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与中药调剂(上、下),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熟悉中医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常用的中药的识别、功效和应用 ,熟悉方剂与中成药的基础知识 ,掌握中药处方调配的技能,初步具有一定的问病荐药的能力(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绪 论,几个基本的概念中药 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材是指采集后经过产地加工(或称采收加工),具有一定原材料意义的中药.,中药饮片 是将完整的中药材切制加工成片、丝、块、段等形状以及经水、火、辅料处理或特殊加工后的中药.中成药 是指根据中医用药理论,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经制剂加工而成,可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绪 论,第一节、中医药学发展概况起
2、源理论的确立发展名著名家,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华医学,四大经典,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2.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针灸技术的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
3、,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晋 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脉经,晋 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隋 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唐 孙思邈编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对医德的论述,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 杲、朱震亨,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
4、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代表作有儒门事亲。,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3.明清时期,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 赵献可(字养葵)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清 叶香岩先生,
5、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了简要的阐述。,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瘀血理论的发展,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与现代,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3
6、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 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
7、,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将中医
8、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一.中医怎样认识人体人体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上焦:膈以上中焦:膈以下脐以上下焦:脐以下,合称“三焦”,第二节 中医理论简介,三焦里分布着五脏、六腑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焦本身也是一腑).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胆、膀胱、小肠、大肠属下焦,脏腑之外,构成人体还有“五官”(目、舌、口、鼻、耳) 、 “五体”(皮、肉、筋、脉、骨).各脏腑之间、脏腑与五官五体之间都有经络相连,经络是人体内无形的通道,其中运行着气、血
9、、津液,起着营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津液是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汗、涕、泪、涎、唾。其中清而稀薄的称“津”,浊而稠厚的称“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与五脏有关.五脏的功能正常,必须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气血津液必须充足;(2)气血津液必须正常运行.中医就是通过调理五脏的气血津液来治疗各种疾病的.,二.中医怎样认识疾病,中医把疾病分为“外感” 、“内伤”两大类.外感病的病因主要是六淫,六淫是
10、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当人体不适应气候变化时就会生病。,内伤病的病因主要是“七情”、劳逸、饮食等。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七情过度也会引发疾病。至于过度劳累、过度休闲使人生病,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了。此外,跌打损伤、虫兽伤、溺水、雷击、触电、用药失误等也是病因。,中医把一切病因统称为“病邪”或“邪气”,简称为“邪”。把人体防御、抵抗疾病的能力称为“正气”,简称为“正”。一切疾病都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简称“扶正祛邪”。,邪气侵犯人体:有时导致某些脏腑气血津液数量减少,出现生理功能减退,叫做“虚证”;有时导致气血津液运行障碍
11、,出现局部气血津液的停滞症状,叫做“实证”。,每一脏都有虚证、实证,虚证又分气虚、血虚、津液不足等类型;实证又分气滞、血瘀、津液停滞(水肿、痰饮)等类型急性病多为实证,慢性病多为虚证。五脏六腑各有虚证实证,一脏有病可以循经络传到另一脏,最后导致全身性疾病,所以有病要及早治疗,防止病邪蔓延。,三.中医怎样诊治疾病,中医治病的步骤一般是:四诊辨证立法用药。,四诊是指“望”(用眼看)、“闻”(耳听鼻嗅)、“问”(询问)、“切”(触按脉搏及患病部位)四种诊法。,“辨证”是判断病人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哪个阶段?属于什么病理性质?,“立法”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 用药就是开处方,选用药物。,第
12、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
13、一体观;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肺,脾,肝,肾,心,大肠,胃,小肠,膀胱,胆,筋,脉,肉,皮,骨,目,舌,口,鼻,耳,人体生理系统简表,(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
14、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学也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
15、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
16、环境为背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二. 辨证论治,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
17、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如麻疹、感冒、肠痈、痢疾等,皆属疾病的概念。,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
18、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候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19、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
20、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 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 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 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 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 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 药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 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3.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