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陕西好人推荐评选工作会议材料之一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材料何斌简要介绍(汉中市文明办推荐)何斌,男,37岁,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计生局干部,洋县洋州镇人。8年间,毫无间断的帮助大山深处没有亲属关系的祖孙两人。何斌是洋县计生局的一名普通职工。2004年,他得知黄金峡镇韩庄村的残疾人贾金成办起了留守儿童托儿所,他积极和贾金成一起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韩庄村,由于山高偏僻,远离乡镇,交通闭塞,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较多的留守儿童均成了老人们的负担,尤其是撤校并校后孩子们的上学便成了第一难题,就在老人们发愁的时候,住在大山里的残疾人贾金成勇敢的挑起了这个重担,在村委会破旧的房子里办起了留守儿童托儿所,贾金
2、成一个小学文化且双下肢残疾的男青年竟然有如此的胸怀,在这水、 电、路三不通的大山深处,一个残疾人竟然有如此的大爱精神和思想境界,深受感化的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与贾金成携手办好托儿所。他给贾金成买了一辆轮椅,给孩子们买了新课桌椅,新书包,儿童画 报及文具。2005年电网及通信网络改造后,他把自己家的 电视机送给了孩子们,他 说哪怕是旧电视机也能让孩子们看看山外的世界,把自己的手机送给了孩子们,让留守儿童听到外出务工父母的声音。关爱留守儿童他一做就是三年。2006年,他在一次旅行的途中发现,有一位佝 偻着身躯的老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在崎岖的山路上蹒跚前行,只见那小女孩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抽搐不停,他
3、立刻挡住了老人,老人告诉他孩子癫痫病发作, 这次抽搐的非常厉害,一 颗牙已经咬断了,急着赶往医院。情况十分危急,为了防止咬断舌头,身为医学院毕业的他毫不犹豫的把手指塞进了孩子的口中,立刻在老人身上找到一枚曲别针,分别扎进人中穴、合谷穴、等穴位、 、,很快抽搐被控制住了。当他把手拿出来的 时候,手指上的肉都翻卷了起来,骨头也露出来了。孩子 终于没事了,老人看着他滴血的手指眼泪涌了出来,立刻从破烂的衣袖上扯下一块布包在他手上,哽咽的说;“ 谢谢你,年轻人、你救了我孙女的命啊”!他和老人聊了一会儿才得知,小女孩叫刘张琴4岁,老人叫刘占城今年70岁,是洋 县金水镇石桥村的村民。 2005年夏天房子破烂
4、坍塌,还没来得及修盖,他唯一的儿子外出 务工又不幸遇难了,狠心的媳 妇卷着所有的赔偿款扔下了年仅4岁且患有癫痫症的女儿一走了之,杳无音讯。当时68岁的老人无奈便带着孙女来到大山深处牧羊人留下的房子落脚,在那里开荒种地,爷孙俩相依为命。一个从大山贫苦家庭里走出来的何斌被这事深深的打动了,那时他便有了梦想,一个让他们走出大山的梦、一个帮孩子治病的梦、一个让他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踏进校园的梦。于是他把这件事告诉老妻子,两人骑着摩托车来到这大山深处刘占成家。眼前那一幕让他们俩傻眼了,跨 进们家里没有凳子,坐的是木蹲,没有一样看得过眼的家具,走进厨房,只 见用石头垒起的灶台上塌这两口锅和几件破烂的灶具。更
5、让他们不能目睹的是走进卧室,只 见用木棒绑起的床上铺着编编织袋,再看看爷孙俩身上衣不遮体的样子.。何斌的妻子也深深地打动了,夫2妻俩决定帮扶这个家庭。于是何斌决心戒烟、戒酒,省吃俭用来资助这个家庭。立即回家给带来了被褥、衣物鞋帽,安顿妥当。这么多年来他按 时给送来粮食、定期给孩子、老人体检、免费送药,冬天给他们送去棉衣、棉被;夏天送去夏装、凉鞋。渐渐长大了的女儿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每次都要同行,妻子给他整理房间,洗衣服,打扫卫生。女儿把自己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新皮鞋都送给了小孙女,还教她学习认字。2013年县上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他和镇政府联系,特意给老人安排了特困户搬迁房,免费把房子修建好, ,可
6、老人 坚决不愿离开大山,老人说他不想离开这个生他、养他的大山林。无奈之下2014年2月何斌在山上从对面的山沟里找到水源,给老人接通了自来水,从两公里外的地方架电线解决了照明。可小张琴由于患癫痫病,一直没能正常入学,在他的帮助和治疗下,现 在小女孩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近半年来再没发过病。2014年4月,他来到金水镇中心小学和校长协商,校长乐意接受小孙女入学就读。由于山高路远78岁的老人无法接送,何斌他愿意每月拿出300元钱和当地老乡谈好每周五,周日接送小张琴上学。一晃八年过去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身影常常往返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周围山前岭后的相亲们都知道何斌这个大善人在做着善事。而何斌从来没有给单
7、位及任何人透露过,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着,直到2013年单位举行计生系统举行中国梦 ”演讲赛时他大力号召帮扶失独家庭,失学儿童时才透露了这一消息。随后他的事迹在汉中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 报及洋县电视台、 陕西电视台相继报道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捐赠活动献出了爱心。“不管孩子的病能不能彻底治愈, 爷孙俩的帮扶我会一直做下去的。我愿是一缕阳光,温暖百姓的心;我愿是一道彩虹把小康的金桥架起;我愿是一滴春雨溶进大山的血脉;我愿是一朵红花为大山添彩。如果有一天爷爷不在了小孙女的帮扶我会一直做下去的,让她尽快踏进校园和正常孩子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 何斌说。孙连红简要介绍(宝鸡市文明办推荐)孙连
8、红,男,1974年出生,河南 许昌人。宝鸡秦龙运输(集团)出租车分公司出租车驾驶员。16年来,公司没有接到任何一位乘客投诉,累 计安全行车180多万公里,他总是利用自己的时间,不 计报酬的为企业服务, 坚持用一颗爱人之心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多次收到乘客送来的锦旗、表 扬信。 现已成为秦龙出租车公司的爱心大使,精神文明传递员。孙连红自1998年加入出租车行业至今已有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的善良、厚道、谦虚、谨慎,团结同志、爱岗敬业,热情周到,朴 实大方的服务态度给 乘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他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赢得了公司和行业的一致好
9、评,成为有口皆碑的好的哥。孙连红穿起工装既不潇洒也不帅气,既不高大也不魁梧,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平凡的外表下是他不凡的事迹。16年来,公司没有接到任何一位乘客投 诉,这对一位出租车司机来说实属难得。他总是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计报酬的为企业服务,16年来,他累计安全行车180多万公里,不但 实现 了零投诉,还先后获得集团总公司“先进 工作者” ,连续六年被出租车公司评为“优质服务车” ,“拾金不昧先进3个人”,多次收到乘客送来的锦旗、表 扬信。现已成为秦龙出租车公司人人皆知的爱心大使,精神文明传递员。与人为善 待人如亲从事出租汽车行业之后,孙连红不仅感到每个人都不容易,更多的是发现也很无奈,孙连红
10、拉过不给钱的,喝醉酒打架的,还有吸毒的,更可怕的是遇到 过抢劫犯,但是他从来没有过激的行为,因 为面对的乘客都是陌生的,二是千差万 别的,性格各异要想做到让每位乘客都满意,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 孙连红每次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每位乘客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孙连红说:“ 自己是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穷孩子,也会体会到穷和无奈的滋味” 。面对弱者,他更多的是同情。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人能够以身作则。出租车行业既是“窗口”行业,又是“高危” 行业,在这种现状下,孙连红从不计个人安危与金钱得失,始终保持着一颗与人为善、待人如亲之心。2012年9月24日下午4时
11、许,孙连红途径经一路西口时,一个拎着大包的小伙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小伙子未等出租车停稳,就拉开前车门一头扎进来喊道“ 师傅,救救我!”,随后,几名年轻人赶来,打开车门拉住小伙衣袖不让他乘车离开,任凭小伙子怎样挣扎也无济于事。最终, 孙连红只得载着小伙子和后座上的两男一女驶离经一路西口。路上,小伙子悄悄告诉孙连红,自己是上海人,被人骗来宝鸡搞传销,好不容易才跑了出来,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些人的纠缠。 孙连红开始思索怎样帮助这名小伙子,几番试探后, 孙连红仍然无法将后座上的三人请下车。孙连红最终心一横,开着出租车来到西宝高速路口,让小伙子下车沿高速公路向东跑,另外三人见状急忙下车追赶,不久后,孙连红
12、将车驶上高速公路,顺利接应小伙子上车。载着小伙子一路向东来到杨凌火车站,帮助小伙子买好去上海的火车票。临上车前,小伙子说孙连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孙连红却说:“ 下次遇到别人有难事,你也帮一把就成了。 ”平凡中见伟大,危难中见真情,孙连红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诠释了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美好情操。2012年1月22日上午11时许,这年正是传统大年三十,市区已零星响起鞭炮声。上午11时许,在火车站前有两位老人拦下了孙连红的出租车。老人穿得很破烂,上车后坚持要去柞水县,因为两人的儿媳妇即将临盆。这让孙连红非常犯难,因为宝鸡离柞水县单程超过300公里,又是冰雪天气,除夕夜跑这样远的车实在不合适。最终,看
13、着两位老人恳切的目光, 孙连红还是答 应了。就这样,顶风冒雪行驶8个小时后,出租车来到了柞水县一个小村庄,但家中无人,老两口身上也只有 100多元钱。孙连红摆摆手,拒绝了车费,他告诉老两口 说“好好过年吧,谁都有困难的时候。 ”孙连红随即返回宝鸡,到家 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3时。孙连红常说:“ 饥时给 一口胜过饱时给一斗,咱干的就是服务行业,需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14年来, 孙连红也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他只是告诉自己,遇上了有困难的人也是有缘分,自然要伸一把手,绝不能坐视不理。杜绝贪心 拾金不昧出租车行业是公认的“高付出、低回 报”行业,但孙连红从来不把钱看得很重,即使遇到“天上掉 馅
14、饼” 的好事,孙连红也向来不为所动。2010年的一天,孙连红在南关路口搭载了两名乘客上车,行驶到汽车西站后,两名乘客下车离去,不久后,孙连红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座上放着一个黑色塑料4袋。打开塑料袋后,孙连红惊呆了,呈 现在眼前的是整整 7摞崭新的百元大钞。孙连红没有犹豫,立即返回乘客下车地点,多方 联系后终于将7万元现金如数返还乘客。当乘客激动地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时, 孙连红笑着婉拒了对方的好意。还有一次,孙连红在新民路口待客,一名提着水果的中年人坐上了他的出租车。车到目的地乘客下车后不久,孙连红发现,这名乘客只拿了水果,却粗心地将一个黑色皮包遗忘在了后座上,里面有8000余元现金,还有手机、
15、发票等物品。孙连红随即拿起手机拨打电话,但对方却说“不认识这 个手机持有人”。在多方联系无果的情况下,孙连红将皮包送交出租车公司, 经过公司再三联系,第二天, 这名中年人来到了公司取回了皮包和物品,并一再向孙连红表示谢意。孙连红在营运中的点点滴滴都源于他的好心态好性格,他多次捡到乘客的手机物品都一一保管好,迅速交回公司,并一起帮着寻找失主。当失主前来认领道谢时,他总是低调的表示这是应该做的。在他看来,一旦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绝不能起贪念,这是一个关乎做人准则的大问题。爱心长存 手留余香孙连红常说:“ 出租车虽 小,但它所承 载的责任可不小,我时刻不会忘记在市民面前我代表的是出租车行业,在外地人面
16、前,我代表的是陕西” 。为此他把开出租车作为一项事业,用真心爱心去做,尽可能 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孙连红最欣赏雷锋的一句名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知易行难,14年的出租车生涯,孙连红始终在坚 持用一颗爱人之心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2012年3月21日下午3时许,孙连红行车至新福小区门前时,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婆婆焦急地拦住了他的出租车,说家里老伴得了急症,希望孙连红能够帮忙送到医院。孙连红二话没说,就跟随这位老人来到小区内,从5楼背下了另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当时已浑身抽搐,情况十分危急。孙连红立即驱车前往最近的市中医医院,到来医院后,孙连红跑前跑后帮助老人挂号住院,
17、甚至拿出了自己身上的 500余元先期垫付治疗费用。当晚9点多钟,医院通知 说,当天手 术满员,而老人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孙连红又再次驱车将患者与老是婆婆送至陆军三医院,直到患者进入手术室,老婆婆家中 亲人陆续赶来, 孙连红才悄悄地离去。单独作业时出租车行业的一大特点,有时候车在路上抛锚,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人来帮忙,孙连红平时遇到“抛锚”的车,他总是停下来给与帮忙,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正直上班高峰时期,海泰出租 车公司一辆出租车在斗鸡人防隧道抛锚,造成隧道交通堵塞,这时,孙连红驾驶空车经过 此地,见状后,他停下车,了解情况,然后迅速打开后备箱盖,取出 牵引绳,将事故车拖离
18、隧道,为了不耽误乘客上班,主动将乘客免费送到目的地。当海泰公司经营者拿出100元给孙连红时,孙连红婉言谢绝。孙连红车上的牵引绳是他五年前购买的,至今牵引事故车几十次,为疏导交通,保道路畅通立下了汗马功劳。2012年12月21日,对于宝鸡出租车行业而言是一个悲伤的日子。这一天,被公安部售予全国“ 见义勇为 英雄司机” 的宝鸡的哥刘康生突 发脑淤血被送入人民医院抢救。孙连红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到人民医院,希望能够帮助这位同行渡过难关。尽管此前相交不深,但在抢救刘康生三天时间里, 孙连红却放弃跑车,一步也没有离开医院,始终为刘康生的事情跑前跑后,毫无怨言。刘康生去世后,孙5连红又与许多好心人一起,
19、帮助其家人操办后事。多年来,对于孙连红而言,最好的满足就是带给别人满足。向地震灾区捐款、慰问患病儿童、参加爱心送考“红飘带”活动、下乡村小学爱心助学面对这些事情,孙连红总是积极参与,踊跃捐款, 本性流露永 远胜过豪言壮语。孙连红用自己道德规范谱写了交通行业的文明足迹,他做的不仅是为乘客服务的好事,而且是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了模范无穷的力量。庞军简要介绍(延安市文明办推荐)庞军,男,1971年出生,延安市城市管理局职 工。从1989年入伍至今,25年如一日,为身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贫困学生,需要帮助的人累计捐款8万余元。从1989年入伍至今,20年如一日, 为身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贫困学生,
20、需要帮助的人累计捐款8万余元,深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从小受家庭父母的影响,随后到部队几年的锻炼培养,在城管工作中的感受使他始终坚持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干好事。1991年南方遭洪灾将自己一个月的津贴费38元全部捐献灾区,战友们即惊讶又赞叹,买牙膏的钱都没有和战友们借用。次年在探家返回途中,火 车上安徽灾民两三天吃得是发霉的油条,两个大人带四个孩子,他把自己包里所有吃的东西让他们分享,还主动的给他们买方便面和火腿肠,同伙战友也受影响将自己包里的东西也拿出来给他们吃,身边的人都很惊讶: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好战士!这时候乘警检查票,结果六个人灾民只买了两张票被查出,庞军站出来给乘警解释,他们是安徽的灾民,
21、家园被水冲毁,到新疆打工,一路上几天吃的是 发霉的油条,很可怜确实没钱,通过庞军的协调再补两张半票,可是他们身上只带几元钱, 这时候庞军主动拿出60元钱给他们补上,在场的人们深受感动,他和一块的战友将自己身上吃的东西全部给灾民,结果自己到了新疆喀什花的没钱到雷达站借钱,他在部队被聘为学雷锋标兵, 1993年复员回家,回到家乡他为孤寡老人耕地,开荒种地,身上都晒了几层皮,帮助贫困老人抢手农作物,一次背100多斤,上山下洼累的满头大汗,从来不叫苦不叫累。1994年庞军当了一名城管,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清明管理热情服务,严格执法当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从2003年被任命为中队长至今,工作爱岗敬业,尽 职尽
22、责,先后被单位评为优秀城管和先进个人。 单位的每次捐款他都一块的高,同事说人家捐10元你咋就捐200元,自己说我已经习惯了,只要灾区有困难我就要为灾区献爱心,通过多次上门走访沟通交流为长期占道经营的商贩高红,马志贤,高正国,张霞等人,通过积极协调安置在便民市场就业,安置在商店, 门市统一管理合理经营,还帮助很多种菜的农民给食堂, 饭店,单 位灶推销菜及水果,并多次为周边的菜农联系蔬菜销售渠道,他的举动深深的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身作则,别人的感谢他一一拒绝。2006年,因为家乡修庙建戏台需要向每位工作人员收五千元,他豪不犹豫的集资五千元赶回老家时
23、,看到家乡的整体面貌陈旧,有些老人还吃不饱穿不暖,考上大学的学生上不起学,他立即到集市上给20几户老年人买了四千多元的面、米、油,并帮助两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各一千元,当时老人们非常感动,学生们也很感激,都说他进城工作不忘本,看到大家高 兴激动的表情,他就下定决心要为需要帮助的人干实事、办好事。从 2006年至今连续8年为28户老年人发面、米、6油四万多元,为村里先后考上16名贫困大学生资助两万多元,连续4年在春节给十几名在校大学生搞学术交流,每人发三百元和一箱饮料,并让每位学生拿出其中一百元给身边贫困孤寡老人,每两位学生帮助1位孤寡老人,搞爱心传递, 让他们感到助人为乐的美德,并且连续3年为
24、他的母校子洲裴家湾中学10名品学皆优的贫困学生每人资助五百元和文具等学习用品,给20多名老师每人发暖水壶1个,给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每人发放一个喝水杯,每次回到家乡为母校学生讲道德课20余次,每年过大年他都坚持与村里的贫困孤寡老人吃年夜饭,2011年回到老家看到村民们炎热的夏天在广场上没事干,他就主动在绥德县城买了50把扇子和50把伞,和乡亲们一起扭秧歌娱乐, 连续几年一直坚持与乡亲们共乐。特 别是2012年,他为母校10名贫困学生捐助的时候他的工资还没下来,他就向一个开饭馆的老板借了5000元,老板也很受感动但不到一个月就回来要钱,无奈之下,他把自己开了四五年的旧桑塔纳卖了一万余元还债。贫困老
25、年人和学生家长给他送锦旗,他都不让送,还说舍不得让他们因为锦旗破费,最后村委会党支部拿出钱为他送锦旗。家乡老年人给他送了一只羊表示感谢,他把羊肉都分给那些老年人,学生家长合伙送他一头猪,他又把这头猪送给延安雷达站的官兵。特别是2012年被评为延安市首届道德模范以来,他还组织身边其他助人为乐的模范筹集一万多元看望同样被评为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富县的魏广平。同时,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始终心系部队,2013年3月份他租车为空军延安雷达站30余名官兵讲课并带领他们到延安四八陵园,枣园,王家坪,宝塔山,杨家岭进行革命传统再教育。他的爱心传递收到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他83岁的老母在床上已经瘫痪了10年,他每
26、个月回去三四次、为母亲泡脚、洗头、捶背、换洗衣服,母 亲很欣慰,在他的感染下妻子也和他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日常生活中他很节约,为省更多的钱,他戒了抽了20几年的烟,将省下的 钱给家乡村建了一个图书室,捐书一千余册,衣物一百多件, 为部队、学校、村里、讲课50余次,帮助10多名大学生就业,帮助十几名病重患者给予看望近一万元,特别是汉中的两位大学生商鞅和王亮,他经常到延安医学院看望他们,并且带到自己家里逢年过节吃饭,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学习,并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还有一名流动商贩,妻子由于生病去世,家里有两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他知道后到他们家了解情况,家庭很困难,他就主 动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找到这名
27、学生, 给了一千元钱,现已给了两年,一直帮助到毕业为止。在他身边有几位重病病人,他每次回到老家,不但带东西看望,而且还给了800元,病人家属十分感谢。只要他身边亲戚朋友、单位有困难病人他都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在2012年,参加首届道德模范的时候,有一位魏广平家里十分贫困,他就 组织身边的6位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筹集一万多元看望魏广平。2013年全省道德模范表彰的时候有一位来自商洛的模范家庭特别贫困,两个孩子上大学,他当时就给了五百元。他每年帮助一千元,在开学的时候他就给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李阳寄去一千元,帮助至学校毕业。只要他身边有特别贫困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人他都愿意帮助,他每次给别人捐助,他都不要报
28、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在平凡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点滴中描 绘着自己精彩的人生。闫志道简要介绍(西安市文明办推荐)7闫志道,男,1943 年 7 月出生,是 户县玉蝉镇玉河小学一位退休老教 师,现在是玉蝉镇格家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 2011 年,格家庄村书屋建起,正当 为没有管理员为村民服务时,71 岁 的闫老师志愿当上书屋管理员,不记报酬,并引 导、带动村民读书、学习,从中获取知识,走上文明、致富的道路。在了解闫志道事迹之前,请大家先看一组数据:2011年犹太人每年人均读书量为64本;日本为40本;法国为20本;韩国为11本;而我国却仅为4.3本。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
29、最少的国家之一。看完这组数据,相信大家会震惊。培养全民读书,提高全民文化知识,刻不容缓。今天要介 绍的是 闫志道,男,汉族,1943年7月15日出生,是玉蝉镇玉河小学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退休老教师,现在是玉蝉镇格家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2011年,格家庄村书屋建起后,全村人都非常高兴,可村 领导却犯了难,这书屋好建难管!一是村里没钱,管理员没一分钱工资;二是还要有文化,会管理;三是要思想好,品德正,愿意为乡亲们热心服务。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一筹莫展时,闫老师来到办公室,对大家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图书我会管,咱村没钱,我有退休金,只要能把书屋办起来,让群众有书看,只要群众高兴,胜过给我钱。 ”几
30、句朴实的话语,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许和掌声, 带着大家的信任,71岁的闫志道老师从此走上了书屋管理员的岗位。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村里的书屋虽然只有两间房, 1500册图书,和一套简单的投影设备,但在闫老师的精心打理下,昔日沉寂的乡村有了读书声, 简陋的书屋充满读书的快乐,飘香的书屋很快就成为乡亲们 “知识的宝库”和致富的“黄金屋”。这几年,村子里掀起了种植和养殖的热潮。住在闫老师对门的小李兴匆匆的从集市上买回几笼鸟,可不知什么原因,鸟儿们却都不叫,卖不上好价钱,小李很是着急,闫老师赶紧给他推荐了几本养鸟知识,不几天,小李养的 鸟都叫了,成为乡村里美妙音乐,卖出的价钱,也比原先翻了好几倍。
31、还有,隔壁老刘家养的猪仔不好好吃食,不知所措的老刘站在猪圈旁直发呆,闫老师来了,手里拿着 养猪一百问,对老刘说:“要致富,先要富脑子,咱农民不可怕,最怕没文化” 。老刘不好意思笑了,经过一番学习后,猪的吃食 问题解决了,从此,老刘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村里还有个年轻人叫郑强华,看到种植 红豆杉树苗能卖钱,就花 钱买来树苗,由于种植知识欠缺,种植的红豆杉树苗叶子发黄,奄奄一息, 郑强华赶紧找到闫老师说:“ 闫老师,你懂得多,有文化,剩余的树苗都给你,你可得帮帮我” 。闫老师接过树苗,对照书本上的种植方法,边看边实践,过了几天,种在后院的树苗生机勃勃,他叫来郑强华,当面传授种植技术。郑强华红 着脸
32、对闫老师说:“都怪我不好好念书,没学上知识,成了现代文盲”。闫老师说:“我都70岁了,每天还在学习,记笔记,你现在学,一点儿都不迟”。从此以后, 书桌代替了麻将桌,郑强华再也不打麻将了,开始走向了书屋。就这样,闫老师用教育引导、靠 实践劝学,不知不觉更多的人走向了书屋,农家书屋成为了村里没有围墙的大学。读书的人变多了,闫老师打心里感到高兴,但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令他很不安!近几年,村子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放了学,没人管,放任自流,学业荒废,有的甚至走上邪路。闫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 头,他下定决心,要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可开设课外教学,需要 资金,可村里没有钱,他不顾年老体弱,8靠
33、捡拾废品卖钱,可这也没有多少!闫老师又挤出生活费,自己设计、自己写字、自己制作读书宣传版面,哪个孩子读书认真,就宣 传哪个孩子。村子有个智障孩子,年龄快18岁了,但智力只有6、7岁,没上 过一天学。闫老师亲自上门,把孩子领到书屋,让他从马、牛、羊等儿童画学起,近两年时间,闫老师几乎天天教,孩子的父母说:“ 闫老师,实在不行就算了,我们认命了”。可闫老师却温和地说:“ 娃多认几个字,就是出门上厕所也方便,娃交 给我,你们不用担心”。在闫老师坚持不懈地努力下,现在这个孩子已认了500多个字,能看懂简单的书籍,我 们也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在闫老师学校、家庭、书屋三位一体的默默引导、
34、带动下,孩子们从“读书好”已形成 “好读书 ”、“读好书 ”的良好习惯。看到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闫老师为了树立好的榜样,他又自费买了一台照相机,村民张某往河道里倒垃圾,他拍了下了, 张某的父 亲把垃圾捡起来,再扔到回收站,他也拍了下来;村民李某的媳妇给半身不遂的婆婆梳头,他拍到了;村民老薛从萎靡不振到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也拍了下来。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闫老师经过整理,又自己掏钱洗了照片、制成展板,放在书屋门口向大家展览。村民开玩笑说,现在,烟头都不敢随便扔了,因为害怕闫老师的照相机。这小小的镜头就像闫老师的眼睛,它默默的关注着乡亲的生活、关注着乡村的变化,关注着文化给乡村带来的文
35、明和希望, 闫老师在改变着乡村的历史,他不仅是乡村读书的领路人,更是现代乡村文明的传播人,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和乡亲们幸福生活的耕耘人。踏石有印,抓铁有痕,一切美的东西都将成为乡村定格的历史, 这就是我们平凡、朴素、执 着的闫志道老师,一位令人尊敬的 农 家书屋管理员,让我们向所有文化的传播者和领路人致敬!徐升莲简要介绍(商洛市文明办推荐)徐升莲,女,1943年6月出生, 现为丹凤县商山敬老院院 长。30年来,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成集“医、养、 护、 娱” 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徐升莲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为老人端屎倒尿,喂饭喂药,许多老人解决家庭矛盾,为50多个困难家庭的老人减免费用,积极维
36、护老人合法权益。 为收养的孤儿联系学校,无私 资助孤儿上学,为到成婚年龄的孤儿订婚、成家。她先后照 顾供养失能老人800多名,收养五保老人406人,收留流浪乞讨人员32名,收养弃婴孤儿12名。曾 获民政部“孺子牛”奖、 “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陕西省“十大孝子 ”、陕西省“ 扶残助残先 进个人” 等称号,2013年分别获“CCTV 慈善之夜”慈善人物、 “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荣誉。“她从10 间破瓦房,万元资产起步, 22年间,在一片河滩地上建起一座敬老院,她立志为天下儿女尽孝,为世上父母解难,她是 孺子牛 ”获得者,被誉为老人心中的活菩萨,她就
37、是 商山红莲 徐升莲”。这是2013 年“CCTV 慈善之夜”颁奖晚会上对丹凤县商山敬老院院长徐升莲的颁奖词。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先后担任过保定村副大队长、妇女主任、村党支部 书记等。她养过兔、鸡、牛,榨 过油,还承包有葡萄园,一时成了县里有名的“ 致富能手”。在徐升莲的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时候,她受命乡党委委托,来到商山老知9青点筹办大峪乡敬老院。她带着当时国家下拨的5000元钱,对知青的10间旧房子进行了修缮,钱不够,她顶着家里人的埋怨,把家里的 4000元积蓄拿来填补空缺,还把家里的兔、鸡、猪以及家具搬到敬老院, 东拼西凑,终于建起了敬老院。徐升莲为了让入住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带
38、领大家自力更生,走上了“以院办场 ,以场养院”的新路子,开始养兔、养猪、养羊,开辟荒地种菜种粮,最后还办起了地毯厂、砖厂、养殖场、日用化工厂等企业,为45户6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并把20多名残疾程度高、缺乏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员带进院里, 给他们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有饭吃、有存款,化解了残疾人致富无 门就业难的问题,过上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 1995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来院视察,对她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 题写了“ 商山敬老院”院名。如今的商山敬老院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从建院初期的10间破瓦房, 资产不到1万元,发展到目前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建有老年公寓、住
39、宅楼、医院、健身房、娱乐室、洗浴室等多功能建筑,成为集“医、养、 护、娱” 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她先后亲手照顾供养失能老人800多名,收养五保老人406人,收留流浪乞讨人员32名,收养弃婴孤儿12名。敬老院是个奇特的天地,院民多是一些年老多病的残疾智障人。有瞎子、哑吧、聋子及失能老人,还有长期孤寡生活的孤寡老人,缺少 亲人的抚慰照料,变得生活无序,感情脆弱,性情孤癖,大多人都不合群,爱吵嘴骂人。要照料好这些老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徐升莲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身体力行,为老人端屎倒尿,喂饭喂药,院里脾气古怪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她都亲自护理,从精神上、心理上抚慰老人,她成了院内老人的精神支
40、柱。这些年来,从上海、 汉中、宝鸡、西安、渭南等慕名而来的老人约300余人,在 这 里得到了她精心的照顾。如今,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一些老人因为儿女忙于工作无人管护,她 顺应时势,拓宽服务领域,延伸关爱渠道,办起了代养业务 ,先后有近千名老人住进了敬老院代养,在院里享受着天伦之乐。徐升莲的言行,感染了周围的人。她的儿子刘 继民接过了她的担子, 现已成为了丹凤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她的女儿、儿媳都是商山敬老院的护理员,在她的影响下,也越来越优秀,儿媳徐粉莉成为了商山敬老院的副院长,女儿刘粉 绒还被评为“全国 优秀护理员”、 “陕西省优秀护理员” 、“商洛十大孝子” 等称号。徐升莲说她年龄已经大了,但
41、她对自己的接班人还是很放心的。徐升莲助人为乐事例数不胜举。为许多老人解决家庭矛盾,为50多个困难家庭的老人减免费用,积极维护老人合法权益。 为收养的孤儿联系学校,无私 资助孤儿上学,为到成婚年龄的孤儿订婚、成家。现在,养育大的孤儿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已有一技之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她的付出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20多次,敬老院受到各级奖励有100多项,并接受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近期,丹 凤县宣传部组织党员干部“ 远学焦裕禄,近学徐升莲”,结合以讲坚守、讲担当、讲奉献、 讲清廉为主题的 我是党 员我先行,我为群众当公仆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以徐生莲为标杆,照
42、镜子、亮身份,争当徐升 莲式的好干部 ”。陈新莲简要介绍(安康市文明办推荐)陈新莲,女、宁陕县城关镇老城村村民,小学文化,现年46岁。无论是农忙还10是农闲,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每天都要去与她毫无亲缘关系的李金香家, 为她家做饭、洗衣,帮她整装梳理、打扫卫生。多年如一日,从不宣扬。陈新莲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陈新莲多年来本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热心无私地帮助别人,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每天都要去与她毫无亲缘关系的李金香家, 为她家做饭、洗衣,帮她整装梳理、打扫卫生。多年如一日,从不宣 扬,默默无闻,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大姐。陈新莲的助人为乐,任劳任怨,勤俭持
43、家在老城村广受村民的称赞。事情还是得从两年前说起。李金香属智障人,无儿无女,是村上的五保老人。2011年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车撞倒导致全身瘫痪。车辆肇事逃逸,因她无法描述和提供事发当时的详细情况,也无法获得赔偿。村上干部在民政部门的扶助下将老人送进了医院治疗,但李金香老人却再也无法自己站起来。陈新莲的丈夫是村里的村民小组长,也是个热心为群众的人。看到镇村干部担忧老人今后的生活起居,便同陈新莲商量由自家来照顾李金香老人。陈新莲犹豫了,才 刚刚将身体多病的婆婆送走入土为安,儿媳妇眼看着就要生孩子,丈夫要忙村里的工作还要挣钱养家,自己哪有那么多精力再照顾一个瘫痪的老人?但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
44、想着李金香几十年与自己邻里相处的情谊和眼下的困境,陈新莲一咬牙答应了下来。可照顾一个瘫痪老人是何等的不容易?陈新莲每天亲手奉茶倒水、洗澡换衣、翻动身体、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老人衣服单薄,专门为老人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她。每次吃饭总是先喂完她以后自己再吃,天气好就背着她出门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只要 陈新莲有空,就去房 间陪老人坐坐,消除她的寂寞,增强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平日 陈新莲就为老人细心打理,梳理头发,剪头发,剪指甲,掏耳 朵。空 闲时间就为老人打扫房屋,换洗衣物,每日奔波在自己家庭与李金香老人之间的忙碌生活,陈新莲从来都没有跟家人或者村民抱怨过一句话。陈新莲家
45、共有5人,自身家庭 经济负担也比较重。尽管如此,她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煮好早饭,做完自己家的家 务后,待天方亮时就沿着河边崎岖蜿蜒的土路步行至李金香家,帮她家做家务、清理 卫生、做好早 饭还亲手送到卧床不起的李金香手上,中餐也是如此,晚上去她家帮她洗脸、洗脚,陪她聊天等。由于李金香对自己的生活都难以自理,有时在病痛发作时都想一死了之,不再连累这个好心的邻家媳妇。在陈新莲的耐心劝导下,她非常的感激,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新莲自始至终毫无怨言,这些年连大小便盆都帮她洗刷清理,李金香的卫生纸她都给她买好送去。陈新莲主动挑起了她家的重担,并且对待李金香就像母亲一样,每天 给她熬中药
46、,在 陈新莲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李金香的病情日渐好转,并且偶 尔能够下床行走几步。多年的精心照顾,多年的心存感激,李金香都无法用更多的言语来表达,她只拉住陈新莲的手泪流满面久久不愿松开。虽然陈新莲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却不是常人能 够做到的,用 陈新莲自己的话说就是:谁都有老的时候,能帮就尽量帮一点忙。朴 实的话语却彰显着无私的人性光芒。陈新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里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热情的去帮忙,哪家夫妻闹矛盾了,她总是乐呵呵的去劝解。在她身体力行的教导下,两个儿子都孝顺有礼,认认真真的干着自己的一份工作。锦上添花虽美,但雪中送炭可贵,陈 新莲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是 这些小事一直坚持的做下来,又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