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88KB ,
资源ID:345421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542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交通运输科技丛书出版计划.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交通运输科技丛书出版计划.DOC

1、12016 年度交通运输科技丛书出版计划序号 稿件名称 第一作者 工作单位 丛书内容提要1软弱破碎围岩长大隧道变形控制关键技术赵队家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修筑长大隧道,其超前预支护结构参数及施工工法该如何选取,初支、二衬支护时机该如何选择,爆破参数怎样选择才既安全又高效等技术难题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本书内容主要依托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中条山特长隧道(9.67km),历经 5 年的艰苦努力,重点围绕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工法特点、超前支护结构受力规律以及爆破施工围岩振动响应规律三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充分总结了山西省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13.68km)、平遥至榆社高

2、速公路宝塔山特长隧道(10.34km)等多条长大隧道建设技术成果,建立了可考虑掌子面水平位移的影响的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模型,提出了软弱围岩条件下管棚超前预支护体系的支护参数;推荐了不同围岩级别各工序应力释放组合及施工步距;建立了炮孔群孔齐发分析模型,揭示了隧道不同位置处的振速衰减规律及振速峰值分布规律,形成了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长大隧道修建关键技术。本书共分为 7 章。第 1 章阐述了软弱破碎围岩特长隧道施工工法、变形特征规律以及变形控制措施的技术现状;第 2 章阐述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变形控制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对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常采用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和力学系统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第 3 章对软岩

3、的地质分级及工程分类进行了梳理,对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各个变形阶段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第 4 章建立了管棚弹性地基梁分析模型,并对管棚荷载传递机理及对地层稳定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对超前管棚与后续施工工法的配合效果进行了分析;第 5 章对实际工程中应用相对较多的预留核心土法、临时仰拱法、台阶法以及锚杆和超前导管对掌子面挤出位移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第 6 章对初期支护在不同支护时机、不同刚度等情况下,结构自身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行数值计算;对不同应力释放率组合以及不同应力释放率与仰拱至掌子面距离的配合效果下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第 7 章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并行小间距隧道在爆

4、破作用影响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对爆破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小间距隧道钻爆施工震动控制提供指导。本书不仅适用于公路隧道工程领域,同时也适用于铁路、电力、水利等相关领域。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大量数值分析案例以及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促进全国公路隧道建设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可供大专院校、科学研究及公路建设管理人员、勘察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使用参考。22寒冷地区重载公路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王殿臣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内蒙地区幅员辽阔,在我国版图上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 2400 多公里,南北宽约1700 公里,涵盖 2-1、2-2、1-2 等 3 个气候分区,地质、

5、筑路材料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另外,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煤炭、钢材等矿产资源及其产品大多需要通过公路运输,使得本地的公路运输具有车流量大且重载货运车辆所占比重高的特征,具有寒区重载公路的典型特征。本书紧紧围绕内蒙古地区气候寒冷、交通重载等公路服役的环境因素,从常用筑路材料、常用路面结构、路面损坏表征等角度展开寒区重载公路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研究。本书内容依托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寒冷地区重载公路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编写,共分为 4 篇。第 1 篇阐述了寒冷地区重载公路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的研究意义、市场需求前景及推广应用领域,从常用沥青路面材料对服役性能的影响、沥青路面结构承载能

6、力衰变规律及设计控制指标、沥青路面服役性能三维监测与仿真分析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 2 篇阐述了内蒙地区常用筑路材料对沥青混凝土抗重载和抗冰冻性能的影响;包括常用集料岩性和加工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抗重载和抗冰冻性能的影响;常用沥青结合料的高低温性能综合评价;常用抗剥落剂、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基于区域适应性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第 3 篇阐述了沥青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衰变规律及设计控制指标研究;包括寒区重载沥青路面工作环境及使用状况调研,寒区重载沥青路面沥青层模量代表值的研究,寒区重载沥青路面沥青层模量代表值适应性分析,基于既有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的寒区重载沥

7、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基于三维监测数据的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两种数据采集系统下的衰变模型对比与验证。第 4 篇阐述了基于路表三维检测仿真分析技术的寒区重载沥青路面物理破损状况监测与预估;包括三维数字路面重构模型的分析与建立,三维路面场景漫游技术及路面三维参数计算方法,寒区重载沥青路面物理破损状况三维监测研究本书通过温度变化特征、交通环境特点和筑路材料技术指标等角度对内蒙古地区沥青路面进行代表性区域划分,从而系统的提出沥青路面的材料、结构、路表损坏特征对服役性能的影响。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典型工程案例,深入阐述了寒冷、重载特点下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研究成果,可供大专院校、科学研究人员及公路技术

8、人员使用参考。3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与应用施伟斌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优势,已成为道路养护行业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本书针对沥青路面不同的损坏形式、选择典型的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工程作为案例,系统阐述了就地热再生六大核心技术理念:以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不打碎集料的翻松技术及层间热粘结技术相辅相成,与沥青混合料级配可调、可控技术,对症下药的工艺与设备模块化组合并立,最终实现“集料再用、沥青再生”。本书内容依托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技术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成果项目就地

9、热再生技术处治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的应用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深化研究及工程示范、沥青路面多功能综合养护车研发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编写,共分为 8 章。第 1 章系统介绍了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 2 章阐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及关键技术理念;第 3 章阐述了就地热再生设计方法;第 4 章阐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对设备性能及设备组合的要求;第 5 章阐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三种不同工艺类型的施工流程及方法;第 6 章阐述针对不同沥青路面病害,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治理方法;第 7 章阐述就地热再生技术对车辙病害的治理;第 8 章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已实施的就地热再生工程案例,全面展示该技

10、术的应用领域。本书介绍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理论与方法不仅适合沥青路面养护领域,而且也适合沥青路面改扩建等领域。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大量典型工程案例,可以进一步促进全国沥青路面养护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可供高等级院校、科学研究及道路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使用参考。44行业特色型高校主干学科专业体系社会适应性研究李志峰 武汉理工大学行业特色型高校特指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群,以服务于行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大学类型。自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就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书以交通运输行业主干学科专业为例,

11、首次对 29 所本科院校和 15 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的,与交通运输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 12 个一级学科和 18 个本科专业以及101 个专科专业的数量、名称、学位点设置情况以及办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分析及深度的专家访谈,在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业主干学科专业和人才队伍的现状,确立交通运输行业对交通主干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的需求状态,明晰交通运输主干学科专业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的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建构出交通运输业学科专业发展新体系,并提出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本书内容依托交通运输部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31g0109)交通运输行业主干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学历层次需求分析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

12、编写,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当前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专业体系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以 W大学交通运输行业主干学科专业的就业情况为例,系统的分析了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供给的现状及问题。第三章以交通运输部合作共建院校主干学科/专业建设为案例,分析了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主干学科/ 专业及其学科专业建设概况。第四章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学科专业为例,较为全面分析了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主干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第五章以交通运输类高职高专所开设的专业为例,分析了行业特色型高职高专学科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探讨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第六章构建了行业特色型主干专业

13、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了解释。第七章系统阐述了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核心学科/专业、优势学科 /专业以及支撑学科/专业为分层标准,构建了行业特色型高校主干学科专业体系,并以运输交通运输行业主干学科专业为例,从理论上建构了交通运输业主干、支撑和辅助学科专业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业特色型大学主干学科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本书以交通运输业学科专业体系社会适应性发展为典型案例开展研究,不仅可以为交通运输部和其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交通运输类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基本思路,还可以为其他行业院校学科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全国性

14、的数据分析,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对于进一步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紧密对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支撑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现代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55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及创新徐光 交通运输部在港口发展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港口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也是港口物流从传统物流到配送物流、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过程。通过全球分工和供应链竞争,各国主要港口的定位,从强调港口为中心转向作为供应链的一环;从传统运输功能节

15、点发展成为城市、跨区域、国际层面的港口物流枢纽。本书内容依托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西部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技术开发与示范的研究成果进行编写,共分 10 章。第 1 章说明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第 2 章总体概括了国内外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规划布局、运营组织、信息平台、安全应急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现有技术成果,是后续研究的技术借鉴;第 3 章是发挥理论引导的作用,重点围绕港口物流枢纽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第 4 章则解决港口物流枢纽的规划理论和方法问题,将港口物流枢纽各组成要素作为一个系统开展规划研究,但规划对象和范围主要针对除港口本身外的物流枢纽各组成要素,包括内陆港、集疏

16、运体系等;第 5 章围绕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开展流程优化研究,并具体进行自动识别技术和机械状态监控的应用;第 6 章研究西部港口物流枢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关键技术和总体架构等关键技术问题;第 7 章对港口物流枢纽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研究;第 8 章则以绿色港口建设为目标,研究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并在西部典型港口开展示范应用;第 9 章基于经济、高效、安全、绿色等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重庆港、棋盘洲等地开展的示范应用项目,体现了研究成果促进西部港口物流枢纽建设的目的;第 10 章则是对全书成果的总结和展

17、望。以最为凝练的语言,高度浓缩了全书成果,并提出促进成果落地的措施和方式,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也做了展望,旨在引导相关科研工作的深化和拓展。本书主要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行业具有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学习者和管理者,也可供需要了解港口物流领域发展动态的教师和学生使用。通过本书能够对港口物流枢纽发展动态有更为深入系统的了解,并能对其建设和运营中实现的技术创新有新的认识。66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曹玉芬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水运工程检测和测量仪器设备的质量以及测量结果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仪器设备的标准化与计量检定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障和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专门针

18、对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方面的专著,本书的编撰将填补该方面的空白。本书内容基于交通运输计量质量研究项目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目录研究、水运工程检测仪器计量检定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水运工程建设检测设备计量检定体系研究与规程制定等 10 余项科研项目。同时,依托天科院“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涉及的标准化与计量专业实务。本书以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专业实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在论述编写本书的国内与行业背景下,结合国内外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发展现状,重点阐述设备标准化与计量业务在水运领域突显的重

19、要性和意义;第二章 介绍标准化与计量综合知识,如国内外标准化与计量组织,有关法律、法规,基本术语等;第三章介绍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如介绍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概况、标准体系、已颁布实施的检测设备标准主要内容等;第四章论述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专业实务,如计量科学研究,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的实施,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期间核查的实施等;第五章介绍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技术,包括水运工程计量技术综述、桩基静载仪检定/校准技术、测深仪检定/ 校准技术、基桩动态测量仪检定 /校准技术、声速剖面仪检定 /校准技术等;第六章水运工程检

20、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工作总结与展望。本书介绍的水运工程检测设备标准化与计量专业实务不仅适合水运交通领域,而且也可为海洋、水利等领域参考使用。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附有大量检定/校准实例,图文并茂,尤其将国内水运工程检测设备的标准化和计量专业实务等进行归纳总结,既可以为从事水运标准化、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供大专院校、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77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特性及对通航影响与预防技术王平义 重庆交通大学本书内容基于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对航道危害及预防技术研究”和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特性及其对航道影响的研究”主要

21、研究成果及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区河道型水库弯曲段滑坡涌浪特性及对通航影响机理研究”的部分成果。全书共分7 章,主要内容是:第 1 章“概述”,包括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等。第 2 章“三峡库区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布”,主要介绍三峡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分类等。第 3 章“概化模型试验设计” ,介绍了土质及岩质滑坡涌浪模型试验设计的依据、实验布置、实验方案及实验的模拟技术等。第 4 章 “土质滑坡涌浪特性及对航道影响”,主要介绍土质滑坡涌浪特性及传播规律、涌浪对航道及船舶的影响程度及其评估系统等。第 5 章“陡岩体滑坡涌浪特性”,介绍了陡岩体滑坡涌浪的

22、波形、初始浪高、最大溅高、波高衰减特性及爬高等成果。第 6 章“岩体滑坡涌浪特性及对船舶和码头的影响”,包括岩体滑坡涌浪特性、滑坡涌浪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及预测技术、滑坡涌浪对码头墩柱和船舶系缆作用力的影响等。第 7 章“滑坡涌浪数值模拟及可视化”包括滑坡涌浪的数学模型建立及验证、长江上游万州河段滑坡涌浪数值计算、涌浪传播可视化技术等。本书可供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工程设计和管理部门参考使用。88 国际航运市场学 张婕姝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派生市场,且受世界政治经济变化、航运市场需求变化、船队运力供给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变化、突发性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其市场走势的因素

23、错综复杂、变化莫测,然而对国际航运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实从事航运及相关企业的必备工作,同时也会对指导公司战略调整和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以国际航运市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根本,以行业动态、行业热点为支撑,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长期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从基础性课程向专业性课程过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内容依托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大量的港航类课题研究、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动态及时地市场跟踪与热点研究等内容进行编写,共分为 6 章。第 1 章阐述了国际航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对比其他运输方式国际航运的特点、国际航运组织情况介绍、国际航运市场的概念与功能;第 2 章介绍了

24、国际航运市场基本要素,包括货物的分类及运输特性、船舶分类及发展趋势、航线基本概念及分类;第 3 章阐述了航运市场需求的概念与特性、影响航运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及趋势分析、航运需求弹性和案例分析等;第 4 章阐述了航运市场供给分析,分析了航运供给的概念与特征,影响航运供给的因素分析、航运供给弹性、案例分析等;第 5 章航运市场供需理论,包括运价的概念、影响运价的因素分析、运价指数、国际航运市场供需分析、国际航运市场预测、市场案例分析、中国航运景气指数方法及预测分析;第 6章阐述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理论及当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模式。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大量典型市场分析案例,可以进一步促进对于市

25、场研究的认识和航运市场分析能力的提升,也可供大专院校、科学研究使用参考。99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分析研究王先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技术政策是行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依法制定的,用以引导、促进、干预行业技术进步的公共政策。技术政策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行业发展目标为宗旨,明确引导新技术发展的目标、内容、措施等。其核心内容是技术运用政策,是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应鼓励、限制和淘汰使用什么技术的纲领性文件。行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政策的引导。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国家和各行业纷纷制

26、定、调整或完善各自的产业技术政策,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力争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交通运输行业于 1985 年和 1997 年先后发布了 2 版公路、水运主要技术政策,并于2001 年出版了20012010 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政策蓝皮书。2012 年起,交通运输部组织行业内主要科研技术力量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政策研究工作,在总结行业技术进展,分析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和深入研究,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应推广、鼓励和限制的主要技术,并于 2014 年 8 月向全行业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明确了“推

27、广应用、鼓励应用、支持发展、限制使用”四类技术政策导向,即“推广应用”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有利于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先进、成熟、适用技术;“鼓励应用”已有一定基础,需要继续改进完善的技术;“支持发展”目前技术尚不成熟,但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技术;“限制使用” 不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且已有先进成熟技术替代的技术。本书围绕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服务、城市交通、安全应急、节能环保和信息化等 7 个领域,针对 70 条主要政策内容,从技术发展需求、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说明,供广大交通运输工作者使用参考。1010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体系系统设计与应用林榕

28、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道路旅客运输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网络最为密集的运输方式,承载了超过 80%的旅客运输服务,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民航、高铁等交通方式的迅速发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客运面临巨大挑战。在新形势下,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是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提高企业运营组织效率、促进道路客运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作为 2016 年更贴近民生工程之一,作为交通运输贴近民生、服务大众的重要工作来抓,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对“ 道路客运联网售

29、票系统 ”的建设提出了指导要求,该系统是“十二五 ”规划中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 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则将建设全国道路客运信息联网服务工程作为有效整合各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资源、提升跨区域道路客运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自 2013 年起交通运输部启动首批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并给予各省资金补助支持。至此,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本书通过对国内外“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归纳及总结,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标准体系,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梳理,形成了规范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技术体系。本书提出了构建“一个平台、六个系统”的技术架构,对整体数据资源进行了规划,并探讨了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从总体设计、应用系统设计、数据资源设计、支撑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建设一套规范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本书面向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于应用,对各级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直接参考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