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62KB ,
资源ID:345311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531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无锡公修课《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要点.doc)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无锡公修课《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要点.doc

1、1. 环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概念 P12. 环境的特性:整体、区域、有限、多变、稳定 P23. 环境要素概念、分类(自然、社会)P44. 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概念 P55. 环境污染概念 P66. 环境污染分类(水、大气、噪声、放射)P77. 污染物的迁移(物理、化学、生物)、转化 P88. 富集概念 P89.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恶化、固体废弃物垃圾成灾、水资源短缺、P910. 雾、霾的概念 P1411. PM2.5 的概念、来源(自然源、人为源)P1512. 我国雾霾天气频现的主要原因 P1513. 水污染类型(化学、物理、生物)P1614. 可持续发

2、展内涵:核心发展、基础资源环境、要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适宜的法律政策体系。P3515. 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P4016. 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做法 P4217.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P4718. 无锡建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任务 P4919. 生态文明建设特征 P5820.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P592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P6322. 我国环境保护 32 字方针 P7223. “三同步,三统一”内容 P732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P822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 P8426. “三同时”制度的内容

3、P8827. 排污收费制概念 P9428. 排污收费制的内容 P9629. 自然资源的特征 P10430.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P10731.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P11032.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P11133. 无锡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P1183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P12435. 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P12536. 森性资源的重要功能 P12937. 我国拥有的物种种类 P13438. 我国物种资源保护对策 P13439. 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P13540.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 P13641.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P13742. 近 50

4、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 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 4-5 米。4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P1794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P18145. 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P18946.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P19147.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P19848.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49. 清洁生产的概念、内容 P20650. 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P20851.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后的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52. 生态农业的概念 P21053. 无

5、锡“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P22254. 碳源、碳汇、碳足迹的概念 P22755. 节能减排出自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6. 我国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P25257. 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 P254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总体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的后果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生态系统,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人类社会造成

6、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臭氧层破坏的后果: 臭氧的减少使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加,也会损害人的免疫能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猛增。 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过量的紫外线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还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引起心得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话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心得环境污染光化学大气污染。第一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 认识现状大气污染形式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 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

7、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雾霾污染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笑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出现时空气很潮湿,一天内会随气温不同出现明显变化;霾则是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则是大量极微细尘粒、烟粒浮游在空中的产物,出现时空气相对干燥,日变化一般不明显,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 10 天以上PM2.5 的来源来源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我国的自然保护去

8、现状1966 年我过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 湖山自然保护区。截至 2012 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2669 个,总面积约 14979 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地面积约 14338 万公顷) ,自然保护区陆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63 个,面积约 9416 万公顷,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 62.85%,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9.8%2.我国的物种资源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 212 类,竹林 36 类,灌丛类型 113 类,草甸 77 类,荒漠 52 类。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

9、等植物 34792 种。其中,苔藓植物 2572 种,蕨类 2273 种,裸子植物 244 种,被子植物 29703 种。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中国约有脊椎动物 7516 种,其中,哺乳类 562 种,鸟类 1269 种,爬行类 403 种,两栖类346 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 420 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已查明真菌种类 10000 多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1 )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2 ) 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 ) 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4 ) 将应对气候

10、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5 )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6 )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2012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 36.2 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 20%的能源,单位 GDP 能耗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 2.5 倍,美国的 3.3 倍。日本的 7 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以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改善环境质量。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

11、污染防治;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村镇环境连片政治和土壤污染治理。3.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改革用水经济政策:如提高水价、堵塞渗漏等。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严重和效率低的状况。水污染补偿制度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自然湿地由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滨湿地和湖泊湿地 4 大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 4 个大海洋生态系,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主要目标:1、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

12、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4、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提高公众意识5、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和体制建设第二、水污染及其防治(一)水资源的地位: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经济资源,水是战略资源。生态恶化:森林锐减 土地退化与沙漠化 生物多样化锐减 海洋污染第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改变传统经济活动: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式)经济活动组织威力: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闭环式)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生态产品”实质上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

13、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明确四类主体功能区定位四类区域 特征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资源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限制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禁止开发区域 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1、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源地环境整理。2、 防治大气污染,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3、 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政治。4、 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我国环境管

14、理体制问题比较突出1、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尚未理顺。2、 我国环境保护能力不足3、 我国环境法制尚不健全四、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现场检查制度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保护举报制度环境信访制度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陈国、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

15、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并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第一阶段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92 年第三阶段 从 1992 年到 2002 年第四阶段 从 2002 年到 2012 年第五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从最初的“社会主义没有污染” ,到 1973 年 8 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 32 字环保

16、工作方针。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逐渐步入正轨。1983 年把环境保护立为基本国策;1984 年环境保护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8 年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 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行此项环境管理制度;以 1979 年颁布实行、1989 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制基础。第三阶段:里约环发大会两个月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1994 年 3 月,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实施中国 21 世纪议程 。1996 年,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7、 ,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工作,全面开展“三河” “三湖”水污染防治, “两控区”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海”的污染防治,启动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林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使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引起过急社会关注,在 2013 年 2 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 27 次理事会上,被正式写入决定正文。第一次飞跃1972 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

18、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会议开幕日倍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第二次飞跃1992 年 6 月 3 日至 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启动了历史性转变,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由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第三次飞跃2002 年 8 月 26 日至 9 月 4 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使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

19、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第四次飞跃2012 年 6 月 20 日至 22 日在巴西里约内热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发起可次序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绿色经济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式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成果文件。1.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 米糠油事件 骨痛病事件 四日市哮喘我国 30 年的发展模式的问题和多重制约中国使人口大国,资源贫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

20、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大量消耗能源,透支环境旧 GDP 缺陷发展理念的时代错位中国持续发展的制约基本经验(1) 、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2)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IXUS 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3)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4) 、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腿经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文明转型: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新文明农耕文明:看重土地工业文明:看重资金和设备新文明:知识,智力和具有创新能力人才2005 年 3 月 12 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

21、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 年 10 月 11 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良好生态环境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

22、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政策,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和“强化管理”政策,简称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 。二、人类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三种类型绝路逢生型 奋起直追型 跨越发展型 二、我国环境保护今年取得的主要成就1、强力推进污染减排2、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3、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4、深化污染防治5、加强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6、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我国环境保

23、护基本方针(1) “32 字方针”1972 年,我国代表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简称“32 字方针” 。“32 字方针”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早期环境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方法的高度概括。(2) “三同步,三统一”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的具体内容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三同步”的前提是同步规划,实际上是“预防为上”思想的具体体现。“三同步”的关键是同步实施。“三同步”的目的是同步发展。

24、4、 中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中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行业政策 技术政策 经济政策 能源政策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是单项政策的制定依据,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是基本政策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关于环境保护建设性目标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指导。5、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理顺三重关系与科学发展观 与可持续发展 与“两型社会”发展科学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

25、会: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的发展。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社会问题灾难频发 危及健康 群体事件 国际影响资源问题人口 耕地 淡水 森林 能源 生物内容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2、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3、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4、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5、建立空间规划体系6、落实自然资源用途管制7、建立国家公园体制8、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9、实行生

26、态补偿制度10、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系12、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13、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总量控制制度14、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15、实行损害赔偿制度2006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用了全世界 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 15%,创造了全世界 4%的 GDP,反差太大了。2009 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 5.678 亿吨,超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 47%;年消耗水泥约 16.3 亿吨,约占世界的 54%;能源消耗约为 3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过渡依赖能源消耗。中国已取代

27、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量。高耗能低效应使得我国 GDP 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浪费最大的国家。在土地资源透支,生态资源透支,矿产资源透支的情况下追求增长,只能将自己“做大做虚”不能“做大做强” 。资源约束趋紧能源供应约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约束: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使联合国列出的 13 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约束:我国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 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国内能源资源匮乏探明可采储量的保证程度大约:煤炭 80 年、石油 15 年、天然气 30 年,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1/3 和 1/2。2、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化 生态产业 生态消费 生态环境 生态资源 生态科技 生态制度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东西方的贫富差异和文化冲突,开启了文明转型的闸门。人类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全球性问题共同的挑战: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共同的抉择:走生态文明道路生态系统退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