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徽州楹联匾额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一、徽州楹联匾额的历史起源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楹联匾额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兴盛与徽州文化的积淀发展一脉相承。 第一、徽州文化的土壤厚重,为徽州楹联匾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与文化基础,使得徽州楹联匾额文化极为丰富多彩。 第二、徽州耕读传家的传统,使得读书习字成为徽州家庭培养子女的必修课,不论进境如何,总有书香熏陶,因而为徽州的楹联匾额文化提供了创作基础与欣赏基础。 第三、徽州的特色建筑为徽州楹联匾额文化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古村落中的祠堂、民居皆以楹联匾额作为装饰元素。纵观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皆有“无匾不成堂
2、,无联不成居”的约定俗成,徽派特色建筑是徽州楹联匾额赖以生存的母体。 二、徽州楹联匾额的主要特征 (一)从文化内涵看: 中国封建社会主体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联匾额中集中反映,特别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更加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它不但具备了中国传统楹联所具备的特性,而且更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二)从表现形式看: 2作为实物的表现形式,徽州楹联匾额依附于徽派建筑,遍布于徽州的祠堂、民居、景观名胜等处。这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依赖于当时建筑者的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和对美学的追求。这里面既有对建筑物的装饰要求,更有内心修养的表露和释放,实际上这也是早期装修理念的体现。徽州楹联
3、匾额除了徽派建筑常用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制作之外,还有用木竹漆器、陶瓷等材料制成,多以匾额样式出现,悬挂于建筑中。 (三)从依存环境看: 徽州楹联匾额是徽州人将自已的人生体验、儒学修养、人生理想、处世哲理等感悟凝炼成点点滴滴的精辟文字,并以楹联的形式,悬挂在民居厅堂、宗族祠堂、亭台楼阁中供后人学习体味,起到文化传承、教育家族成员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表现方式。徽州楹联匾额装饰在传统徽派建筑中,构成了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徽州楹联匾额的传承现状 徽州楹联匾额流传至今,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延续,徽州楹联匾额的保护传承一直面临着严峻而尴尬的窘境。除了各级政府明确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利用古村落作
4、为旅游景点,其内的楹联匾额有着积极和主动的保护手段,保护传承状况相对较好之外,大部分依附于徽州古建筑存在的徽州楹联匾额,由于母体的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楹联匾额也不复存在。即使能够幸存下来的,或在日晒风吹中飘摇零落,腐烂变质,或被小商小贩收购变卖,流落他乡。母体建筑的日渐消亡、实物的不断遗失,是目前徽州楹联匾额保护传承面临的艰难环境。 徽州楹联匾额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形制的实物,同时也可口口相传,3铭记在心,还可被有志者收集整理,汇编成书。实物的消失,更使楹联匾额的文字收集整理工作步履艰难,以至于近年来很少有系统的徽州楹联匾额书籍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传承和弘扬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缺憾。 四、徽州楹联匾额传
5、统制作技艺 (一)传统制作技艺的形成与沿革 徽州自唐末以来,为历代中原大族避战乱南迁之地,这些士大夫阶层将中原的儒雅文化带入徽州,楹联匾额就是其中之一,为使楹联匾额保存适应徽州当地的气候,徽州工匠就地取材,几经摸索,至南宋迁都杭州后,因都城大兴土木、临近杭州的徽州土、木、漆等手工艺有了大踏步的发展,楹联匾额的制作工艺也逐步完善,日渐形成。 徽州楹联匾额制作技艺,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徽州“一府六县”均具有大批能工巧匠掌握,至民国战乱,徽商衰败,由于需求的减少,该工艺开始萎缩,建国后,徽州民居建筑被大量的新式建筑取代,楹联匾额的使用范围迅速减少,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能够完全掌握这一工艺的民间艺人已为
6、数不多。笔者所创办的黟县金星工艺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人才,保护开发,使这门濒于失传的传统制作技艺得以继承下来。 (二)传统制作技艺的制作工序与核心技术 徽州楹联匾额的制作工序主要为:选材制坯、嵌补、褙麻、刮腻、上漆、水磨、风干、描字、雕刻、贴金描粉、擦漆推光等。其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当地产的杉木条、桐油、猪血、生漆、石膏、苎麻布、木炭、草木灰、沙叶、百节草、石绿、金粉、金铂等。 选材制坯:一般采用干透的耐腐蚀、不变形、不虫蛀的杉木制作,4由若干根杉木条用木栓拼接而成整块木板。同一工件必须采用材性材种相同的木材,否则会使工件变形而导致漆膜开裂或脱落。 嵌补:也就是将白坯上的洞眼裂缝用漆灰补平,风干后,用
7、河沙或木炭打磨平整。所用漆灰由猪血、蛋清、桐油、木炭灰、生漆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褙麻:褙麻的目的是使木板的拼缝由于麻纤维的连接性能而增加拉力,克服木材由于干缩湿胀而造成的变形,以保证漆膜的平整,延长寿命。所用麻布为苎麻粗布,操作时,将苎麻捶打丝茸状,后将麻茸均匀背贴在所需表面,用漆灰或猪血贴实,所用苎麻先用刮刀将调好的稀漆灰满刮到工件要褙布的部位,马上用土漆刷均匀,将麻布暂时平贴在上面。再用漆刷蘸取稀漆灰把布刷满、刷湿、刷匀,随即把布揭起待用。然后,在工件面上重新复涂一遍稀漆灰,接着把布已涂过稀漆灰的一面贴在工件上,并拉直、拉平,再用牛角刀刮去多余的稀漆灰,凉干。 刮腻:调腻需根据天气或时刻而
8、定,可稀可稠。一般情况下,刮第一遍漆腻子要稀一点,以填平布纹为准;从第二遍开始要将漆腻子调厚一些,采用大的刮具,将漆腻子在工件上按“一摊” 、 “二横” 、 “三直” 、“四收”的操作顺序进行。 “一摊”是指每一手腻子反复摊满填平。 “二横”是指在摊满摊平的腻子上面再反复横摊一次,使腻子层进一步被摊平。 “三直”是指顺木纹方向把腻子刮平收直。 “四收”是指表平面晾干、磨平、修刮至平整。一般需刮三至五遍,要求腻子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整个工件平整,待腻子层完全干燥后砂磨平整。 上漆:砂磨平整后,在工件刷漆,需连续刷四五道老漆,每次掌握5好火候,要等刷漆完全风干后才能继续启刷。 水磨:待漆膜完全干燥后
9、,将植物油、草木灰搅拌后刷在漆膜上,然后用软布、沙叶或百节草进行水磨和推光。刷一遍、磨一遍,如此往复,一般要十多遍才能完成。 复字:水磨推光后的工件,根据要求或客户的需要,按工件的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字样,然后将字样描在工件上,这就是复字。 雕刻:复字后再进行雕刻,雕刻分两种,阴刻和阳刻,阴刻就是用刻刀在工件的漆膜上刻字,阳刻还要打磨堆灰,堆灰要求字断面呈半圆形,堆灰的高度为字体笔划宽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堆灰表现笔锋和枯笔处靠经验处理。 贴金描粉:雕刻后,在字体上刷上贴金用的金油胶,待金油胶快干时,将金箔轻轻贴上,用细软物揉压贴实,金箔在对缝严密,但又不能搭口过多。搭接自上搭下,自右搭左。贴完后用
10、软毛刷扫去搭接浮金。另一种是上干金粉,方法是用小排笔蘸金粉轻轻扫在刷好金油胶的字面上,轻扫均匀后用丝绸或棉团轻揉,使金粉粘结牢固。 贴金或上干金粉干燥后,都必须在字上薄涂一遍漆,保护贴金不易破损,以延长金箔寿命。 擦漆推光:将精湛的大漆用丝绵软料全面沾插四至五遍,从而形成保护膜,使之表面光柔和色泽永不消退。 如此,一块徽州楹联匾额才算制作完成。 (三)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1.徽州楹联匾额的制作技艺历经数百年,承载了徽州民间手工艺发6展的历史信息,它融合了材料处理、天然油漆、雕刻工艺的独特方式方法,且通过保存下来的古楹联匾额得到了有效验证。 2.徽州楹联匾额作为徽派建筑文化装饰构件
11、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对徽州建筑营造技艺整体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徽州工艺的形成发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徽州楹联匾额作为室内装饰构件,从天然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安排,且从保存时间的实际效果来看,证明该传统技艺是环保的、科学的,对现代相关工艺的发展可起到借鉴作用。 4.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历史遗存、名胜古迹的保护迎来了生存延续的良好环境。作为古村落、古民居的装饰元素徽州楹联匾额的实物需求不断增加,采用传统制作技艺来复原制作徽州楹联匾额也就成为一个保护传承的有效手段。 2014 年 5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徽州楹联匾额传
12、统制作技艺”列为全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 年 3 月,黟县金星工艺有限公司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徽州楹联匾额传统制作技艺传习基地” 。 作为这一传统制作技艺的不懈传承者,黟县金星工艺有限公司通过传承、挖掘和适度的技术创新,利用传统制作技艺,在文物修缮,居家装饰上制作了大量的楹联匾额,先后为“北京荣宝斋” , “石家庄长城画廊” , “赵朴初纪念馆”等国字号单位设计制作了牌匾,积陈了一批时代精品。 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工匠7精神。所谓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要求从艺者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严谨甚微、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不懈坚持,专业敬业、追求完美。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标杆性人物、标杆性品牌和标杆性企业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国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质。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承工匠精神,让徽州楹联匾额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