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3.50KB ,
资源ID:339232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39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DOC

1、 1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 提升 “高等学校 学科 创新引智计划 ”( 以下简 称 “111 计划 ”)实施 和 管理的科学 化 与规范 化 水平 ,充分发挥引进国外高水平 人才和 智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111 计划 ”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 引智 基地 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 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

2、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的 学科 ,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三条 “111 计划 ”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需求,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学、研究机构 或世界一流学科 队伍中 ,引进、汇聚 1000 名海外顶级学术大师以及一大2 批学术骨干,与国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相互融合,形成高水 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建设 100 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

3、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第 四 条 “111 计划 ”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以下 简称 “111 基地 ”) 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按照 “统筹规划、服务需求、科教融合、择优建设、动态管理 ”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能职责 第 五 条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 “111 计划 ”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由两部 门 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主要职能为: 1. 制订 “111 计划 ”的整体规划 、战略布局 ; 2. 审核确定 “111 基地 ”建设名单和资助经费等。 第 六 条 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联合组成 “111 计划

4、”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为: 1. 制订并发布 “111 计划 ”年度实施方案; 2. 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 “111 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 ”( 以下 简称 “111 专委会 ”),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委员会成员实行聘任制, 5 年一个聘期,可连续聘任; 3 3. 对计划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 “111 专委会 ”对项目进行评审; 4. 负责 “111 基地 ”建设立项; 5. 负 责推进项目的执行和检查经费的落实; 6. 组织对 “111 基地 ”的 验收 和 评估 。 第 七 条 “111 专委会 ”受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 委托,主要行使以下职能:

5、1. 对 “111 计划 ”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2. 负责计划项目的评审; 3. 对各 “111 基地 ”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与 验收 评估。 第 八 条 高等学校是 “111 基地 ”建设的依托单位,获得 “111计划 ”资助的高校 应加强学科创新引智工作力量。 第三章 支持范围与条件 第 九 条 “111 计划 ”遴选范围包括中央 高 校和地方 高等学校 。 具体申报资格与申报数量由 年度 实施方案确定。 第十条 申请本计划的 “111 基地 ”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学科基础: 依托学科应为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有国家、省部级4 重点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 2.

6、 人员构成: ( 1) 应 聘请 10 名以上海外人才团队,其中包括: 1 名 以上国际一流学术大师 , 5 名以上高水平学术骨干;或成建制 10 人以上国际一流海外团队。 ( 2)国内人才团队 10 人以上,其中包括 5 人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3. 人员条件: (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 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学科 的 教学科研岗位 ,与 本学科 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 2)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对中国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国际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 55岁。

7、 ( 3)国际学术大师应为外国国家科学院 或工程院 院士或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 ( 4)海外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5 位,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 5)国内工作时间:国际学术大师每人每年 原则上累计不少于 1 个月 ;海外学术骨干每人每年 原则上 累计不少于 3 个月 ,一般应 保持有 1 名以上海外学术骨干 长期 在基地工作 。 ( 6)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超过 60 岁、科研骨干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 50 岁,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

8、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第十 一 条 两 个 “111 基地 ”不得引进同一名国际学术大师 。 第四章 申报、评审及立项 第十 二 条 高等学校按照年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 三 条 申报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单位 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组织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申请书、并与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至 “111计划 ”管理办公室。 第十 四 条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的评审工作。项目评审程序为: 1.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凡审查6 不合格者将不予受理; 2. 组织本领域同行专家对申

9、报材料进行初评; 3. 组织 “111 专委会 ”进行会议评审,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评审意见表; 4.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年度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5. 根据领导小组审 批 结果 ,公布 “111 计划 ”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和资助经费额度。 第十 五 条 予以立项的“ 111 基地” 依托高校 须填写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 ,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后的任务书 和论证报告作为 中期绩效检查 和 验收的依据。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验收评估 第十 六 条 “111 基地 ”一个建设周期为 5 年,每个基地 须从建设期

10、首年度 开始 建立年度进展报告制度 , 每年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将进展报告 报送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 第十 七 条 予以立项 的 “111 基地 ”根据计划任务 书 的要求 ,须 持续提升引进 国外人才层次和水平, 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力度,积极争取承担7 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引领和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第十 八 条 “111 基地 ”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基地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 “111 基地 ”实行 “开放、流动、协同、共享 ”的运行机制。 第 十九 条 “111 基地 ”实行 中期绩效检查

11、制度 , 对立项建设后 满 3 年 的基地 进行中期绩效检查。 对 中期绩效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 要求 予以整改或中止 建设 : 1. 对明显未达到 引智 计划要求、难以 完成预期目标的 ; 2. 保障条件不能落实, 无法按原建设方案实施的; 3. 其他 因人为因素 严重 影响基地正常建设的 。 第二十条 中期绩效检查委托 “111 专委会 ”进行,采取现场检查的办法,检查包括海外人才引进、重点工作进展、学校保障措施、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形成中期绩效检查报告。 第二十 一 条 对 基地负责人 调离 的, 其所在高等学校应 在负责人调离后 3 个月内 向 “111 计划 ”

12、管理办公室提交 负责人调整意见 , 经 管理办公室 同意后予以调整 。 第二十 二 条 “111 基地 ”首个 5 年 建设期结束后, 由“ 111计划”管理办 公室组织验收,“ 111 基地”所在高校应按相关通8 知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验收申请报告报“ 111计划”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 三 条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 “111 基地 ”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程序包括 : 听取基地主任和依托高校的建设汇报,审核验收材料,考察研究平台和建设成效, 对照任务书 确定的建设目标,重点对 引进海外人才和国际化团队建设、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管

13、理和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 等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第二十 四 条 对“ 111 基地” 建立滚动支持机制 ,对建设成效显著、 验收结果 良好 的 “111 基地 ” 可 继续滚动支持 5 年 。 第二十 五 条 “111 基地 ”须参加 5 年一次的 周期性 评估,评估工作 由 “111 专委会 ”或 委托 第三方 专家组 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估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水平、国际化团队建设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管理运行和开放共享等,对通过评估的基地保留名称继续开放运行,对于未通过评估的 “111 基地 ”要求 整改或淘汰。 第二十 六 条 “

14、111 基地 ”要积极探索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机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 设模式,积极承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大科学计划(工9 程)、世界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建设等项目,鼓励基地人员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第二十 七 条 “111 基地 ”经费支持人员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 ”( Supported by the 111 Project)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第 二 十 八 条 “111 基地 ”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 建

15、立 国际化 动态 信息网站,营造创新引领、追 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第六章 建设经费与使用管理 第 二十九 条 “111 基地 ”建设期间 可 获得 专项经费支持 , 专项经费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共同筹措。 第 三十 条 国家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 聘请外国专家经费 相关办法和规定执行,依托单位应保障 “111基地 ”建设经费投入,规范使用、提高效益,接受监督检查。 第三十 一 条 高校配套经费除补充聘请外国专家费用不足部分外,还可用于: 1. 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10 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 2. “ 111 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3. “ 111 基地”召开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相关的费用。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 二 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 引智基 地 管理办法(教技 2006 4 号) 同时 废止 。 第三十 三 条 有关高等学校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校 “111基地 ”建设管理办法。 第三十 四 条 本办法由 “111 计划 ”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