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摘 要:胡适、郭沫若等大力倡导诗与歌之间的分离,强调诗的自由属性与内在价值,这种属性导致新诗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对诗歌、散文题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新诗发展的不同时期,皆有一大批学者倡导新诗与歌之间的融合,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尝试,重新厘定诗歌观念。笔者则是从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入手,探索两者的内在价值,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诗歌;散文;朗读;音乐表现力 诗歌散文的音乐性是什么,看似是一个很陈旧的话题,但想要理清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继续研究。笔者认为想要理清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则应该找准诗歌散文
2、的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最终表现出文学张力与文学美感。 一、音乐的音乐性与诗歌散文的音乐性 传统对于诗歌散文音乐性的认知方面,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则是这里的音乐性无法走出诗歌散文本身的范围。诗歌散文当中的音乐性不仅关系到诗歌,与音乐也有较强关联性。 从音乐的音乐性角度来看,目前学术研究领域对音乐的音乐性研究多数集中在音乐性内容层面,有关于音乐性方面的研究仅属于少部分。但事实上,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而言具有鲜明的特点,音乐以声音作为基础材料,构成一个新的形式结构,包括音色、节奏、音程、速2度及力度等个基础要素,并结合旋律、和声、对位、调试、调性、配器等基础的组织手段,最终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音
3、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正式音乐的音乐性最直观的表现,也能够依据音乐表现力传达情感。 从诗歌散文的音乐性来看,诗歌散文的朗诵过程,想要将整个诗歌散文的内在价值表现出来,则需要依托于音乐表现力。诗歌散文朗读过程配合适当地音乐,一方面能够放大诗歌散文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诗歌散文情感表现更深入人心。诗歌、散文本就是以歌词的形态存在,这其中表现的音乐性则是歌词的音乐性。 从音乐的音乐性与诗歌的音乐性角度来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诗歌散文的朗读过程实际上依靠音乐表现力的拓展,结合音乐内涵与音乐的艺术魅力,对诗歌、散文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表达作用显著。 二、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 诗歌散文的朗读
4、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笔者在分析完两者的音乐性之后,从共性关系与渲染关系两个角度理清两者的发展走向与发展脉络,为展现出本次研究的时效性提供保障。 1.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共性关系 两者的共性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节奏方面。无论是诗歌散文也好,音乐也罢,都需要讲究节奏,无节奏的诗歌散文及音乐都是不完整的。诗歌散文的朗读过程如果缺乏音律,听众则无法感受始终想要表达的情感,对诗歌散文的整体节奏把握不足,毫无律动可言。可见,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2)情感方面。诗歌散文与音乐本身都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载体,诗歌散文通过文字3表达情感,音乐则通过声音表达情感,诗歌散
5、文的朗读则与音乐表现力的本质相同,所想要表现的也是一种抽象性的情感。可以这样说,音乐包含着除音乐之外的内容正如诗歌散文包含的文学之外的内容一样。两者的共性在于找到情感的表达点,在两者实现融合之后,将这种情感表现力放大,诠释二者的共同情感要素;(3)意境美方面。之所以说意境美是诗歌散文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共性关系,主要是基于诗歌散文与音乐的角度展开分析。意境美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物镜、情境、意境,音乐表现也同样如此。诗歌散文在朗诵者的口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营造一幅诗中之意境。音乐表现力通过乐器的协调演奏,构造一幅音乐意境。意境之美,能够唤起情感共鸣,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朗读配合音乐表现力,意境展现效
6、果更好。 2.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渲染关系 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渲染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烘托氛围,强化感情。音乐在整个诗歌散文的朗诵环节中通常能够表现出烘托氛围,强化感情的作用,以配乐形式存在的音乐充分表现了抒情方面的感染力,第一时间将听众带入到诗歌散文所想要过表达的环境当中,音乐的舒缓流畅加上朗诵者的声情并茂,诗歌散文动人心扉,扣人心弦。例如,在一位海外留学生组织的朗诵会上,一名学生朗诵了一首阔别 20 多年北大荒的诗歌,小提琴演奏版现场配乐。当委婉深情的旋律出来之后,便将这些留学生带回到自己的故乡,朗诵者一开口便引来一片掌声,不少人更是热泪盈眶;其二,增强意
7、境,深化主题。诗歌散文朗读的配乐通常都属于无标题音乐,有一部分是主题乐曲。但4在音乐选择过程中则应该注重音乐表现力本身与音乐主体之间的契合度,进而达到主题渲染的目的,产生鲜明的效果。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在朗诵过程中用的是现场的钢琴伴奏,以月之故乡的旋律伴奏,将思乡之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三,层次突出,节奏强化。音乐的表现力在诗歌散文朗诵中的呈现,需要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保证内容层次的起承转合,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做好铺垫与补充。这样做的方法是表现出鲜明的音色变化,使得诗歌散文朗诵的结构层次得到突出,丰富整体的节奏感;其四,激发情感,涌出画面。诗歌散文使用文字表达一幅幅画面,通过朗诵者之口将这样一幅画
8、面传递出来,音乐的表现力能够让这幅画面瞬间变为立体形态,形成一篇景象,听众可以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实现表现效果的最大化,让诗歌散文作品的内涵更加全面的表现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散文的朗诵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已经有所阐明,诗歌散文的朗诵本就是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内在音乐性与外在音乐性,音乐表现力则依据自身特点更好的为诗歌散文的展现提供条件,从共性关系与渲染关系中可以明确看出。本次研究理清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周聚.被遮蔽的新诗与歌之关系探析J.文学评论,2014,03:33-45. 2童龙超.音乐性怎样成为诗歌的属性从诗乐关系对诗歌音乐5性的新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