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备课偶感备教材片断一: 师:(指着黑板上的“昼” )你怎么记住它?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 “尺”加个“旦” ,就念“昼” , “白昼”的“昼” 。 师:(走到发言的这名同学跟前)方法很好。那你知道为什么“尺”加个“旦” ,就念“昼”吗? 生:摇头表示不明白。 师:还记得“旦”的字理图吗?在大海上,太阳升起了(一边说,一边画) ,表示早晨,白天开始了,所以“旦”组词“元旦” ,是一年的开始。古人白天,就是用太阳照射树木的影子作为尺,来确定时间:早晨的时候影子长,中午的时候影子短,傍晚的时候影子也长,但在这侧。(师还是一边说,一边画,一边写上“早上” 、 “中午” ,但没有写“傍晚”。 )因此
2、, “尺”加个“旦” ,就念“昼” ,表示白天用太阳照射树木的影子作为尺,来确定时间。这回明白了吗? 生:点头。 (表示明白了)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师指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说) 。 生:连连点头。 2片断二: (学生给“阴”字组词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阴”说) 师:你怎么记住它? 生甲: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的:“阝”加一个“月”就念阴。 生乙:我是用换一换的方法记的:把“阳”字的“日”换成“月”就是阴。 师:我也有个办法借助“阳”来记住“阴” ,但不是换一换,而是比较,大家看(出示字卡:阳、阴。 )这两个字都带“阝”旁,带“阝”旁的字大多和山石有关,还记得吗?我们曾学
3、过“阵”字,就是古时候,行军打仗,借助地势,用车马摆阵。 (师把这两个字横过来,指着“阳” )看,这是不是很像太阳从山峰间冉冉升起 生:啊,真像 师:太阳升起,白天开始了,古人称白天为阳。 (指着“阴” )这是不是像月亮从山峰间升起 生:(点头)嗯,像 师:月亮升起了,晚上开始了,古人称晚上为阴。大家看,这是山,有阳光的一面叫(边说边在黑板的右侧画山和太阳) 生:阳面。 师:(板书“阳面” 。 )背着阳光的一面叫(指着阴面说) 生:阴面。 3师:(板书“阴面” )看,我这个方法,既让我们记住了“阴” ,又复习了“阳”和“阵” ,这种比较法,你喜欢吗? 生:喜欢。 片断三: 师:你真聪明。在这里
4、“傍” ,就是借着、靠着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小孩借着树阴,一边乘凉,一边学种瓜。 “靠着山”叫 生:依山。 师:“靠着水”呢? 生:傍水。 师:放在一起叫 生:依山傍水。 师:(在刚才画的小山上,画一个小房子;在山的前面画上了几个浪花。边画边说)山坡上,有一户人家,山前面就是大海,这用一个词说就是 生:依山傍水。 这三个片断能看出教师对教材的巧妙处理。 在讲“昼”字字形的来历时,教师画简笔画,故意没有写“傍晚” ,为下面写“傍”的组词“傍晚”留下位置;然后,讲“阴”字的识记方法时,老师画的简笔画,又为下面讲“依山傍水”设下伏笔,而且还能为学生理解“阴面” ,打下基础,这一连串的设计,可为巧妙极了。 4这样的设计,来源于备课时教师对教材的细心地体会和精心的处理。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做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而是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长春解放大路小学) 责编 / 张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