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8 ,大小:1.89MB ,
资源ID:332794      下载积分:3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327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DOC

1、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 2025 规划 二零一六年一月 I 目 录 一、规划基础 . 2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2 (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 3 (三)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 4 (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阶段成效 . 4 二、面临形势 . 5 (一)新时期区域战略定位要求成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 5 (二)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 5 (三)建设全 域统筹均衡发展的大都市区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6 (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 . 6 三、总体要求 .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总体定位 . 7 (三)发展目标

2、 . 8 四、主要任务 . 12 (一)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 . 12 (二)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 16 (三)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 20 (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23 II (五)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31 (六)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 35 (七)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 38 五、保障措施 . 39 (一)加强统筹协调 . 39 (二)落实责任分 工 . 40 (三)完善政策配套 . 40 (四)加大项目支撑 . 41 (五)强化区域合作 . 41 附表 . 42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 “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3、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 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 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

4、代化建设新格局。 ”党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党的 十八届五中 全会强调: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5年 3 月 24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下发的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 2 见,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2015 年 9 月 11 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

5、议下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 47项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初步完成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 设计,增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并于 2014 年 7 月获批 “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 。但总体上看,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 较 重 、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重 要 瓶颈。为加快推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特 编制 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以 “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为基础,以 “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 建设为契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力发展资源消耗相对较少、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32 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 3 深入实施工业发展 “1313”战略 1,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分别达 32.8%、 6.8%、 3%

7、;彻底关闭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小煤矿,彻底退出采煤和烟花爆竹行业,持续推进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和印染行业结构调整。 2014年,成都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调整 为 3.7:45.3:51。 (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节能工作成效明显。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单位和重点领域节能管理,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积极推行合同能源市场机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4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 5191万吨标煤,单位 GDP 能耗降为 0.585 吨标准煤万元, “十二五 ”期间累计下降 13.5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 30%,单

8、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 0.931 吨万元。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水、土地、废弃物等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国家餐厨废弃物处置试点有序推进,一期处置项目建成投运。 2014 年,成都市用水总量(不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控制在 54.02 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达到 3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19,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达 3.8 亿元平方公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焚烧)达 50%,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初步建成,主要品种回1 “ 1313”战略是指 1 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 3 个发展层级、 13 个重点推进产业(突

9、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 4 个产业, 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 5 个产业,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 4 个产业)。 4 收率达 70%,回收 量和回收额占全社会 20%。 (三)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将 “宜居宜业 ”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初步构建起 “两山两环、两网六片 ”2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设, 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 38.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35.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77 平方米人,环城生态区内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达 8.79%。

10、扎实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强化大气污染、城乡 水环境综合治理, 2014 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同比上升 24.9%, PM2.5 年均浓度小于 77 微克立方米,建成 247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强危废治理,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 (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阶段成效 按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了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颁布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创造性地在城市近郊设立生态隔离区。率先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

11、制,每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用于 近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创新设立了主要河道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设立2 “两山”指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屏障;“两环”指环城生态区和第二绕城高速路生态隔离带;“两网”指为市域水网和绿道网;“六片”指六片防止城市连片发展的生态隔离带。 5 了集体公益林地保护资金、耕地保护基金。将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列为科技惠民专项的重点支持内容。以 “共饮水、同呼吸 ”两大行动为重点,加强与周边城市秸秆禁烧联防联控、跨区域水源保护、环境信息交流,初步建立了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 20112014 年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 69.6 亿元

12、,是 “十一五 ”的 1.9 倍,其中 2014年全市节能环保支出 24.9 亿元,增长 51.9%,较 “十一五 ”末年均增长 25.2%,确保了财政资金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面临形势 (一)新时期区域战略定位要求成都 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成都是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肩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成都又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按照重点开发区的定位,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逐步形成人口、经济与资

13、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对探索重要 生态保护地区科学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过去支撑成都经济 社会 发展的各方面要素优势逐渐减弱 ,正 面临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 “双约束 ”趋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高,水功能 6 区水质达标率偏低,雾霾治理形势严峻等 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 “环境换增长 ”向 “环境促增长 ”转变。 (三)建设全域统筹均衡发展的大都市区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成都既是西部 特大型中心城市,又是典型的资源

14、输入型城市。随着城镇化由加速期进入成熟期,城市空间形态将由单中心、极核式集聚发展向全域统筹均衡的大都市区转型,人口和产业还将面临集聚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容量日趋饱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 ”的全新主张, 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 确提出到 2020 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

15、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成都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应 严格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主体功能区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政府目标考核制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 7 追究制度等为重点突破口,攻坚克难,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部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区。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 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省委 “三大发展战略 ”3和市

16、委 “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总体战略,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定位,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途径,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全面深化改革 为动力,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突破,以彰显蜀水生态文明精髓为核心,弘扬生态文化,探索由 “环境换增长 ”向 “环境促增长 ”转变的有效路径,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二)总体定位 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立足西部经济发展领头城市地位和成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阶段特征,按照生3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