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的比较发端于 1991 年的澳门旅游教育在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澳门回归祖国后,更是在中国内地发展得促动下,积极寻求国际交流和合作。本文先分别介绍了澳门旅游教育的发展状况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的发展状况,然后对比了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教育特征从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这四个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澳门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中国内地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的特征比较这三方面来对比找出澳门旅游教育发展与中国内地的异同。澳门旅游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借鉴国内旅游教育成功的发展经验,吸取自身发
2、展中失败的教训,以更好的实现与国际化接轨的最终目标。 一、澳门旅游教育发展状况 从旅游学校规模上看,在澳门 12 所高等院校中,有 4 所学校开设了旅游教育培训,占高等院校总数的 1/3。这四所高校的旅游教育涉及各个层次,如硕士学位课程、学士学位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高等专科学位课程、文凭课程及短期培训证书课程,其中仅澳门科技大学拥有硕士学位课程。 从专业体系结构上看,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主要由教学教育体系、实践培训体系和发展研究体系构成。这三部分相互依赖相互支2撑,共同构成了一个以教育教学为核心基础,实践培训为实践推动环节,发展研究为发展导向的教学-培训-科研一体化的完整体系。 从课程
3、设计上看,澳门旅游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基本上与澳门旅游业的发展需求相对应,大致包括三个层次的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体系的设计参照国内外旅游教育的成果,其设计理念在于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着重提升学生的专业领域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的专业化合个性化。 二、中国内地旅游教育发展状况 从办学规模上看,在中国内地,学生人数超过 200 人的院校占占了绝对多数。其他非旅游城市学生规模超过 200 人的达 100%,北京和上海的院校学生规模超过 200 人的比例最高,其他地区的学生规模超过 200人的比例次之。 从旅游专业的开设时间看,旅游学科总体而言相对年轻,有
4、待进一步的成熟。由于目前学校开办专业增幅较快,有过度发展的势头,因此对学校新增数量有必要加以控制,以保证教育质量。 从学校的教育层次看,目前全国教育层次的分布:设有博士点的旅游院校占 9%,设有硕士点的旅游院校占 19.4%,本科层次的旅游院校占32.8%,大专高职的占 28.4%,中专职校占 10.4%。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却没有博士点。尤其是北京作为全国高校最集中的地区,旅游教育的层次更应该向高层次发展,不然将不利于旅游教育的整体发展,也会影响整个旅游产业的层次。 三、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特征比较 3(一) 学科设置 澳门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大多数与中国内地差别不大,都
5、涉及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旅企业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度假区管理、旅游市场行销、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交通管理以及旅游会展、旅游文化等十多个方向。然而,澳门旅游教育也具有其特殊性,整体而言是与澳门旅游业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的,有部分专业是特别针对澳门旅游业发展而设置的。 (二)课程体系 澳门开设的旅游专业课程与中国内地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性,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发展规范。一些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每一个学校都开设了的,如高等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旅游英语、旅游市场学等等。 而因为澳门本身的旅游业特色,澳门旅游教育比中国内地的旅游教育在
6、课程设置上又有一些不同,例如澳门旅游教育开设了博彩企业管理、博彩社会学、博彩心理学与赌场行销、应用博彩场技术、博彩策略管理专题研究等关于博彩业管理方向的课程。这些是由澳门旅游业的特殊性衍生的学科,是中国内地所没有的。 (三)人才培养 以前人们总认为,中国内地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低技能、单一技能、书卷型、专才型,存在着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受中西文化的影响,澳门的旅游教育更具实践操作性。然而,事实上随着中国内地合作办学的日益兴起,中国内地的旅游教育已4经慢慢融入了许多西方教学的模式,餐饮礼仪、实验室教学、实地考察等已经逐渐走入课堂。相比之下,澳门的旅游教育国际化水平发展得并没有中国内地部分学校快。 (四)社会实践 中国内地和澳门的旅游教育都越来越注重于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以缩小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旅游院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差距,尽量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是旅游教育的奋斗目标所在。在这方面,由于澳门是以旅游业发展支撑的城市,澳门的大多数旅游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实习都给予了鼎力的支持,企业的配合使学生能进行管理实习或换岗实习,实习实践效果较好。相比之下,虽然中国内地许多大中型城市的旅游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与学校的合作,但仍有大部分企业不配合,使得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劳动力,实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