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与和谐社会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这里,老子和庄子都突出地讲了一个“中” 。而“中”究竟为何物 7 领会其中的奥义对人们有些什么意义 7 笔者以为:中即道也,乃“道之柄,德之枢” 。众妙之门,惟“得中”才能叩开。 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引下,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宗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构建宗教内部的和谐,也要构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和谐,更要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此之际,重
2、温道教传统文化的“中和”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的要义 “中”字,在说文解字里从“I”(竖部),解曰:“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音信)。囟之言进也” 。又释:“中,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 。中字是一个会意字,通常都从“口”(音围),大意是四方之中。其实,它的本义是“中直” 。 注中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 2“中”的引申义很多,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和事物,其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例如,木工制作梁柱或家具用墨线取其直,谓之“中绳” ,在这里, “中”是“直”的表意,因不直便不成器,故又有“准确”的意思。古代儒家讲“中庸” ,是讲伦理道德的,
3、其核心思想是“中正平和” ,即所谓不偏不倚不乖戾,以常道治国。 “执其两端,用其于民”(辞海?中庸条)。在这里, “中”是“正”的意思。 “庸”是平常、常道的意思。引申开去,则为不走极端,取“中间”或“调和”之义。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一中庸)。佛教有“断见”和“常见”之说,断者不生,常者不变,皆为“偏” ,而迁流无常。相续不断。是为中道。在这里, “中”又是“动”的意思。即运动、变化,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中” 。 道教对“中”的解释最为复杂,几乎涵盖了时间、空间、人体、意念等各个方面。大致说来, “中古” 、 “中宵”等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如对中宵的解释“亥
4、时尽而未尽,子欲来而未来,介乎亥子之间,谓亥子中间得最真”(道教大辞典?1993 年版?中宵条)。 “中五” 、 “中斗” 、 “中罗”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如“天五生土,以易言之,寄位坤。日主,日真土”(李道纯中和集),中斗谓五方九斗居中之星,中罗谓天界之名。 “中”用之于人体修炼者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如中宫、中田、中窍等等,究其本义,大多指的是方位,属于空间范畴,也有一些成了难以理解的“隐语” 。就意念(包括思维、行为、理念)而言,最关键的是“中道”和“守中” ,唐?李荣老子注云:“极下虑之滞有,举之令不有也;不有不空,合于中道也” 。这一观点与儒家之“中庸” ,佛教之“无3常”大致相同。如“不
5、静不躁,处于中和,人道之基也”(道教大辞典?1993 年版?中道条)与儒家“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道门中人,最注重“守中” 。通常是针对人体的修炼而言的,但若仔细领会,则“守中”一词非仅局限于此,它可以上升到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来理解。望文生义, “守”是动词,指意念,而“中”则玄之又玄,颇费参详。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在这里, “中”是相对于“动” , “数”而言的。说的是虚静。 伍真人丹道九篇云:“中也者,乃虚空之谓中也”。进而与“空”相联系。守中又谓守一,指意守中丹田,但老子相尔注则说:“一
6、者,道也,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融汇贯通,则“守中”便是“守一” , “守一”便是“守道” ,而且是“守中道” 。 道贵中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种和谐与平衡,相比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 ,格守人伦道德的思想理念。则要广阔得多了。如洞玄灵宝中和经云:“道言:道以中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和合,万物萌芽,华果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 。又云:“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室家不和,忿忿相加,以致祸殃” 。这里道教把社会人伦的和谐与天、地、人三者的自然和谐联系在一起,既有人伦的教化,更有深层次的哲理。 以上引经
7、据典,寻章摘句,无非是想探索“中”的含义,归纳起来,4“中”有通之义,内之义,直之义。正之义,和之义,动之义,半之义(中间)。道之义,真可谓“一个中字藏宇宙” ,岂可等闲视之。 二、 “中”的渊源 谈到“中”的渊源,人们大概会很自然地想到儒家的中庸 ,因为它集中阐述了“中”的理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阐释,早在中庸之前,相传为伏羲“观天象,定八卦”乃至于后来在殷周之前广为传播的易经中就已经有了。六十四卦中有“中孚卦” ,辞曰:“柔在内而刚得中” 。解曰:“上能以诚信,下必信行” ,孚,诚信也。 黄帝内经是讲人体和医药的,但其阐发的思想何尝不是道家的“中和”理论。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8、”(上古天真论)、 “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处同上)等等,无不体现着“中” 、 “和” 、 “顺”的基本哲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 、 “和”的内涵和观念以及使用的语境也不断地变化与丰富。进入东汉,在道教典籍中已反复多处出现“中和”的说教, 太平经便十分重视这一概念,甚至已上升到一般的哲学范畴。经云:“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又云“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和三气顺帝王法)。以上仅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的理
9、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5“中和”思想沿续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发展。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追根溯源,仍是中华民族“中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过,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背景,用更高的视野,更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和实践“中和”理论的。 三、 “中”的启示 通过对“中”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渊源的探索,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中”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在存在与思维之间,还有一个适中问题。也就是说,对立着的双方还有一个统一。平常人的思维定式,习惯于非
10、此即彼,非阳则阴,非进即退,非我即敌,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极端的位置。诸如此类的例 子很多。希特勒自以为强,目空一切,将自己置身于与世界各国为敌的境地,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蒋介石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竟置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结果为中国人民所唾弃。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却能独具慧眼,创立了第三世界的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之二:“中”又是科学的运用。齿轮离不开中轴,测量离不开中线,而秤有两端,中间却有一根绳子,起平衡的作用,这就是“中”6的妙用。 启示之三:“中”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之为德。一曰“正”
11、 ,即公正、端正、正直;二曰“和” 。即为谦和、平和、和谐;三曰“虚” ,即虚怀若谷,宽宏大度并以虚为用。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来大力提倡并相延不替的传统伦理道德。当年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 ,其渊源即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句。对“公”字的解释,王夫之说:“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思问录?内篇)。这种伦理思想对于维系人们的集体观念,国家民族观念乃至于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博爱精神,一直起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化作用。 有公乃能容。 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有容乃大,历史上“贞观之治”成就了大唐盛世。最能体现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而新中国成立之初
12、。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使中国以谦虚的大国,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启示之四:“中”是人们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从“中”的要义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中”是变化运动的,是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理,仍以秤为例,大秤和小秤,其秤星的间距各有不同。而“定盘星”的位置自然也就因秤的不同而各异。人们立身处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找准“定盘星”的位置,才可称之为“有德” 。例如,在关系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重大问题面前, “忠”就是“中” 。在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之际。 “勇”就是“中” 。就个人修养而言,仁慈、孝悌、俭朴、勤奋,无不与“中”字相联系。所谓执中、守中。就是要有高
13、尚的情操。7四、 “中”的运用 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混合体。人与天地、人与人(包括国与国)、人与山水草木、鸟兽昆虫相互依存,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就是道家所言的“三才定位” 。然而, “道”的自然属性又赋予“人”成为宇宙的主宰。人既为主宰则意味着对这个世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与天地、自然,特别是人类自身如何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要想打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掌握好“中”的理论和“中”的运用。 首先,守中者必须守常。常字亦有多义。如“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三纲五常”等等。但人们讲得最多的是“平常” , “经常” 。譬如人生,有顺有逆,有荣有辱,有富有贫,何必心生不忿?惟以平常心
14、待之,则怨念不生,乐天知命,自然百病不生。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就是告诫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人待物,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另外, “常”有“恒”的意思。 “归根曰静,复命曰常” ,人只有回复到自我生命的真正自然本性,才能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守中者,必持之以恒,认准的道路坚定不渝地走下去,才能不离正道,久必有成。 其次,守中者必须“知足” 。所谓“知足者常乐,知止者常安” 。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似乎欲望和追求乃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人毕竟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自然会明白:盗天、盗地、盗物,最终都将毁8灭自己。由此,则适可止, “有
15、所为有所不为” , “可持续发展”就成了题中之义。总之,节欲寡欲必将成为人类要走的路。 再次,守中者必须“行善” 。善乃美好之义,即“善者不欺”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国与国,或有意见相左,或有利害冲突,难以避免,此皆为争斗之源。明白了“中”的道理,就唯有广行善道,宽容大度,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平等和善相处,则战火不生,人类才能有持久和平。 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父子尊卑之间以慈、敬为道,即可亲情永久:行业同事之间以诚信为本,则怨忿不生:贫富贵贱之间,以平等待人,则和能生财;经济发展过“热”或过“冷” ,以“温”、 “稳”处之,则能稳健发展;社会变革剧烈激荡,则以“法”治之
16、,以“德”辅之,则能长治久安。总之, “中”的运用灵活多变、把握不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联系实际,适物而用。就能无往而不胜。 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执政党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传承着上下五千年的本土文明。道家和道教对宇宙认识的基本思维,历来就提倡和谐,强调众生平等。关爱生命,尊道贵生。道教关于和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和”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深刻认识“中”的理论,躬行“守中” 、 “抱朴” 、 “无为” 、 “不争”等传统教义思想,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