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教案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教师授课内容: 绪论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授课学时 2 学时授课对象: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实施,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大学学风。从而使大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适应人生新的阶段,为圆满地度过大学生活打下基础。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大学生活新特点。2、掌握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方法。3、领会大学应树立的学习理念。4、掌握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1、能找出大学生活的新变化。2、能具有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
2、大胆实践。3、能基本树立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4、能自觉地培养优良学风。5、能制定出自己的大学目标和计划。1、培养独立生活意识。2、合理规划自己大学生活的意识和能力。3、适应集体生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4、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大学的内涵。授课思路与方法授课思路: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引出大学生活新特点。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大学生遇到的困惑,重点讲解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通过名人名言论述学习理念的变化,解析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
3、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新的学习理念。通过视频资料的观看、分析与讨论,解析并培养学生优良的大学学风。从而使大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适应人生新的阶段。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视频影院播放、讨论法、资料点评。2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大家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树立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2、大学的内涵3、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4、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国家建设与人才需
4、求与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与成才目标 基本内容:课程导入:一位著名诗人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对于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应该说在人生道路上已跨过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怎样走好大学期间的每一步,是摆在每个学子面前的重要课题。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萧雷是上海一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可他仅在上海呆了半年,就要离开学校去出家,而且希望到荒
5、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面去修炼。他的同学感到他的想法太古怪,以为他心理出了毛病,于是将其情况汇报给了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医生约了他,通过心理测验及谈话,判断他的心理是正常的。在同学、辅导员、系里领导苦口婆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请来了他的父亲。父亲萧平贵是位农民,为了供养儿子上大学,已经欠了几千元的债。此次到上海,连衣服鞋子都是借别人的,因为他没有体面的服装。他听说儿子竟然想出家,差点被气死。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儿子生病或者出交通事故死了,尚可以理解,但儿子要出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萧平贵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儿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希望儿子回心转意。然而,萧雷终于还是独自去了九华山。在他出家的前几
6、天,他与心理医生有过几次深入的谈话。心理医生原本想劝他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后来也理解了他的想法。原来萧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度过,清泉、幽谷和清新的空气一直陪伴着他。而大上海车水马龙,噪声、污染的空气令他头昏脑胀,难以忍受。在不适应上海环境的同时,又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于是萌发了到清凉世界过没有烦恼的生活的念头。萧雷在九华山生活了半年之后,发现出家人的生活与他想像中的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他又决定结束独伴青灯古佛的生活,重新求学,到尘世中滚爬。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面对从中学到大学这种生活环境的转变不能适应,严重到走上极端。当然,这种情况很个别。但是,不少新生面对新的环境
7、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课堂互动:请同学们谈一下入学以来的感受。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3(1)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 ,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 (2)孤独感。所有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从不相识到相识需要一个过程,彼此理解更是需要较长时间。 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要,而现在是朝夕相处。许多同学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总是期望别人理解自己,但
8、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甚至有个别同学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一些矛盾和冲突。 (3)空虚感。过去大家都目标明确,因而行动也有了方向,精神也比较充实。进入大学后,紧张过后难免会有松懈感,感到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了方向。上课以外的时间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于是经常看电影,打够级、跳舞,玩游戏等,明知不该如此,却又控制不住。 (4)被动感。由于对学校环境、规则、运作缺乏了解,有的同学还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大学生活,因而显得处处被动。例如,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有的人直到上课铃响后还未找到教室;有的同学早上起不了床,因为过去都是父母提醒;有的同学不能安排好日常开支与消费,以至于
9、常为生活费倍添烦恼。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 (5)失望感。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发现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如:有一位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汪辉,他原来想象中的北大是: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非常好(用了三个非常,够理想主义的) ,甚至认为二个人住一个房间,宿舍全天候供应热水。反正就像天堂一样。后来发现都不是这样。感到特别失望。 总之,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种种心理,有这些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态度是,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
10、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对我们一年级的同学而言,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从“黑色六月”到“金色九月” ,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改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大学新生的认识和心态也能迅速、自然地跟上并适应这种改变;大学毕竟与中学有很大区别,学习、生活的新变化,既是对大学生的严峻考验,也为大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尽快认识大学及大学阶段各方面的变化及新的特点,及早了解客观环境、尽己所能调整好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便在人生的新起点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一 )大学的内涵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
11、教育阶段。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解构大学的含义:要了解大学的含义,必须先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修身,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以为社会培养统治者为目的。近代西学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教育。西方也是如此。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通过几种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培4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中世纪大学已明显具有专门人才教育的属性。以美国大学为转折,高等教育不光是培养有修养的公民,而且面向
12、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2.“大学”的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大文化”底蕴。大学一般都有丰富的藏书、报刊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为大学学子提供足够的知识,充足的资源,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但是,仅仅是知识的“大”还不够,思想、道德的“大”亦是必须的,大学应该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够提供给学子们一种信念,一种伴随一生的信念,并锤炼其意志品质。 因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大学不仅是获取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传播理想的殿堂。因此,大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将来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厚文化的熏陶与思维的训练,为将来继续学习和开创事业培养综合素质,挖掘潜
13、能。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学应该有“大师” 。大学当然不仅仅是大教室、大操场、大食堂、大实验室,更重要的是有大师或良师。大师也好,良师也好,他们是一种文化的支撑者、缔造者、拓展者。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们以其思想、学识而著称于世,以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研究,来指导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大学生长知识、长智慧,乃至长道义的依靠。竺可桢先生曾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的人选为转移。陈岱孙先生认为,一个大学的教育家,一要保证学生跟随你长知识,否则不成其为先生;二要使学生跟随你长智慧,否则是个教书匠;三要令学生从你的身上长道义,否
14、则不配做教师。所以,大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肩负着知识创新,推动文化永不停止、永远向前、不断创新的历史职责。大学生在这些大师的指导下,不仅学习知识,而且陶冶情操。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这里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这种氛围特别有利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一词最早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如饥似渴的刻苦学习的人” 。大学生是大学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的核心,而大学生要培养和学习的是为人品质、学术功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
15、大会上指出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 。 。 。 。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真正道出了面向 21 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二)大学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期1、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大学使一个人真正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使一个人真正地成熟起来,自主地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2、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造型期所谓造型,即通过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一定专长和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大学的成才条件是每一所大学都有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学科设置模式,各学科都有严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以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
16、教育的5根本,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名师出高徒”正是这个意义。大学的硬件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丰富的科技信息、优美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成才提供了保证。3、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大学时代是人的意志和才能的积累的时代,是为未来生存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准备条件的时代。 4、大学是人生集中学习的最佳期大学生精力充沛,心理逐渐成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智力发育进入高峰期,无论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思维力都是最好的,只有把这些有利的资源用于学业,才会无悔于人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愿每一位学子珍惜时光和青春,尽早成才。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
17、其人生中最后一个以学习为职责、以学习作为履行人生义务的阶段。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就将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从事某一职业,承担起社会角色的职责。名人名言:时机可能如召集军队打仗的号角,但号角的鸣叫永远不能制造出士兵和胜利。加富尔总之,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传递高级文化,培养高级人才” 的场所。每一个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珍惜大好时光,立志成才。(三)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目的:由应试转变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会自学,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18、,也是重要任务。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增强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2、生活环境的变化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离开父母、家庭的直接扶助,处于社会生活的断乳期。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每个同学的日常生
19、活要自己照顾。如何独立生活?主要是锻炼生活的集体性与自理性。要求适应集体生活和独立处理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生活习惯服从集体生活 。生活消费要学会节制 。(视频)大学一新生半月花光 2000 元3、人际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的变化: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人际环境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重要性和广泛性。大学生如果人际关系不和,就不可能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人际关系已不局限在本班、本年级,而是校内、校外、同学、同乡,师生间广泛交往,内容也日趋丰富。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是自主建
20、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6谊范围。学会关心体谅他人,获得更多的友谊。待人宽厚,严于律己。4、社会活动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从很少参加变为大大增加。进入大学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组织的机会增多,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课余生活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大学的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总之,大学生活的特点表现在:1、学习的选择性
21、与自觉性。2、生活的集体性与自立性。3、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广泛性。4、课余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就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随时都会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
22、学习。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们常说,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意思是说,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4、适应大学新生活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变化,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适应集体生活 (互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 集体生活的优点一目了然:生活节律一致,易于协调;同龄人相处,易于沟通。存在的问题也较简单,主要的是生疏感。大家来自全省各地,习俗爱好各不相同,脾气性格存在差异。如何适应?关键是要主动交往。交往总要有一方主动才能开始,有人在两周内能认识全班的同学,有的人在两个月后
23、还与同学相见不相识,这都取决于人的主动性。主动地关心他人,给人一个微笑,得到的是数十个微笑。爱人者人恒爱之。 其次,安排好个人生活其次,安排好个人生活。 (互动教学:感恩的心) 济南是个大城市,到这里求学我们的视野肯定开阔不少。但事情也有多面性,在美好中也会夹杂着丑恶现象。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是要注意防盗防骗,学会自我保护。社会上五光十色,不少人就专门骗大学生。凡事应多留个心眼。二是要防止高消费。大城市要适应不同层次人们需求,一些娱乐消费场所很豪华,也很昂贵,也很诱惑人。但大学生应保持自己的风范,不要与人比吃比穿比阔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标准因人而异,盲目赶时髦只能是东施效颦!要学会正确的
24、“比” ,要知道“比”什么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要体谅父母的难处,要把住生活关,善于自律。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甚至可以说是困难的同学,一定不要自卑。我们现在是学生,学生时代艰苦一些肯定不是坏事。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笑话学生的贫困!因为这不是我们的错,更说明不了我们的任何问题。我们一定要发奋努力,我们今天就应当加倍7努力。我们今天在学校里面生活艰苦,但是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为了供养我们上大学,他们在家里过着比我们更加艰苦的生活。不管我们的同学来自多么困难的家庭,我们的父母肯定比我们生活过得苦。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在学校能生活得尽可能好一些,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25、。父母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今后有出息。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在学校里面叫苦呢?有什么理由不用功呢?拿出我们的行动来,困难只是暂时的! 积极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具体做法:尽快适应环境变化;接受现实,发展自我;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提高交往能力,优化人际关系;设计新形象、学会自我管理。基本方向:“人格上自立、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自育。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是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2、全面学习全面学习包含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个方面的内容
26、。 3、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新成果的学习。4、终身学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对任何人来说,仅凭已有知识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 在大学阶段,在三年、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时间里,同学们要学习大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但仅有这些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人作过统计,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 10%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只靠在校学习,即“一次学习 ”的概念已经过时,必须树立“二次学习”、 “终身学习” 的观念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How to Study:学什么?怎样学?耶鲁大学校长莱温教授:参加课外活动,培养领导能力。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教授: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教授:理工科学生需要想象力和经济头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柏林格教授:大学生要有全球化眼光。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教授:本科生学习宜博不宜专。(来自 2004 年 8 月第二届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四、培养优良的学风所谓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
28、为模式,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等内容。养成 1、勤奋勤奋就是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严谨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8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29、3、求实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4、创新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2006 年 1 月 9 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在这次大会上中央提出要用 15 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名人名言:为学当惜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是不易珍藏的瑰宝。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澳大利亚“ 可以得到的未来 ”组织会长彼得 伊利亚德如是说。设计“六有”的大学生活:学习有效;社会交往有心;日常生活有序;闲暇娱乐有益;日常消费有度;做人有修养。结语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我们每一个人,
30、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完善自我。虽然我们影响不了全世界,影响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影响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影响一些人。因为我们的存在和坚持,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我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在这里,我希望我们大家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懈怠!记住: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首先,我们可以使与我们相关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继而,扩大,再扩大.。复习与活动:(认识大学活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纸,把白纸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在每一部分中写出:大学是什么?上大学学什么?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是怎样的?大学中的我 复习思考题1、谈谈从中学到大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31、2、大学生应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教案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教师 杜玉奎授课内容:绪论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授课学时 2 学时授课对象: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实施,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认清当代大学生成才应具备的素质。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自己的成才目标,并设计出具体的成才计划,并在学习中能自觉的践行成才计划。教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9学目标分析1、认清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3、掌握当代大学生应塑造的崭新形象。4、掌握大学生成才应具备的
32、素质。1、能按照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培养这些素质。2、能自觉地培养积极向上的崭新形象。3、能根据大学生成才应具备的素质,制定出自己的成才目标和成才计划。4、能通过案例讲解与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2、培养合理规划自己成才目标和成才计划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4、培养全面发展的意识。5、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2、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教学难点:国家建设与人才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与成才目标授课思路与方法授课思路: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使大学生认清当代大学生肩负
33、的历史使命。通过讨论,使大学生明确成才目标。通过解析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 ,使学生明确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通过观看与讨论人才,究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重点讲解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成才目标和成才计划。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视频影院播放、讨论法、资料点评。第二节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肩负历史新使命课程导入:观看视频:伟大人物对青年寄语毛泽东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邓小平说:在青年身上寄予了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光辉前景 江泽民说: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3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人类历史表明,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同的经历,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呢?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任务和责任。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任务和责任。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10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中出生的一代,是生活在独立强
35、大的新中国的一代, 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完成这样的历史重托,必须在历史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民族复兴大学生肩负着在历史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所谓“继往” ,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使中国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彻底改变我国落后的局面,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下去,这
36、是跨世纪一代大学生的责任。所谓“开来” ,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新世纪里成长的年轻一代大学生一定会带着党和人民的厚望,继承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为什么大学生肩负着在历史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最基本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是:
37、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二 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一,这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所决定的。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第二,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
38、力不发达,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相差甚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没有达到成熟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第三,这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虽然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但是,我们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第四,这是由我国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 (2)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仅仅处于小康社会的起点,与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