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十一五”优秀成果征集、评选结果与分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背景,2007年12月,北京市教委颁布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一五” 课题结题; 201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专项“课程改革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验与推广项目” 。,基本情况,一、市级征集(2010年4月-7月)(一)成果征集范围 1.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一五”课题参与学校。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策略”;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课题“首都中小学可持续发
2、展意识培养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北京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北京农村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北京市教委委托专项“北京市小学道路交通安全读本实验研究”等。2.鼓励有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的其他学校,积极参加本次成果征集活动。,基本情况,(二)成果征集的类别A类:教学课例类。包括学科及跨学科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课例光盘及文字材料。B类:案例类。包括校长撰写的管理案例、教师案例的教育教学案例、学生撰写的实践案例等。C类:论文、研究报告类。,(三)成果征集的数量课例类成果291份;案例类成果169份;论文、研究报告类成果290份。,基本情况,二、专家评审(2010年9月)(一)
3、专家构成北京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国家教育督学、国家环保局宣教中心的项目专家;区县教育科研部门的教育教学领域专家。,基本情况,(二)评审标准 1.课例评审标准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与内容;遵循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原则;对于促进教改、提高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原创且在“十一五”期间未参加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其他评选。,基本情况,(二)评审标准 2.案例评审标准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真实、具体、有情节、有可读性、突出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故事;原创且在“十一五”期间未参加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其他评选。,
4、基本情况,(二)评审标准 3.论文、研究报告评审标准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理论上有新思想、新观念,具有实用价值。将卓有成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升华为规律性认识,转化为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及规律的探寻。原创且在“十一五”期间未参加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其他评选。,基本情况,(三)评审程序按类别进行专家个人评选;按成果类别进行组内协商;召开评审会进行集体审议。,基本情况,(三)评审比例及结果评审比例:一等奖:10%;二等奖:20% ;三等奖:30%。;评审结果:课例一等奖29人、二等奖58人、三等奖85人;案例一等奖17人、二等奖33人、三等奖49人;论文、研究报告一等奖29人、二等奖59人、三等奖7
5、4人。,基本情况,一、课题项目引领,提升成果质量聚焦问题:应对教育教学现实。创新实践:积累实践智慧。研究干预:改进教育实践。深度分析:反思与提炼,形成规范性的个性成果。,主要特点,二、四大领域主题教育日益深入 ,成果视角不断拓展。社会领域:和平与发展、环境领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经济领域:循环经济、绿色消费文化领域:文化多样性、国际理解、世界遗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特点,三、团队研究成果突出,形成群体研究气势。规划设计:领导先行;专家引领:登高望远;骨干带头:草根科研;群体参与: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群体气势,主要特点,四、后来居上、利用良好契机促进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
6、(如房山);国家讲习班、国家实验学校(如石景山);现场会(中关村中学、顺义杨镇二中),主要特点,一、对各类成果特点的把握和判断不清晰,成果特质不鲜明。从研究成果来看,相当比例的人员依然对课例类、案例类、论文研究论文类成果的概念界定、特点的把握不清晰,很多论文实际是案例的描述,不少案例又与课例混淆,撰写也不规范。,存在问题,二、不善于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审视现有教育教学实践,缺乏实践经验的反思和升华 。评审中出现的一个明显问题是,不少老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原有的成果,简单地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标签粘贴,缺乏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重新审视与分析现有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和深入思考,一些成果显得“生硬而牵强
7、”。,存在问题,三、选题过大,研究与实践都显得空泛而难以突出特色 。涉及面过宽、也比较复杂,论证时面面俱到,但对各方面的论述都不深不透。新颖性和创造性欠缺。,存在问题,一、进一步加强对获奖优秀成果的总结分析、提炼与完善,促进成果的推广 。分析与评述;修改与完善;推广与精炼,未来思考,二、深化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研究,以项目推进教学实践,提高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 。可持续发展教育 “十二五”课题申报教育部专项市教委专项。(开拓新视野、发现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寻找新路径、产生新影响),未来思考,三、 加强研究成果间的学术交流,开展校际合作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辐射力 。 四、加强分层培训,既关注优秀成果的深化,还要关注新近加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与研究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未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