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摘 要】广播是传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媒介,在应大力倡导推广收音机在家庭当中存在且被重视收听的传统模式的同时,利用广播“以声音之名”可以快速便捷地呈现新闻的力量的直播优势,在融媒体的趋势下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做有温度的广播来展示人格化的魅力,激活声音,激活声音背后的“人” , 打通声音到达人心的最后一公里,让广播继续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 【关键词】广播的无形文化 以声音之名 有温度的广播 曾几何时,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其他媒介受限制的条件下,收音机广播的无形文化为时间的流转提供了一个有形的载体。 广播事业历史悠久绵长,它是传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2、分,极具人文。“1922 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90年前的 10 月 1 号,中国第一座官办电台哈尔滨无线电台建成一年后,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作为国内第一座私营商业广播电台正式运营” 而那时世界广播事业如日中天的时代刚刚拉开帷幕,说到 30 年代,谁不知道经济萧条时期震撼人心的罗斯福“炉边谈话”?谁不知道颇具黑色幽默意味的“火星人入侵事件” ,以及旧媒介对新媒体的阻击“广播-报业大战”?谈到 40 年代,谁又不了解 BBC 和 VOA 的崛起?而说到新中国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那要等到改革开放的中期了。2广播的本质是一种媒介,人们通过新的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新鲜信息,而
3、对那些信息最如饥似渴的,莫过于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就像电影台词里说的那样:“那是最骄傲的我们,那是最浪漫的我们,那是最无所顾忌的我们。那是我们光芒万丈的青春。 ”在那个年代里,青春正好岁月如歌,有多少人在电台 DJ 的启蒙下接触音乐,爱上音乐,收音机成为了难能可贵的获取外界信息的最后“救赎” 。时至今日,不为彪炳一代代老广播人的付出,只为让历史回归常识,因为:广播是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媒介,它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广播的发展只有里程没有碑。 在这个速朽的时代,思考的速度总赶不上实践的变化,尤其作为传统媒体人,你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进行头脑风暴,进而甚至要把你的思维模式推倒了重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
4、辉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互联网驱动的这场革命中,广播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 2009 年 9 月 9 日“阜新人民广播电台”华美转身“阜新新闻综合广播” ,一直以来在提倡以“新闻立台” ,倡导“直播连线” 。广播直播,因其轻型、便捷的特点,成为阜新新闻综合广播改版后的抓手和触点。 广播的直播优势就在于它以声音之名可以快速便捷地呈现新闻的力量。2013 年,我有幸策划、统筹执行了第十二届全运会阜新站火炬传递大型直播节目,以现场连线临场情境和省级电视直播相融合互补的形式加内容为着力点展开直播。节目以火炬传递沿途的景观为线索,通过记者连线、录音报道和嘉宾访谈等方式,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风土
5、人情、建设成就,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历史积淀、文明和谐风貌。除了及时报道火炬传递情况外,重点介绍阜新深厚的文化底蕴、产业特色、迷人的都3市风光以及充满活力的发展进程,节目构架极具画面感。这一次直播节目荣获了 2013 年度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奖一等奖。这次直播节目的全景呈现凸显了广播传播的便捷优势,只因它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少,新闻信息却产出大,并且它是人所共知最便捷的可移动传播的媒体,虽然收音机逐渐消失在被淘汰,但并不意味着电台终结了,广播已经嵌入到各种传播平台之上,以内容为王的预见之势抢占受众时间。因为在终端、界面、渠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我们看到了内容处在越发重要的位置,原创、独家是自媒体生存
6、的核心竞争力,也开始成为机构媒体的变现抓手。所以在可预期的未来,内容一定重回王位,广播平台的嵌入式发展必然具有其应有的承载感。 多年的直播经历,让我感知直播是一种进行时的伴随状态和未知状态,这种状态很美妙,这种状态本身就是新闻“场” ,就是信息“流” ,就是广播节目的价值所在。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02 分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之声一改往日的节目播出安排,及时开启了突发事件应急播报系统,进行了全天二十四小时特别直播,对危机报道中广播应体现的价值做了极好的诠释,真正做到了在物质和情感上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直播成为广播应急常态
7、化的最佳媒体传播方式。 因广播具有社会中枢神经的功能,在突发事件直播报道中它可以第一时间建构起公共信息平台,并且不只是一般的通报信息,而是信息链接、信息执行、信息最有效的反馈,由此它可以成为一种社会良性运行4的舆论链条和社会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链条。建议各级政府在平时就要重视广播,增加对广播的投入,研发适合不同人群贴身使用的收音机,积极推广收音机在手机上的配置与应用,以保证广播在突发性事件来临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建议一些地方台应该及早把广播频率落地到电视频道上,让没有收音机的用户在家中劳作时可以打开电视听广播,让广播的伴随性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要大力推广收音机在家庭当中存在且被重视收听的传统
8、模式,因为广播这种用声音传播的媒体方式是一个家庭培养孩子透过声音开发想象力的有效的模式。 广播依赖的就是声音,只有声音。在人类的感官中,只有声音是可以多任务并行交叉,也不会太影响其他人类活动本身。而声音是人类所有传递信息手段中最直接最便捷的,也是最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的,仅仅依靠声音就可以表达巨量的内容,而图形和文字要复杂得多。这就是它独一无二的魅力,只用一个感官,往往会比调动所有感官更加专注、更加敏锐。所以为什么总说盲人具有超常的听觉,因为有的时候,唯一大于所有。 为了受众,我们要做有温度的广播。那么广播作为一种仅仅满足人们声音需求的媒体,拿什么与视听结合的电视电影、连接一切的网络相抗衡?别说
9、 “不构成竞争” ,只要大家都在侵占用户的时间,从本质上来说都构成了分成和竞争的关系。 一个媒介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态位,就能生存下去。广播媒体也在“移动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推出了众多集成在线直播、点播以及有声读物阅读等功能的移动应用。比如车载广播,移动终端的 APP “喜马拉雅、荔枝 FM、蜻蜓 FM” 等诸多移5动广播。由于广播媒体在移动性、便捷性上与移动媒体的契合,广播与移动客户端的结合更容易获得用户关注。目前很多广播电台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开发了客户端,实现了广播节目在线直播、点播回放、点对点互动等功能。推出广播频率客户端的 APP,依托频率资源,整合节目在线直播、一键报路况
10、、微博交流互动、直播聊天互动、违章提示、限行提醒、天气预报、洗车指数等多项功能,具备移动化和社交化特征,同时,各种便民服务将客户端的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其实,媒介融合从来不是简单的“A 媒体+B 媒体” ,所谓的“互联网+广播电台”在实际的操作上发生了媒介生态的巨变。它们是相互寻求支点共同融入彼此的一种融合之道。 从广播的本质来看“人际传播的大众化” 。传播,是一种建立在“人际性”之上的社会性活动。广播具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特点,在体现传播社会性的同时还体现出比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更强的人际性。广播的“壳”是大众传播,从点到面,由一对多。而广播的“核”是人际传播,声音的本质和魅力正在于它
11、的“人际性” ,我说你听,口传耳受,如切如嗟,如琢如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心入脑,润物无声。 互联网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连接” ,连接一切。人和信息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我坚定地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切技术的最终指向,一定也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和对人的潜能的激活;互联网最终要连接的一定是人与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互联网与广播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广播是最具互联网属性的传统媒体。 6“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 “人际”是广播的精髓。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在传统广播的融合转型过程中,我们就多了一份从容,一份定力。从容的是,转型路上不必谈“网”色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一个敌人叫互联网。定力是指,融合转型不是“丢掉自我” ,不管内容、渠道、流程怎么变,广播人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丢。 声音直抵人心,网络连接你我。无论互联网还是广播,无论技术还是内容,本质上都是在为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人的理解服务。 “互联网+广播”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产品、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展示人格化的魅力,激活声音,激活声音背后的“人” ,从而连接人与人的精神世界,打通声音到达人心的最后一公里。广播的声音,永远都会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单位:阜新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曹钺.广播不死,只是慢慢凋零传媒志 201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