和专家组,并确定了对指南编写的基本原则:(1)要充分汲取这一领域的新近展。新技术、新方法,借鉴国外主要心血管病学术组织近几年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指南;(2)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处理的传统习惯以及已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包括我国近几年编写的心衰及相关疾病的指南与专家共识,使其负荷我国国情;(3)为基础单位和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提供能够接受的乐意使用的指导性文件。本指南按国际通用的方式,标示了药物和各种治疗方法应用

4、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分级。推荐类别: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其中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的为a 类,尚不充分的为b 类;类为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证据水平分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为 A 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 B 级;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 C 级。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美国过去 10 年中,因急性心衰而急诊就医者达 1 千万例次。急性心衰患者中约1520为首诊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的心衰加重。所有引起慢性心衰的疾病都可导致急性心衰。晚近,随慢性心衰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慢性心功能失代偿和急

5、性心衰发作,业已成为心衰患者住院的主因,每年心衰的总发病率为 0.230.27。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 3,60d 病死率为 9.6,3 年和 5 年病死率分别高达 30和60。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心衰病死率更高。急性肺水肿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12,1 年病死率达 30。我国对 42 家医院 1980、1990、2000 年 3 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 16.317.9,其中男性占 56.7,平均年龄为 6367 岁,60 岁以上者超过 6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1、31.6 和 21.8d。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6、。在这 20 年时间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分别从 36.8和 8.0增至 45.6和 12.9,而风湿性心脏病则从 34.4降至 18.6;入院时的心功能都以级居多(42.543.7) 。此种住院患者基本为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急性心衰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一、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伴机械性并发症、右心室梗死;(2)急性重症心肌炎;(3)围生期心肌病;(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1)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如

7、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穿孔、二尖瓣腱索和(或)乳头肌断裂、瓣膜撕裂(如外伤性主动脉瓣撕裂)以及人工瓣膜的急性损害等;(2)高血压危象;(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4)主动脉夹层;(5)心包压塞;(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二、急性左心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1.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衰主要有下列 3 种情况:(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鉴于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有时急性心肌梗死也可首先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尤其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2)急性心肌缺血:缺血面积大、缺血严重也可诱发急性心衰,此种状况可见于梗死范围不大的老年患者,虽然

8、梗死面积较小,但缺血面积大;(3)原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如陈旧性心肌梗死或无梗死史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缺血发作或其他诱因下可出现急性心衰。此外,一些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但当存在相应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及其所产生的心肌损伤使部分心肌处在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状态,并导致心功能不全。当冠状动脉血流及氧合恢复,冬眠心肌功能迅速改善,而顿抑心肌心功能不全仍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当对正性肌力药物有反应。严重和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必将造成心肌不可逆的损害。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可造成心肌坏死,使心脏的收缩单位减少。高血压急症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

9、使心脏负荷增加。这些改变可产生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心衰患者病情加剧和恶化。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可因基础病变重笃而不断进展,或在多种诱因的激发下迅速发生而产生急性心衰。2.血流动力学障碍:急性心衰主要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有:(1)心排血量(CO)下降,血压绝对或相对下降以及外周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和末梢循环障碍,发生心原性休克。(2)左心室舒张末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可发生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肺水肿。(3)右心室充盈压升高,使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体循环和主要脏器淤血、水钠滞留和水肿等。3.神经内分泌激活

10、:交感神经系统和 RAAS 的过度兴奋是机体在急性心衰时的一种保护性代偿机制,当长期的过度兴奋就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激活,加重心肌损伤、心功能下降和血流动力学紊乱,这又反过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RAAS 的兴奋,形成恶性循环。4.心肾综合征:心衰和肾功能衰竭常并存,并互为因果临床上将此种状态称之为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可分为 5 种类型;1 型的特征是迅速恶化的心功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2 型的特征为慢性心衰引起进展性慢性肾病;3 型是原发、急速的肾功能恶化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4 型系由慢性肾病导致心功能下降和(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增加;5 型特征是由于急性或慢性全

11、身性疾病导致心肾功能同时出现衰竭。显然,3 型和4 型心肾综合征均可引起心衰,其中 3 型可造成急性心衰。5 型心肾综合征也可诱发心衰甚至急性心衰。5.慢性心衰的急性失代偿:稳定的慢性心衰可以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心功能失代偿,表现为急性心衰。其促发因素中较多见为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严重心肌缺血、重症感染、严重的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心律失常、肺栓塞以及肾功能损伤等。三、急性右心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急性右心衰竭多见于右心室梗死、急性大块肺栓塞和右侧心瓣膜病。右心室梗死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于左心室下壁梗死。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室功能障碍,其中约 1015可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此类患者血

12、管闭塞部位多在右冠状动脉开口或近段右心室侧支发出之前。右心室梗死所致的右心室舒缩活动障碍使右心室充盈压和右心房压升高;右心室排血量减少导致左心室舒张末容量下降、PCWP 降低。急性大块肺栓塞使肺血流受阻,出现持续性严重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和扩张,导致右心衰竭;右心排血量降低导致体循环和心功能改变,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气体交换障碍;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释出,使广泛的肺小动脉收缩,增加了缺氧程度,又反射性促进肺动脉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右侧心瓣膜病所致急性右心衰竭不常见,且多为慢性右心衰竭,只有急性加重时才表现为急性右心衰竭。急性心衰的临床分类与

13、诊断一、临床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急性心衰临床分类。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作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1.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2.急性右心衰竭。3.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 ,(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二、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1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大多数患者有各种心脏病的病史,存在引起急性心衰的各种病因。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

14、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2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有:(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2)心脏容量超负荷;(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和败血症;(4)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5)大手术后;(6)肾功能减退;(7)急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室颤动(室颤) 、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严重的心动过缓等;(8)支气管哮喘发作;(9)肺栓塞:(10)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严重贫血等;(11)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受体阻滞剂等;(12)应用非甾体类

15、抗炎药;(13)心肌缺血(通常无症状) ;(14)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15)吸毒;(16)酗酒;(17)嗜铬细胞瘤。这些诱因使心功能原来尚可代偿的患者骤发心衰,或者使已有心衰的患者病情加重。3早期表现:原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 次/分,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继续发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等;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P2 亢进、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罗音,还可有干湿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4急性肺水肿:起病急骤,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

16、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 3050 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5心原性休克:主要表现为:(1)持续低血压,收缩压降至 90mmHg 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 ,且持续 30 分钟以上。(2)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出现紫色条纹;心动过速110 次/分;尿量显著减少(400ng/L 或 NT-proBNP1500ng/L,心衰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 90%。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 BNP/ NT-proBNP 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衰

17、的可能性。(2)心衰的危险分层:有心衰临床表现、BNP/NT-proBNP 水平又显著增高者属高危人群。 (3)评估心衰的预后:临床过程中这一标志物持续走高,提示预后不良。7、心肌坏死标志物:旨在评价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及其严重程度。(1)心肌肌钙蛋白 T 或 I(CTnT 或 CTnI):其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升高 35 倍以上,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时显著升高;慢性心衰可出现低水平升高;重症有症状心衰存在心肌细胞坏死、肌原纤维不断崩解,血清中 cTn 水平可持续升高。(2)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般在发病后 38h 升高,930h 达高峰,

18、4872h 恢复正常;其动态升高可列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指标之一,高峰出现时间与预后有关,出现早者预后较好。(3)肌红蛋白:其分子质量小,心肌损伤后即释出,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 0.52h 便明显升高,512h 达高峰,1830h 恢复,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优于 CK-MB,但特异性较差。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伤者肌红蛋白可持续升高,此时血肌酐水平也会明显增高。四、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主要有 Killip 法(表 1) 、Forrester 法(表 2)和临床程度分级(表 3)三种。Killip 法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Forrester 法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19、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心衰,其分级的依据为血流动力学指标如 PCWP、CI 以及外周组织低灌注状态,故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临床程度分级根据 Forrester 法修改而来,其个别可以与 Forrester 法一一对应,由此可以推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由于分级的标准主要根据末梢循环的望诊观察和肺部听诊,无须特殊的检测条件,适合用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这三种分级法均以级病情最轻,逐渐加重,级为最重。以 Forrester 法和临床程度分级为例,由级至级病死率分别为 2.2%、10.1%、22.4%和 55.5%。表 1 急性心肌梗死的 Killip

20、 法分级分级 症状与体征I 级 无心衰II 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罗音,占肺野下 1/2,可闻及奔马律,X 线胸片有肺淤血III 级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罗音遍布两肺(超过肺野下 1/2)IV 级 心源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 ,紫绀、出汗、少尿注:1mmHg=0.133kPa,表 2,4 同此表 2 急性左心衰的 Forrester 法分级分级 PCWP(mmHg) CI(ml/s.m2) 组织灌注状态I 级 18 36.7 无肺淤血,无组织灌注不良II 级 18 36.7 有肺淤血III 级 18 36.7 有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注: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CI:

21、心脏排血指数,其法定单位与旧制 L/ min.m2 的换算因素为 16.67.表 3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程度分级分级 皮肤 肺部罗音I 级 干、暖 无II 级 湿、暖 有III 级 干、冷 无/有IV 级 湿、冷 有五、急性左心衰的监测方法(一)无创性监测(类、B 级)每个急性心衰患者均需应用床边监护仪持续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二)血流动力学监测1、适应证: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如伴肺水肿(或)心原性休克患者。2、方法:(1)床边漂浮导管(类、B 级):可用来测定主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右心房压力(反应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压力(PAP) 、PCWP,应用热稀释法可测定 CO。可以持续监测上述各种指标的动态变化,酌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评估治疗的效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