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用字母表示数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探究与合作交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的简约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题单。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请学生猜测水里可能藏着多少只青蛙,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2、。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二)新课教学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师出示例 1 的 3 组题,并提问:屏幕上的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题单上完成。(1)学生理解题意,老师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并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每个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3)请学生独立算一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并进行全班交流。(4)教师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由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5)老师提问:下列 a 表示几?1+a=30 1+a1
3、00 1+a学生思考后回答。并提出质疑:同样表示未知数,为什么有时候 a 只能表示一个数,有时候表示一些数,有时候表示任何数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2.出示幻灯片:人们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3.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1)请学生思考: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出示表格,请学生填写下表。-_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文字叙述手写会用多长时间?比起用字母来表示,你们认为哪一种能更简洁、方便?为什么?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师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2)出示运算定律表:教师提问: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4、请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3)请同学们用 a、b、c 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它几个运算定律。学生独立完成在题单上。师生共同订正,并选择一两个运算定律说一说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再次强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三)巩固提高1.请学生完成练习题:你能正确认识它们吗?能够简写的,你能正确简写下面的题吗?10a= a = 4+c =10a= a+ = c4 =10+a = a = 3-53 =10-a = a- = 26+m0.6 =(四)小结作业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简单的评价。五、板书设计
5、用字母表示数1. n 只青蛙 n 张嘴, 2n 眼睛,4n 条腿。2.下列 a 表示几?1+a=30 1+a100 1+a3.优越性:简明易记,便于应用。-_六、教学反思(略)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难点】
6、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 32-10-6= 25+20-10= 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 47 页例 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 53 人,中午走了 24 人,下午又来了 38 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思考,
7、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 53-24+38 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
8、知1.探究例 1 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 91 人”和“ 中午走了 24 人” ,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_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教案升和毫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 和
9、“毫升”,知道“ 升”和“ 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 和“毫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 ,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
10、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实验,容量 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生:红色(蓝色) 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生:一样多。 左边的 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生 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生 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生 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
11、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师生交流:-_生 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生 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生 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实际操作: 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工具。
12、(出示、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 “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三、练一练1、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 )2、先请一位学生读题。生: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
13、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 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生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 课件展示)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小学数学说课教案:分数与有限小数的关系分数与有限小数的关系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中的例3,原教材安排与例 1、例 2 合并成一节课,教学例 3 时,先把 3/4 等 5 个分数化成小数,接着把 5 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最后发现并归纳出结论。如果按照这样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平淡、
14、枯燥、抽象,无法突现出分数和有限小数的这个关系的规律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和探究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节课我只安排例 3 这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一个最简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个规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分解分母的的质因数及结论中“一个最简分数” 的出现不会感受到突然,变“ 被动” 为“主动”,这样掌握住的规律才是“牢固的规律” ,才是 “理解的规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灵活、熟练地进行判别。2、 发展性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
15、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创新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模式的更新-_本节我选用了“猜想 探究 发现 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 ,检验质疑 发出 1举例 质疑发现 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 ,即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及教学过程1、 提出问题 “猜”创设: 老师能一下子“看出”练习题中哪些分数能化成
16、有限小数的情境,与学生做练习计算的费时费劲对比,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看”的方法,判别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判别的方法是看什么,怎么看?2、 自主探究 “探”给学生自由的猜想与讨论:看什么?(分子) 怎么看?(分母)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过程分两块:一探一发现:是在学生发现发看分母的基础上,引导讨论到底看分母的什么特点?(老师必要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探索中获取新知:一个分数,分母中含有 2 或 5 两个质因数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二探二发现:让学生在再举的例证中检验、修改得出一个分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学生参与了探索
17、规律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精神。3、 引伸问题 “引“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个最简分数,分母除 2 和 5 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反之,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潮,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讨论:一个最简分数里所含的质因数 2、5 的个数与它化成小数时,所得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这题仅做为课后的思考题,让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延续拓展到课外去,使学生永保一颗求索的心。小学数学说课教案:认识平方千米19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
18、是让学生认识 1 平方千米,体会 1 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 2004 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 1 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_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 1 平方千米的表象2、
19、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 1 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 1 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三、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
20、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一)猜想 1 平方千米有多大:(二)认识 1 平方千米:(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 5 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 1 平方千米呢?(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1 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学生尝试,小组交流,说出推算过程。2、交流,完成板书: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000 平方米1、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三、应用巩固,深化拓展(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2、出示练习十三第 7 题-_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 5 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四、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