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父子宰相 书法俱美张英(16371708 年) ,字敦复,号乐圃、龙眠庄叟。 康熙六年(1667 年)进士,选庶吉土,后迁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清廷颁诏选拔一些作风朴实、做事果断、学问精深的人,每日侍从皇帝身边,以备顾问,同时设立南书房。张英被诏选人内,并赐其居住于西安门内瀛台之西,由此,开清代词臣赐居禁城之先河。他历官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张英忠心事主,敬业勤勉,办事机敏, “每奏一章,上未尝不称善也” 。康熙帝夸其“老成敬慎,始终不渝,有古大臣风” 。雍正帝颂他“流芳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 张廷玉(1672-1755 年) ,字衡臣
2、,号砚斋。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雍正帝时累官礼部、户部尚书,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雍正八年(1730年)清廷设军机处,任张廷玉为军机大臣,襄赞朝纲和军国机务。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危,张廷玉与鄂尔泰等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乾隆帝登基后,命张廷玉与允禄等总理事务,因敬慎周详,特恩晋三等伯,赐号“勤宜” ,清朝文臣爵至侯伯从张廷玉开始。张廷玉为官期间,曾充乡试同考官、会试正考官和阅卷大臣,为朝廷选才甚众。乾隆二十年(1755年) ,张延玉病逝,赐祭葬,配享太庙,由此,开大臣配享太庙的先例,2张廷玉更是清代获得此殊荣的唯一汉族大臣。他历事康雍乾三代
3、, “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朝廷大制多出公手,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 ,雍正帝称他是堪任大事的“伟器” ,为“我朝之贤大臣” 。乾隆帝曾当众大臣面称赞他和鄂尔泰日:“二臣真不愧古之房(玄龄)杜(如晦)!” 父子宰相在学问诸方面造诣颇高,成就卓著。张英曾授命充国史馆方略 一统志 政治典训 渊鉴类函 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著有笃素堂诗文集 存诚堂诗集 周易衷论 聪训斋语 恒产琐言等。张廷玉曾以总纂官的身份主修三朝实录 明史 雍正实录康熙字典 玉牒 治河方略 大清会典等重要典章史籍,著有澄怀园文存 澄怀园诗选 澄怀园语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等。 清人吴仁杰颂日:“(张英、张廷玉)
4、两相国遭际圣清,为时良相,以汉韦平较之,尚勋业之未侔(mou,相等) ;以宋韩范衡之,且遇之不逮。真可谓求之史册,罕有伦比者也。 ”张英、张廷玉的书法虽不如他们的政名和学问那样显赫于世,但从其存世较少的各种墨迹来看,父子二人仍不失为功力颇深、修养全面的书法家。安徽枞阳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张英、张廷玉行书立轴,保存较为完好,字迹清晰,且父子宰相的作品同存一处,颇为难得,为人们研究张英、张廷玉二人的书法风貌与成就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张英行书立轴(图 1) 纵 187.5 厘米,横 46.4 厘米。全文 5 行,满行 18 字,共 72 字。行书七律云: 3早年橐(tuo)笔最知名,野鹤悠然远
5、世情。 策杖漫寻驱犊路,课耕还听读书声。 桂香秋雨尊中落,浮渡睛岚户外生。 遥忆家山隐君子,忘机久与白鸥盟。 诗后附言“辛未秋赋小诗为真翁老表兄寿” ,落款“弟张英” 。下钤自文“张英之印” 、阳文“敦复”印;右上角盖有一方椭圆形押角闲章,文日“恬裕斋” 。这件作品是张英为“真翁老表兄”祝寿时而写的诗作,通篇没有因祝寿而写寿,而是纪事追忆,句句写真,构思巧妙,语言雅洁,对表兄的思念、祝福发自内心,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祥和、愉快的良好心态和喜悦、闲适的豁达情怀。 张廷玉行书立轴(图 2) 纵 140.3 厘米,横 42.9 厘米。全文 7 行,满行 3l 字,共 166 字。正文内容为:“治家之道,
6、谨肃为要。 易经?家人卦 ,义理极完备,其曰:家人嘀嘀,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 嘀嘀近于烦琐,然虽厉而终吉。 嘻嘻流于纵轶,则始宽而终吝。余欲于居室,自书一额曰惟肃乃雍 ,常以自警,亦愿吾子孙共守之也。 易经一书言谦道最为详备: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又曰:日中则昃(z 色太阳偏西) ,月满则亏 。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乎?于此理不啻反覆再三,极譬罕喻。书日:满招损,谦受益 ,古昔贤圣殆无异词。 ”文后跋日:“聪训斋话二则,应口口口之请,时雍正丁未初夏。 ”落款“砚斋” 。下钤阳文“张廷玉印” ,阴文“砚斋”印,启首闲章日“家在龙眠万壑间” 。
7、4聪训斋语是张英以其官宦仕途、为人处世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来教训子孙持家、治国、读书、立身之箴言。这幅作品是张廷玉录写此书中的内容二则:一则为持家箴言,二则是谦道之说。 董其昌是明末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在明末不仅“学者承其风旨” ,而且“亦欲以之代统” ,几乎笼罩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百余年。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圣祖(康熙皇帝)酷爱董书,臣下模仿,遂成风习。 ”更有学者认为:“学董之风在帝王的推动下,一直延续到清末。所以这样说,清代帖学一派的构成是以董其昌书风的华亭派为核心的,尽管清中叶后碑派书法崛起,蔚然成风,但历史证明董其昌书法仍是影响清代书法
8、最重要的一家。 ” 张英、张廷玉父子生活在书法以董字为中心、以董书为尚的帖学时代,张氏特别喜爱董书,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谓:“董文敏书,大小疏密,于寻行数墨之际,最有趣致,学者当于此参之。 ”这在枞阳收藏的张氏父子宰相的行书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篇布局疏朗匀称,字里行间呼应贯气,字字出规入矩,一字之中笔画的粗细、伸缩皆随机而作而又不失法度,整幅章法使人一看便觉平和、朴质、简净。笔势纵横自如,运笔稳中流动而少有偃笔拙滞,在藏锋不露、牵丝徐缓中呈现出快捷迅速的姿态,具有圆润隽逸、洒脱妍美的特点,足见其书法之深厚功力,更是父子宰相二人所具有的精神气质和多年所积淀的广博学识的一种自然释放。西汉扬雄在法言?
9、问神中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道出书法是心灵图画的这一精辟见解。从张氏父子的书作中可以清楚5地体会到这一点。 张英此幅行书立轴作于清康熙三十年秋,为张英 55 岁时的作品。时张英因编修杨碹失辞案而被罢免礼部尚书职近两年,且他在 50 岁以后即有退隐之意, “山林之思益迫,隐退之思愈急” ,因此作品中的每个字自然在轻松舒畅的冷静中有着随心所欲般的挥洒,不激不厉的运笔总是在行止合度的状态下游走,字里行间均散发着书者旷达散逸的情愫和闲适清雅的书卷之气。 张廷玉行书立轴的署款为“雍正丁未年” ,即清雍正五年(1727 年) ,为张廷玉 56 岁时的作品。时张廷玉刚任文华殿大学士,仕途顺畅,官场
10、得意,因此作品中的每个字自然在沉着痛快的欢畅中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圆转,时重时轻的运笔总能用不偏不倚的法度来把持,点画所至,皆有意态,字里行间均隐隐流露出书者精神奕奕的心态和胸次非凡的庙堂之气。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件作品均书写在手工织造的黄色绫本之上。绫子平滑如镜。董其昌画眼引米元章论画日:“纸千年而神去,绢八百年而神失。 ”绫为练熟炼制之丝织成,变色较绢较纸为慢,耐久不腐朽。 中国画学全史谓:“吉画本多用绢,宋以后兼用纸,明人又继以绫。 ”明清时期,尊贵的黄绫为士大夫阶层所珍赏,并被皇族权贵中的书画者作为书法绘画的底子(材料) 。以绫为底,端丽华贵,金碧辉映,富贵之气跃然,装饰效果极强,笔法墨迹也精细入微地得以体现。责编 潇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