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6.50KB ,
资源ID:3451307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51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听同课异构课引发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教学模式的启迪.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听同课异构课引发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教学模式的启迪.DOC

1、1听同课异构课引发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教学模式的启迪王明娣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311100【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主阵地,是教师发挥教学水平的主战场。本文是基于听了多节同课异构的课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并获得一些启迪。深思后提炼出能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能凸显“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观;有一个能体现并运用化学知识的好载体;在课堂中能多做一些实验现象明显的并改进过的探究实验。当然教师带有能带动人心的具有学科特色的语言进行教学也能给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添砖加瓦。从而让学生感觉听化学课是一种享受,学化学是乐在其中,不仅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实现培养学

2、生的化学素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同课异构 化学素养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载体 改进实验一、问题的提出情景一:2017 年 3 月份因评选区优质课,听了 3 堂教学主题相同但所选载体不同的各个学校推出的优质课。情景二:2016 年 11 月份因组区内骨干教师的复评,有幸听了 8 堂精彩的氯溴碘的复习课 ,各位年轻教师教学年龄和教学水平都在同一个层次上,他(她)们各显神通,有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有在课堂上用一半时间用实验带复习的,有在课堂上一个实验都不做的纯讲述课。很多课让人耳目一新。情景三:2015 年 11 月份杭州市在高二开设有关实验数据的测定和记录优质课评比活动,本人主动参

3、加并欣赏了来自大杭州的不同县市经过不断打磨后精心推出的有关实验数据的测定和记录的公开课,有来自杭州市的、萧山区、富阳区和余杭区的,不得不说集合了各市同行集体智慧的结晶课真的不同凡响。情景四:2015 年 10 月份因区内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本人我被邀请当评委听了 8 节有关溴、碘的提取的教学新课。不同年龄层2的不同学校的教师,其教学经验也分三个档次:有准学科带头人级别的老教师,有正当经验丰富想法多多的准骨干教师,也有刚刚形成自己小小风格的准教坛新秀。8 节相同主题的借班上的溴、碘的提取新课听下来,本人感受到了教无定法,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自己独特的处理教材的见解和独特的教学魅力。

4、情景五:2015 年 9 月份高一备课组老师准备杭州市的晒课,我在一周内听了备课组内 3 位老师有关物质的量的校级公开课。3 位老师三个不同的教龄层:有刚工作一年的小菜鸟,有教龄十几年的骨干教师,也有快退休的老教师。三个处理教材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老师在处理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正真的让我感受了什么叫同课异构。本人在听课了这么多同课异构课后,突然发现对我而言,课就分为两类,好听的课和无聊的课。好听的课会让你觉得环环相扣、意犹未尽、感觉在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结束了,深思后总结出好听的课往往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上有独到一面的精彩之处。无聊的课让你乏味无趣、逻辑缺乏、坐如针毡,希望下课时间快快

5、到来,这种课基本上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功效,纯粹的就是化学知识的教学。二、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1、同课异构在本文中的界定百度百科对同课异构概念的界定。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氯溴碘的复习”这个内容) ,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自己对重难点的把握,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教龄的不同,喜好的不同,教学经验的不同,个人专业素养等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2、化学素养在本文中的界定很多桃李满天下的同行包括我自己也在感叹我们老师都“白教了” 。南京金陵中学的江敏老师在杭二中召开

6、的第二届新课程中学化学思维课堂研究及实践成果交流暨培训会议的大会报告中也提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教的知识学生一考完高考就忘记了呢。当我自己教的学生(读与化学有关的专业)高中毕业一年后因为进实验后衣服出现破洞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时(因为接触了稀硫酸) ,我深深感觉到中学教学的无痕,回头想想自己身上,好像大学老师教我的我也3还给某教授啦。 “教育是当所学的东西被忘记时,所残存下来的东西。 ”学生经过高中整整三年的化学学习,如果根本没有在他(她)的头脑中留下任何能用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一些化学事件,没有对学生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化学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作为一个 21 世纪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并

7、不是掌握具体的事实性化学知识,而是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因此化学素养简单的说就是公众对化学的理解程度,其重点在于观念而不在于学生“记住”的知识的多少。至少通过中学化学教育,学生不需要都成为化学专家,也不是只记得化学反应的现象都是爆炸,化学物质都是有害有毒的,但学生应能更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知道如何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并且在需要时能进行科学的决策。事实上,传统化学教学的结局是高考考完,学生忘掉了所有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或是从事的工作均无关的东西。化学素养的缺失是升学压力下化学教学的产物。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只

8、是简单机械地记忆了化学知识,只会在练习中应用考高分而不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即没有养成主动应用化学知识的习惯,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不甚了解,涉及化学的生活常识很缺乏,五个字:化学素养低。化学素养:从 scientifioliteracy 一词的意思:一种长期积淀下来的习惯、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化学素养”概念及经常使用的化学“学科素养”都指的是化学专业素养。这样的区分对明确高中化学教育的目标是有益的:即化学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过滤器,仅仅是为了筛选和淘汰,而应该是在立足于提高全体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选课制鼓

9、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化学专业素养。其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化学素养应是高中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非化学专业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并不是掌握很多的事实性知识,而是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高中化学教学:是指高中各年级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开设的教学,并延伸到一些有稳定教学内容的活动课程的教学。综合以上观点,本人认为狭隘的化学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化学的理解程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维度:41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常见化学现象的本质(知识与技能)。2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3理解化学的价值与局限性,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情感

10、态度与价值观)。广义的化学素养借用 2015 年 5 月上半月教育导刊林小驹中提出的观点,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等。套用浙江温岭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陈才锜老师提出的观点,学习了化学后,应该建立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结构与性质、有机与无机、实验与理论、自然与人文、变化与恒定、对称与不称、时间与空间、速度与平衡、表现与本质、相对于绝对、连续与间隙、组合与分解、天然与合成、符号与模型、物质与能源、广度与

11、深度、质量与数量等化学观念。三、在同课异构课中提炼出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一)在课堂中能凸显“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观个人认为一个学生在经过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后,等他(她)完成学考和选考进入大学或社会后在她(他)身上留下的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对化学学科或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方式和思考方式,那么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好课模式就应该在适合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新课和复习课中尽可能的每一节都采用能凸显“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如在高一学生在第二学期新课结束后元素化合物复习前或复习氧化还原知识块前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建模并进行“证据推理

12、与模型认知”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环节:视频:里约奥运神奇一幕:泳池水“蓝变绿” ,里约奥组委解释:误将 16 公升双氧水倒入游泳池中,而之前加入池水中的消毒剂是氯系消毒剂(主要成分为 NaClO) ,两者反应失效助长了藻类的滋生。构建模型环节:用已学氧化还原反应锌与硫酸反应作为基本模型,理清氧5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升必有降(升降观)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一定等于的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守恒观)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强弱观)等。证据推理环节:引导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里约奥运泳池水“蓝变绿” (误加入的消毒剂双氧水使之前加入池水中的氯系消毒剂(主要成分

13、为 NaClO)失效)的事实,推出有哪些可能产物?实验验证环节:根据推出产物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并进行教师演示实验。运用模型教学环节:84 消毒液和洁厕剂不能混用的中毒报道事实,学生自己根据升降观分析可能的产物,并进行小组分组实验,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进行验证生成的产物(学生推出是氯气) 。运用模型再教学环节:学生小组实验过程中发现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突然褪色,引导学生分析可能褪色的原因及可能生成的产物。运用模型再教学环节:学生小组实验将 NaHSO3 溶液滴入 KIO3 溶液中,再加淀粉溶液,实验过程中发现加淀粉溶液后溶液由无色突然变蓝黑色。引导学生分析溶液变蓝黑色的原因及碘单质可能生

14、成的原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依据各类物质及其反应的特征寻找充分的证据,能用证据推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能在复杂的化学问题新情景中找到关键要素并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认识观及科学思维方式。又如在高一新课结束或学考选考前可以对化学反应中多物质在一起反应时有存在反应的竞争先后这个事实进行建模并证据推理。如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竞争激烈的找职位的图片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有没有竞争关系并写出氯气通入 FeBr2 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环节二:竞争反应的证据推理,在 FeBr2 溶液中逐滴滴加 3-5 滴新制氯水,学生观察现象(变棕黄) ,将

15、反应后的溶液分成 2 份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 KSCN 溶液,变红。另一支试管中加 CCl4 溶液,振荡,分层,下6层溶液呈无色,在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振荡,分层,下层溶液呈橙红色。用事实证据推理得到多物质反应时存在反应的先后竞争关系。氧化还原竞争反应中谁先反应要看谁的性质强,强者优先反应。离子反应中能也是如此,谁的结合能力强的谁先反应,如含 H+、NH 4+、Fe 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优先反应的是 H+,然后是 Fe3+,最后才是 NH4+,或者说是谁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下降最快的谁先反应。教学环节三:建立数轴模型。若在含 1mol FeBr2 溶液中

16、滴加新制氯水 Xmol,当 X为多少时,只有 Fe2+参加反应,当 X 为多少时,溶液中 Fe2+和 Br完全反应,在代表加入氯气物质的量的数轴上画出只有 Fe2+参加反应和 Fe2+和 Br完全反应时氯气消耗的量的数轴关系。从而得出数轴中间区域即是 Fe2+和 Br同时参加的氯气的消耗量。若要写出数轴中间区域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定被滴加物质的量为 1mol,然后按先后顺序及量的关系写出,最后化成最简比即可。教学环节四:模型运用。向 1molFeCl3 和 1mol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Xmol 的铁粉。问题 1、优先反应的离子反应?问题 2、将 FeCl3 和 CuCl2 分别完全反

17、应完时消耗铁粉的量?并画出 X 与参加反应物的物质的数轴关系图。问题 3、当X=0.8mol 时,写出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教学环节五:例题反馈拓展提升。向分别含 1molNaOH 和 1molBa(OH) 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amolCO2, 问题 1、生成沉淀最多时的离子反应?问题 2、生成沉淀恰好溶解时的离子反应?问题 3、当 a=1.0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问题 4、当 a=1.75 时,溶液中HCO3-与 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定性和定量结合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步骤推出反应的竞争关系,运用数轴模型使学生对微观的反应到宏观

18、的量变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桥梁,并能指出所建构模型的局域找到更优化的模型。7(教学模式二)有一个能体现并运用化学知识的好载体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社会责任化学是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生产化肥农药以保证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控制病毒和细菌保障人体的健康,也与人类的衣、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能体现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载体.就大有必要了。如何老师在定量数据的测定及记录学考复习课找的载体是:火箭发射视频,需用到

19、推进剂同时提出金属燃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的相关论文,用到镁铜合金金属粉,若要知道相关镁和铜的含量我们可以怎么做。从而提出定量实验的一般步骤:测什么;怎么测;用什么仪器测;记录哪些数据。将高中阶段要用到的测量仪器如托盘天平、电子秤、量筒、针筒、pH 计、H+传感器等都复习了,也将高中阶段用到的一些测量方法由精度低到高的顺序整理,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测量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工业生产中其实就是运用了我们学习的一些方法。我们所学的是有用的,具有实用性。再如 8 节同课异构课溴、碘的提取 ,让听课老师意犹未尽、让学生参与度高觉得时间过得真快的好课,同样采用好的实际在用的载体将溴、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20、质及实验有序的优化的结合在一起。邹老师是采用化学密信(方志敏写给鲁迅的密信)使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引入溴碘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再到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常见用途引入到如何从自然中获取溴碘,给出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含量数据等相关资料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工业中获取溴单质是先富集,再氧化最后分离等手段。接着让学生模仿着解读化学必修146 页的碘的流程图。每一环节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想去学新知识的冲动。再比如王老师是用西地碘含片说明书引入,很自然的提出生活含有溴、碘元素的还有哪些物质?从哪里来的?引入课题溴碘的提取。接着设计问题链:思考1 地球上的溴碘是以游离态还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哪里?思考2 如

21、何将化合态的溴碘(主要为溴离子碘离子)转化为游离态?思考 3 阅读化学必修 146 页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结合流程图提出富集-转化-分离提纯的获取方法,同时在获取过程中要用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这两节课获得了听课和评审团的一致好评。8(教学模式三)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实验现象明显的并改进过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生明在浙江教育学会化学教学分会作报告时坦承当初爱上化学这门学科直到现在获得有机化学家的称号就是因为喜欢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因为对化学实验有兴趣,所以爱上了化学这门课程。麻院士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化学是建立在实验

22、的基础上的,除了有些课不需要实验的外,个人认为有实验课的化学课才叫做化学课。其实化学老师都知道在活动实验中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小组实验更好。但多数化学老师都不喜欢在课堂上做实验,我本人有时候也常常会懒虫发作。不做实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准备现象明显的实验麻烦又费时;组装仪器费时又费力;搬运实验仪器和试剂到教室嫌重(尤其女老师) ;缺少部分实验试剂尤其是危险试剂;很多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演示占用较长时间,使短短的 40分钟课堂更加不够用,所以很多老师大多选择口头实验或视频实验。当然口头实验考试成绩并不会比做实验差也有很大原因。但几年甚至更多年以后呢!我想学生的观察能力、由

23、事实分析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化学教学肯定是好的教学模式,其课堂实验现象肯定是明显的,这里所说的现象明显特指实验现象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用多媒体技术让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放大或用传感器让没有现象的实验有现象) ,教师可以将演示实验的试剂用量放大,将教师的操作过程用摄像的方式多角度展示。如溴、碘的提取中孙老师就用海带浸泡一周后,现场取 50ml 浸泡液,加适量 NaOH 溶液,直接用大量沉淀生成,现场过滤后取滤液加双氧水和稀硫酸,亦有大量黑紫色沉淀生成。使化学必修 146 页的碘的流程图实验化及具体化。让每一位

24、学生看到了清晰的实验现象。因为海带浸泡液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加上老师做的实验现象又很明显,我想学生以后看到海带就会想起从海带中提取 I2的的工业流程。再如定量数据的测定及记录学考复习课中,老师在课堂上采用 H+传感器(pH 计)分组让学生测定溶液的 pH 值,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传感器。再如很多老师在处理 Na2CO3与 CO2的反应时会拿空的矿泉水瓶,收集满 CO2,再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震摇,一段时间后变瘪并有白色固体生成,让没有现象的实验通过实验改进后变成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通过老师精心设置9的问题链逐一启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改进而现象明显,

25、结合老师逻辑性很强的的问题链不得不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当然老师课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 Na2CO3 溶液与 CO2 反应有明显现象的装置,并画出相应的装置图。再如杭二中朱文博老师在物质的分离提纯展示课中,当学生分组实验得到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时让学生设计一个合适的玻璃仪器让这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进行分离并画出相应的图。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四、听同课异构课后对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深层思考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教师也不是教师在几堂课中能完成的,古人说的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若我们有更多的化学教师在更多的化学课堂中能更

26、多的运用高效的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模式,那么具有高化学素养的公民总会被我们培养成功的。化学应试能力的提高的确要培养,因为化学应试能力也是化学素养中的一部分,但化学素养不只有化学应试能力这一部分,从终身发展需要看,化学素养的内涵更多一些。化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通过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化学素养培养的长期性,持之以恒地把培养中学生化学素养作为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化学素养培养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学模式也是多彩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教材有关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组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调查与访问等,不断扩大知识的外延。通过学习、研究、

27、应用等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化学素养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化学素养的内涵在不断的发展丰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且紧随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了解化学素养发展的新动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对中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起指导作用。同时个人觉得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载体也要有一个具有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师来演绎。若没有一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强、临时反应能力强的老师来驾驭同样主题同样结构同样素材的课,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来讲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如果老师又具有用运用“特色”语言将化学问题通俗化的能力,我想若干年以后,学生也会模仿着分析类似的问题且

28、终身受益。如南京师大附中的保志明老师在化学平衡的应用展示课中就在整堂课中运用学科特色的语言将抽象问题通10俗化。如在讲到化学平衡中 Q 与 K 的关系时用“打压”两字将沉淀溶解平衡应用的沉淀转化分析的通俗易懂。教师带有能带动人心的具有学科特色的语言进行教学必定给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添砖加瓦。小树在狂风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彩虹在风雨后才会更加绚丽,同样,高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模式也应是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怎么定义好听课和无聊的课其实也因人而异,值得庆幸的是我认为的好听的课大致还是与大多数评委和同行是一致的,鉴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够长,所研究的内容也并是很不全面,许多观点也是一家之言,仍有很多教学模式值得开发和实施,今后还可在有关学生化学素养评价的操作与实施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威廉维尔斯曼(美).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袁振国.教育新概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