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市报如何彰显摄影报道特色今天,各级各类报纸已进入“厚报时代” 、 “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报道也进入了“电子时代” 、 “数码时代” ,在保持和发扬晚报特色的前提下,推进新闻摄影报道创新,为读者提供思想性、新闻性、可观性兼备的图片,是新闻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报业竞争的要求,更是读者和市场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 淮海晚报提出:坚持以“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闻摄影报道创新创优,彰显晚报“图文并茂”的优势。我们认为“时代特征”是新闻的灵魂,“地方特点”是新闻的个性, “晚报特色”是新闻的视角。拍摄“三特”兼备的新闻图片,可以促使我们注重去抓重大题材,反映
2、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尽力展示本地的独有新闻,有明显的地方特点;不断发扬晚报处理新闻图片的特色手法,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报道,彰显晚报特色。 一图胜千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读图时代” 。 “读图”说到底是受众要读新闻信息之图。 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能够“一图胜千言” ,能够满足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张报纸能否在版面上合理、准确地使用2新闻图片,是衡量其是否具有现代办报理念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求,鼓励记者采用新闻摄影的方式展开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特色产品” 。 近年来,用公车参加婚庆的事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方式打击却屡禁不止,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面对新闻舆论、摄影
3、、电视摄像、抄记车牌号曝光等方法,动用公车的人又想出了挡住车牌号的方法,来对付新闻曝光。本报摄影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题材,在迎亲路上抓拍了照片。画面主体是贴着“喜”字的婚车,车头上艳丽的花篮让人毋庸置疑地感受到这是结婚新人坐的头车。照片采用低角度拍摄,角度同汽车牌照平行,目的是在画面中突出主题,但是画面正中央的车牌照被车主用同车牌照大小相同的红布遮住。照片用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来做题掀起你的盖头来 ,画龙点睛。照片见报后,读者反映强烈,市纪委特将这幅照片作为素材,进行专题教育。这幅新闻图片,先后在全国优秀新闻摄影、全国晚报好新闻、江苏新闻摄影作品等评比中获奖。发挥“贴近性”和“接近性”两个优势 目
4、前,地市级晚报不仅处于互联网和电视的“两面夹击”之中,同时还受到大城市晚报、都市报的冲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地市报有着“接近性”和“贴近性”的优势,而图片新闻又有“视觉冲击力”的优势。新闻摄影把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凸显优势,扬长3避短,提高地市级报纸的竞争力。 2002 年冬,淮安一批劳工被骗到俄罗斯“打工” ,工作无着落,生活无依靠,生命无保障,他们求助于祖国和亲人。在我们的策划下,晚报文字和摄影记者一直跟踪采访,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连续报道,从积极方面报道我方解救劳工的进展情况,给读者以正面引导。得知滞留俄罗斯劳工第一批 19 人将于 2003 年 3 月 15 日回到淮安的信
5、息后,安排摄影记者赶到欢迎现场,拍摄了夫妻相拥而泣、母子抱头痛哭、乡亲热情欢迎的场景,十分感人。这组被困俄罗斯劳工回家5 幅照片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回家的劳工和有关部门买了许多晚报,用于收藏和送人。 发挥新闻摄影的优势,需要有配套机制来保障和推动。 淮海晚报提出要求:一是在进行新闻策划时,文字摄影同时思考、同时安排;二是搭建好平台,有好的新闻图片时,舍得给好版面、加重处理,使其出新出“彩”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三特”兼备的图片、对突发事件的图片、对来自基层的图片等,在考核上加分、在评优时倾斜,鼓励记者多拍好图片。 为庆祝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称号,淮安市从 2002 年起每年一
6、届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为搞好报道, 淮海晚报推出“美食文化节”特刊,相邻两个彩版打通,一幅主打图片可放大至半个版,同时以短文章、大标题的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报道了美食各项活动,给这个地方文化节增添了热闹与红火的气氛。 从细微处去捕捉 4对地方级报纸来说,特色新闻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如不留心,机会同样是稍纵即逝。这就给我们的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大局意识,把握宏观态势;又要善于从细微处去的捕捉、去把握、去聚焦。2004 年 4 月 15 日上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F 基在淮安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当朱总理观看 1976 年元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北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片时,再
7、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手掩双目,泪水直下。在场的本报摄影记者连按快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瞬间,一幅总理看总理 (见图)的照片见报后,成了周恩来纪念馆的珍贵资料,并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也是在当天,朱?F 基总理来到淮安国家粮食储备库视察工作。在 350 万公斤的一个粮仓内,朱总理爬上 6 米多高的粮堆,查看白麦储存情况。当该库负责人张勤站在粮堆顶向朱总理汇报情况时,一不小心脚下踩空,即将跌倒。就在此刻,朱总理上前一把抓住张勤的手,并风趣地对他说:“你责任重大,要站好啊!”在场的本报摄影记者虽然站在粮堆下,但他仰拍抓到了这一精彩镜头,一幅总理扶“粮官” 的图片,体现了朱总理的关怀和爱护。 (作者系淮海晚报总编辑)