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激励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的互动发展摘 要: 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励教育恰逢其时。激励教育旨在把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历史生动简易化,让他们作为主体真正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内部动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激励 激励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引言 激励教育,是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1994 年 8 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之后,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应接不暇的各种挑战中,激励教育逐步为理论界所关注,从各种教育手段中脱颖而出,上升成为一种教育
2、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引入已经迫在眉睫,正确使用激励教育,可以打破传统寡淡无味的历史教学,增强趣味性,满足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正当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激励教育初出茅庐,它鼓舞、唤醒、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主旨还处于摸索阶段,方式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就激励教育与高中历史的互动发展进行探究,以期达到丰富激励教育理念的目的。 一、激励教育进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取消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些都是2我国近几年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目标。实则不然,应试教育仍是学校师生的主战场,素质教育仍是我们口中越发滚瓜烂熟的一句口号,
3、人文素养也仅存在于学校测验的成绩单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一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而被迫自我放弃,信奉着“优胜劣汰”的教育模式,认为这是大自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最适合中国教育的道路,却不知道这种强制的“优胜劣汰”教育已经扼杀了多少中国青少年的独立人格。 在中国,社会、学校和家长一直都迷恋着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对比。有一种榜样叫“别人家的孩子” ,有一种标榜叫“别国的教育” 。取长补短固然是好的,但是我们总是用些不必要的比较来伤害着我们最应该精心呵护的东西。成绩,总是最容易被拿来比较的,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人性的贪婪决定着在对比中你永远都是“loser” ,你所有的优点长处都
4、不能弥补在世俗中成绩的不达标。在这样冷漠的教育环境中培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心灵亚健康的“残缺儿” ,远远达不到国家对“四有”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国立志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那么它的教育也应该是和谐的。改变当下,走出一条和谐发展的教育新路,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并且最应该做的。 在此情况下, “激励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前教育大环境的需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激发人们心中的内在动机,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导之下,内在动机外显为实际行动,让被激励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3的目标,满足自我需求。 学校的学生本没有优良等级之分,是教育的“心
5、”偏了,才有了三六九等之说。激励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育差别对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有些闪光点不太合时宜罢了。教师若是能够引导每个学生把自己的闪光点都放在合适的地方,也许他们的未来就能多点希望,多条通往成功的路。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找准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从他们最需要的出发,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激励,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愿景,相信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两到三年内就能完成生长发育任务达到成熟水平,而他们的心理发育则相对缓慢,还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发展转折
6、期,身心发展处于一种非常不平衡的状态,容易引起种种的心理发展问题。这个时期的学生特别敏感,他们既要求独立,渴求他人承认自己的能力,又期待别人的关注,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更要以激励为重点,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承认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尽量发现每一位学生渴望受到关注的方面,给予相同分量的回应,让学生感受到在接受教育中的温暖,端正自己的三观,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而既能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又适应了社会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其本来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们“加深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
7、重世4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历史课程不仅需要达到知识上的积累,更需要做到成绩上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两者都兼顾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对“历史”这门课感兴趣,不只是对“历史”感兴趣,更要对“上历史课”感兴趣。兴趣是打开一切大门的魔法,有兴趣就有坚持,有坚持就有希望。 作为学生兴趣的培养者,老师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许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状况:不喜欢上历史课,认为历史课就等于死记硬背,非常枯燥无味,但私下里还是很喜欢阅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和报刊。这说明了历史教师教育工作的失败,他们把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
8、趣生生扼杀了。也许,是因为高中分科以后,历史成为了文科的一门主要学科,为了迎接高考,学校、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让历史课变得知识枯燥、冗长陈旧,日复一日,消磨掉了学生对它的热爱。但历史教育不该如此,诚如罗恩?克拉克所言:“许多教师对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但如果他们在增强学生自信的方面毫无作为的话,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二、激励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当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环境及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激励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激励教育的方式很多,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最适宜的方法或有以下三种: 1.“好农民,不让最弱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弱的学生自卑”
9、 ,自卑,是杀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利器,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5情绪。历史课程所要教授的东西,按理论来说是有些枯燥的,一些知识点如果老师不串联起来讲清楚前因后果,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历史教材会是这样的呈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点的断层,也就很难做到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更做不到灵活运用历史了。做不到这些,就会出现课堂上听不懂,下课作业不会做的情况,时间一久,学生就会对历史这门课产生厌烦和自卑情绪。 其实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神奇好玩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话剧” ,它在学生原本的想象中是有生命的历史是活的。所以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轻简化,带着历史跨越时间的鸿沟,
10、融入学生们当前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变成历史当中的一分子,带领他们再现历史的过程。把每一个知识点变成历史故事讲给大家,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汲取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触手可及。这样的教学方式无论基础再差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并且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历史课堂上的存在感,不让历史在他们眼中变成只有黑白的几张图片。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找到自我,做好深入学习历史的准备。 2.历史老师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赞扬。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闭锁性和开放性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一时期发展的独特性,他们的心理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但由于对外界的不信任,也会经常出现自我封闭。
11、他们会时常感到寂寞孤单,同时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希望得到尊重。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因此,老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多与同学及其他老师交流,满足学生在这一时期对“尊重的需要” 。 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人们都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并且这种体验可以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同理,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尊重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历史教学上,老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积极给予“赞扬” ,即使有时候他们犯了错误,老师也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来纠正他们的不合理行为,这要比批评带来的效果好得多。每一个学生的初衷都是成为一个老师、家长
12、眼中的好学生,没有一个孩子想要坐在教室落满灰尘的角落里,也没有一个孩子想要主动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与好奇,在没有任何外界的评比标准介入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心中的明星,所以在他们不得不接触这些“评比”时,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保护他们心中对自己的期待和坚持。很多时候,给予学生尊重和赞扬,是让学生爱上一位老师,爱上一门学科的点睛之所在。 3.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这门课,老师们就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这门课上取得的真实成果,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在历史课上有成功的体验,更能提升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高期望(expectancy)与高效价(valence)的结合产生高激励(
13、motiveforce)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公式。学生对于自己能学好历史的向往即是一种类型的高期望,在实际的测验或其他类型的评比中取得让人称赞的好成绩即是对应前者的高效价这样,两者结合产生高激励,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激发学生把“学好历史”的这一动机付诸到实践行动当中。 7老师不要只专注于课堂上的讲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反馈,多告诉他们“今天你又进步了” 、 “今天你表现得很积极” 、 “今天上课你都没有睡觉,非常棒”等,让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并且看到了他的努力、认可他的努力。这样每被赞扬一次,学生就会获得一次在历史课上的“成功体验” 。在他们沉浸在老师对自己的认
14、可当中,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认真上好历史课、努力学习历史的时候。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的注意事项 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它其实是高于现实的,要想发挥好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立足于现实,正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高中生是一群生理、心理都日趋完善、成熟的独立个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具有创新性和可塑性。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其本质不在于激励学生,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我激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不同,激励教育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下要想得
15、到稳定的成果,就必须让学生在得到激励教育的启蒙后学会自我激励,这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励教育完全发挥效能的长久之策。 2.用激励教育进行历史教学要以尊重历史史实为基础。在高中课标范围内,采用符合当前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方式的手段,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和游戏,活跃历史课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给他们制造继续深入学8习历史的契机。 3.历史教师应注意激励要有时效性。老师在课堂上的激励,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节课只有 45 分钟的固定时间,所以要想使激励达到目的,就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赞赏和表扬。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订制一套
16、激励方案,确保在这个激励的过程结束后,能让学生实现他们自己内心期望的目标。只有通过有目的性的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教育的优势。通过不间断的激励, “可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内形成更为鲜明的情景联结性道德愉快感” ,这种神经联结越多,其行为就越能强化好,激励也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高中历史教学亦是如此。运用激励教育,唤醒学生麻木的意志、激励学生发掘历史学习的乐趣、鼓舞学生创造自我学习历史的内在动机。在历史教学上满足学生对于尊重的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课程的现实目的和意义,变被动为主动,变激励为自我激励,让高中历史教学在激励教育的潜移默化下蜕变成为一种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2绕延俊.张舜徽的治学方法对当前历史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郭惠容.激励理论综述J.企业经济,2001(6):32-34. 94赵国祥.管理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