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尝试摘要:文章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整理现状进行研究,并根据音乐类非遗的特征,提出合理构建信息资料库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地保存非遗资料。 关键词:数据库 非遗 岳阳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地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也更能促进地域间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传承。但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各种外力因素,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传承人自身老龄化,这些都促使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
2、自卑的现象,让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境地,而本文将尝试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论述分析。 将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化,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建成全面、详实、生动的数据库,将填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的空白,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将有助于更完善地保存岳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管系统数据库,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剧团、学校等单位进行文化交流和普2及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帮助,有效的弘扬、传承、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全国各地对非物质
3、文化遗产数据统计比较权威的群艺馆统计,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主要通过口授与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有音没有乐,只有文字与图片而没有音像与音频资料,甚至连有些地方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文字资料都还没有,单单只知道它的名称,而对于其具体表演方式与形式我们一无所知。这对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疑是一种阻碍,让我们不能更好的去了解、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本文就是对如何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如何让人们能更好的去观看、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库建设的尝试。 上世纪 60 年代数据库系统问世。最初它是对文件资料系统数据处理的一种
4、补充和发挥。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电脑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多个层面对数据库的要求促使其建设与研究也日趋成熟。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数据库才真正应用于各个学科,而此时,作为音乐学科的数据库建设也逐渐揭开面纱。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湖南省文化部开始组织对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进行普查式地整理,与此同时在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当时的科技手段有限,对所搜集的资料的保存和处理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伴随部分磁带录音,跟目前数字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 截至目前,有关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建设与研究,3鲜有结
5、合软件工程知识的数据库建设系统尝试,包括近几年来岳阳已申请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仍无系统的信息整理。 通过浏览湖南省群艺馆、岳阳市群艺馆两个最权威的岳阳音乐类非遗保护官网,我们不难发现:诸多国家级、省级、地级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岳阳巴陵戏” “洞庭渔歌” “岳阳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平江花灯戏” “平江九龙舞”与“平江民歌”等均只有文字叙述或部分图片记录。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的官网上能看到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少之又少,能够轻松找到的只有岳阳汨罗市的长乐故事会,而且仅仅只有文字的记载,图像与音像的资料全无。最严重的是在岳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官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栏中,岳阳市级的非物
6、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仅仅只有其名称,连文字资料都没有,更不用说图像与音像资料了。 就以本文课题的研究对象岳阳为例, “洞庭渔歌”源于战国期间,最迟在北宋年间就已在古代岳阳地区广泛流传。 ,由于近几年政府出台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指导意见让渔民“上岸”陆续告别以船为家、打渔为生的生活状态,那么这对岳阳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洞庭渔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一种打击。虽说渔民们得到了安居保障与稳定就业,但伴随着渔民们不再打渔或者打渔者减少的一个现实,唱渔歌的人也日趋减少,那么“洞庭渔歌”便面临着慢慢消失的危机,若我们再不去拯救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岳阳乃至全国
7、更多优秀的口授与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逐渐减少,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4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 个,省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个,其中大部分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国家为了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很多努力,岳阳本地的音乐文化工作者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成果都拘泥于传统的文字、谱例等方式,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步伐,无论是对于向外宣传还是对内保护,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以为,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8、项目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濒临灭绝的民歌、曲艺、戏曲、民间歌舞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全面、真实地采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依托地方高校在硬件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进行数据加工,以数据库软件的形式来保存和展示这些宝贵的资料,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并尝试运用二维码扫描方式,让大家更加直观、直接地了解与关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首先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储存,基本的的信息内容有: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谱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像资料、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9、的实物资料。 (二)通过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的信息资料加工,将储存的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资料。具体内容包括:将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非物质形态知识和物质形态载体有机结合起5来,根据不同属性、特征和类型,转化可供计算机处理和检索的印刷型(文字、图谱)和非印刷型(声音、影像)信息集合。将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各种非机读型资料信息电子化,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合理组织转换计算及可读的信息集合。根据音乐专业的要求和多媒体制作功能对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做必要的类型划分,建立专门统一的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存取、管理和加工并且操作简便的系统。 (三)通过对
10、岳阳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数据库的数字语言处理,建立独立使用的可供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的语言操作系统,提供操作与控制一体化数据库语言。并尝试以此数据资料库为前提,生成并使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通过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让大家更加直观与直接地浏览岳阳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基金项目: 本文为 2015 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69-359;指导老师:庞毅、刘林利。 参考文献: 1张梅花.地方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以泰州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J.现代情报,2010, (07). 2庞毅.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意义J.艺海,2014, (09). 3李月明,杨敏.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 (0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