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吴雪瑶【摘 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真正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理想教学境界,从而促进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有可能使学生实现创新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人;方法探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广大教师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培养学生具有
2、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此,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越来越辛苦,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不能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怎么办呢?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同学中,也尝试2过失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是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
3、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理都很不愉快。认识到这一点后,再辅导后进学生时我总是事先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他的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学起来) ,然后再帮助他学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发挥小组交流与合作功能。 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讨论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小组讨论是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的一种课堂形式。“学校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是帮助未来的公民学会如何交往。在具有良好交往的情景中,人们不仅关心寻求表达他们自己的恰当的方法,而且他
4、们也愿意以同样的兴趣和注意去听别人讲话。“在讨论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促进互助合作,加速认知的发展。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当然,一切教学形式都应为教学实际的需要服务,我们并不排除其他的各种教学形式,比如,由全班学生参加的大组讨论也是其中的一种,但全班性的讨论,由于人数太多,不容易组织和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常常占有支配地位,而多数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旁听者,能真正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扩大参与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由 4
5、 至 6 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进行讨论。 “参加讨论3的人围坐成圆圈或空方阵,以便使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的每一个人,那么就能加强课堂讨论的实效。对着某人的后脑勺子谈话,或者听某人言而不见其面,看来对参与者有一种令人丧气的影响。 ”实际上,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由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组合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教师要给学生多一份信心。 小学生是很自信的。他们对人诚恳,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会抑制自己的感情,也不会隐瞒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多一份信心,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插嘴和评价。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性特别强,好提问,凡事多爱问一个为什么。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
6、“提问”是经常的、频繁的。以往课中的提问,大多是在一个指定的时间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来完成。如果学生在不该问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教师往往不予理会,不高兴时,甚至还会批评学生。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提问,包括尊重学生在教学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提问,即使有时学生的提问超出了教师备课的预计,甚至是公开教学,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对学生的作业作为教师应认真批改,成功者适当表扬鼓励,并启示他们尝试多种解题方法,鼓励其开拓创新,努力做到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使他们不
7、断获得成功的胜利喜悦,激发其内心的学习动力。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即便做错了,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要学生写出自己具体的解题思路、方法及具体步骤,然后师4生共同分析、查找原因,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四、建立丰富多彩的实践基地,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笔者建议有条件地学校设立科技馆、植物园、地球村、书画室、音乐堂、文学社、记者站等等便于学生学以致用的场所,鼓励、引导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以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走入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课)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课) ,乃至第四课堂(网络资源库) ,依个性的需要继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动手能力,以拓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也许待到营造出这样一个局面,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成其为必然。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