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0.50KB ,
资源ID:347052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705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毛男”传奇.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毛男”传奇.doc

1、1“疯女子”张平宜在台湾,她是获得过大奖但不按常理出牌的“奇怪的记者” ,而在麻风村,为了麻风病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她“像疯子一样作战”了十年。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直面厚重艰难的课题。是逃避,还是用力在生命的轨迹里添上厚重的一笔? 台湾女记者张平宜选择了后者。张平宜曾是台湾新闻界最出色的记者之一,12 年职业生涯中,以作品台湾艾滋病防治经验 、 终战五十年省思日本三大反人道罪行先后获得台湾地区新闻界最大的奖项“吴舜文新闻奖”和“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 。 另个世界 1999 年夏天之前,张平宜尚未意识到麻风村会与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紧密联系。 当时,她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工作稳定,家中有一栋4 层

2、楼的依山别墅,并配备佣人,开跑车,爱时髦,生活无忧。 像一些同龄女性一样,随着小儿子的降生,她打算辞职当专职家庭主妇。在辞职前,她安排了最后一次采访任务跟着国际救援组织到云南、四川一带的麻风村考察,当时她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2叫大营盘的小村庄。 从 1959 年开始,因为麻风病的蔓延,当地政府在大营盘建立了麻风康复村,对麻风病人实行隔离集中的治疗,张平宜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遭受麻风病侵蚀半个多世纪。 第一次从台湾深入到大陆偏远底层的农村,穷山恶水,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封闭隔绝的破败景象让她震惊。这些村子极为偏僻,利用自然地形与世隔绝,仍停滞在无水无电、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无家可归的老残病

3、人遭疾病侵袭,有人眼瞎、鼻残、五官严重扭曲变形,有人缺手断脚,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包伤口的布烂了,苍蝇在周围围绕,走过的地方都是血痕。 “那里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穿着像样的衣服,很多人光着身子,身上脏得只能看到两颗眼珠子,眼神空洞, ”初到大营盘时,张平宜很疑惑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孩子脸上都长满了一颗颗的痣?直到她走近一看才知道“天啊!那不是痣,而是一只只苍蝇停在孩子们的脸上。 ” 他们是麻风病人的子女,生在麻风村、长在麻风村,除了集体户口外,他们没有自己的身份。麻风病人尚有身份和补助,他们的子女却一无所有,麻风病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不仅是文盲,更是所谓的“幽灵人口” ,背负着麻风病人的宿命,他们走

4、不出麻风村。没办法读书,个别人只好隐瞒身份到外地去上学。 麻风病人没有被安排在疗养院集中治疗,生活在最原始的山村中与世隔绝。麻风村民只能近亲通婚,一生再生,小孩也没机会受教育。出生,成长、成婚,又有新的孩子源源不绝地出生,一条看不见的线似乎3圈着这些被命运诅咒却无辜的脸。 张平宜是个爱哭的人,但她认为自己并非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弱女子,多年从事的记者职业早已让她给自己披上防护衣,但是她哭了。 最初她的想法很简单,只打算尽一个记者的职责,将看见的事情传播出去。但是,如今回头看,一转身的工夫,她的命运与麻风村已经紧密相连了十年之久。 “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里的那些孩子,我做不到转头离去。 ”张

5、平宜如是说。 作为第一个进去大营盘的台湾记者,张平宜担心,以后还会有记者再进去吗?如果自己狠心离去,大营盘那些孩子的情况还要多少年才会被披露出来?一般人不会有心情去关心并走进麻风村,也不可能会有人跑去关注这群隐藏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因为那一张张无辜的小脸蛋,张平宜心里很清楚,如果麻风村子女的救援教育不开始,他们将永无受教育的机会,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被人歧视的麻风村。 经过十年的努力,张平宜已经在大营盘建立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2005 年凉山地区的麻风村告别“幽灵村”的历史,在完成一轮户口普查后,大营盘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2005 年大营盘小学毕业典礼,张平宜邀请了两岸媒体去采访,台湾和大陆

6、都去了好几家媒体, “啪 ,把这件事情一报出来,大营盘的户口普查工作就展开了” ,张平宜形容当时的媒体效应。 媒体的关注,使当地政府将更多关爱的眼光投向麻风村。2007 年国4家投入扶贫资金在当地修路、引水、建房屋,给村民增加补助,并建学生餐厅,盖中学校舍等。 3 月中旬,张平宜再次回到麻风村,她每次回去一般会呆上一个月左右。 像疯子样作战 最初的开天辟地是艰难的,因为民间社会的歧视,以及长期的隔离政策和落后的经济措施,导致大营盘与地方社会结构的断裂,麻风村成了一个“刻意被遗忘的黑暗角落” 。 凉山大营盘村对她这位来自台北的都会女子来说,真是一个化外之地。但最让她感到心力交瘁的不是环境的恶劣,

7、而是和当地官员的斡旋,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里,当地官员们认为她大老远地从台湾来到四川凉山,一天到晚在麻风村帮助别人,铁定是为了要投资获利,要不然就是来这儿搞特务工作。 “张小姐很难缠的” ,张平宜说当地官员这样评价自己,她甚至被称做“台湾来的女特务” ,虽是玩笑之说,但天外来客的尴尬,没少让张平宜吃苦头。 “用他们的想法就会这样解读,因为他们完全不懂得什么叫人道救援,也不懂得人道关怀。他们不能理解的是,你张平宜又没有名、又没有利,还拿钱出来,难道这个女人疯了吗?” 她刚到的那几年,由于汉族和彝族的文化差异和冲击,张平宜和官5员更是经常起冲突,推展工作处处碰壁。她无法和那些刁难她的官员谈所谓

8、的人道关怀,所谓的生命价值,相处过程中却不乏斗智斗勇之处。 为了申请学校用地、经费,最初张平宜对当地政府寄予了很大希望。2006 年时,张平宜说自己已经发誓再也不跟官员打交道了。 “我咬着牙做就是了,我不想跟他们再去争什么。我们把自己封闭在麻风村里,在自己的学校里,带着孩子成长,孩子们没吃、没穿,我们就自己去找,不再指望当地官员。 ” “像疯子一样在前方作战” ,张平宜这样形容自己在大营盘的经历,“如果我是个男人,早就被赶走了。人家以为你去行善,结果我们要跟他们作战。但我们争的是当地人的利益,结果是选择了跟孩子们一起走这条路,一走就十年。我知道我一放手他们就会回到原点。我觉得这是最笨的方法,可

9、也是最实在的方法。我有时候想想,真没想到我的人生竟然会转去那做这个事。 ” “我必须承认,如果不是当年征战新闻战场的惯病,你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得把选题做回来,我就不可能这样做。 ”张平宜说,但她还是慢慢学会了更有耐心,留心观察当地的文化,请教当地学者,从学者们对彝族麻风村的田野调查中,考察了疾病之于村落的生活影响,才渐渐地抓住了对凉山的感觉。现在,大营盘小学已经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教学点,老师人数已经有 12 个,学生 30 人。 中国有 800 多个麻风村,光云南就有 200 多个。之所以选择在大营盘这个地方奋斗,张平宜说,是因为我想在这里做一个样板,让后来者比照。 6张平宜的新书台湾娘子上凉山

10、在台湾出版,她说希望通过这本记录了自己十年凉山经历的书,帮助孩子们把大营盘中学建立起来, “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替他们这样的发声请求” ,她说的是跟当地政府的“最后一搏” 。为了建立大营盘中学,她甚至给温家宝总理写过信,向凉山政府申请 30 亩地盖学校用。后来,在政府主导下,大营盘中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仍未有老师到位, “出这本书真的很希望能够帮孩子们把中学建立起来” 。 为了募集资金,张平宜在台湾成立了“希望之翼协会” ,不定期向社会募捐。目前,在学校的运营上,协会尚能解决资金问题。但如果需要大笔费用,协会会跟其他一些基金会合作,或者向台湾企业家筹集。 一个奇怪的记者 她的朋友评价她是个疯

11、狂而执著的女人,她则说自己是个脾气很大的人,以前在报社工作时,她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记者。很多记者喜欢跑比较抢版面的“立法院”政治或财经新闻线,对社会边缘的题目根本不感兴趣。但张平宜从入行开始就在做社会关怀的议题。 “这样的议题很少有编辑会感兴趣,因为没有卖点,但好在我文笔还可以。张平宜在报社是一个没有专属版面的记者,她的文章可以放在任何一个版面,可又不隶属于哪一个版。报社的同事早已知道她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记者。 1992 年的某一天,张平宜在高雄的精神病院采访精神病患者选举投7票,有人过来跟她说, “平宜,你采访艾滋病的报道得了吴舜文新闻奖” 。在此之前,张平宜对艾滋病的关注已经有七年了,对

12、于不同的艾滋病群体、艾滋病酒吧、保险套等问题,她都会去观察。 1996 年,张平宜获得“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 ,则是对 731 人体实验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的问题有了长期跟进后,凭报道终战五十年省思日本三大反人道罪行而获奖。 据说,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个获得大奖的张平宜应该是个老头子,他们不会想到,写这种东西的人其实是一个三十岁的女记者。 “我管你有没有版面,我觉得我做的是我自己。所以说大家说我是一个疯狂执著的女人,没错。 ” 她在医生丈夫的眼里,原是个又娇生惯养又脾气不好的千金大小姐,除了做记者外什么都不会,也从来都不会做饭,现在却可以在学校给几百个孩子做饭。她先生总是说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可以吃那

13、么多的苦,并且在环境那么恶劣的地方还能够苦中作乐,看到了她崭新的另外一面,所以他很支持。 好多人看到她书封面的照片,都说照片和本人有差异。不是五官上的差别,而是神采,10 年后的她,过度的操劳的脸上已浮现了沧桑感。 她笑说,她也很想有充足的时间休息,然后像其他女人一样去做做美容,把脸上的一些斑点去掉。 她形容自己这一辈子的感情跟大营盘是割不下的,因为已经内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会掌控着她的悲欢。接下来,她很希望角色上可以有点改变,她可以跟一般的女人做一样的事。 8为了让孩子理解自己,张平宜曾带两个儿子去麻风村,她认为这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小儿子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去那里,背了一袋恐龙玩具,教麻风村的孩子认识各种恐龙。现在两个儿子每年都会去做义工,她希望两个儿子能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在爱自己的同时也懂得爱别人。 这个内在非常感性,说话和行事却风风火火的女人,在听到中央电视台记者要和她一起从成都一路跟拍到大盘营村,她立马打了回票,旁边的助理不解地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劲爆得让记者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她说:“我才不要,我还要保持我挖鼻孔的乐趣。 ” 选自南都周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