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三)一、人际关系的含义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人际关系以需要为基础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亲疏、友善与敌对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需要满足的程度。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彼此加深印象,产生好感或是厌恶感,最终形成被双方所共同认可的,比较稳定的关系。(二)人
2、际关系以情感为纽带。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上的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里,大家相互体贴关心,彼此信任依赖,大家都会感受到心情舒畅。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那么大家都会感到情绪低落、孤独和忧伤。(三)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交往是人们实现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人们交流信息、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交往频率越高,人际关系越向纵深发展;交往频率越低,人际关系越趋于淡化;交往完全不存在时,原有的实际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会成为名义上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一)定向阶段
3、定向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谁也不会生下来就有朋友。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一方开始注意到另一方,或双方相互注意时,交往关系才开始确立,交往活动才开始全面展开。人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人际关系的。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人们兴趣特征的人,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人们选择交往对象,并与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一个女孩子形象漂亮,就可以引起人们对她的高度注意,但是,是否会选择她来做交往的对象,还要取决于她的许多方面。如果人们知道她极端自私、嫉妒,甚至作风轻浮,一般就会理智地选择退避三舍的反应。(二)
4、情感探索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也是人与人之间表面接触阶段。如一般同学、同事和邻居,虽然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但只此而已。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个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一旦情感卷入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第三阶段。(三)感情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也就是建立友谊的阶段。交往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开
5、始将对方视为朋友,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意见和感情。这种对人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称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人际关系发展到彼此都能自我表露的程度时,那就到了友谊(friendship)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在人际关系上的信任感、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四)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此时,交往双方不仅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而且在观点态度
6、、志向目标都趋向一致,相互引为知音。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加,彼此间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人们甚至是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但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这一情感层次友谊关系的人并不多,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兹认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来加以解释。在舒兹看来,人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相互交换的总
7、量以及他发动行为和接受行为信息的程度为自己所满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的需要指个体想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工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2)支配的需要指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3)情感的需要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根据个体在与双亲的关系中需要满足的程度,将每种需要领域中的行为划分为三类:(1)包容行为。如果孩子的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即孩子要么没有与家庭达到足够的融合,要么在家庭中包容过多,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2)支配行为。支配行为可以归结为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分为拒绝型、独裁型
8、和民主型三种;(3)情感行为。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由于上述三种人际行为都能表现为主动或被动性,就此组合成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尽量缩小代价而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他强调指出,经济学只能描述交换关系,社会学也只能描述交换发生的社会结构,而心理学才是解释交换的钥匙。霍曼斯明确指出,交换不仅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赞许、荣誉或声望等非物质商品的交换。据此,他提出了参加者
9、的报酬与代价问题,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的是报酬,付出的是代价,精神利润就是报酬减去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交往无法进行下去。人际交往就是在这种动机驱使下产生的。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给予别人的多,他就要设法从别人那里多获取一些东西作为报酬,所以人们总是试图保持“账目”的平衡。由此,在霍曼斯看来,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想付出最少的代价,同时叉千方百计地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报酬。人们希望在人际交往中,得到的与他们付出的代价成比例。如果违反了“公平原则” ,损害了个人的既得利益,个人就会感到愤慨;相反,如果总是得到而不付出代价,个人也会感到内疚和局促不安。四、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心理效应(一)首因效
10、应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就是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往往影响人们以后的交往,称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会使人际认知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及其它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做出一个初步的评价。这就容易出现“先入为主” 、 “以貌取人”的现象。尽管人们都知道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有可能是错误的,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人们常常难以避免这种倾向。第一个良好的印象可以成为人们心理相容的有利因素,也可以成为人们心理不相容的因素。它不但决定人际交往是否延续,并影响今后交往
11、的质量和效果。第一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不可回避的,大学生必须重视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一方面,在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以免对他人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多了解、多分析,不要轻易给对方下结论。另一方面,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利用第一印象的效应,加强自己的个性表现力,力争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使别人初次与你接触后,就产生进一步交往下去的愿望,否则,就容易失去下次交往的机会。(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在对陌生人的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比较明显;在对熟人的认
12、知中,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则更为明显。近因效应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是常见的。如一位大学生平时表现很好,可一旦做错了一件事,就容易给别人留下很深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克服近因效应带来的认识偏差,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同时,大学生也要注意利用“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有的人过去与他人交往时,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只要发扬优点,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会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三)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推论概括该人其他一些未曾被了解的特征,属于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
13、方信息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晕轮效应的最好说明。因为学习成绩好,被老师所喜爱,即使一些淘气的行为也被解释为精力充沛、顽皮可爱;晕轮效应对人认知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积极的一面是通过某一方面建立有关别人的印象,最迅速、最经济,帮助人们尽快适应多变的外部世界;其消极的一面在于以偏概全,使人们对别人的印象与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如在一个集体里,当你对某人印象好时就觉得他处处顺眼, “爱屋及乌” ,甚至他的缺点错误也会觉得可爱;当你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他处处不顺眼, “憎人及物” ,对其优点成绩也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此外,
14、外表的吸引力、学习成绩有着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某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好,被老师所喜爱,即使一些淘气的行为也被解释为精力充沛、顽皮可爱。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注意克服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尤其应防止喜欢一个人某一点便认为他一切都好,讨厌一个人某一点便认为他一切皆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评价他人,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克服晕轮效应消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晕轮效应的积极作用,例如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优化自己的言谈举止,突出自己的优势、特长等,以便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与社会上某一
15、类人所形成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人们在交往中不仅会对个人形成印象,而且对群体也会形成印象,并且这种对群体的印象还会影响到群体中个人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属于某个职业、某个民族,就认为他一定具有他这个职业或民族的特性。 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化,有利于对某一个人、某一群人做出概括性的了解。借助于某一类的共性,我们可以想象出某一个人可能会有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不一定符合实际,倘若在非本质方面作出概括而忽视了人的个别差异,就会形成偏见。因为即使在同一类人里,每个人除了具有类似的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个性,两者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上述心理偏见,要懂得
16、人们对各类群体特征的概括,其正确性是相对的,不能按刻板印象去认识他人,而要作具体观察;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把交往对象看成一个独特的、具体的人,以此为基础进行交往,便会大大弱化刻板印象。五、人际交往的若干技巧(一)恰当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指在人际沟通中自愿地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恰当、适时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一个从不自我表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但是,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太多或太少的自我表露都不合适。理想的自我表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表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表露。
17、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因沟通对象而异。一般来讲,人们容易表露为社会所接受的内容,而不愿表露为社会所不容的内容;人们易于向女性表露而不容易向男性表露;在进行重要的自我表露时选择私下场合比较合适。在进行自我表露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尽量在对方感兴趣、愿意听的时候自我表露。一句话概括说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向适当的人表露适当的内容。(二)积极地倾听倾听是人际沟通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学会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也是提高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我们在谈话过程中常常有种冲动,想把自己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因此,对别人说的话心不在焉,甚至急不可待地打断对方的讲话。这种举动,能够带来一时的畅快,但却丧失了许多与人
18、深交的机会。因为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更感兴趣。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注意倾听别人诉说,比我们自己诉说更为重要。(三)真诚地赞美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倾向于选择能肯定自我的人。赞美,使人感到认同,使人感到尊重,使人体验到自身的价值,赞美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因而对赞美者亦会报以感激之情和友善的回应。所以,赞美别人是一种不用花钱费力就能赢得别人好感的方法。我们不仅要乐于赞美别人,还要善于赞美别人。首先,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只有真心的赞美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虚伪的赞美只能引起反感,或被认为是别有用心。要做到真心赞美,需要一颗关注别人的爱心,需要能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需
19、要有欣赏别人优点的胸怀。其次,赞美要恰如其分。只有恰如其分的赞美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言过其实、过分夸张或者无中生有的赞美,会起反作用,使人感到不安,感到受之有愧,甚至有讽刺挖苦之嫌。所以赞美别人,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分寸,以便被赞美者能够泰然受之。(四)熟记人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能叫出自己的姓名,就会对他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知己感;相反,如果见了几面你还是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对方就会感到你不重视他,会产生一种疏远感、陌生感,增加彼此双方的心理隔阂。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姓名是最美好的、最动听的,就像在集体照中,一个人总是首先找到自己一样。在交往中广记人名有助于
20、社会活动的开展。(五)交往适度无论关系多么亲密,感情多么融洽的人,心理上的距离不可能完全消失,双方在观念意识、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上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藏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即便是最亲密的爱人和朋友可能也无从了解,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一切都袒露给别人,更不能要求别人也向自己敞开一切,“距离产生美”的道理也正在于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亲密”,但不要“无间”,与人交往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给自己和对方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一点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六、什么是人格?“人格” (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persona,原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
21、舞台上扮演角色所带的面具,面具是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带的特殊脸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特有身份,表现人物的某种典型的心理,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心理学沿用这种含义,将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角色的种种行为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现。人格具有“外壳” ,就像舞台上角色所带的面具,表现出人的外在品质;人格也具有“真面目” ,在面具的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指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愿意展现的人格成分,即人格的内在特征。关于人格究竟是什么,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大量的探究,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
22、特有统合模式,其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点。概括而言,人格是个体心理特性的整合体,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七、人格的结构(一)气质与性格 1. 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的动力学方面。这种动力特征主要包括:(l)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等;(2)心理过程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强度,意志力的强弱等;(3)心理过程的指向性,即心理过程是倾向于加工外部事物还是自身内部事件,如 2. 性格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
23、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的主体。从整个行为的表现看,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追求什么,拒绝什么的活动动机和目的上。而且也表现在怎样做,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理想的活动方式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这种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会表现出来。个体的性格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 4)性格的理智特征。(二)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1.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
24、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2.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如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币指
25、导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如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后果时,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进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3.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如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学习上表现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自我控制又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三)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它是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讨论中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闭门独思。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
26、定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时期。认知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冲动与沉思以及同时性与继时性等。八、人格的主要理论(一)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 40 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的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在一般情况下并不
27、表现出来。往往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前者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则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卡特尔提出了 16 种相互独立作用的根源特质,他认为在每
28、个人身上都具备这 16 种特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他编制的“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3、现代特质理论1) “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1)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2)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3)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人格测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 “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五种特质”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开放
29、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二)类型理论(气质类型)1. 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情感体验强烈,易于冲动、速度快,但刻板,不灵活,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解决问题时有不求甚解的倾向,易感情用事。2. 多血质感受性较弱,活泼、好动,反应速度快、动作敏捷,平衡性强,思维灵活,易适应环境,可塑性较大,喜欢交际,兴趣广泛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且容易暴露,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3. 粘液质感受性与反应性均较弱,不灵活,安静、沉稳,善于忍耐,注意稳定,喜欢沉思,情绪兴奋性弱,情绪不易外露、反应缓慢,比
30、较刻板,不容易习惯新的工作,具有内倾性。4. 抑郁质感受性很强,敏感,情感体验深刻,善于细心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等等;反应速度慢,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安静,行动缓慢,兴奋性弱,易疲倦,孤僻,情绪抑郁,不灵活。(三)层次理论与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不同,层次理论强调人格具有一定的结构。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层次理论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 。根据临床经验知识,弗洛伊德指出人格的构造可以分为
31、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1. 本我本我是原始的我,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它潜存了人的各种欲望,如避免痛苦,获得快乐。本我是非理性、非道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永远不会成熟,也本我属于潜意识层面,即存在于潜意识中活动,通常不被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2. 自我自我是现实的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即一方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又要受到超我(道德)的控制,两者无法协调时,焦虑就由此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32、 “自我”在其行为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3. 超我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具有惩罚性功能,当一个人有某种坏行为时,良心就会使他产生内疚和犯罪感;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代表着人类的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最初,这种角色是由双亲扮演的。父母施行惩罚的职权,变作了超我中的“良
33、心” ;施行奖励的职权,则变成了超我中的“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 九、马斯洛健全人格的标准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且成梯形排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所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生理需
34、要是一种对于食物、水、空气、睡眠和性的需要,它们的满足对于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被安全需要所推动。安全需要包含对于安全感、稳定感、保护者、正常状态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当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和安全感的时候,就会为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所驱使。比如,我们可能加入一个团体或俱乐部,或通过与某一人或数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来满足爱的需要,等等。 在尊重的需要里。马斯洛将此分为两种尊重的需要,即,他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他人的尊重是自尊的基础,假如个体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也就很难产生自尊。而来源于外部或他人的尊重,则可能是名誉、敬仰、地位、威信或社会成就等。当我们感到自我尊重时,我们便有
35、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能力。 当上述需要得到满足的话,人就会产生最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理解为期望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实现我们自己的所有品质和能力。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健全人格的标准): 1客观地知觉现实 自我实现的人能客观地察觉他们周围的人和物。他们不把这个世界看作是他们想要或需要的样子,而是没掺杂任何倾向性和偏见的认识。这种认知扩展到艺术的、音乐的以及智力的、政治的或科学的事情上。不健康的人格则按照他们自己主观认知认识世界,迫使世界适应他们的恐惧、需要和价值的模式。 2全面接受他人和自己 自我实现的人毫不抱怨或焦虑地按其本来面貌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也承认他们的天性,没
36、有心理防御,不把自己隐藏在假面具或社会角色的背后。他们同样地宽恕他们所认识的人的缺点,他们也对其行为的某些不足而内疚或烦恼,是因为这些弱点阻碍完美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3自发、单纯、自然 自我实现的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表现为公开和坦率,没有做作的行为方式。他们富有思想并体谅别人,在自然而诚实地表现感情,或因一些琐碎的小事而可能伤害他人时,他们大多能善于忍让,并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在重大的原则事情上,他们将毫不犹豫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4有责任感和自我献身精神 自我实现的人对自己承担的任务都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认为这工作对自己非常适宜,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想要去做的事,而不仅仅是
37、谋生的手段。由于对工作的热爱,自我实现的人不是为金钱、名誉或权力而从事他们的工作,而是由于工作能向他们的能力挑战,能促使他们成长,并使他们的潜能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5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人对独处和独立有强烈的需要。他们虽不怕与人接触,但他们不愿与其他的人接触,为此他们可能是孤零零的和沉默寡言的。他们有能力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自己的决定,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而神经症患者通常高度依赖他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感,他们常常按照父母或领导者的模式思考和行动。 6有自主的活动 自我实现的人有自主活动的能力和偏爱,他们的发展依靠自己的潜能和内部资源。他们有自制力,且有高度的自主性,在一般人认为
38、大祸临头的时候,他们仍然保持基本的平静。 7不断更新的鉴赏力 自我实现的人即使某些经验怎样重复,总有新鲜愉快感、敬畏感和惊异感。马斯洛测试自我实现的人,指出他们对于参加多次聚会、晚会或多次赚钱,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千篇一律的,这经常引起他们愉快的体验。8自主、自信 自我实现的人是自信和自主的,在一定范围内完全能抵制社会的压力进行思考和行动,当然他们也并不是故意违反社会准则以表示自主。 9对他人有爱的情谊 自我实现的人对社会上所有人都抱有感情移入的爱的情谊。他们热爱人类,也有帮助人类的愿望。他们也许被他人的不合理、残酷的行为所压抑或激怒,但能迅速地理解和宽恕他们。 10人际关系融洽 自我实现的人比普
39、通人有更强的与别人联系的能力,与他人更强烈地相爱,更深厚的友谊和完全打成一片的能力。但在人际联系的数量上是少的,他们一般愿意与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他们的爱是不求索取的,是一种无私的爱,而且像关心自己的成长一样关心着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在爱中体验着其他人所没有的乐趣和愉快。11民主的性格结构 自我实现的人能容忍和接受一切人,而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教育水平、政治和宗教派别、种族或肤色等。 12有手段和目的、善和恶之间的辨别力 自我实现的人能把手段和目的明确地区分开。自我实现的人喜欢“干” ,由于手段本身能带来了欢乐和满足,其结果,手段最终变成了目的。因此,他们更注重干事情的过程,而不是事情的最终结果。此外, 自我实现的人能区分善和恶、正确和错误,他们有十分明确的伦理和道德标准,并在任何情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