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适应全国经济 形势 守好地方发展底线 黔西南州 2017 年经济运行分析 岑大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全局经济对局部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全国经济对地方经济故然产生巨大影响。当前,面对“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能利用率上升 ”等全国经济形势,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 黔西南 州,只有准确地把握 全 州的经济形势,充分利用全国经济形势对 地方 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努力克服全国经济形势对 地方 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才能 守好“发展底线” 。 一、 2017年全州 经济 运行情况分析 2017 年 , 全州上下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旅
2、游、大生态战略行动,在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上主动作为 , 全州经济 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的发展目标。 (一)经济总量保持持续 增长 态势。 一是 三次产业 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 完成 204.08亿元 ,比上年增长 6.6%。 第二产业增加值 完成 340.68 亿元,增长 10.7%,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完成 812.44亿元、 工业增加值 315.94亿元,增长 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522.84亿元,增长 16.2%,其中, 旅游总收入 339亿元,增长 50%; 二 是投资消费较快增长。 全年 完成 500万元以2 上 固定资产投资 98
3、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 235.41 亿元,同比增长 12.8%,道路运输投资完成 143.12亿元,同比增长 33.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243.92 亿元, 同比 增长 12.5%,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422.95 亿元、零售业销售额 314.31 亿元、住宿业营业额 10.37 亿元、餐饮业营业额 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7%、 17.6%、 17.1%、 21.2%。全年进出口总额 完成 5500 万 美元, 同比 增长 42.2%。三是财政金融平 稳运行。 全年 完成财政总收入 1734601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1437
4、98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3%、 3.1%,其中 完成税收收入 141.05 亿元, 同比 增长 16.2%,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 72.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长18.5%。四是民生进一步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 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758 元, 同比 增长 9.2%;农 村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 8596元, 同比 增长 10.5%; 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53万人 , 贫困发生率 下降到 7.66%。 (二)经济运行保持稳中 有 进态势。 一是经济 总体规模迈进新台阶。 全州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000亿元,达到 1067亿元, 比增长
5、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等 4项经济指标均 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 全年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 5.6个百分点 ,其中三次产业值加值分别高于全国 2.7、4.6、 8.2 个百分点 ;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3 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 15.7、 2.3、 6.5个百分点。三是经济结构 不断 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占比为 19.12: 31.91: 48.97;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轻工业发展提速,全年完成轻工业增加值 41.38 亿元,同比增长 35.7%,比规模以
6、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 25.1 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产业投资 308.16 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31.4%。 (三) 发展后劲保持逐步增强态势。 一是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喜人。 到 2017年底,全州建成山地 特色产业基地 达 427.9 万亩 , 粮经比由 35 65 调整 为 30 70, 精品水果 、食用菌、 中药材 、 茶叶 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不断显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山地农业的支柱产业 。 二是重大工业项目支撑作用增强。 “大电强网 +大产业 ”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煤电网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促进了 兴义 清水河煤
7、电冶一体化循环经济、兴仁登高煤电铝、安龙金源铁合金、贞丰贵耀玻璃、义龙振华新材料等一批 重大生态载能工业 项目建成投产 ,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是旅游产业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完成旅游投资 108 亿元 , 建成 一批 重点旅游项目 ,成功创建 2 个 国家 4A级旅游景区 、 14个景区获评国家 3A级旅游景区 ,成功举办了 2017 国际 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 等一批重大赛事,促进旅游持续“井喷”,全年 接 待游客 4185 万人次 , 增长45%,山地旅游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四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大数据战略行动深入推进, 义龙大4 数据产业园 初具规
8、模, 上架服务器 2000台 , 引进华为、货车帮、中联创投等 大数据 优强企业入驻 ,华为云数据中心 建成运营。 信息化与工业化加快融合,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煤碳等行业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 电子信息制造 、 软件 、 信息服务 等大数据关联产业 开始起步 ,新的发展动能不断培育。 二、 全 州 经济运行 影响 因素及发展机遇分析 尽管 2017 年 黔西南 州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 平 均水平 ,但是,放在全国经济的大背景下, 黔西南 州经济发展既有来自 于自 身许多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又有来自于全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同时也有众多有利于全州经济发展机遇 。 (一) 自身制约
9、因素 比较突出。 一是交通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公路设施等级低,二级及以上公路仅占 比较低;铁路建设滞后,全州只有一条铁路( 南昆铁路 )通过 , 运力严重不足,高速铁路没有通达 ;红水河 水运 大通道等级低、并且尚未通航, 出海 水运通道 名存实亡。出州骨干交通网络尚未建立,物流成本较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是 工业化城镇化 水平较低 。 2017年,按照不变价格 折算, 全 州人均 GDP 相当于全国 2012 年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差 5 年;在就业结构上,目前 全 州的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就业结构同全国 2008 年水平相当,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 9 年;从城市化水
10、平方面比较, 2017年 全 州城市化 率为 43%, 只相当于全国 2006 年的城市化水平,比全国落后 11 年。从总体水平衡量,当前 黔西南 州工业化 、城5 镇化 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 8 至 10 年,仍处于工业化 、城镇化 的初级阶段 ,对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不足。 三是 产业结构性矛盾 仍未解决 。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重工业 不 重,轻工业过轻 , 产业链条短 ,初级产品以及资源性工业产品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工业项目绝大多数是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第二产业 占生产总值比重 较 低 仅为 31.91%, 于全国水平 5 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
11、高。 旅游接待旅游人数虽然高速增长,但总量在全省挂末,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较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较小。 四 是经济发展 新动力 培育 不足 。 科技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处于全省中下水平,新动能培 育不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对外开放水平低,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总额总量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 (二) 全国经济形势影响 加深。 一是 全国经济增长下行宏观调控 的 影响。 2017年全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827122亿元, 比上年
12、增长 6.9%, 继 2012年以来连续 五 年保持 7%左右 的平稳增长。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经济总量小、 历史欠账大 的 黔西南 州,要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必须加速发展。但全国面临 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的经济形势,必将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确保经济下行运行的目标。全面经济发展放缓,全 国宏观经济调控将影响6 地方 的经济 的 发展速度。 二是 全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影响。 去产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全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 煤炭、 钢铁 、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 煤灰 、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 是黔西南 州的
13、重要工业,在全 州 工业总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这些产业的全国性产能过剩,将影 响 黔西南 州工业的发展。此外,国内许多行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能矿产业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现象,化解产能过剩和调整产业结构必将对处于产业链上游的 黔西南州 资源原材料行业产生冲击, 进而 影响 黔西南 州的 工业 增长。 三是 金融 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下降 的 影响。 2017年 全 国 社会融资规模 增量 为 19.4 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多 1.6 万亿元 ,但对实体经济支持效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地方 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增长较快,大量货币资金被用于“借新还旧”。 加之, 2017年四季度
14、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名义 GDP 的上升,去杠杆的基础仍不牢固,依靠债务驱动的投资扩张模式尚未根本扭转,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性失衡仍然突出,杠杆率有可能再度反弹 ,就会出现 资源 流动性不足。而作为经济发展 相对 滞后的 黔西南 州,更需金融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而全国 金融 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形势,必将 影响 包括黔西南州在内的地方 融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三)发展新机遇在不断涌现。 一是国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7 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决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作用建设全国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15、部署。 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坚持打好三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部署: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 2018 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 1.35万元,比上年增加 5500 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在精准脱贫上, 2018 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万以上,易地扶 贫搬迁 280万人,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污染防治上,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成造林 1亿亩以上,等等。国家打好三大攻坚战必将增加资金投入、实施政策倾斜,黔西南州既是贫困地区又是珠江上游生态攻能区,抢抓这一机遇,定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2018 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一方
16、面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为黔西南州加快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全面推动 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改善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抢抓这一机遇,争取更多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机遇。 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他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提出,要8 加大对革命老
17、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黔西南州既是左右江革命老区,又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中,将获 得国家层面的支持。 三、 守好黔西南 州经济发展 底线 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到来 ,黔西南 州 要守好 发展 底线 ,必须 重构经济体系、 推进体制改革 、优化投资环境, 抢抓发展机遇,用好 国家政策 ,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能力 , 促进本地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 ,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加快构建新经济体系。 随着 全国 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韧性增强,经济工作的重心应从“稳增长”为主转向“
18、高质量发展”为主。 党的十九大 报告指出“我国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要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来的经济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新的经济体系。 新经济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经济形态,特别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应用所产生的新业态。 黔西南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必须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 以扩大有效供给 和 提高质量效益为主
19、攻方向 ,构建 以数字经济、绿色 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 的 独具特9 色的 新经济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新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四型数字经济产业,加快生产和服务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培育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新业态 。 推动黔西南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 加快 推进体制改革。 推进经济领域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破除由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未划分、职责未界定而存在的“弹簧门”、“玻璃门”和“旋转门”。营造低门槛进入、低成本运行、高利润回报的投资环境; 发挥好资源原材料丰富、特色产业
20、发展潜力大等优势, 全面实施 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吸引实体产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 扩大对外开放, 理顺全州开发区管理体制, 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推动开发区职能“归位”,充分发挥开发区对外开放的平台作用,成为全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平台;加快推进特色 园区建设,加大 园区 产业招商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 ( 三 )加强企业扶持 力度 。 坚持和遵循“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有托底”的原则和思路。加强事前引导,加大预调微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积极打造“ 有为政府”,深入调研,切实帮助占比较大、产值高、有发展潜力、生产经营又存在临时性困
21、难的行业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切实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健康发展 。 落实好国家减轻企业负税负、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等政策,10 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 四 ) 加快 优化投资环境。 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抓环境就是抓发展。 一是着 力改善硬环境。 按照优化结构 、 调整布局 、完善功能 、 提高效益的要求,加强以 交通、 水利、能源、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 大力整治软环境 。 努力建设好以完善的体制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健全的信用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 三是高度 重视生态环境。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作者 :岑大明,州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