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陳麗欣 教授,第十章:團體,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第二節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第三節 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第四節 團體決定,第一節:團體的基本概念,團體的定義與特性團體的形成團體的結構團體的溝通團體凝聚力,Forsyth(1990)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經由社會互動而互相產生影響。團體的人數:兩、三人數百人Dunbar(1993, 2001)團體的平均人數會受到團體平均的高等認知能力大小所影響(主要涉及大腦的額葉區域),團體的意義:,意義:各派學者雖有不同的定義,但均重視(互動),故定義為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人,經由社會互動而互相影響。廣義: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2、。如群眾、軍隊、家庭等屬之。狹義:指社會集合中,其成員互相依賴,且經由社會互動而互相影響,團體的影響:,互動:成員之間經由語文、非語文的、身體的、情感的等不同方式的互動,而產生相互影響,是團體最重要的特徵。結構:團體發展過程中,逐漸產生一些組織或結構,團體成員之間亦會發展出一定關係。目標:團體通常有一個所有成員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團體感:團體成員之間通常有一體的團體感。(我們)動態的互賴關係:團體一般是動態的,每個階段都不斷的在改變。,團體的特性,成員間的互動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形成內部結構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目標團體感,二、團體的形成,心理動力說(The Psychodynamic Perspect
3、ive) 社會生物說(The Sociobiological Perspective) 社會比較說(Soci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社會交換說(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團體的形成-人為什麼加入團體?,心理學上以四個理論來解釋。(一)心理動力說:人們加入團體主要是為了滿足一些在團體外無法獲得的基 本生理及心理需求。 Frued:滿足安全及認同 Schutz:歸屬,控制,情感(二)社會生物說:人們加入團體是因為人都有親和、群聚的本能,所以喜歡和別人在一起,而會加入團體。(三)社會比較說:為尋求社會比較而加入團體。(四)社會交換說:人們
4、加入團體是因為成員希望可以從中交換所需的酬賞,如社會互動的機會,情感方面的支持,吸引人的其他成員,有趣的團體活動,協助個人達成目標。,三、團體的結構,規範(norm)界定團體成員所該做或不該做的行為的標準。規範是由團體成員互相影響而逐漸形成,但並非是始終不變的。大多非由正式團體明文規定。遵守者會被讚賞,違反者遭屏棄。 角色(role)團體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必需分工合作,因此會有不同的角色扮演。角色間衝突:當一個人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被要求不同的行為,當這些要求不一致時,就會產生角色衝突。角色內衝突:扮演某一角色,同時面對不同團盤,成員對他期望不同而產生進退兩難的局面。,三、團體的結構,地位(s
5、tatus)一個人的地位決定於他們扮演角色的價值。且角色的獲得方式不同,地位來源也就不同l、成就的地位:地位是經由自己的能力與努力,辛苦而得來的。如白手起家。2、賦予的地位:地位不是由自己的能力與努力得來,而是因為身世、關係而加諸於個人身上的,如企業的第二代接班人。3、地位高低於在團體中產生的影響: a、地位高的人享有比較多的特權。 我們也比較容易原諒這些人的特異或偏差行為。因他們的貢獻 已累積(個人信用),但當個人信用被過度使用則會產生(信用 負債)。 b、地位高低影響個人的行為,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 C、地位高低會決定一個人講話的份量。,三、團體的結構,角色間的衝突(interrole c
6、onflict) 角色內衝突(intrarole conflict),四、團體的溝通,(一)發言者: 不論團體大小均有些人話說得多,有些人顯得沉默。(二)領導與發言: 領導者勢必成為最主要發言人,但在無領導者的團體中,溝通亦能產生領導者。,四、團體的溝通,(三)溝通網路-問題解決效率:,四、團體的溝通,是指團體成員可以直接或間接傳遞或交換訊息的管道。不同的溝通網路會影率解決問題的效率、成員的滿足感,以及誰會成為領導者等。常見者如下: (A)、Leevitt之溝通網路:(見455頁,圖11-7) 1、類型: (1)圈型:可與鄰近的溝通,卻不能與其他的人直接溝通 (2)鏈型:最外二個只能與鄰近的溝
7、通 (3)輪型:中央者能與四人溝通 (4)Y型:中央者能與三人溝通 2、解決問題的效率: 中心化溝通(輪、Y):效率較高、問題比較容易時採用 非中心化溝通(圈、鏈):問題複雜時採用,四、團體的溝通,(B)階層體系中的溝通平行溝通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四、團體的溝通,(二)成員的滿意程度(1)中心化:居中者滿意度高(2)非中心化:整體滿足感較高(三)領導的產生(見400頁) (3)輪型(4)Y型(2)鏈型(1)圈型,五、團體凝聚力,團體凝聚力是團體吸引全體成員的力量總和,主要來自於團體成員間的人際吸引團體凝聚力與工作表現的關係:可互為因果兩者的正相關在小團體中比大團體明顯兩者的正相關在需要互相依賴、
8、互動的工作上較高會受到團體規範的影響,五、團體凝聚力,(一)正性: l、人際吸引:團體成員問的人際吸引。 2、團體之工具性目標:團體是否能滿足成員的需求。取決於個人需要及目標與團體之活動及目標符合程度。 3、團體有效性和和諧互動的程度 4、團體的領導:民主式凝聚力較高 5、無其他可以取代的團體或面對外來的威脅時。 (二)負性: l、不滿意 2、不得不留下,團體凝聚力的測量:,最常採用的是Moreno設計的社會計量測驗,此法包括三步驟:l、要求每個成員回答有關其他成員的一個或一個以上問題。2、根據受試者們的選擇畫出一個社會圖來說明團體成員之間的關係。3、根據社會圖判斷成員互動的狀況,凝聚力的高低
9、,每位成員的相對聲譽及相互間之關係。,第二節: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社會衝擊理論去個人化,一、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1、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 :當別人的存在,可以增進個人的表現。2、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 :旁觀者存在會使受試者的效率降低,表現較差。3、產生原因的解釋: a、工作種類:別人的存在,有利於簡單工作,卻不利於複雜的工作。 b、學習驅力理論:助長或抑制應視別人是否為可能評價來源。 c、分心:Sander提出,認為別人存在會干擾當事人的活動力,為了克服就須加倍努力,產生的效益超過則為助長,不足則為抑制。,Zajonc
10、s Drive Theory of Social Facilitation,表現較好,表現較差,當作業是複雜或困難時,強勢反應是不正確的反應,當作業是已學會的或簡單時,強勢反應是正確的反應,對強勢反應的增強,激發狀態(Arousal),其他人的存在,何時發生?,為何發生?,Zajonc 只要在場(Mere Presence) Cottrell 可能的評價來源 (potential source of evaluation)Baron分心衝突模式(distraction-conflict model ),二、社會衝擊理論,人的存在對個人影響程度的決定因素:他人總數(number) 強度(stre
11、ngth) 接近性(immediacy)(見407頁之圖),三、去個人化,當個人處於團體中時,自我的意識會喪失,個人的自我認同會被團體的目標與行動取代,此時行為不再代表個人,而是群體行為的一部份。Diener, Fraser, Beaman與Kelem(1976)在萬聖節對兒童行為的觀察顯示了去個人化的效果,他們對一些兒童詢問名字並記下,另一些兒童則無,然後安排一個大人不在的情境,觀察在有機會可以多拿額外的糖果時,兒童會不會多拿,結果發現,那些曾經被詢問姓名的孩子,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會被抓到,也極少會多拿。,團體導致抑制作用的降低,激發狀態(Arousal)匿名性(Anonymity)責任分散(
12、Diffused responsibility)Accountability cuesCost-reward calculations(見408頁)去個人化後所表現的行為會受社會情境的影響,第三節: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工作類型社會閒散社會彌補,一、工作類型,加成性工作(additive task):工作績效決定於每位成員工作表現之總和 不連續性工作(disjunctive task)工作績效決定於表現最佳的成員 連續性工作(conjunctive task)工作績效決定於表現最差的成員,二、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隨著團體人數增加,個人平均工作量減少。可能原因:協調不當(co
13、ordination loss) 社會閒散不同的工作類型,社會閒散的情況也不一致,二、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產生原因個人表現可辨認性(identifiability)的降低當團體人數越多,個人越看不出自己努力與團體成果的關連性(input-outcome contingency) 因為有多人一起工作,所以覺得目標較易達成,三、社會彌補,當個人處於團體中,他們的作業表現不但沒有社會閒散,反而還較單獨從事時來的好。WilliamsKarau(1991)社會彌補假說(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發生時機:極端困難時對其他同伴表現不佳的預期團體表現
14、必須對個人具有重要意義,團體的競爭與合作,實驗室之研究決定因素: 1、酬賞結構 (1)競爭性:某人獲利其他人損失 (2)合作性:個人表現越好團體越好 (3)個別化:某人獲利不影響其他人 2、民族性:西方工業社會較具競爭 3、社會文化:城市比鄉下傾向競爭 4、個別差異:合作者、競爭者、個人主義者 5、溝通:溝通越多,合作越多 6、團體大小:人數越多合作越少 7、相互性:回報恩惠,報復受辱,團體的領導,一、結構:領導者有一名至數名二、正式與非正式領導: 正式的有指派或選出,非正式的是具有說服力者三、邁向領導之路:團體外之人派任,成員選出,自然脫穎而出四、領導活動之型態:工作型、社會型五、Who i
15、s the leader? 個人特質:達成目標能力,團體成功互動之人際技巧,動機較強 情境特質:溝通網路 個人與情境之符合度六、領導型態:費德勒的權變理論 l、型態:工作取向、關係取向 2、情境:不喜歡愛控制、喜歡愛控制,第四節:團體決定,團體決策團體極化現象團體迷思,一、團體決策,定向階段(Orientation),討論階段(Discussion),決定階段(Decision),執行階段(Implementation,一、團體決策,團體如何做決策(how)會受到團體要做的決策類型(what)所影響。要做的決策類型? (智能性作業 vs. 評量性作業) 要如何做決策? 規範性 vs. 訊息性
16、社會影響捷思法(heuristic) vs. 系統法(systematic) 處理,二、團體極化現象,說服論點理論(persuasive arguments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社會分類(social categorization)或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理論,二、團體極化現象,指團體在作決定時,往往會較個人的決定更為極端或更趨於保守。產生極化現象的解釋:1、責任擴散理論:認為團體中的決定,是由全體成員共同承擔責任的。2、熟悉理論:認為冒險遷移主要是因為成員對於情境變得更為熟悉所致。3、受領導者影響:如領導本身具冒
17、險傾向及說服力,則成員被引導做出冒險之可能性較大。4、價值理論:在任何情境中,人們會考慮此情境的價值係統,做出符合此價值觀的行為以得到較佳的評價。,三、團體迷思,容易發生在:高凝聚力的團體(high cohesive groups)有特定結構的團體 高壓力的情境(stressful situation),團體迷思的症狀,極大的從眾壓力(high-conformity pressures)自我監察(Self-censorship)心理衛士(Mindguards)全體一致的表象(Apparent unanimity)無懈可擊的錯覺(illusion of invulnerability)道德的錯覺
18、(illusion of morality)對敵人的錯誤知覺(biased perceptions of out-group)集體合理化(collective rationalizing),避免或減少團體迷思,減少從眾壓力。搗蛋鬼將團體再細分為幾個小組,先讓小組成員討論。詢問外界專家的意見。在執行決策之前,再舉辦一次會議,檢討是否有漏失之處。要花時間與精力去收集資料,了解對方。,避免團體迷思的策略,讓成員預期他們必須要為他們的決定負責 讓一個人扮演提醒者(reminder)角色,提醒大家錯誤決策過程的危險 團體領導者或其他成員應該鼓勵大家獨立思考與尋找訊息 “團體支持系統”(group support system),THE END,Q & A,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